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叶切面: | 垂直于桨叶轴线的平面截取桨叶而形成的平面。 |
·螺旋桨直径: | 过桨尖且垂直于桨叶轴线的平面至螺旋桨旋转轴线距离的两倍。 |
·桨叶轴线: | 桨叶绕其转动以改变桨叶安装角的轴线。 |
·螺旋桨轴线: | 螺旋桨绕其旋转的轴线。 |
·切面半径: | 任-桨叶切面至螺旋桨旋转轴线的距离。 |
·旋转平面: | 垂直于螺旋桨旋转轴线且经过桨叶轴线的平面。 |
·相对半径: | 切面半径与螺旋桨半径之比。 |
·相对弦长: | 桨叶切面弦长与螺旋桨直径之比。 |
·相对厚度: | 桨叶切面厚度与该切面弦长之比。 |
·桨叶切面安装角: | 桨叶切面的弦线与螺旋桨旋转平面所成的角度(锐角)。 |
·桨叶安装角: | 指定的桨叶切面安装角。指定切面通常为相对半径的 2/3、0.7、0.75 处。 |
·桨叶扭角: | 桨叶切面安装角与桨叶安装角之差。 |
·实度: | 所有桨叶的展开面积与螺旋桨所掠过的圆面积之比,一般用 0.7 相对半径处的所有桨叶弦长之和与
圆周长之比来代表[S0.7=ZC0.7/(0.7πD)]。 |
·进距比: | 螺旋桨轴向速度对转速、螺旋桨直径乘积之比[J=V/(nD)]。 |
·桨叶作用因数: | 表征单个桨叶平面形状的无因次参数[AF=105/D5∫0.5D0.1D3br dr]。 |
·总作用因数: | 桨叶作用因数乘以桨叶数,表征螺旋桨吸收发动机功率的能力。 |
·功率系数: | 表征功率的无因次量。是螺旋桨轴功率对空气密度、转速的三次方、螺旋桨直径五次
方乘积之比[CP=P/ρn3D5]。 |
·效率: | 螺旋桨有效功率对螺旋桨轴功率之比。 |
·桨叶大轴线力矩: | 桨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时,桨叶的重量与桨叶重心对螺旋桨旋转轴线的距离之积。 |
·桨叶小轴线力矩: | 桨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时,桨叶的重量与桨叶重心对桨叶轴线的距离之积。 |
·螺旋桨静不平衡度: | 在某一个或几个指定的安装角下,螺旋桨总重与螺旋桨重心对螺旋桨旋转中心的距离(偏心距)之
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