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最高工作照度

标准号:GJB 1877-94   标准名称:星敏感器用Ⅱ-CCD规范       1994-04-28

基本信息

【名称】 最高工作照度
【英文名称】 maximum illuminance
【定义】 在Ⅱ—CCD 输入端的视频信号幅值增大,并不超过一定值时,在输入端上的照度

同源术语

·星敏感器利用卫星与恒星的相对位置进行姿态和位置测量的光电转换敏感器。
·电荷耦合器件有序紧密地排列在半导体表面绝缘层上的电极,可以用来储存和转移电荷。若按适当的次 序对这些电极施加时钟脉冲,它们就会产生携带一包包少数载流子的运动势阱。如果由于光学 图像产生光生少数载流子电荷包,并依次转移到输出端读出,便是固体摄像器件。
·微通道板由大量中空的、内表面具有二次电子发射能力的通道式电子倍增器熔在一起构成的面阵 薄片。
·纤维光学面板由大量芯料折射率高于皮料折射率,具有导光性能的玻璃纤维在高温高压下构成的有一 定厚度的面阵薄板。
·像增强管能将输入的微弱光学图像增强到适合人眼观察的亮度的真空成像器件。
·像增强器由像增强管和高压电源封装在-起所构成的器件。
·微通道板像增强器主要靠微通道板起电子倍增作用,采用多碱光阴极的单级高增益像增强器,是倒像管和薄 片管的总称。 又称第二代像增强器。
·负电子亲和势像增强器采用负电子亲和势光阴极的像增强器。 又称第三代像增强器。
·像增强电荷偶合器将带纤维光学面板输出窗的像增强器通过光锥或纤维光学面板与 CCD 光敏面直接耦合 构成的光电转换器件,缩写为Ⅱ—CCD。
·标准光源用于光度测量,色温为 2856K 的钨丝白炽灯光源。
·光阴极利用外光电效应,受辐射后能向真空中发射光电子的光电发射体。
·光阴极光灵敏度光阴极在标准光源 A 照射下所产生的光电流与入射光通量之比,单位为μA/lm。
·光阴极辐射灵敏度光阴极接收来自标准光源 A 和规定波长的单色滤光片的入射时所产生的光电流与入射 辐射通量之比。单位为 mA/W。
·Ⅱ-CCD 的灵敏度以标准光源 A 照射到输入面上的照度与Ⅱ—CCD 输出端视频信号幅值之比,单位为 V/lx。
·极限分辨力在充分照明下对一帧等宽的黑白相间的线条之图像,分辨其黑白线条最小宽度的能力,常 用测试图上监别出的每帧高度中的最大线数表示。
·信噪比视频信号中有用信号幅度峰—峰值与随机杂波有效值之比,用分贝表示。
·惰性光截止后第三场信号幅值与零场信号幅值之比。
·最低工作照度Ⅱ—CCD 输出端之视频信号降至某一规定值时,输入端的照度。
·极性表示对应景物暗区的视频信号电平与对应景物亮区的视频信号电平的相对高度之概念。 前者低为正极性,反之为负极性。
·输出幅值最高白电平至同步脉冲顶部的信号峰-峰值。
·工作寿命在规定的条件下连续工作的时间。

相关术语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用MTBF或θ表示
GJB 349.33-90 常规兵器定型试验方法反坦克导弹系统 可靠性试验)
·小时额定工作电流在规定的初始条件(如规定的初始发热电流等)下,一小时内的额定工作电流值
GJB 354-87 舰用直流(大电流)空气断路器技术条件)
·小时(或半小时)工作制小时(或半小时)工作制是断路器按技术条件规定的初始条件下,持续通以小时(或 半小时)额定工作电流,其触头温升不超过允许极限温升的工作制。
GJB 354-87 舰用直流(大电流)空气断路器技术条件)
·小时额定工作电流(I nm )在规定的初始条件(如规定的初始发热电流等)下,一小时内的额定工作电流值
GJB 354A-99 舰用直流(在电流)空气断路器通用规范)
·小时(或短时)工作制小时(或短时)工作制是断路器按规定的初始条件下,持续通以小时(或短时)额定工作电 流,其触头温升不超过允许极限温升的工作制。
GJB 354A-99 舰用直流(在电流)空气断路器通用规范)
·工作运行试验在正常环境条件下,系统按工作要求开机运行,检查其主要战术技术功能指标在规定的试 验时间内是否稳定。
GJB 701.10-89 地面雷达情报处理和传递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系统可靠性考核方法)
·工作压力附件和系统正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力。
GJB 716-89 飞机地面压力加油系统通用规范)
·工作密钥保密机之间进行保密通信时使用的密钥,可实时分配也可以预分配。
GJB 700A-2006 军用通信系统术语)
·平均不工作事件间隔时间在某一规定时间内,系统寿命单位的总数除以系统不能执行其任务的事件总数。
GJB 727-89 遥测系统术语)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假设值的下限值(θ 1 )不可接收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值。当产品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真值接近θ1时,标 准试验方案将以高概率拒收产品。
GJB 16-84 地面炮瞄雷达可靠性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