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非加压供氧

标准号:GJB 114-86   标准名称:急性缺氧防护生理要求       1986-05-03

基本信息

【名称】 非加压供氧
【英文名称】
【定义】 不采用提高肺内压力(余压)的供氧方式称为非加压供氧。高度12km以下划为非加压供氧范围。

同源术语

·急性缺氧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人体在数十秒至数小时内引起的缺氧效应称为急性缺氧。在 航空与航天中、在高原上、密闭环境中停留,均有可能产生急性缺氧。
·稀释供氧在非加压供氧高度范围,氧气调节器通过环境大气稀释来自氧源的纯氧,并随着高度上 升而提高吸入气中含氧浓度的供氧措施称为稀释供氧。
·肺泡氧分压(PAO 2 )肺泡气内氧气平均压力值称为肺泡氧分压,以呼气末氧分压值代表。采用的测定方法与 实测值见附录A。
·肺泡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肺泡气内二氧化碳平均压力值称为肺泡二氧化碳分压,以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代表。 采用的测定方法与实测值见附录A。
·吸入气氧分压(PIO 2 )进入呼吸道气体中的氧气压力值称为吸入气氧分压,高空生理学称气管气氧分压,其计 算公式见附录B。
·飞机乘员是指飞机上所有人员,包括飞行人员(驾驶员、领航员、轰炸员、通信员、射击员、试 飞员等)与服务人员、被运输人员。
·功效是指视觉、听觉、感觉运动与精神活动的功能水平和反应效率的总和。

相关术语

·加压供氧在12000米以上座舱减压时,使人的呼吸道和肺内压高于环境压力的供氧方式。必要时 应在人体表建立相应的对抗压力。
GJB 308-87 1200~18000米高度加压供氧装备基本防护要求)
·肺余压加压供氧时,肺内压高于座舱环境压力的那部分压力称为肺余压
GJB 308-87 1200~18000米高度加压供氧装备基本防护要求)
·高高度导弹平飞时,末制导雷达正常开机时的高度。
GJB 530-88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海上试验规程)
·低高度导弹距目标为500m时的高度。
GJB 530-88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海上试验规程)
·高高度雷达第一次开机,对目标进行位置检测时导弹的飞行高度。
GJB 530A-2006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海上试验规程)
·低高度导弹平飞或雷达发“俯冲指令”使导弹二次降高时的飞行高度。
GJB 530A-2006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海上试验规程)
·用力点高度施力点到支承人体的基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基面上方为正,下方为负。
GJB 703-89 炮手操作力)
·开伞点高度开伞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GJB 550-88 弹箭术语及定义)
·熄火高度照明炬熄火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GJB 550-88 弹箭术语及定义)
·最佳抛撒高度试验为满足子弹的散布要求,确定有利抛撒高度的试验。
GJB 550-88 弹箭术语及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