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 | 电磁继电器公用线圈架绕上一个或多个绕组。对于延时继电器,“线圈”代表“输入电路”。 |
·触点: | 电磁继电器中闭合或断开电路的载流零件。对于延时继电器,“触点”即为“输出电路”。 |
·触点组: | 构成继电器完整开关结构的触点(输出电路)组合形式。 |
·触点回跳: | 由于电磁继电器触点碰撞导致触点在最初闭合后断续地断开。 |
·控制电压: | 施加于输入端用以控制继电器的电压。 |
·继电器循环: | 一次继电器循环定义为继电器的一次动作和一次释放(一组触点的一次断开和一次闭合)。因此,一
次循环包括两次工作。 |
·气密封继电器: | 为保证很小气体漏率采用熔焊密封的方法封装在外壳内的一种继电器。这种方法通常指金属与金属
或金属与玻璃的封焊。 |
·失误: | 不能建立预定的电路状态(高于或低于输出电阻,按适用的)。 |
·动作时间: | 从施加输入或控制电压开始至输出触点到达激励状态为止之间的时间。 |
·再循环时间: | a) 动作延时和限时定时继电器:为了保证新的定时循环能在规定的定时容许偏差内开始,而必须
切除输入端电源的最短时间;
b) 释放延时继电器:为了保证定时循环能够按规定完成,而必须在输入或控制端施加电源的最短
时间。 |
·继电器: | 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元件,通过断开和闭合其电气触点而使同一或不同电路中其他元器件工作。 |
·释放时间: | 从切除输入或控制电压开始至输出触点到达去激励状态为止之间的时间。 |
·储存寿命: | 在继电器出现变化而导致不能按本规范的要求正确地履行其功能之前,继电器不投入使用能够储存
的时间。 |
·硅酮: | 任一种以 R
2
SiO 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半无机聚合物系(这里的 R 是有机基),它具有宽范围热稳定性、
高润滑性、极端抗水性及物理化学稳定性等特性,使用于粘合剂、润滑剂、防护涂料、油漆、电气绝缘
材料、合成橡胶中及整体零件的替代品。 |
·系统电压: | 需要继电器在其中工作的电气系统的正常电压。 |
·延时继电器: | 在切换机构中除正常固有功能之外,又附加了时间功能的继电器。 |
·型式: | 继电器型式规定如下(见图 5):
a) 1 型(动作延时):在输入控制电路激励后,其切换或负载电路按规定的时间到达动作状态的延
时继电器。
b) 2A 和 2B 型(释放延时):当输入控制电路激励时其切换或负载电路到达动作状态,在输入控
制电路去激励后其切换或负载电路按规定的时间仍保持在动作状态的延时继电器。
c) 3 型(限时定时):在输入电路激励后,其切换或负载电路立即到达动作状态并按规定的时间保
持在动作状态的延时继电器。
d) 4 型(重复循环定时):只要输入电路激励,就能重复进行规定的接通-断开循环的延时继电器
(即闪烁器)。
e) 5 型(规定时序):不包括在上述各型式中,其时间特性符合详细规范规定的延时继电器。
f) 类别,继电器类别规定如下:
1) A 类、B 类、D 类和 E 类(混合式):具有输入功能的固体元器件电路与执行切换和延时功
能的电磁继电器组合而成的继电器。
2) C 类(固体):由半导体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组合能执行延时和切换功能而
无活动零部件的继电器。 |
·零电压接通和零电流断开: | 当连接负载时,要求继电器只在半周内的零交越点接同或断开,而与控制电压的施加或切除时间无
关的特性。
![](Showpic.aspx?key=49304d8251baf178cc4d664c90da2159&type=.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