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 | 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进行工作,并完成单一功能的任何电气、电子或机电装置。 |
·分系统: | 从电磁兼容性要求的角度考虑,下列任一状况都可认为是分系统。
a.作为单独整体起作用的许多装置或设备的组合,但并不要求其中的装置或设备独立起
作用。
b.作为在一个系统内起主要作用并完成单项或多项功能的许多设备或分系统的组合。
以上两类分系统内的装置或设备,在实际工作时可以分开安装在几个固定或移动的台站、
运载工具及系统中。 |
·3 系统: | 若干设备、分系统、专职人员及可以执行或保障工作任务的技术的组合。一个完整的系统
包括有关的设施、设备、分系统、器材和辅助设备外,还包括在工作和保障环境中能胜任工作的
操作人员。 |
·4 有掩蔽的分系统: | 为安装在各种标准军用掩蔽体而专门设计的设备和分系统,这些掩蔽体应符合专用掩蔽
体和屏蔽的要求。 |
·通信电子设备: | 在广义上,系指任何一种产生、发射、传递、获得、接收、贮存、处理或应用电子的电磁信息
的装置。这类装置用以满足各种工作要求。例如:通信、监视、识别、导航、导弹控制、水声定
位、电子对抗和空间飞行。 |
·小功率通信装置: | 一种功率受到限制的辐射装置。这类装置是通过辐射有限的电磁能量来传送各种符号、
信号(包括控制信号)、文字、图象和声音等信息的,例如:无线电话筒、唱机振荡器、无线电控制
的库门开启器和各种无线电控制模型,但不包括采用传导或射频传输技术的装置。 |
·工业用加热设备: | 工业生产过程中将射频能量用于加热(或与加热有关)工序的设备。这类设备内含有射频
振荡器或其它类型的射频发生器。 |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 将射频能量用于工业、科学或医疗用途的辐射装置,包括借助射频技术实现能量转换的装
置,但这类装置不是也不应作无线电通信用。 |
·传输线: | 为电能或电磁能构成一条从一处到另一处定向传输连续通路的器材装置。它包括电话
线、电缆、波导管、同轴电缆和其它类似器材。 |
·二次电源引线: | 在设备或分系统的部件内,用作传导经过调节、稳压、整流、滤波、隔离、变压或变流的,即
经过任何变换的交流或直流电的各种引线。 |
·搭接: | a.使两物体之间具有导电性的任何固定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两物体导电表面间的直
接接触,也可以是加装在两物体之间牢固的电气连接。
b.在电气工程中,将各金属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对直流电和低频交流电流呈现低电
阻电气接触的-种方法。 |
·3 接地: | a. 将设备外壳、框架或底座搭接到物体或运载工具的结构上,以保证它们同电位。
b. 将电路或设备连接到大地或起大地作用的、尺寸较大的导体上。 |
·接大地: | 使物体或运载工具的结构(包括金属蒙皮)与大地间实现良好的电气连接,以确保它们与
大地同电位的处理方法。 |
·单点接地: | 每个电路或屏蔽体对地仅有一个连接点的接地型式。理想的情况是一个分系统只接在同
一接地点,这种方法可防止结构中流过返回电流。 |
·接地平板: | 用作电路回路和电气或信号电位公共参考点的导电面或导电板。 |
·7 场强: | 通常指电场矢量大小,以伏每米表示;也可指磁场矢量大小,以安每米或安匝每米表示。
注:“场强”用在电磁兼容性或电盛干扰领域时。仅适用于远场测量。在近场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结果是电场还是磁场,
采用相应的术语“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 |
·功率密度: | a. 在空间某点上坡印廷矢量的值。
b. 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 |
·功率频谱密度: | 单位带宽的功率密度。 |
·分贝: | 度量两个功率值之比的单位。
表达式:dB=1O lgP
1
/P
2
若两个电压或电流值是在相同阻抗上测得的,分贝也可用下式表示:
1212
dB = 20 lgU/U=20lgI/I。
如果阻抗不同,则仍应按基本定义,用功率比的表达式。
a. 微安分贝(dBμA)以1μA为基准的分贝数,用以表示电流值。
b. 微伏分贝(dBμV)以1μV为基准的分贝数,用以表示电压值。
|
·衰减: | 表示功率或场强从一点传输到另一点时量值的减少。它可以用两者之比或分贝数表示。 |
·插入损耗: | 在源与负载之间,因网络的插入,而引起负载上功率的减少。它通常以分贝数表示。 |
·倍频程: | 高端与低端为2比1的频率比。例如:从1至2MHz、2至4MHz、500至1000MHz等的频
率间隔。 |
·十倍频程: | 高端与低端为10比1的频率比,即3.32个倍频程。 |
·基带: | 信号在调制载波(或副载波)频率构成传输线信号或射频信号之前所占有的频带。 |
·必需带宽: | 对给定的发射类型,为了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确保系统传输信息的速率和质量所需的
4
占有带宽的最小值。必需带宽内应包括有利干接收设备良好工作的发射(例如与减弱载波系
统中的载波相对应的发射)。 |
·占有带宽: | 指这样一个频带宽度:在低于该带宽的下限频率和高于该带宽的上限频率时,两端所辐射
的平均功率分别等于给定的发射类型所辐射的全部平均功率的0.5%。在某些情况下,例如,
在多信道频分系统中实际应用上述定义的占有带宽和必需带宽时,若O.5%的规定可能会引
起困难,则可允许采用合乎实际需要的其它百分数。 |
·要求接受带宽: | 指接收机的带宽。它包括基频响应以及选择性曲线向两端的延续部分。在接受带宽最低
频率至最高频率的外侧,镜频响应和所有其它响应要比基频响应低一规定电平。 |
·镜象频率: | 外差式变频器只选用由差拍产生的两个边带中的一个。镜象频率是一个不希望有的输入
频率,它也能通过差拍产生上述所选用的频率。“镜象”是指信号与镜象频率相对于拍频振荡
器频率或中频频率(取其中频率较高者)象镜子成像那样对称。 |
·脉冲: | 一种持续时间比所考虑的最高频率的周期短暂得多的电冲击。在数学上,它是一个振幅
无限大、持续时间无限小、而且面积有限的冲量。其频谱能量密度与电压和时间面积成正比,
并均匀、连续地分布在直至仍可把这种电冲激看作脉冲的最高频率上。电平相同的有规则重
复脉冲会产生一个由许多离散频率(付立叶分量)构成的均匀频谱,其频率间隔等于该脉冲的
重复频率。 |
·脉冲宽度(脉冲持续时间): | 除非另有规定,一般指脉冲前沿和后沿的50%幅度点之间的持续时间。 |
·脉冲上升时间: | 脉冲瞬时幅度首次达到规定的下限至上限的时间间隔。一般下限和上限分别为最大脉冲
幅度的10%和90%。 |
·占空系数(空度比): | 在规定的连续工作时间内,脉冲所有持续时间之和与总工作时间之比。 |
·最小可见(可识别)信号: | 使输出脉冲达到允许可见程度时最小输入脉冲信号的功率电平。为确定该电平,可先将
输入信号调整到高于检测门限值,然后逐渐减小其幅度。 |
·脉冲中部最小可见信号: | 使输出脉冲中心达到允许可见程度时最小输入脉冲信号的功率电平。确定该电平的方法
见1.34条。 |
·调制类型: | a.调幅(AM):波形的幅度具有变化特征的调制。
b.调频(FM):波形的瞬时频率与其载波频率之差值正比于调制信号瞬时幅度的调制。
c.调相(PM):波形的瞬时相位与其载波相位之差值正比于调制信号瞬时幅度的调制。
d.连续波(CW):瞬时幅度按正弦变化而频率保持不变的电磁波。
e.双边带(DSB):传送载波伴带有两个边带的调幅。
f.单边带(SSD):传送一个边带,抑制另一个边带的调幅。载波可以被传送或抑制。
g.独立边带(ISB):载波伴带有的两个边带各自含有独立信息的调幅,而其载波是被抑制
或重新引入的。 |
·基带调制技术: | a.脉幅调制(PAM):调制波对脉冲载波进行幅度调制。
b.脉宽调制(PWM)或脉冲持续时间调制(PDM):调制波的每个瞬时取样值对脉冲持续
时间进行调制。
注:脉宽调制时,调制波可能改变脉冲前沿出现的时间、后沿出现的时间或使两者都变化。
c.脉位调制(PPM):调制波的每个瞬时取样值对脉冲的时间位置进行调制。
d.脉冲编码调制(PCM):将波形通过编码处理,使它从模拟量变换成数字形式的调制方
式。
e.移频键控(FSK):使输出频率在两个预定值之间随高制波变化,而输出波相位无突变
的频率调制方式。
f.移相键控(PSK):使已调波的瞬时相位在两个预定的离散值之间随调制波变化的相位
调制方式。
g.复合调制:指传输数字信息时,用多个基带对单一载波进行处理。将脉幅调制叠加到
移频键控或移相键控信号上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它能增大信息通过速率而不过多增加系统带
宽。同样,脉位调制和脉宽调制或脉幅调制和脉位调制也可在同一信道中共存。 |
·互调制: | 指两个或多个信号在非线性元件中混合,互调制会在输入信号或它们谐波频率的和值与
差值上产生新的信号率频。这种非线性元件可以是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内部的,也可以是一些
外部装置的。 |
·交叉调制: | 指不希望有的认号对有用信号的载波进行调制。它是互调制的一种。 |
·交叉耦合: | 一种存在于两个或几个不同的信道、电路部件或元件之间的,不希望的信号的耦合。 |
·锁相环路: | 通常指能自动地控制振荡器信号与基准信号保持固定相位关系的一种电路。它有多种用
途,诸如跟踪滤波器和鉴频器等。 |
·双工: | 可以同时双向传输的一种工作方式。半双工是指设备虽保持着同时双向传输的工作能
力。但是以单向传输为基础。 |
·单工: | 两个台站之间的同一时刻只能单向进行通信的一种工作方式。
注:它包括通常的发一收、按键通话、声控载波转换以及从发射到接收状态的其它人工或自动转换。 |
·瞬态: | 由开关动作、继电器闭合或其它周期性转换所产生的单次脉冲或低重复频率的脉冲。 |
·抖动: | 种对重复规律的随机偏离。 |
·相位抖动: | 由已知或未知的原因引起信号相位相对偏移的现象。这种相位偏移可能是随机或周期出
现的,也可能两者同时出现。相位抖动的大小可用以赫兹为单位的任一周期分量的度数来表
示。 |
·时间抖动: | 对时间标志重复位置不确定性的度量。它是在任何规定的持续时间内突发的、与时间间
隔相关的杂散变化。 |
·误码率: |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不正确的位(二进制)、字组、字符、码元的数目与发出的
位、字组、字符、码元的总数之比。 |
·误比特率: | 在规定时间周期内,错误的比特数与比特总数之比。它可分为两类:传输误比特率——收
到的错误比特数与传输的比特总数之比;信息误比特率——错误的比特数与所译的比特总数
之比。误比特率通常以10的幂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