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电路: | 继电器中响应输入电压而使继电器接通的电路(相当于机电继电器中的“线圈”或“绕
组”)。 |
·输出电路: | 继电器中从导通变换到非导通状态,或从非导通变换到导通状态的电路(相当于机电继电
器中的触点组)。 |
·关断时间: | 当继电器关断时,从切除输入电压开始至输出达到其电压最终变化的90%为止之间的时
间间隔。 |
·接通: | 由于输入电压超过预定最小接通电压而使继电器的输出从非导通状态变换到导通状态,
或从导通状态变换到非导通状态(相当于机电继电器中的“激励”、“动作”)。 |
·接通时间: | 当继电器接通时,从加输入电压开始至输出达到其电压最终变化的90%为止之间的时间
间隔。 |
·固体继电器: | 仅由固体元器件构成的静态继电器。 |
·直流失调电压: | 交流继电器采用了独立切换每一半周电源电压的半导体开关,因此,由于不对称切换和每
个半导体开关两端的电压降不平衡所产生的电压直流分量。如果电压的直流分量过大,则会有
损于诸如变压器之类的负载。 |
·最小额定电流: | 对于交流继电器,为使可控硅正常触发和导通,通常需要l00mA的负载。交流继电器一
般应设计成正常工作与负载大小无关。多数固体继电器均需要大致为l00mA负载电流,以便
将直流失调和失真降低到允许的水平。 |
·偏流: | 在具有1组或多组转换输出电路的继电器中,需要用偏流来激励常闭电路(触点)(当从继
电器的负载侧得不到此电流时)。在诸如电子保持继电器等特殊继电器设计中也需要偏流。 |
·反向极性保护: | 在直流继电器内部与输入正极串联正向导通的二极管,以保护继电器的电子控制器件不
因偶然疏忽施加反极性最大输入电压或因反极性的瞬态电压而造成损坏。该二极管的峰值反
向电压(PIV)必须大于对该继电器所规定的最大输入瞬态电压的幅值。 |
·零点交越: | 对切换交流电压的固体继电器所要求的一种特性,设计继电器具有此特性以使它在串联
负载进行交流电压和电流循环时,只在接近零电压时接通,只在接近零负载电流时关断,而与
输入电压施加或切除的时间无关。此设计特性对延长继电器寿命并降低电磁辐射干扰是有益
的。 |
·散热器: | 散热器是附装在继电器的一种装置,是为了传导、吸收和辐射出继电器中的热量,使其壳
温不至于过高。散热器也可以附装在继电器内功耗大的器件上,以帮助将该器件中的热量传导
到继电器的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