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迹: | 对不同目标的若干点迹进行处理后将同一目标点迹连成的有序点迹。 |
·非确认航迹: | 不满足起始准则的,由新目标或杂波所组成的一组在位置上相关的点迹序列,称为非确认
航迹。 |
·帧时间: | 获得点迹序列的扫描间隔时间。 |
·固定航迹: | 所截获的杂波,在帧——帧之间,其位置近似没有变化的航迹。 |
·虚假航迹: | 截获的杂波或干扰所产生的点迹序列且又满足起始准则,所形成的航迹。 |
·确认航迹: | 所截获的目标,在航迹起始后,满足给定跟踪精度的航迹。 |
·航迹人工起始: | 由操纵员在显示器上发现目标,录取取其参数,作为目标的航迹起始,称此过程为航迹人
工起始。 |
·航迹自动起始: | 从目标被截获开始,设备自动建立目标的非确认航迹,然后由非确认航迹转变为确认航迹
的过程,称为航迹自动起始。 |
·航迹自动起始时延: | 从目标被截获开始到目标航迹自动起始为止的间隔时间。 |
·航迹精度: | 输入点迹参数在满足给定的测量方差条件下,航迹参数:距离、方位、航向(高度或仰角)输
出值与真值之差的统计值,一般用均方差表示。 |
·航迹交叉: | 两批目标按各自航线航行至某帧所截获的点迹数据,其相关域互相重叠。 |
·航迹稳定跟踪能力: | 在雷达满足给定的发现概率、虚警概率和连续丢点小于规定点数;目标点迹经凝聚且点迹
参数满足给定的测量方差和给定的目标运动特性(速度、加速度、转弯半径等)的条件下,设备
能保持对航迹跟踪的概率。 |
·航迹交叉处理能力: | 在雷达能分辨、不丢点、目标不机动、满足给定飞行速率相对差和给定交叉角等条件下,设
备对航迹交叉处理获得不混批、不丢批的概率。 |
·航迹交叉最小速率差: | 两批目标给定交叉角,交叉不混批、不丢批的最小速率差。 |
·航迹交叉最小角: | 两批目标给定速率差、交叉不混批、不丢批的最小进入角。 |
·航迹处理容量: | 雷达扫描范围内,目标点迹数按均匀分布输入,或在给定范围内按密集目标分布时,设备
能处理并输出的目标航迹数。 |
·航迹处理时延: | 目标从当前点迹输入航迹处理设备开始,经判为确认航迹到开始输出该批航迹时的间隔
时间。 |
·点迹分裂: | 点迹录取器在录取某一目标时,由于某种原因在同一帧时间内把同一个目标录取成多个
点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