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临界高度
标准号:
GJB 4058-2000
标准名称:低空核爆炸附加电离区对短波通信的影响等级
2000-12-11
基本信息
【名称】
临界高度
【英文名称】
critical height
【定义】
核爆炸放射性烟云顶部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烟云中某种类型的辐射即可作用到电离层 D 区而产生电离,形成附加电离区,低于这一高度时则不会形成附加电离区,此时,烟云顶部的这 一高度为临界高度。不同类型的辐射则具有不同的临界高度,对于低空核爆炸辐射的γ 射线 而言,其临界高度约为 12km 左右。烟云顶高的计算公式为:
同源术语
·
低空核爆炸
:
大气层 5000m 以下高度上进行的、发光区不触及地面(水面)的核爆炸。
·
核爆炸电离层效应
:
核爆炸释放的能量引起的地球电离层异常变化。
·
电离区
:
核爆炸释放的各种射线、粒子与爆炸区上空及其周围的中性大气分子相互作用而引起大 气电离的区域。
·
附加电离区
:
核爆炸产生的X、γ、β、中子等辐射射线和粒子与电离层D 区中性大气分子相互作用而引 起 D 区电子密度明显增加的区域。
·
爆心投影点
:
爆炸中心对地面(水面)的垂直投影点。 爆炸中心系指在选定用于计划实施或已经实施核爆炸的坐标系中的一个空间点。爆炸中 心可选在地下(水下)、地面(水面)、空中或高空大气。在触地(水面)爆炸时,爆心投影点和爆 炸中心重合。从爆心投影点开始计算各种目标在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作用下的毁伤半径,判 断部队(兵力)和居民在使用核武器条件下的损失情况,根据毁伤区域半径和其他爆炸参数判 断核突击效果,确定处理核爆后果和恢复部队战斗力措施的工作量、放射性沾染区域范围、部 队的安全距离和迂回运动路线等。
·
附加电离区的边界值
:
在附加电离区的边缘上,其 65km 高度上的电子密度接近于每立方厘米 103 个电子为附 加电离区的边界值。即
·
附加电离区半径
:
指从爆心投影点至附加电离区边界的水平距离。
·
核爆炸电波传播效应
:
核爆炸产生的能量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诸如引起电波吸收、折射、散射、多普勒频移和 相位异常等。
·
核爆炸短波通信效应
:
核爆炸电离层效应对短波信号传输的影响。
·
影响等级
:
评价或预估核爆炸对短波通信的不同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人为区分。
·
影响等级程度表征量
:
用 0~100 的连续数字表征通信从正常到中断区间核爆炸影响程度的量化值。通常用信 号衰减值来表征,其量值以 dBw 表示。
相关术语
·
电离层散射通信站
:
电离层散射通信线路中具有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功能的通信站。
(
GJB 700-89
军用通信系统术语)
·
电离层干扰
:
太阳耀班引起的电离层D区域电离的急剧增加,结果极大地增加了对无线电电波的功率 吸收和相位扰动。
(
GJB 727-89
遥测系统术语)
·
电离层延迟校正
:
通常采用导航电文给出的电离层模型对GPS信号穿过电离层时产生的附加延迟进行校 正。
(
GJB 727A-98
航天测控系统术语与缩略语)
·
放射性烟云
:
核爆炸后,热气体、烟、灰尘、武器爆炸残骸等被火球带至空中而形成的云团。 .31 稳定烟云 stable cloud
(
GJB 188.2-88
防化术语 核监测)
·
临界高度
:
临界高度,指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发动机能以额定转速保持海平面额定功率的最大高度。
(
HB 7290-96
航空活塞发动机通用规范)
·
电离层散射
:
由于电离层物理特性的不规则和不连续而导致无线电波散射的一种传播模式。
(
GJB 72A-2002
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术语)
·
临界高度
: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发动机能以最大连续转速保持海平面最大连续功率的最大高度。
(
GJB 3729-99
航空活塞发动机通用规范)
·
电离层误差
:
电离层不均匀性和散射对无线电信号的影响所造成的误差。
(
GJB 4882-2003
导航术语)
·
电离层
:
地球大气层的一部分,其中存在的自由电子和离子在数量上多到足以影响无线电波的传 播。其高度在离地面约60-1000km范围内。
(
GJB 1925-94
中国参考电离层)
·
电离层
:
由太阳高能电磁辐射、宇宙射线和沉降粒子作用于高层大气,使之电离而生成的由电子、离子和中 性粒子构成的能量很低的准中性等离子体区域。电离层处在离地面五十公里至几千公里高度间,温度 180K~3000K。
(
GJB 6117-2007
装备环境工程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