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湿球温度: |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测得的湿球温度。 |
| ·通风湿球温度: | 在风速人于2.5m/s条件下测得的湿球温度。 |
| ·黑球温度: | 用直径为50mm的小黑球温度计测得的黑球中心点的温度。 |
| ·三球温度指数: | 又称湿黑球温度指数,是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黑球温度的加权计算值。 |
| ·平均皮肤温度: | 是身体各点皮肤温度按该部位占体表总面积百分数的加权计算值。 |
| ·核心体温: | 在直肠或接近耳鼓膜的外耳道测得的深部体温 |
| ·平均体温: | 是平均皮肤温度和核心体温的加权计算值。其加权系数依环境温度的高低而不同。 |
| ·舒适区: | 人体感觉不冷小热,生理调节处于稳态热平衡,无温度性生理紧张反应的座舱温度范围。 |
| ·工效保证区: | 保证飞行人员脑功能和操作能力不降低的座舱温度范围。 |
| ·热或冷应激: | 在热或冷条件下,当稳态热平衡调节不能维持时,人体将发生一系列生理紧张反应,从警
戒、代偿到衰竭的发展过程为热或冷应激。 |
| ·温度感觉评分值: | 受试者的温度感觉以数值定量评定,按照ISO的规定:很热为+3、热为+2、微热为+1、
舒适为0、凉为-1、冷为-2、很冷为-3。 |
| ·热积: | 受试者下均体温升高值乘人体组织的平均比热。

|
| ·热债: | 受试者平均体温下降值乘人体组织的平均比热。

|
| ·心率增值: | 单位时间内受试者心率增加的次数。 |
| ·服装隔热值: | 服装和边界层空气在人体与环境之间起隔热作用时所反映的热阻值,用clo为计最单位。 |
| ·总隔热值: | 服装与边界层空气隔热值之和。

|
| ·净隔热值: | 总隔热值减边界层空气的隔热值。


|
| ·透湿指数: | 在热环境条件下,评价着装人体蒸发散热的指数。

|
| ·蒸发效能指数: | 透湿指数与总隔热值之比值,即im/It |
| ·水平温差: | 飞行人员左右两侧同-水下位置的座舱温度之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