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甲车辆: | 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军用车辆。 (GJB 742-89 装甲车辆术语、符号) |
| ·类别鉴定: | 分析染毒样品中的有毒组分,确定毒剂的类型。 (GJB 188.3-90 防化术语化学侦察) |
| ·装甲车辆烟幕装置: | 用于装甲车辆施放烟幕的设备和器材的总称。如抛射式烟幕装置、热烟幕装置和烟幕筒
等。 (GJB 59.20-88 装甲车辆试验规程烟幕装置效应试验) |
| ·器件型号: | 器件型号是指某种具体集成电路结构。属于同一种器件型号的产品,即使其芯片是由不
同的承制方采用不同的版图甚至可能是不同的材料生产的,它们在电气性能和功能上彼此之
间也可以互换。尽管其器件等级、外壳形状、引线镀涂工艺、批识别代码以及承制方可能不同,
但其电气与环境极限值都应一样(而固有可靠性则未必相同)。一个给定型号只能出现在一种
详细规范中。但该详细规范也可以同时对其它相似的器件作出规定。 (GJB 597A-96 半导体集成电路总规范) |
| ·受染类别: | 受染属性的区别,分为沾染、染毒、污染三类。 (GJB 1467-92 核化生受染标志) |
| ·过电压类别(安装类别): | 根据限定(或控制)电路中(或具有不同标称电压的电气系统中)产生的预期瞬态过电压和
为限制过电压而采用的有关方法为基础所确定的分类。 (GJB 5A-95 舰用低压电器通用规范) |
| ·飞机类别: | 本部分将飞机分为以下几类:
a) 歼击机(J);
b) 强击机(Q);
c) 轰炸机(H);
d) 运输机(Y);
e) 教练机(JL);
f) 侦察机(Z);
g) 多用途机(DY);
h) 特种任务飞机(TZ)。 (GJB 67.1A-2008 军用飞机结构强度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 ·雷电关键性类别: | 根据雷电对飞机造成的危害和后果。对飞机的各系统、分系统和部件规定的类别。类别的
划分见 GJB 2639 中 5.1.4 条。 (GJB 3567-99 军用飞机雷电防护鉴定试验方法) |
| ·分系统及设备的关键性类别: | 所有安装在系统内的,或与系统相关的分系统及设备均应划定为EMC关键类中的某一类。这些划
分应基于电磁干扰(EMI)可能造成的影响、故障率、或对于指派任务的降级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
a) Ⅰ类这类电磁兼容问题可能导致寿命缩短、运载工具受损、任务中断、代价高昂的发射延迟或
不可接受的系统效率下降;
b) Ⅱ类这类电磁兼容问题可能导致运载工具故障、系统效率下降,并导致任务无法完成;
c) Ⅲ类这类电磁兼容问题可能引起噪声、轻微不适或性能降级,但不会降低系统的预期有效性。 (GJB 72A-2002 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术语) |
| ·履带式装甲车辆推进系统: | 产生、传递和控制动力,使车辆获得机动性能的联合装置。用以保障车辆获得规定的行驶
速度、灵活性和通行能力。它由动力、传动、行动和操纵等装置组成。 (GJB 1445-92 履带式装甲车辆推进系统通用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