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失能剂量

标准号:GJB 188.5-90   标准名称:防化术语毒剂       1991-01-26

基本信息

【名称】 失能剂量
【英文名称】 incapacitating dose
【定义】 引起染毒人员百分之九十以上丧失正常活动能力的毒剂量。 D ,ICt )

同源术语

·毒剂军事上以毒害作用杀伤人员的化学物质。它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构成化学武器 的基础。
·致死性毒剂基本毒害作用为使人员死亡的毒剂。如:神经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
·非致死性毒剂基本毒害作用为使人员受伤或失能,而不造成死亡的毒剂。如:糜烂性毒剂和失能性毒剂。
·持久性毒剂施用后,对人员的杀伤作用能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以上的毒剂。通常为沸点高、不易挥 发的液态毒剂。
·暂时性毒剂施用后,对人员的杀伤作用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毒剂。通常为气态或沸点低、易挥发 的液态毒剂或以气溶胶状态使用的毒剂。
·速效性毒剂能使人员在染毒后,迅速(数分钟内)出现毒害效应的毒剂。
·缓效性毒剂能使人员在染毒后,经过一至数小时才出现毒害效应的毒剂。
·神经性毒剂以损害神经系统为主要毒害特征的毒剂。现特指损害胆碱能功能的有机磷毒剂。
·糜烂性毒剂破坏机体细胞,以皮肤或粘膜糜烂作用为主要毒害特征的毒剂。
·全身中毒性毒剂主要抑制组织细胞内的呼吸酶系,使其不能利用氧,导致肌体内窒息的毒剂。通常指氰类 毒剂。
·窒息性毒剂主要损害肺组织,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毒剂。
·失能性毒剂造成人员暂时失去正常的精神、躯体功能,从而丧失战斗能力的毒剂。其致死剂量远大于 失能剂量,通常不引起死亡或永久性伤害。
·毒害效应毒剂损害机体组织器官,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或死亡。
·致死效应造成人员死亡的毒害效应。
·失能效应造成人员丧失正常活动能力的毒害效应。
·蓄积作用反复染毒引起机体内毒剂蓄积、毒害作用累积的现象。
·迟发效应人或动物经单次剂量或短暂暴露染毒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月或数年)出现的不可逆毒害 效应。如癌变、运动失调、下肢轻瘫、肝功能紊乱等。
·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神经性毒剂引起胆碱酯酶活力降低或丧失。
·胆碱酯酶老化胆碱酯酶与神经性毒剂发生膦酰化反应并脱去烷基,其活力不能被重活化的现象。
·胆碱酯酶重活化重活化剂使膦酰化了的胆碱酯酶恢复活力的过程和现象。
·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毒剂量与相应毒害效应的关系。
·中毒人或动物受毒剂作用而出现毒害效应。
·染毒人员、装备、地面、水源、空气等染有毒剂的现象。
·暴露时间无防护人员或动物在毒氛中停留的时间。
·中毒潜伏期人员从染毒到出现中毒症状的时间。
·症状持续期中毒症状从初始出现到完全消失的时间。
·全身中毒人或动物染毒后出现全身性毒害效应。
·局部中毒人或动物染毒部位出现毒害效应。如皮肤溃烂,结膜发炎等。
·急性中毒人或动物经一次性染毒或二十四小时内多次染毒后出现毒害效应。
·亚急性中毒人或动物经半个月至三个月内反复染毒后出现毒害效应。
·慢性中毒人或动物经长期(三个月以上)染毒后出现毒害效应。
·中毒途径使毒剂进入机体内引起中毒的方式。
·吸入中毒毒剂经呼吸道吸入引起的中毒。
·透皮中毒毒剂经皮肤吸收引起的中毒。
·口服中毒毒剂经口摄入,通过消化道吸收引起的中毒。
·眼结膜中毒毒剂经眼结膜引起的中毒。
·透过服装皮肤中毒毒剂透过着装后皮肤吸收引起的中毒。
·毒性毒剂毒害人或动物的性能。包括产生生理、病理变化,丧失正常活动能力乃至死亡,通常以 剂量表示。
·急性毒性一次性染毒或二十四小时内多次染毒条件下,毒剂毒害人或动物的性能。
·亚急性毒性在半个月至三个月内反复染毒条件下,毒剂毒害人或动物的性能。
·慢性毒性长期(三个月以上)反复染毒条件下,毒剂毒害人或动物的性能。
·毒害剂量引起人或动物某种程度毒害的毒剂量。通常用单位体重所接受毒剂量(如mg/kg)表示; 蒸气或气溶胶染毒时,用染毒浓度和时间的乘积(即ct积,如:mg·min/3m )表示; 液滴皮肤染毒时,用单位染毒面积所含毒剂量(如mg/c3m )表示。
·致死剂量引起染毒人员或动物百分之九十以上死亡的毒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引起染毒人员或动物半数死亡的毒剂量。
·半数失能剂量引起染毒人员半数丧失正常活动能力的毒剂量。
·杀伤剂量引起染毒人员百分之九十以上丧失战斗能力(失能或伤亡)的毒剂量。
·有效剂量引起染毒人员或动物百分之九十以上产生某种毒害效应的毒剂量。
·半数有效剂量引起染毒人员或动物半数产生某种毒害效应的毒剂量。
·非致死剂量不引起染毒人员或动物死亡的毒剂量。
·战斗容许剂量染毒人员的百分之五出现轻度失能症状的剂量。不影响部队完成战斗任务。
·阈剂量引起染毒人员产生可观察到的特征性毒害的起始毒剂量。
·无作用剂量不引起染毒人员产生可观察到的毒害效应的最大毒剂量
·胆碱酯酶半数抑制剂量抑制胆碱酯酶活力百分之五十所需的剂量。
·染毒浓度受染空气中单位体积内所含的毒剂量,一般以g/m3或mg/1表示。
·战斗浓度化学袭击中起到毒害作用的毒剂浓度。
·致死浓度引起染毒人员百分之九十以上死亡的毒剂浓度。
·半数致死浓度引起染毒人员半数死亡的毒剂浓度。
·杀伤浓度引起染毒人员百分之九十以上丧失战斗能力(失能或伤亡)的毒剂浓度。
·无作用浓度不引起染毒人员产生可观察到的毒害效应的最大毒剂浓度。
·毒剂的物理性质毒剂本身的属性,一般指不改变毒剂分子化学组成的性质。如:凝固点、熔点、沸点、蒸气 压、挥发度、粘度和表面张力等。
·毒剂的化学性质毒剂与其它化学物质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分解温度毒剂短时间受热,发生明显分解现象时的温度。
·水解稳定性毒剂与水进行化学反应时,发生分解作用的难易程度。
·毒剂分析使用化学的和物理的方法,分离、鉴定和测定毒剂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和浓度的技术。
·毒剂定性分析鉴定毒剂样品中所含元素、离子、功能团或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毒剂定量分析测定毒剂样品中组成元素、功能团或化合物的精确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关术语

·装甲人员输送车设有载员室、主要用于输送步兵实施机动的装甲车辆。
GJB 742-89 装甲车辆术语、符号)
·增强低剂量率敏感度用于指某一样品在剂量率低于 0.5Gy(Si)/s 时,增强辐射产生的破坏。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过剂量测试指一个因子,它应用于一个规定的剂量,该剂量决定样本在规定级别符合要求必须通过的测量剂量 水平。如一个过计量测试因子为 1.5 意味着那个样品必须要用规定剂量的 1.5 倍进行测试。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剂量率感应锁定这是一种可恢复的器件效应。由于电离辐射脉冲产生的光电流作用,使器件内寄生结构(例如 p-n -p-n 或 n-p-n-p 四层通路)导通,而且在光电流消失后仍维持一段不确定时间的导通状态。只要电 源电压大于维持电压、电流大于维持电流,器件就维持锁定。锁定破坏了电路中某一部分的正常工作, 并可能由于半导体区域、金属化层或键合线的局部过热引起器件致命损坏。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剂量率翻转的阈值能引起下述任一种现象出现的剂量率: a) 瞬态输出翻转,即处于工作状态的数字集成电路,输出电压发生变化,而高于或低于规定的逻 辑电平(瞬态电压判据见 3.2),但在辐射脉冲停止作用后,电路立即恢复至辐射前的状态。 b) 数据存贮或逻辑状态翻转,有一个或多个内部存贮或逻辑单元的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在辐射脉 冲作用后并不能立即得到恢复。但是,如果在输入端施加一个与原先用来建立辐射前状态时相 同的逻辑信号序列,可使电路恢复至辐射前的条件状态。 c) 动态翻转,正处于工作状态的器件受辐射时,其正常输出或存贮的测试图形发生变化。翻转响 应可取决于辐射脉冲与器件工作周期之间精确的时间关系。由于工作时需要许多时钟信号,使 用宽辐射脉冲是必需的。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剂量率给定材料的单位质量在单位时间内从其受辐射的辐射场中吸收的能量。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剂量率响应在给定剂量率的辐射脉冲作用下,处于工作状态的线性微电路的参数瞬态变化。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剂量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给定材料从对其作用的辐射场中吸收的能量。Gy(Si)/s,Gy(SiO2)/s,Gy(GaAs)/s 等等。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剂量率感应翻转当规定参数(如:输出电压、电源电流、输出信号波形)辐射感应的瞬态变化超过规定水平时所发生 的翻转。
GJB 548B-2005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
·剂量-探度曲线描述沉积在实心均质球或板中央的材料体积增量内的任务入射电离剂量,与球径向或板 面法向深度的关系曲线。是星上各分系统进行抗辐照加固设计的依据。在带电粒子辐照试验 中,依据其对辐射环境的屏蔽厚度,确定舱内一般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的辐照试验总剂量。
GJB 727A-98 航天测控系统术语与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