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零速度面

标准号:GJB 1702-93   标准名称:卫星轨道术语       1993-09-30

基本信息

【名称】 零速度面
【英文名称】 zero-velocity surface
【定义】 在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的能量积分中得到速度为零的一个空间曲面.

同源术语

·圆轨道在二体问题中,轨道偏心率等于零的轨道。
·椭圆轨道在二体问题中,轨道偏心率小于l且大于零的轨道。
·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倾角等于0°或180°的轨道。
·冻结轨道当近地点幅角的平均值为90°且偏心率的平均值为某一特定值时,这两个要素的平均值不再改变的轨道。
·轨道根数即轨道要素(见GJB 421第3.12条)。
·升交点赤经在地心赤道坐标系中,春分点到升交点的地心张角,从春分点向东度量(见GJB 421.第 3.19条)。
·真近点角近地点与卫星之间的地心角距。从近地点沿卫星运动方向度量。
·偏近点角近地点和卫星对轨道长轴垂线的反向延长线与椭圆外切圆的交点之间的圆心角距。
·平近点角卫星从近地点开始按平均轨道角速度运动转过的角度。
·纬度幅角升交点到卫星的地心张角,从升交点沿卫星运动方向度量.
·半通径通过焦点且垂直于椭圆长轴的弦长的-半。
·升交点经度升交点的地心经度
·飞行路径角卫星飞行速度方向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速度方向在当地水平面上方时为正。
·飞行方位角卫星飞行速度矢量在当地水平面内的投影与指北线的夹角,从指北线顺时针方向度量。
·瞬时周期与瞬时轨道半长轴相对应的满足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轨道周期。
·平厨期与平均半长轴相对应的满足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轨道周期。
·交点周期卫星星下点沿同一方向(或同升轨或同降轨)连续两次通过某纬度圈的时间问隔。
·近点周期卫星连续两次通过卫星椭圆轨道近地点的时间间隔。
·节点周期卫星星下点沿同一方向(或同升轨或同降轨)连续两次通过赤道的时间间隔。
·太阳高度角太阳在某地的地面仰角。
·受晒因子卫星运行-圈中在阳光下的时间与轨道周期之比。
·卫星食卫星进入地球的阴影的现象。
·地影时间卫星在地影中的运行时间。
·本影太阳上任-点发射出的光线都不能到达的区域。
·半影太阳的部分光线不能到达的区域。
·伪本影在本影顶点外的全暗部分。
·会日点地日连线在卫星轨道面的投影与轨道的交点。
·平面掩星角设太阳在卫星轨道平面内,卫星由阳光照射区进入阴影时,卫星的地心向径与阳光垂直方向的地心张角。
·凌日观测者、卫星和太阳位于同-直线的现象。
·轨道机动将卫星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一预定轨道的轨道控制(见GJB 421第4.49条)。
·拦截实现一个航天器和另一个航空器在同一时刻到达空间同一位置的过程。
·轨道交会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同时到达空间同一位置.并以相同速度运行的轨道机动(见GJB 421第4.50条)。
·对接将位于空间轨道上飞行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航天器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轨道捕获运载火箭或变轨主发动机熄灭后,修正卫星轨道满足飞行任务要求的轨道控制(见GJB421第4.53条)。
·轨道保持把卫星轨道保持在标称轨道的规定偏差范围内的轨道控制(见GJB 421第4.56条)。
·轨道控制把卫星轨道调整到和保持在预定轨道的控制技术。包括轨道捕获、轨道保持和轨道机动等(见GJB 421第4.48条)。
·共面转移在同一平面里,卫星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一条轨道的过程。
·非共面转移航天器从-个轨道平面转移到另-个轨道平面的过程。
·霍曼转移同平面圆轨道之间的-种用二冲量的能量最省的转移。
·摄动卫星围绕地球运行的实际轨道和假定它们按二体问题规律运动时的轨道之间的差别。
·地球形状摄动地球形状的非球形和密度分布的不均匀对卫星轨道产生的摄动。
·大气摄动大气阻力对卫星轨道产生的摄动。
·光压摄动太阳光辐射压力对卫星轨道产生的摄动。
·日月摄动太阳、月球的引力对卫星轨道产生的摄动。
·潮汐摄动潮汐对卫星轨道产生的摄动。
·一般摄动法用分析方法解卫星运动方程,求出卫星坐标或轨道根数的时间函数的方法,也称普遍摄动法。
·特殊摄动法用数值方法解卫星运动方程,直接解出卫星在某时刻的坐标或轨道要素的方法。
·长期摄动摄动量中随时间单调增减的部分。
·长周期摄动摄动量中变化周期大于轨道周期的周期摄动。
·短周期摄动摄动量中变化周期小于或等于轨道周期的周期摄动。
·平均根数去掉部分或全部周期变化后的轨道要素。
·临界倾角使卫星轨道的近地点幅角没有长期变化所对应的倾角,其值为63°26′或116°34′。
·带谐系数地球引力场位函数展开式中在m=0时的Anm。
·田谐系数地球引力场位函数展开式中在m≥1时的Anm与Bnm
·再入高度返回舱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的初始高度。
·弹道式再入再入大气层过程中,返回舱只产生阻力不产生升力,或虽有升力但对升力大小和方向不加 以控制的再入。
·半弹道式再入升阻比一般不大于0.5的卫星返回舱以配平攻角进入大气层后,在大气层内通过滚动控制升力方向的再入。
·配平攻角质心偏离纵轴的返回舱再入时使空气动力对质心的力矩为零的攻角。
·再入走廊返回地球的卫星在再入大气层时必须经过的由两条不同高度的开普勒轨道所决定的区域。
·离轨段卫星返回程序中返回制动装置(通常是火箭发动机)工作段。
·过渡段卫星从返回制动或返回变轨装置工作结束到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的轨道。
·再入段从卫星再入大气层起至回收系统打开出伞通道(一般指抛掉防热罩或伞舱盖)为止的一段轨道。
·初轨确定用少量的观测数据粗略确定卫星轨道的过程。
·轨道改进利用尽可能多的观测资料,逐步改进轨道要素,给出精确轨道的过程。
·观测预报计算未来时刻卫星位置,给出相对测量站的几何关系,例如仰角、方位角、斜距等。
·三体问题研究三个质点相互之间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问题。
·多体问题研究多个质点相互之间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问题。
·限制性三体问题三个天体中,有一个天体的质量与其它两个天体的质量相比,小到可以忽略时的三体问题。
·中间轨道一种比开普勒轨道更接近于卫星真实运动的,能列出解析表达式的轨道。
·活力公式描述卫星的位置、速度和轨道半长轴相互关系的一个代数式,它是二体问题的一个能量积分。
·秤动点随航天器初始速度增加,零速度面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奇点。

相关术语

·圆形显示长轴和短轴之比小于 3 的显示。
GJB 5854-2006 材料、零件和焊接件渗透及磁粉检验验收要求)
·圆形波导系指其横截面内部形状为圆形的波导。
GJB/Z 60.1-94 军用波导、波导元件和同轴元件系列型谱波导)
·本标准所用术语仅根据射线底片上显示的形象说明如下: 3.1 气孔 圆形或长条形的边缘光滑的暗点。 3.2 缩孔 明显的锯齿状边界的暗区。 3.3 海绵状疏松 具有漫射状轮廓的絮状暗区。 3.4 树枝状疏松 底片密度不等的、一般为不连续的细小长条形或呈细线状的分布。 3.5 纤维状疏松 一般呈连续的线状或不同长度、宽度和底片密度的分枝状构成的连续结 构,有时呈网状。 3.6 低密度夹杂 底片密度比背景大,但比相似大小的气孔的底片密度低的不规则形状。 3.7 高密度夹杂 底片密度比背最小的小规则形状。 3.8 热裂 具有不同宽度和若干分支的参差不齐的黑线,其不一定呈连续状,可成组地存 在。起源于内部或表面。 3.9 冷裂 直的或星锯齿形的黑线,通常在整个长度上是连续的。冷裂一般是单条出现 的,起源于表面。 3.10 冷隔 一条明显的黑线或不同长度的并具有明显光滑轮廓的暗带。 3.11 浇不到 具有明显的光滑轮廓、尺寸不定的底片密度显著高的区域。 3.12 偏芯 壁厚不均匀。 3.13 模壳表面凸起 中心附近底片密度最小的形状不规则的区域。随着与中心距离的加 大底片密度逐渐增加。 3.14 模壳表面凹陷 中心附近底片密度最大的形状不规则的区域。随着与中心距离的加 大底片密度逐渐减小。 3.15 柱状晶衍射花样 几条或许多条线或底片密度不同的线性显示排列。 3.16 等轴晶衍射花样 较高的和较低的底片密度相间的图象模糊区域。
HB 6573-92 熔模钢铸件用标准参考射线底片)
·平面圆形伞伞衣平面形状呈圆形或近似圆形的降落伞。
HB 6634-92 降落伞专业术语)
·圆形阵辐射单元各对应点位于同一圆周上的阵。
GJB 2436-95 天线术语)
·复合圆形喇叭天线横截面为圆形,其张角或直径有一次或多次突变的一种喇叭天线。
GJB 2436-95 天线术语)
·圆形环境保护电连接器总规范
MIL-C-83723A(USAF) 圆形环境保护电连接器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