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热控带

标准号:GJB 2502-95   标准名称:卫星热控涂层试验方法       1995-10-16

基本信息

【名称】 热控带
【英文名称】 therma1 contro1 tape
【定义】 正面具有特定热辐射性质,背面通常涂有压敏胶的薄膜带(或金属箔)。

同源术语

·热控涂层具有特定的热辐射性质,用以调节物体辐射热交换的表面层。如通过抛光、电镀、阳极氧 化、喷涂、真空镀膜等工艺形成的表面层(见GJB421第4.34条)。
·抛光或喷砂型热控涂层在金属基体材料表面,通过抛光或喷砂工艺形成的热控涂层。
·阳极氧化型热控涂层在金属基体材料表面,通过阳极氧化工艺形成的热控涂层。
·电镀型热控涂层在金属或非金属基体材料表面,通过电镀工艺形成的热控涂层。
·化学转换型热控涂层在金属基体材料表面,通过化学转换工艺形成的热控涂层。
·涂料型热控涂层由粘结剂、颜料和溶剂组成的涂料(常称为“漆”),通过喷涂、浸涂、刷涂等工艺在金属或非 金属基体材料表面形成的热控涂层。
·真空沉积型热控涂层在金属或非金属基体材料表面,通过真空沉积工艺形成的热控涂层。
·二次表面镜型热控涂层由对红外辐射具有较强吸收的面层和对太阳辐射具有较强反射的金属底层组成的热控涂 层。
·导电热控涂层在热控涂层的表面,真空沉积一层具有一定导电能力的透明导电层,或在涂层材料组成中 包含导电组分,具有防止表面电荷积累能力的热控涂层。
·光谱吸收比(光谱吸收系数)吸收的与入射的辐射能量或光通量的光谱密集度之比值(见GB3102.6第6—30.1条)。
·太阳吸收比吸收的与入射的太阳辐射能通量之比值。
·光谱反射比(光谱反射系数)反射的与入射的辐射能通量或光通量的光谱密集度之比值(见GB3102.6第6—30.2条)。
·太阳反射比反射的与入射的太阳辐射能通量之比值。
·发射率热辐射体的辐射出射度与处于相同温度全辐射体(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之比值(见 GB3102.6第6—18.1条)。
·半球发射率热辐射体在半球方向上的发射率。
·法向发射率热辐射体在法向上的发射率。
·透射比透过的与入射的辐射能通量之比值。
·吸收-发射比太阳吸收比与发射率之比值。
·涂层质量损失在给定真空度和温度条件下,涂层减轻的质量与原质量之比值。
·涂层可凝挥发物在给定真空度和温度条件下,从涂层中挥发的并能在冷面重新凝结的物质。
·涂层附着力涂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牢固程度。
·涂层重复性相同工艺、不同批次涂层使用性能的可重复程度。
·涂层真空-紫外辐照试验考验涂层在真空条件下,承受太阳紫外辐射能力的环境模拟试验。
·涂层真空-质子辐照试验考验涂层在真空条件下,承受质子辐射能力的环境模拟试验。
·涂层电子辐照试验考验涂层承受电子辐射能力的环境模拟试验。
·涂层热循环试验考验涂层承受冷热交变能力的环境模拟试验。
·涂层气动环境试验考验涂层承受气动冲刷和气动加热能力的环境模拟试验。
·当量太阳小时相当于一个太阳常数的太阳辐射(或某波段太阳辐射)的辐射小时数。常表示为ESH。
·涂层原位测量在真空条件下,辐照前及辐照后,或辐照过程中对涂层热辐射性质的测量。
·涂层退化涂层的热辐射性质(太阳吸收比和发射率)在空间环境下,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涂层恢复效应涂层热辐射性质在模拟空间环境条件下产生退化,在回复到大气条件后又部分恢复的现 象,也称漂白效应。
·涂层污染物质分子或粒子附着于涂层表面,使涂层表面的某些物理特性(发射率太阳吸收比、表面 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涂层原子氧效应在原子氧环境中,涂层热辐射、附着力等性能的变化。
·涂层飞行试验器卫星在轨道飞行期间,卫星上测量涂层试样热辐射性质的装置。
·抛光或喷砂型热控涂层抛光或喷砂型热控涂层的名称由“抛光”(或“喷砂”)、基体材料名称和“热控涂层”三部分 组成。例如:
·阳极氧化型热控涂层阳极氧化型热控涂层的名称由基体材料名称、表面光学状态(可省略)和“阳极氧化热控涂 层“三部分组成。例如:
·电镀型热控涂层电镀型热控涂层的名称,由基体材料名称、表面光学状态(可省略)、“镀”、金属名称和“热 控涂层”五部分组成。例如:
·化学转换型热控涂层化学转换型热控涂层的名称由基体材料名称、表面光学状态和“化学转换热控涂层”三部 分组成。例如:
·涂料型热控涂层涂料型热控涂层的名称由粘结剂型式代号、粘结剂牌号、颜色和(或)特点、“漆热控 粘结剂型式代号用其英文名称的字头表示,其规定见表1。

涂料型热控涂层的名称有时可增加颜料代号部分。 颜料代号用其英文名称的字头表示,其规定见表2。

涂料型热控涂层的名称有时可增加太阳吸收比和半球发射率(半球发射率大于0.85 时可省略)两部分。例如:
采用两种以上粘结剂时,应标明所有粘结剂型式代号和牌号,粘结剂间用“-”连接。 例如: SR007-S731室温固化黑漆热控涂层。 真空沉积型热控涂层 真空沉积型热控涂层的名称由基体材料名称、“真空沉积”、沉积层名称和“热控涂层”四部 分组成。例如:
二次表面镜型热控涂层 二次表面镜型热控涂层的名称,由面层名称、“镀”、底层名称和“二次表面镜热控涂层”四 部分组成.例如:
热控带 热控带的名称由正面涂层名称(省略“热控涂层”四字),基体薄膜(或金属箔)名称和“热控 带”三部分组成。例如:
导电热控涂层 具有表面导电层的导电热控涂层 导电热控涂层的名称为在热控涂层名称的“热控涂层”前加“导电”二字。例如:F46薄膜镀 铝二次表面镜导电热控涂层。 具有导电性组分的涂料型导电热控涂层 导电热控涂层的名称为在涂料型热控涂层名称的颜色和(或)特点部分前加“导电”二字。 例如:SR107-S731导电黑漆热控涂层。

相关术语

·热控开关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改变表面之间的物理接触程度,以改变传导热阻的主动式热控装 置。
GJB 421-88 卫星术语)
·热控涂层具有特定的热幅射性质,用以调节物体辐射热交换的表面层。如通过抛光、电镀、阳极氧 化、喷涂真空镀膜等工艺形成的表面层。
GJB 421-88 卫星术语)
·被动热控分系统余量对于在轨飞行没有热控或仅有被动热控的组件,在分析模型未经验证前建议热不确定余量最小为 17℃。对于航天器和上面级,在分析模型用飞行器热平衡试验结果验证后,热不确定余量为 11℃。如 果 17℃的余量使得航天器和上面级设备的重量和功率明显增加,可以将 17℃减到 11℃。 对那些运行条件或环境条件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组件,或者不要求做热平衡试验的组件,热不确定余 量可以大于上述值。如运载器的热屏蔽、外隔热层、装在尾裙内的组件。 在-70℃以下工作的被动低温分系统的热不确定余量可以减到表 1 中列出的数值。


GJB 1027A-2005 运载器、上面级和航天器试验要求)
·主动热控分系统余量如果热设计采用了主动热控,对于最高和最低预示温度至少应该有 25%的多余的控制能力作为热 不确定余量。如使用 100W 比例式控制加热器,它应在低于 80W 的条件下工作,使用开关式加热器, 它应有低于 80%的持续工作负荷周期,以保持该组件最低预示温度。如果分析预示的组件温度有 11℃ 变化会造成主动热控的组件温度超过允许的温度范围时,应验证有超过规定的 25%的多余的控制能力。
GJB 1027A-2005 运载器、上面级和航天器试验要求)
·主动式热控部件的控制能力余量选用主动式热控部件时,热设计余量由控制能力来表示。不同的热控部件,其控制能力的 含意不同。如比例控制型电加热器的功率、百叶窗的张开角度和可变热导热管的散热面积等。
GJB 1029-90 卫星热设计准则)
·热控星在初样阶段,用于热平衡试验以检验卫星热设计方案合理性的卫星模型。
GJB 421A-97 卫星术语)
·转盘热控机构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驱动圆盘式叶片转动,以调节星上散热表面热辐射能力的主动式 热控制装置。
GJB 421A-97 卫星术语)
·热控开关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改变表面之间的物理接触程度,以改变传导热阻的主动式热控制 装置。
GJB 421A-97 卫星术语)
·热控涂层具有特殊的热辐射性质,用以调节物体辐射热交换的表面层。如通过抛光、电镀、阳极氧 化、喷涂真空镀膜等工艺形成的表面层。
GJB 421A-97 卫星术语)
·金属箔非常薄的金属片。
GJB 2142-94 印制线路板用覆金属箔层压板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