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战高度: | 飞机在指定任务确定的目标上空作战的高度。 (GJB 34-85 有人驾驶飞机(固定翼)飞行性能和图表资料) |
| ·作战速度: | 飞机以作战重量在作战高度上,以发动机最大推力(功率)状态达到的最大飞行速度。 (GJB 34-85 有人驾驶飞机(固定翼)飞行性能和图表资料) |
| ·作战半径: | 飞机由基地到目标并返回到基地的等距任务中到中点的距离,包括各爬升段的爬升水平
距离。 (GJB 34-85 有人驾驶飞机(固定翼)飞行性能和图表资料) |
| ·作战巡逻速度: | 在容许一定瞬时过载值的条件下所得到的最大续航速度。 (GJB 34-85 有人驾驶飞机(固定翼)飞行性能和图表资料) |
| ·夜间作战能力: | 车辆夜间机动和武器火控系统夜间瞄准、捕捉目标的能力。通常以夜视、夜瞄装置的型
式、组成部件及其对目标、道路观瞄的清晰视距来表示。 (GJB 9-84 履带装甲车辆战术技术性能名词术语) |
| ·作战保障舰船: | 在海上从事收集军事情报,运送兵员和军事装备且能积极防御作战,进行海难救助、援助等活动并
对战斗舰艇提供各类战斗支援的辅助舰船。 (GJB 401A-2005 辅助舰船分类) |
| ·作战需求: | 用户要求和有效完成一种或多种指定任务所需要的能力。 (GJB 67.1A-2008 军用飞机结构强度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 ·作战适用性: | 装备系统投入战场使用的满意程度。它与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兼容性、互用性、运
输性、环境适应性、文件、人员和训练等因素有关。 (GJB 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 |
| ·初始作战能力: | 由受过训练的、配备齐全的、适当数量和类型的使用、维修和保障人员,有效地使用一种具有规定
特性的装备最初达到的能力。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是考核或验证装备性能门限值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GJB 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 |
| ·作战反应时间: | Ⅰ类:导弹基本作战单位,从接到作战命令开始至导弹起飞零点所需用的时间。 (GJB 668A-97 导弹武器系统术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