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截击卫星

标准号:GJB 421-88   标准名称:卫星术语       1988-01-25

基本信息

【名称】 截击卫星
【英文名称】 interceptor satellite
【定义】 用于袭击、破坏敌方太空目标的人造地球卫星。

同源术语

·太空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空间。
·深空距离地球约等于或大于地一月距离(约3.48×105千米)的宇宙空间。
·航天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太空)的航行活动。
·航天技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航天系统航天器、航天运输系统、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的数据采集网、用户设备(系统)以及其它 保障设施等组成的完成特定航天任务的工程系统。
·航天工程a. 见航天技术。b. 某一项大型航天活动、航天系统的研制任务或建设项目。
·航天系统工程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组织管理航天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 造、试验和应用的技术。
·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太空),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飞行器,如人造地 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和空间探测器等。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或卫星。
·载人飞船供航天员短期生活和工作并返回的载人航天器。如卫星式载人飞船、登月飞船等。
·空间站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的大型载人航天器
·空间探测器对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如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和 行星际探测器。
·航天运输系统在地球和太空之间或在太空中运送航天器、人员或物资的多种飞行器组成的运输系统。 包括运载器、运输器和轨道转移飞行器等。
·运载器从地球把航天器送入太空运行轨道的飞行器。如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
·运载火箭从地球把航天器送入太空运行轨道的火箭,通常为多级火箭。
·运输器在地球与太空之间运送人员、物资的飞行器。
·航天器发射场发射航天器的基地。包括测试区、发射区、发射指挥控制中心、综合测量设施、勤务保障设 施等。
·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并控制其运动和功能的系统。包括航天测控中心,航天测控站等。 简称航天测控网。
·空间系统航天器的各分系统以及组合的总称。包括有效载荷、各保障系统以及组合等。
·空间技术a. 研制、管理和应用航天器的工程技术。包括有效载荷技术、保障系统技术、航天器系 统工程和航天器应用技术等。 b. 见航天技术。
·航天器工程a. 研制和管理航天器的工程技术。包括有效载荷技术、保障系统技术和航天器系统工 程。 b. 某一项航天器的研制任务或建设项目。
·有效载荷a. 对航天运输系统而言,为运送的航天器、人员或物资。 b. 对航天器而言,为直接执行特定航天任务的人员、航天器分系统或设备。 c. 对航天器的返回舱而言,为返回的航天员、回收的信息载体、材料或制品等
·保障系统保障航天器有效载荷正常工作的航天器分系统。
·地球站设置在地球表面或地球稠密大气层内与航天器通信,或通过航天器、其它空间物体进行无 线电中继的台站。如通信(地球)站、测控(地球)站、数据注入(地球)站等。
·卫星工程a. 研制和管理人造地球卫星的工程技术。包括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卫星保障系统技术 和卫星系统工程。 b. 某一项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任务或建设项目。
·卫星系统工程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组织管理人造地球卫星的规划、研究、设 计、制造、试验和应用的技术。
·科学卫星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人造地球卫星。如空间探测卫星、天文卫星等。
·空间探测卫星对空间环境进行探测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
·天文卫星对宇宙天体和其它空间物质进行观测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
·技术试验卫星用于卫星工程技术和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的人造地球卫星。
·应用卫星为国民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服务的人造地球卫星。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和侦察卫星等。
·地球观测卫星用于观测地球和大气层以及用于大地测量的人造地球卫星。如遥感卫星、侦察卫星、测地 卫星等。
·遥感卫星对地球和大气层各种特征及现象进行遥感的人造地球卫星。如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 海洋观测卫星等。
·气象卫星用于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用于勘测和研究地球资源(如农林、土地、海洋、水文和矿藏等资源)的人造地球卫星。
·海洋观测卫星用于观测和研究海洋的人造地球卫星。
·侦察卫星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如回收型照相侦察卫星、无线电传输型侦察卫星、电 子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等。
·回收型照相侦察卫星主要采用光学摄影系统并通过回收航天胶片获取军事情报的侦察卫星。
·无线电传输型侦察卫星将获得的对方军事目标的图象信息,经无线电传输给地面的侦察卫星。
·普查型侦察卫星用于大面积监视对方军事活动,战略目标和设施的侦察卫星。
·详查型侦察卫星用于获取对方重要目标详细情报的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用于截获对方雷达和电信设施发射的信号,并测定其地理位置的侦察卫星。
·预警卫星用于发现、识别和跟踪战略导弹发射和主动段飞行,提供早期预警信息的侦察卫星
·海洋监视卫星用于监视和搜索海上舰船和潜艇活动,截获对方舰船的雷达信号和无线电通信信号的侦 察卫星。
·测地卫星用于大地测量的人造地球卫星。
·通信卫星用于中继无线电通信信息的人造地球卫星。
·广播卫星向规定服务区发送广播和电视信号,供公众直接接收的人造地球卫星。直接接收包括个 体接收和集体接收。
·海事卫星用于海上和陆地间无线电联络的通信卫星。
·数据中继卫星用于航天器之间或航天器和地面之间信息传递的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用于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
·导航卫星网为提高全球导航能力,由若干颗轨道经合理配置的导航卫星组成的卫星网
·返回式卫星部分舱段再入地球稠密大气层并安全回收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采用地球同步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静止卫星采用地球静止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静止卫星
·太阳同步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总体设计根据任务要求,用系统工程方法优选卫星总体方案,确定卫星分系统的构成,并拟定、协 调、优选和控制卫星各项参数及性能指标,使卫星达到设计要求的设计过程。
·卫星分系统设计根据卫星分系统设计任务书,用系统工程方法优选卫星分系统方案,确定分系统构成及其 性能指标,以满足卫星总体要求的设计过程。
·卫星分系统完成卫星某一主要功能的星上部、组件的组合。如遥感系统、结构系统、电源系统等。可 分为卫星有效载荷(系统)和卫星保障系统两类。简称卫星××系统。
·遥感分系统用于卫星遥感的卫星有效载荷。主要包括星载遥感器和附件,简称遥感系统。
·数据收集分系统用于接收、储存和转发地面数据收集平台的环境数据的卫星分系统。简称数据收集系统。
·侦察分系统用于卫星侦察的卫星有效载荷。主要包括星载遥感器和电子侦察设备。简称侦察系统
·通信分系统用于卫星通信的卫星有效载荷。主要包括通信转发器和通信天线。简称通信系统。
·广播分系统用于卫星广播的卫星有效载荷。简称广播系统。
·导航分系统用于卫星导航的卫星有效载荷。主要包括卫星时钟、导航数据存贮器、数据注入接收机 等。简称导航系统。
·测地分系统用于卫星测地的卫星有效载荷。简称测地系统。
·结构分系统用于支承、固定仪器设备,传递和承受载荷并能保持卫星完整体的卫星分系统。包括卫星 结构和总装件等。简称结构系统。
·电源分系统产生、储存、变换、调节和分配电能的卫星分系统。简称电源系统。
·热控制分系统用于控制卫星内外的热交换过程,使其平衡温度处于要求范围内的卫星分系统.。简称热 控系统。
·控制分系统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卫星分系统的总称。简称控制系统。
·轨道控制分系统用于控制卫星轨道的卫星分系统。简称轨控系统。
·姿态控制分系统用于控制卫星姿态的卫星分系统。简称姿控系统。
·测控分系统遥测、遥控和跟踪测轨卫星分系统的总称。简称测控系统
·遥测分系统用于卫星遥测的卫星分系统。简称遥测系统。
·遥控分系统用于接收地面遥控指令,直接或经数据管理分系统实施卫星遥控的卫星分系统。简称遥 控 系 统 。
·跟踪测轨分系统用于协同地面测控站测定卫星轨道参数的卫星分系统。简称跟踪系统。
·数据传输分系统用于卫星与地面之间各种数据传输的卫星分系统。简称数传系统。
·数据处理分系统用于存贮各种程序,采集、处理数据以及协调管理卫星各系统工作的卫星分系统。简称数 据处理系统。
·返回分系统用于保障返回式卫星安全、准确返回的卫星分系统。简称返回系统。
·轨道备份星在运行轨道上,可根据指令接替工作星的备用卫星。
·地面备份星存放在地面,准备发射用于代替工作星或轨道备份星的卫星。
·模块式卫星采用公用舱和有效载荷舱设计的卫星。
·有效载荷舱只装载卫星有效载荷的舱段。如通信舱、遥感舱等。简称载荷舱。
·公用舱只装载卫星保障系统,并能适用于不同有效载荷舱的舱段。
·卫星平台见公用舱。
·对接舱(段)卫星与运载火箭以及卫星主要舱段间起连接作用的辅助舱段。
·卫星质量特性描述卫星质量及其分布的特征参数。如质量、质心、转动惯量及惯性积等。
·配重用于调整卫星质量特性的附加质(重)量。
·卫星面积质量比卫星特征面积(如卫星运行方向投影面积)与卫星质量的比值
·卫星基频卫星的最低固有谐振频率。
·卫星功率特性卫星使用功率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卫星可靠性卫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工作寿命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卫星信息流程图卫星各分系统间、卫星与其它航天器以及地面间信息传递过程的示意图。
·星箭匹配卫星和运载火箭之间机械的与电的兼容。
·卫星整流罩在发射卫星过程中,用于保护卫星的可抛掉的外罩。
·卫星构形设计对卫星的外形、结构型式、总体布局、质量特性及与运载器接口关系等进行设计和技术协 调的过程。
·卫星可靠性设计通过设计实现卫星可靠性指标的过程。
·卫星发射运载器运送卫星起飞、加速、入轨的过程。
·发射窗口满足预定飞行条件和任务要求的,允许发射卫星的时间范围。
·动力飞行段运载器在推力作用下的飞行阶段。简称主动段。
·惯性飞行段运载器在无推力作用时,在引力场内自由飞行阶段。简称被动段。
·入轨卫星进入运行轨道。
·入轨参数卫星入轨时刻的诸运动参数,包括轨道运动参数和姿态运动参数等。
·入轨误差卫星入轨参数实际值与设计值的偏差
·测轨精度根据观测资料,按照一定的轨道计算方法所确定的轨道参数的精度。
·轨道预报误差卫星轨道参数的预报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
·环境预示根据掌握的环境信息,分析、推测并提出卫星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影响。
·轨道预测温度利用热真空试验或热数学模型(包括等温节点、换热参数等)计算轨道运行条件下的卫星 和仪器表面温度。
·卫星运行程序卫星入轨后,通过星上控制和地面遥控等手段,使卫星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工作的指令程 序。
·卫星返回程序通过星上程序控制和地面遥控,使返回式卫星按预定步骤返回的指令程序
·卫星设计寿命卫星研制任务书规定的卫星在运行轨道上正常工作时间。
·卫星工作寿命卫星在运行轨道上实际正常工作时间。
·卫星轨道寿命卫星入轨到陨落的时间。
·发射轨道卫星从发射到入轨其质心运动的轨迹。
·分离点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时刻所在的位置。
·星下点a. 卫星与地心连线在地球参考椭球面上的交点。 b. 通过卫星的地球参考椭球面的法线与这个椭球面的交点。
·分离点距离分离点的星下点到发射点之间听地表距离。
·入轨点卫星入轨时刻的位置
·入轨点距离入轨点的星下点到发射点之间的地表距离。
·运行轨道卫星绕地球运行时其质心运动的轨迹。简称轨道。
·坐标系描述卫星所在位置和运动规律而选取的参考基准。有地心赤道坐标系、地心黄道坐标系、 地平坐标系、卫星本体坐标系、轨道坐标系等。
·二体问题研究两个质点仅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问题。
·开普勒轨道把地球和卫星看作是质点时,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
·轨道摄动卫星实际运行轨道偏离开普勒轨道的现象。
·轨道要素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运动状态所需要的一组独立参数。在二体问题中,它们是常数。通 常取为半长轴a、偏心率e、轨道倾角i、近地点幅角w、升交点赤经Ω和过近地点时刻t。
·半长轴椭圆轨道长轴的-半。
·偏心率椭圆轨道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和椭圆长轴之比。
·轨道倾角轨道平面正法向和地球北天极之间的夹角。简称倾角。
·近地点椭圆轨道上距离地心最近的-点。
·近地点幅角升交点到近地点的地心张角,从升交点沿卫星运动方向度量。
·升交点卫星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时,穿过赤道的那-点。
·升交点赤径在地心赤道坐标系中,春分点到升交点的地心张角,从春分点向东度量。
·过近地点时刻卫星通过近地点的时刻。
·远地点椭圆轨道上距离地心最远的-点。
·降交点卫星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运动时,穿过赤道的那-点。
·轨道周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圈所需的时间。在二体问题中,它是常数。考虑轨道摄动时,可用恒 星周期、近地点周期或交点周期。
·星下点轨迹卫星运动和地球自转,使星下点在地面上移动形成的轨迹。
·卫星星历表表示卫星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关系的数据表。
·顺行轨道从北天极看,卫星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的轨道,即轨道倾角小于90o的轨道
·逆行轨道从北天极看,卫星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轨道,即轨道倾角大于90o的轨道。
·全日照轨道在一圈轨道运行的全部时间内,卫星都处于阳光照射之下的轨道。
·停泊轨道卫星为转移到另一条轨道而暂时停留的椭圆(或圆)轨道。
·转移轨道卫星从-条轨道转移到另-条轨道时所经过的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约(23小时56分04秒)相同的顺行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接近于零的地球同步轨道。简称静止轨道3
·地球静止卫星位置漂移地球静止卫星偏离定点位置的现象。可分为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漂移。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东进角速度和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平均角速度相等的轨道。
·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倾角等于90o的轨道。简称极轨道。
·回归轨道星下点轨迹周期性重迭的轨道。
·返回轨道返回舱(回收舱)从制动火箭点火到着陆时其质心运动的轨迹。
·再入返回舱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的运动过程。可分为弹道式再入、半弹道式再入、升力式再入 等。
·再入点返回舱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的起始点。
·再入角再入速度向量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
·再入速度返回舱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时的初始速度
·再入轨道返回舱(回收舱)从再入点到着陆时其质心运动的轨迹
·回收轨道回收舱从回收系统减速装置启动到着陆时其质心运动的轨迹。
·星载遥感器卫星上用于探测地球表层和大气层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的仪器。主要有星载可见光遥感 器、多谱段遥感器、红外遥感器和微波遥感器等。
·画幅式相机-次曝光得到-幅像片的相机。
·多光谱扫描仪利用多个谱段的敏感元件同时对目标扫描成像的遥感器。
·合成孔经雷达利用雷达与目标相对运动产生的多卜勒效应,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 线孔经合成为较大等效天线孔径的成像雷达。
·雷达高度计利用雷达测距原理,精确测量飞行器到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的雷达。
·微波散射计具有幅度校准功能并能测量目标的散射系数的微波雷达。
·通信转发器在通信、广播卫星上,对地球站或航天器发来的通信、广播信号进行接收、放大、变频和转 发的无线电电子设备。
·卫星时钟a. 为卫星各分系统提供时间基准、定时信号和同步信号的星上计时装置。 b. 导航卫星上,除上述功能外,同时为导航用户提供高精度时间基准的计时装置。
·数据注入接收机导航卫星上用于接收数据注入站发送的上行信息的装置。
·导航数据存储器导航卫星上用于存储卫星导航数据并按一定时序输出的装置。
·卫星结构具有一定刚度能承受载荷,供仪器设备安装、连接的所有部件和组件。包括主结构和其它 结构(如太阳电池阵结构、天线结构、分离连接装置等)等。
·主结构与运载火箭连接,承受并传递卫星主要载荷的卫星结构。如承力筒结构、(受力)壳体,防 热结构和安装部件等。
·承力筒结构位于星体中心部位的筒状主结构,其周围可连接安装各种仪器设备的支架及平台。
·总装直属件供卫星总装采用的连接件(零、部件或次级结构)。简称总装件。
·次结构固定在卫星主结构上的总装件,以及受力很小起防护作用的结构。
·分离机构卫星与运载火箭之间或卫星内部之间的连接并能分离的装置,包括锁紧、释放和分离装置 等。
·整体结构由机械加工或化学铣切等工艺方法成型的整体式构件组成的结构。
·夹层阶构由两层面板和加芯组成的轻型结构。加芯的材料可与面板不同。
·密封结构防止液体、气体外漏或使泄漏量小于-定限度的结构。
·薄壁结构由薄壁板材构成的有加劲或无加劲构件的结构。如硬壳式结构、半硬壳结构、波纹结构 等。
·防热结构在气动加热环境中,使卫星内部结构和仪器设备免遭烧毁和过热的结构。
·烧蚀防热利用烧蚀材料受热分解和氧化燃烧带走热量的对气动加热的防护方法。
·辐射防热利用耐高温并有高辐射特性的外表面,以辐射散热的方式对气动加热的防护方法。
·防热涂层在结构表面上起热防护作用的表面层。
·卫星热设计调整卫星内部、卫星与空间环境的热量传递,保持星上仪器设备处于要求温度范围的技术 过程。
·被动式热控制依靠选择不同的热控材料和合理的总体布局来控制卫星热交换的技术。可控制的温度变 化范围较大。
·主动式热控制当外热流或内热源发生变化时,能自动调节卫星内部仪器设备温度的热控制技术。可保 证卫星温度在很小范围内变化。
·空间外热流卫星在空间运行时,投影到其外表面上的各种幅射热能
·内热源卫星内部设备工作产生热量的部分。
·卫星百叶窗装置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驱动百叶窗式叶片转动,以调节星上散热表面热辐射能力的主动 式热控制装置
·转盘温控机构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驱动圆盘式叶片转动,以调节星上散热表帮热辐射能力的主动式 热控制装置
·热控开关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改变表面之间的物理接触程度,以改变传导热阻的主动式热控装 置。
·热管内部装有特定工质,依靠工质的蒸发、冷凝循环进行传热的超导热管状器件。
·热控涂层具有特定的热幅射性质,用以调节物体辐射热交换的表面层。如通过抛光、电镀、阳极氧 化、喷涂真空镀膜等工艺形成的表面层。
·星载致冷器为星上特殊部件提供低温环境的装置。
·锌银电池负极活性物质为锌,正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银的碱性蓄电池。
·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系统以太阳电池阵作为发电装置,蓄电池作为贮能装置,并配以相应的电源控制设备所构成的 电源系统。
·太阳电池阵以串、并联方式组合的太阳电池组及其结构等所组成的发电装置。简称太阳阵
·体装式太阳电池阵装在星体外表面上的太阳电池阵。
·展开式太阳电池阵与星体结构相连接,可收拢在星体内或侧壁,并能展开的太阳电池阵。
·太阳电池阵的面积比功率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与太阳电池阵面积之比。单位为瓦每平方米。
·太阳电池阵额定功率在AMO标准条件下,太阳电池阵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太阳电池阵初期功率太阳电池阵在卫星工作初期的输出功率
·太阳电池阵末期功率太阳电池阵在卫星工作寿命末期的输出功率。
·核电源系统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或放射性元素裂变(反应堆)释放的热能,通过转换装置转换成电 能的电源系统。
·氢氧燃料电池系统连续地将氢、氧反应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电源系统。
·电源控制设备在电源系统中,用于调节、控制、保护和分配电能,并与负载接口的设备
·轨道控制把卫星轨道调整到和保持在预定轨道的控制技术。包括轨道捕获、轨道保持和轨道机动 等。
·轨道机动将卫星从-条轨道转移到另-预定轨道的轨道控制
·轨道交会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同时到达空间同一位置,并以相同速度运行的轨道机动。
·远地点注入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中,在转移轨道远地点附近使卫星由转移轨道进入准同步轨道的 轨道机动。
·近地点注入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中,在转移轨道近地点附近使卫星由停泊轨道进入转移轨道的轨 道机动。
·轨道捕获运载火箭或变轨主发动机熄火后,修正卫星轨道满足飞行任务要求的轨道控制。
·定点捕获远地点发动机熄火后,使地球静止卫星到达与地球相对固定的某个预定位置的轨道捕获。
·定点精度静止卫星在定点捕获后位置保持的精度。
·轨道保持把卫星轨道保持在标称轨道的规定偏差范围内的轨道控制。
·位置保持地球静止卫星的轨道保持,分为南北位置保持和东西位置保持。
·变轨发动机改变卫星在轨道上飞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动力装置。
·远地点发动机将卫星从椭圆转移轨道推进到准静止轨道,在远地点给卫星提供速度增量的变轨发动机。
·自主导航不依赖地面设备支持,完全由星上仪器实时测定卫星轨道参数的方法。
·姿态控制把卫星姿态调整到和保持在预定姿态的控制技术,包括姿态稳定和姿态机动。
·卫星姿态与卫星固联的特定轴相对于某个给定目标或某个参考坐标系的方位。
·姿态参数用以描述卫星姿态的参数。如赤经赤纬(常用于自旋卫星),欧拉角,方向余弦和四元数 等。
·姿态角卫星中特定轴相对于某个参考坐标系的夹角。
·姿态测量利用姿态敏感器获得卫星姿态信息的方法。
·姿态确定对姿态测量信息进行处理,确定卫星姿态参数的方法。
·姿态预估利用给定的初始姿态信息,预测姿态变化的计算方法。
·姿态控制精度卫星姿态角的实际值与设计值之间的误差。
·姿态稳定把卫星姿态保持在规定姿态偏差范围内的姿态控制。
·姿态机动将卫星由某-姿态调整到另-预定姿态的姿态控制。
·姿态捕获卫星从无控或失控的姿态调整到执行飞行任务所要求的姿态机动。
·被动姿态控制基本不消耗星上能源的姿态控制方式。如自旋稳定、重力梯度稳定和磁稳定等。
·主动姿态控制利用卫星本身携带的能源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的方式。
·自旋稳定利用卫星自旋所产生的陀螺稳定性,使自旋在惯性空间定向的姿态稳定方法。
·重力梯度稳定利用作用在卫星上的重力梯度力矩实现姿态稳定的方法。
·单轴姿态稳定使卫星的某个轴相对稳定在空间特定方向上的姿态稳定方式。
·三轴姿态稳定使卫星本体坐标系的三个轴与某个参考坐标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稳定方式。
·姿态敏感器敏感卫星姿态信息并输出与姿态参数成函数关系的电量的星上装置。如红外地平仪、太 阳敏感器、射频敏感器、陀螺仪和磁强计等。
·姿态控制执行机构产生控制力矩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的星上装置。如推力器、飞轮、磁力矩器和重力杆等
·反作用控制系统利用推力器产生的反作用力或力矩对卫星进行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的系统。
·冷气系统以冷气(如氮气)为推进剂的喷气推进系统。
·热气系统以化学推进剂为工质,由推进剂供应装置和推力器等组成的喷气推进系统。
·推力器使推进剂转化成从喷管高速喷出的质量流(气体、中性或带电粒子)以产生推力的装置。
·飞轮与卫星进行角动量交换的旋转装置。如反作用轮、动量轮和控制力矩陀螺等。
·章动随尼器对卫星章动进行阻尼的装置。
·卫星遥测在地面获取卫星工作状态和环境等参数的测量技术。
·实时遥测将采集到的遥测数据立即向地面测控站发送的卫星遥测方式。
·延时遥测将采集到的遥测数据暂存星上存储设备中,待卫星飞经地面测控站作用范围时发送的卫 星遥测方式。
·再入遥测卫星返回舱重返大气层时的卫星遥测。
·侧音测距地面测控站向卫星发射并接收经卫星转发的多个正弦波(侧音)调制的射额信号,通过测 量收发信号之间的相应延迟以测定星地距离的方法。
·伪码测距地面测控站向卫星发射并接收经卫星转发的伪随机码调制的射频信号,通过测量收发信 号之间的相位延迟以测定星地距离的方法。
·混合测距地面测控站向卫星发射并接收经卫星转发的多个正弦波(侧音)和伪随机码调制的射频信 号,通过测量收发信号之间的相位延迟以测定星地距离的方法。
·双频测速系统通过测量卫星发射的两个相干射城的多卜勒频移,消除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精确测 定卫星径向速度的无线电跟踪系统。
·测距和测速系统卫星与地面测控站相配合,同时完成卫星距离和径向速度测量的无线电跟踪系统。
·卫星信标机为地面站提供引导、跟踪信号的星上无线电发射机。
·卫星应答机用于接收、转发地面测控站发送的跟踪测轨信号的星上无线电收发装置。
·卫星激光测距利用地面激光雷达和星上激光返光镜,通过测量激光束往返传播的时间延迟以测定星地 距离的技术。
·卫星遥控从地面发送指令对卫星工作状态实施控制的技术。
·遥控指令地面测控站向卫星发送的控制卫星工作状态的指令。
·实时指令要求卫星立即执行指定动作的遥控指令。
·延时指令要求卫星延时执行指定动作的遥控指令。
·安全指令当卫星或卫星分离出的飞行体出现重大故障时,为了安全和保密,地面测控站向它们发送 的自毁遥控指令。
·统-载波系统用若干个副载波和信号码同时调制一个射频载波,完成卫星跟踪、测速、测距、遥测、遥控 和数据传输的综合无线电系统。
·卫星天线卫星上辐射或(和)接收电磁波的装置。
·全向天线在各个方向辐射或接收电磁波强度都相同的天线。
·定向天线在一个或几个方向上比其它方向能更有效地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天线。
·全球波束天线波束覆盖范围约等于地球对卫星的张角的卫星天线。
·点波束天线用于与其它飞行器之间,或与地球局部区域之间的无线电联络的窄波束卫星天线。
·成形波束天线辐射或接收电磁波强度在特定形状的区域内大致均匀,在区域外明显跌落的卫星天线。
·指向精度卫星天线波束的电轴或光学(或光电)遥感器的光轴与规定方向之间夹角的误差
·天线指向机构通过驱动装置,使天线波束对准给定目标的机构。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两类。
·天线展开机构可使天线收拢、释放、展开和锁定的机构。
·中央单元数据处理分系统中,由计算机和有关接口组成的中央控制设备。
·远置单元数据处理分系统中,中央单元与卫星分系统的数据通道间的接口单元。
·返回返回式卫星脱离运行轨道,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直至安全回收的过程。一般分为离轨、过 渡、再入、回收四个阶段。
·返回控制使返回式卫星正常返回进行的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
·返回舱从卫星上分离出来,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并能承受再入环境的舱段,包括回收舱、制动火 箭等。
·制动火箭改变返回舱飞行方向并降低飞行速度,使其脱离原运行轨道的火箭发动机。
·回收舱由返回舱分离出来,在地面回收的舱段或容器。
·回收回收舱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后,经减速直至安全降落并被取回的过程。
·回收分系统用于保障回收舱安全、准确回收的卫星分系统。简称回收系统。
·减速装置(减速器)回收系统中减低回收舱下降速度的装置。
·回收控制装置回收系统中控制回收程序的装置。包括加速度开关、时间程序控制器、高度控制器等。
·漂浮装置回收系统中保持回收舱漂浮在水面上的装置
·着陆缓冲装置回收系统中减小回收舱着陆冲击力的装置。
·作动装置回收系统中控制和执行各种回收动作的装置。包括弹射筒、弹伞器、脱伞器等。
·标位装置回收系统中发出或显示回收舱着陆位置信息,协助定位便于寻找的装置。如信标机、海水 染色剂。
·软着陆回收舱经减速装置减速后,以-定速度安全着陆。
·溅落回收舱在水面降落的过程。
·回收区回收舱在地球表面着落的预定区域。
·模装用仪器设备模型及结构件装配成卫星模型或卫星舱段模型的过程。
·总装按照卫星出厂状态将分系统组合装配成完整卫星的过程。一般包括机械安装、电气联装、 管路焊接和检测调整等。
·总装工艺件量分布应与真实产品一致,代替真实产品(如火工装置)装于星上的零、部件。其外形、尺寸、质 量分布应与真实产品一致,有的还满足电性能和其它要求。
·卫星环境卫星从总装出厂到工作终止,所经受的各种环境条件。包括地面环境、主动段环境、空间 飞行环境和返回环境。
·振动环境卫星在地面运输、发射、空间运行和返回时所经受的振动条件。主要包括正弦振动、随机 振动和瞬态振动环境。
·过载除重力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与物体质量和标准重力加速度乘积之比。
·声环境卫星在发射时和大气层中飞行时所经受的噪声条件。可分为发动机噪声和气动噪声。
·爆炸分离环境火工装置起爆时对卫星产生的高频振荡条件。
·空间飞行环境卫星在空间运行时所经受的环境条件,如失重(微重力)、真空、太阳电磁辐射、空间粒子辐 射等。
·失重(零重力)物体在仅受外部引力场作用或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内部不产生相互之间应力的状态.
·微重力卫星在引力场中自由运行时,重力梯度或其它扰动产生的微小加速度使其处于偏离又接 近于失重(零重力)的状态。一般小于地面重力的10-3
·卫星充电空间带电粒子在卫星表面沉积使卫星带电的现象。
·材料重损在真空环境中,材料质量逐渐损失的现象。
·真空冷焊在超高真空环境中,金属表面吸附层解吸,相互接触的金属表面由于粘着力增加或原子相 互渗透,致使金属粘接在一起的现象。
·卫星可靠性验证试验为鉴定卫星可靠性特征量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而进行的试验。
·振动试验考核卫星产品承受振动环境能力及其适应性的地面模拟试验。有正弦振动试验、随机振 动试验。
·声学试验考核卫星产品承受声环境能力及其适应性的地面模拟试验。
·冲击试验考核卫星产品承受冲击能力的地面模拟试验。
·热结构试验在热环境中验证结构承载能力的地面试验。
·热真空试验验证或检查卫星产品承受空间环境(真空、冷黑、热幅射)能力的地面模拟试验。
·热平衡试验验证卫星热设计数字模型,并考核卫星热控系统功能的空间热环境模拟试验。
·真空冷焊试验检验卫星活动部件在超高真空中的真空冷焊现象并研究其特性的地面模拟试验。
·卫星充放电试验模拟卫星充电和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及其效应的试验。
·辐照试验考核卫星材料、器件承受太阳电磁辐射和空间粒子辐射环境能力的地面模拟试验。
·卫星剩磁矩卫星在空间磁环境中具有的磁矩。
·空间环境模拟器模拟宇宙空间环境的试验设备。如热真空环境模拟器、空间动力学模拟器和空间组合环 境模拟器等。
·零磁场磁场强度为零或接近零的人为的空间范围。
·系统仿真用模型代替实际系统,对实际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的实验研究。
·数学仿真用数学模型代替实际系统所进行的系统仿真。包括模拟仿真,数学仿真和混合仿真。
·物理仿真用含有实物构成的模型代替实际系统所进行的系统仿真。包括全物理仿真和半物理仿 真。
·仿真系统系统仿真实验所用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系统。
·实时仿真仿真系统运行速度与实际系统-样的仿真。
·超实时仿真仿真系统运行速度高于实际系统的仿真。
·姿态运动模拟器模拟卫星姿态运动的设备。通常有伺服转台和气浮台。
·伺服转台转动运动跟随控制信号变化的机械式姿态运动模拟器。可分为单轴伺服转台,双轴伺服 转台和三轴伺服转台。
·气浮台采用气浮轴承的姿态运动模拟器。可分为单轴气浮台和三轴气浮台
·干扰力矩发生器在仿真系统中,用来模拟空间环境干扰力矩(如气动力矩和太阳光压力矩等)的设备
·目标模拟器在系统仿真中用来模拟参考目标(如地球、太阳、恒星等)特性的设备。
·地球模拟器模拟地球热辐射的装置
·卫星电性能测试在卫星总装厂、试验站和航天器发射场对卫星各分系统、分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整星的 电气指标和性能进行检查和测量的过程。一般分为单元测试、分系统测试和整星测试三个级 别。
·发射场测试为检验发射星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在航天器发射场进行的卫星电性能测试。一般分为 技术阵地测试和发射阵地测试。
·综合测试设备用于卫星电性能测试的电气设备。包括总控设备、专用测试设备和通用测试设备。
·总控设备综合管理专用和通用测试设备,对卫星电性能测试进行控制和监视的中央设备。
·星-箭电磁兼容性试验验证卫星和运载火箭电磁兼容性的各种试验。
·模拟飞行测试按照与卫星实际飞行基本相同的程序,对卫星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简称模飞。
·星地静态匹配试验静态验证卫星测控系统及星上有效载荷与地面测控站的接口匹配关系的试验。
·星地校飞试验动态(用飞机飞行)验证卫星测控系统及星上有效载荷与地面测控站的接口匹配关系的试 验。
·卫星遥感利用卫星作为遥感平台,对地球进行的遥感。
·卫星气象观测利用卫星观测地球大气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等的技术
·卫星海洋观测利用卫星观测海洋要素和海洋现象等的技术。
·卫星侦察利用星载遥感器和电子侦察设备获取军事情报的技术。
·视场a. 遥感相机所能拍摄的最大张角。 b. 扫描式遥感器垂直于飞行方向的扫描角。
·地面覆盖范围星载遥感器观测的地域范围。
·重复观测周期星载遥感器按基本相同的观测条件,再次观测指定地域所需的时间间隔。
·覆盖周期卫星遥感图像或观测的地域完全覆盖全球或指定地域所需韵时间。
·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上能分辨的最小地物的大小。
·摄影分辨率卫星胶片上能分辨的被摄物体细节的能力。一般用感光胶片上每毫米可分辨的线对数表 示。
·辐射分辨率遥感器能分辨的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小变化。
·数据收集平台采集和处理环境参数,并向卫星发送这些数据或兼有接收卫星询问信息的地面装置。
·遥感图像处理对遥感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整饰、投影交换、镶嵌、特征提取、分类和各种专 题处理等的方法。
·专题图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水系图、植被图、土地利用 图、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图等。
·影像地图用卫星遥感影像直接反映制图物体的地图。
·侦察概率电子侦察卫星飞经地面电磁辐射目标时,在一定时间内可能截获的目标信号量与总目标 信号量之比。
·信号环境地面目标信号在卫星轨道上形成的电磁环境。包括信号种类、密度、功率、频率分布等。
·信号截获时间电子侦察卫星从发现目标到测定目标特性所需的时间。
·瞬时测向电子侦察卫星截获到目标信号的同时,即可测出其方向的接收方式
·瞬时测频电子侦察卫星截获到目标信号的同时,即可测出其工作频率的接收方式。
·卫星通信利用通信卫星进行的地球上各点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卫星广播利用广播卫星向地面转播电视或声音广播信号,供公众直接接收的广播方式。直接接收 包括个体接收和集体接收。
·个体接收利用简单的,特别是附有小型天线的家用接收设备,接收广播卫星发射的信号的卫星广播 业务方式。
·集体接收利用较复杂的,而且其天线大于个体接收天线的接收设备,接收广播卫星发射的信号,供 同一地点内的公众团体,或通过分配系统供一个有限区域使用的卫星广播业务方式。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馈送给天线的功率与给定方向上相对全向天线的增益(绝对或全向增益)的乘积。
·卫星链路一个发射地球站与1个接收地球站通过一个卫星所建立的无线电链路。
·多址连接多个用户使用一个通信转发器实现备用户间通信的方式。
·频分多址多个用户按不同的频段分配,利用互不重叠的频段实现的多址连接。
·时分多址多个用户按时隙顺序分配,利用互不重叠的时间区间实现的多址连接。
·码分多址多个用户按不同码型分配,利用码型正交性实现的多址连接。
·空分多址多个用户按卫星天线波束覆盖区域分配,利用不重叠的波束覆盖区域实现的多址连接。
·标称轨道位置与卫星通信、广播业务频率指配相关的静止卫星轨道位置的经度。
·波束区卫星发射天线半功率波束与地球表面交线所给出的区域。
·覆盖区在卫星通信、广播中,允许在无干扰情况下达到所需接收质量的-给定功率通量密度恒值 线给出的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区域。
·服务区在卫星通信、广播中,主管业务部门有权在其内要求提供商定的保护条件的地球表面上的 一个服务区域。
·卫星在轨测试在轨工作的通信、广播卫星,由地球站对其有效载荷的工作性能进行的试验和测试。
·地球站品质因素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接收天线的增益G与接收系统的等效噪声温度T之比。
·卫星导航利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太空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
·导航信号供各类导航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无线电信号。
·卫星测距导航通过测量卫星导航信号传播时间,获得用户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进行导航定位的卫星导航 方法。
·卫星多普勒导航通过测量用户接收的卫星导航信号频率与星上发射频率的多普勒频移,获得卫星和用户 之间的距离变化率进行导航定位的卫星导航的方法。
·导航精度导航用户的实测位置坐标与真实位置坐标之间的均方根误差。
·定位时间导航用户完成-次定位所需要的时间。
·数据注入站与计算中心相连,向卫星发送轨道预报参数,设备工作程序参数、指令、时钟校正参数及其 它数据的地球站。
·卫星救援利用卫星搜索和营救遇险飞机和船舶的技术。
·卫星测地利用卫星测定地面点位坐标、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及测绘地图的技术

相关术语

·混凝土破坏弹用于破坏钢筋混凝±目标和坚实的砖石建筑物的炮弹。
GJB 550-88 弹箭术语及定义)
·混凝土破坏火箭弹用于破坏钢筋混凝土目标和坚实的砖石建筑物的火箭弹。
GJB 550-88 弹箭术语及定义)
·结构破坏由结构某些元件的分离、断裂、失稳、过度变形和异常畸变而导致结构丧失或降低其承受 规定载荷能力的现象称为结构破坏。
GJB 720.6-89 军用直升机强度和刚度规范地面试验)
·疲劳破坏由于循环载荷的作用而引起结构产生能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发现的裂纹现象称为疲劳 破坏。
GJB 720.6-89 军用直升机强度和刚度规范地面试验)
·任务破坏任务破坏反应标准是指直升机部件、构件或系统破坏时,致使直升机无法完成任务的反应 标准。制订这一反应标准的目的是用于直升机的生存性研究。
GJB 720.8-89 军用直升机强度和刚度规范核武器效应)
·破坏射击为摧毁工事、工程设施或建筑物,使其不能再利用而进行的射击。
GJB 744-89 火炮术语、符号)
·核武器毁伤因素(核武器破坏因素)核武器爆炸时产生的杀伤破坏作用的各种原因和条件。例如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放 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
GJB 188.2-88 防化术语 核监测)
·核武器毁伤效应(核武器杀伤破坏效应)核武器爆炸对人员的杀伤和对物体破坏的效应。
GJB 188.2-88 防化术语 核监测)
·化学袭击警报当发现敌人化学袭击明显征候时,发出的警报。
GJB 188.3-90 防化术语化学侦察)
·核武器毁伤因素(核武器破坏因素)核武器爆炸时产生的杀伤破坏作用的各种原因和条件。例如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放 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
GJB 188.2-88 防化术语 核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