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产品: | 指验收合格的整架飞机、飞机部件(如机头、机身、垂尾、平尾等)及从飞机上分解下来的机载
设备及零部件。亦包括需试验、转场返修、退役和展览的飞机产品。本标准中允许简称产品。 |
·包装载荷密度: | 指单位运输包装体积(m3)与产品和包装物料总重(毛重t)之间的假比重。本标准在1t/m3以内。 |
·缓冲包装设计: | 运用包装材料及合理结构,使冲击减轻到不造成产品损害;使运输环境输入的有害振动能衰减;
贮存期间能抵抗压缩蠕变;能抵抗重力载荷下的弯曲应力,以及在产品自重的作用下有抵抗变形
能力的包装工程设计技术。 |
·缓冲材料: | 以变形抵抗外力,减轻冲击和振动对被包装物影响的物质。 |
·发送系统: | 完成运输包装的包装、装卸、运输、贮存及拆卸的交付体系。包括在包装车间的包装及运输
包装的集装化过程;仓库、堆场的搬运、存放;海(水)、陆、空运输方式组成的多式联运;
保管过程中的运输及装卸;接收时的包装拆除过程等构成的运输包装交付体系。 |
·防静电包装: | 采用在使用和搬运中不产生摩擦电荷的材料及结构,使产品免遭静电放电(ESD),电磁干扰(EMI)
和射频干扰(RFI)等损坏的包装。 |
·自然环境: | 强加于产品并对其设计、使用寿命或运行能力产生影响的气候环境条件或机械环境条件。 |
·柔软封套包装: | 采用防水,不透气复合薄膜材料制的封套盛装内装物的包装,包装的外形可呈现包装物的轮廓。
柔软封套包装通常结合框架或专用车体,形成可运输、搬运的运输包装。 |
·满装: | 经过合理装箱,包装容器盛满内装物的操作;或者结合缓冲包装设计,使内装物在包装容器内六个
自由度均已被有效限制。 |
·寿命期历程: | 产品从出厂到最终退出使用期间,其有关事件和条件的时间历程。包括使用前装卸、运输和贮存,
使用任务剖析面,两次任务之间、出入修理站或换防阶段(如临时停放或贮存)以及预期部署的
地理位置等历程期限。 |
·多式联运: | 依据运输合同至少涉及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一般泛指多种运输方式组合的联运。 |
·超限: | 超过运输工具的最大装载尺寸、装载重量或运输路线的建筑限界称为超限。按超限情况分为超长、
超宽、超高、超重、超界。在铁路运输中,运输包装装火车车辆后,车辆停留在水平直线上,运输
包装任何部位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或超出特定区段的装载限界称超限。在行径半径为300m的曲线上,
运输包装任何部位的计算宽度,大于该部位所处高度处的机车车辆限界半宽时,亦为超限。由钢轨
顶面起高度为150~1250mm、1250~3600mm及3600mm以上任何部位的超限,分别称为下限、中部、
上限超限。 |
·超级: | 按铁路运输装载限界,超限分为一级、二级和超级超限。超过二级即为超级超限。 |
·包装: | 指用来防止产品损伤、破坏的方法和工艺,包括清洗、干燥、防护、装箱、集装和标记等。
包装从生产过程开始,直致最终使用,全面地防止产品遭受环境的影响和防止环境受产品的
影响。运输包装是指专为产品运输需要而设计的包装,一般指产品的外包装。 |
·装箱: | 把经过单元包装或未经单元包装的产品合理地排放在包装容器内,并采取必要的缓冲、固定、
填塞、支撑、防水和标志等包装的过程。 |
·重复使用包装: | 经过一次以上的运输和开启之后,仍然适于装运同种或同类产品的包装。其重复使用次数可
预先设计确定。 |
·G值: | 用于表述产品在遭受机械冲击时易碎性(fragile)的因子,它是特性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间的
无量纲比值。通常又称脆值。它根据不规则四边形受冲击脉冲的最大振幅确定,该脉冲持续
时间为20~60μs,其中各有一个小于或等于10%的持续上升或下降时间。脆值当量的重力加速度
作用在非工作状态的产品上,产品不应发生变形或物理损坏。 |
·封存期: | 指产品从生产、包装、贮存和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始变成不合格品之间的日历期限。
封存期的长短取决于产品本身封存方式以及产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