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试飞: | 探索新的飞行现象、研究和发展航空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验证新技术方案的可行
性,鉴定新航空装备的技术性能以及评定航空装备使用性能和可靠性等的飞行试验。本标准
所涉及的科研试飞指研究性试飞、调整试飞和定型试飞。 |
·试飞人员: | 在飞机上直接参加飞行试验的人员。包括领航员、通讯员、射击员和试飞工程技术人员
等。 |
·飞行部面: | 为完成某-特定飞行任务而绘制的飞行航迹图形。 |
·关键发动机: | 在多台发动机的飞机上,对方向操纵影响最大的那台发动机。 |
·中断起飞: | 起飞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终止起飞。本标准所指中断起飞为多发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因关
键发动机失效而采取各种可利用的减速措施使飞机减速直至停止。 |
·中断起飞距离: | 因关键发动机失效而中断起飞,飞机从起飞滑跑开始瞬间到完全停止所经过的水平距
离。 |
·继续起飞: | 起飞过程中关键发动机失效而继续完成起飞的过程。 |
·继续起飞距离: | 关键发动机失效而继续起飞,飞机从开始滑跑、离地、上升,直到安全高度且达到起飞
安全速度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
·起飞安全速度(越障速度): | 关键发动机失效而继续起飞过程中,飞机开始爬升所必须具备的速度。 |
·关键发动机失效速度: | 关键发动机失效时的速度。 |
·决策速度: | 多发动机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关键发动机失效的某个速度,飞机继续起飞的距离等于中
断起飞的距离,该速度即为决策速度。 |
·临界机场长度(平衡场长): | 多发动机飞机以全部发动机工作,加速到决策速度所经过的距离,加上关键发动机失效
加速到起飞,或减速到飞机停止所经过的距离的总和。 |
·起飞速度: | 飞机离地后爬升至安全高度的瞬时速度。 |
·安全高度: | 飞机起飞结束时应该达到的离机场的几何高度。 |
·最快爬升速度: | 在给定的飞机构形、重量、飞行高度和发动机工作状态下,获得最大爬升牵的飞行速
度。 |
·飞机的最大爬升率: | 所有高度上最大爬升率中的最大值。 |
·最小机动速度: | 为保证飞机的机动飞行安全而规定的最小飞行速度。 |
·平飞失速速度: | 飞机在给定构形、重量、重心和外挂组合下,当法向过载系数为1时,由最大配平升力系
数决定的速度。 |
·定常盘旋: | 飞机保持飞行速度和倾斜角不随时间变化的无侧滑盘旋。
飞机作定常盘旋时,经过36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盘旋时间;飞行轨迹的曲率半径称作盘
旋半径;飞行速度矢量转动角速度称作盘旋角速度。 |
·非定常盘旋: | 飞机在给定的高度(接近于具有最大能量的高度)以最大速度,按照一定的过载操纵规
律跃升到允许的最小速度时,所对应的最大高度。在动力高度上飞机应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
·紧急下降: | 在紧急情况下,飞机作允许的最大下降率的飞行。 |
·有利下滑速度: | 飞机获得最大下滑水平距离的飞行速度。 |
·最小平衡速度: | 多发动机飞机在关键发动机失效而其他发动机为最大推力(功率)状态下,驾驶员作最
大操纵输入而能维持稳定直线飞行的最小飞行速度。 |
·空中最小可操纵速度: | 多发动机飞机在关键发动机失效而其他发动机为最大推力(功率)状态下,能按飞行品
质要求保持方向操纵的最小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