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航迹处理时延

标准号:GJB 1904.2-96   标准名称:雷达终端分系统性能测试方法航迹处理能力       1996-06-04

基本信息

【名称】 航迹处理时延
【英文名称】 track processing delay
【定义】 目标从当前点迹输入航迹处理设备开始,经判为确认航迹到开始输出该批航迹时的间隔 时间。

同源术语

·航迹对不同目标的若干点迹进行处理后将同一目标点迹连成的有序点迹。
·非确认航迹不满足起始准则的,由新目标或杂波所组成的一组在位置上相关的点迹序列,称为非确认 航迹。
·帧时间获得点迹序列的扫描间隔时间。
·固定航迹所截获的杂波,在帧——帧之间,其位置近似没有变化的航迹。
·虚假航迹截获的杂波或干扰所产生的点迹序列且又满足起始准则,所形成的航迹。
·确认航迹所截获的目标,在航迹起始后,满足给定跟踪精度的航迹。
·航迹人工起始由操纵员在显示器上发现目标,录取取其参数,作为目标的航迹起始,称此过程为航迹人 工起始。
·航迹自动起始从目标被截获开始,设备自动建立目标的非确认航迹,然后由非确认航迹转变为确认航迹 的过程,称为航迹自动起始。
·航迹自动起始时延从目标被截获开始到目标航迹自动起始为止的间隔时间。
·航迹精度输入点迹参数在满足给定的测量方差条件下,航迹参数:距离、方位、航向(高度或仰角)输 出值与真值之差的统计值,一般用均方差表示。
·航迹交叉两批目标按各自航线航行至某帧所截获的点迹数据,其相关域互相重叠。
·航迹稳定跟踪能力在雷达满足给定的发现概率、虚警概率和连续丢点小于规定点数;目标点迹经凝聚且点迹 参数满足给定的测量方差和给定的目标运动特性(速度、加速度、转弯半径等)的条件下,设备 能保持对航迹跟踪的概率。
·航迹交叉处理能力在雷达能分辨、不丢点、目标不机动、满足给定飞行速率相对差和给定交叉角等条件下,设 备对航迹交叉处理获得不混批、不丢批的概率。
·航迹交叉最小速率差两批目标给定交叉角,交叉不混批、不丢批的最小速率差。
·航迹交叉最小角两批目标给定速率差、交叉不混批、不丢批的最小进入角。
·航迹处理容量雷达扫描范围内,目标点迹数按均匀分布输入,或在给定范围内按密集目标分布时,设备 能处理并输出的目标航迹数。
·点迹分裂点迹录取器在录取某一目标时,由于某种原因在同一帧时间内把同一个目标录取成多个 点迹。
·编队目标按照一定的编队方式,航向和速率接近,位置靠近的多个目标。

相关术语

·点迹表征目标属性、类型及其空间位置和时间的-组参数。
GJB 701.2-89 地面雷达情报处理和传递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常用术语)
·情报时延在最大情报容量时,情报从系统(分系统)输入经传输和处理到系统(分系统)输出的时间。
GJB 701.2-89 地面雷达情报处理和传递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常用术语)
·群时延失真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群时延随频率而变所产生的失真。
GJB 727-89 遥测系统术语)
·天线输入阻抗天线在馈电端所呈现的阻抗,是馈电电压与馈电电流之比值。
GJB 727-89 遥测系统术语)
·初始输入、初始输出逻辑模型的初始输入指由 ATE 驱动器直接驱动的 DUT 逻辑线,因此它是直接可控制的测试点。逻 辑模型的初始输出指 ATE 比较器可直接测试的逻辑线,因此它是可直接观察的测试点。对 DUT 逻辑模 型,主模型的输入就是初始输入,主模型的输出就是初始输出。能通过特定测试模式驱动和测量的内部 节点称为控制或观察测试点。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陀螺输入轴(IA)壳体绕该轴旋转时引起最大输出量的轴。对于常规陀螺仪,输入轴垂直于自转轴。对于激 光陀螺仪,输入轴垂直于激光束建立的平面。
GJB 585-88 惯性技术术语)
·加速度计输入轴(IA)输入沿着或绕该轴作用时产生最大输出的轴。
GJB 585-88 惯性技术术语)
·输入基准轴(IRA)陀螺仪、加速度计中用壳体安装面或壳体外部标记(或两者一起)所规定的方向。它名义上 平行于输入轴。
GJB 585-88 惯性技术术语)
·输入角陀螺壳体绕输入轴的角位移。
GJB 585-88 惯性技术术语)
·输入速率单位时间内,陀螺壳体绕输入轴的角位移。
GJB 585-88 惯性技术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