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压恢复系数: | 燃烧室出口总压与进口总压之比。 |
·总压损失系数: | 燃烧室进、出口的总压差与进口总压之比。 |
·流阻系数: | 燃烧室进、出口的总压差与进口动压之比。 |
·温升: | 燃烧室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差。 |
·理论温升: | 燃料完全燃烧时,燃烧室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之差。 |
·出口温度分布系数: | 燃烧室出口温度场中,热点(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之差与燃烧室温升之比。 |
·出口温度径向分布系数: | 燃烧室出口温度径向分布剖面中,峰值温度(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之差与燃烧室温升之
比。 |
·出口温度周向分布系数: | 燃烧室出口温度周向分布剖面中,峰值温度和平均温度之差与燃烧室温升之比。 |
·燃烧完全系数及燃烧效率: | 燃烧一千克燃料实际放热量与一千克燃料的低热值之比。未计入热损失的称为燃烧完全
系数;计入热损失的称为燃烧效率。 |
·焓增燃烧效率: | 燃烧室的焓增与理论焓增之比。 |
·温升燃烧效率: | 燃烧室的温升与理论温升之比。 |
·燃气分析燃烧效率(燃烧完全系数): | 燃料燃烧时理论发热量和燃气中残余可燃物的隐藏热之差与理论发热量之比。 |
·理论空气量: | 一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时理论上所需要的空气量。 |
·余气系数: | 每千克燃料燃烧时所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
·油气比(燃料空气比): | 供给燃烧室的燃料量与空气量之比。 |
·点火极限: | 在给定的燃烧室进口气流参数下,能够点燃燃烧室的最大和最小余气系数或油气比。 |
·点火边界: | 点火极限点的连线。 |
·熄火极限: | 在给定的燃烧室进口气流参数下,能够保持燃烧室不熄火的最大和最小余气系数或油气
比。 |
·熄火边界(稳定燃烧范围): | 熄火极限点的连线称。又称稳定燃烧范围。 |
·容积释热强度: | 在单位时间、单位容积的燃烧空间内,释放出来的热量。 |
·比容积释热强度(容热强度): | 容积释热强度与工作压力之比。 |
·比面积释热强度: | 面积释热强度与工作压力之比。 |
·排气污染物(排气发散): | 燃烧室下游所排放的有害气态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和未燃碳氢化合物等。 |
·排气冒烟: | 悬浮于燃烧室排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群。 |
·冒烟数: | 衡量燃烧室排气冒烟程度的指标。 |
·燃烧室试验模拟准则: | 用燃烧室特征尺寸和进口气流参数表示的与燃烧室压力损失、燃烧效率、熄火极限等性能
参数之间有单值函数的关系组合参数。 |
·试验参数: | 根据试验模拟准则所确定的燃烧室进口流量、压力、温度以及余气系数等参数。 |
·高空点火试验: | 在发动机燃烧室空中熄火后的进口状态(或模拟状态)参数下进行的点火边界试验。 |
·水流模拟试验: | 根据流体力学相似准则,以水流替代气流,采用透明的材料模型作为试验件,在模型进口
水流中加入适当的显示剂,藉助光学手段,研究试验件内部流态及测量流体损失等参数的一种
试验。 |
·燃气分析: | 对燃烧室内的混气或排出的燃气进行采样和化学成份分析,其结果用来计算各种相关参
数。 |
·壁温试验: | 采用示温或测温方法测量燃烧室火焰筒壁面温度分布的一种试验,主要确定局部高温及
冷却效果。 |
·燃烧室进口流场: | 燃烧室进口气流速度、压力和温度分布。 |
·进口流场模拟试验: | 模拟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真实的燃烧室进口流场而进行的燃烧室试验。
2 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