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系统: | 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连同软件、外围设备、终端、操作员、物理进程和通信手段的集合。它形成一个自治的整体,可以完成信息处理或信息传送。 |
·开放实系统: | 在与其他实系统通信中,遵循开放系统互连标准要求的实系统。 |
·开放系统: | 与有关的其他开放实系统通信的一个开放实系统的各方面在广义抽象模型中的表示。 |
·开放系统互连: | 为了数据交换,依照ISO标准和CC ITT建议的计算机系统互连。 |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描述开放系统互连的一般原理和从原理中引伸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
·开放系统互连环境: | 概念、元素、功能、服务、协议集合的抽象表示,如同由OSI参考模型和从特定标准中获得定义,当采用时,它们能在开放系统中通信。 |
·轮廓: | 一个或多个基础标准,以及在可适用的场合标识从这些基础标准中选定的类别、子集、选项和参数的集合,它对于完成特定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
·网络: | 结点和互连分支的一种布局(见GB/T5271.18的10.01.01)。 |
·计算机网络: | 为了数据通信而将多个数据处理节点相互连接的网络(见GB/T5271.18的18.02.01)。 |
·网络体系结构: |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和操作原理(见GB/T5271.18的18.02.02)。 |
·局域网: | 定位于用户前提下的有限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 |
·媒体访问控制: | 用于建立传输媒体临时控制数据站顺序的技术。 |
·事务数据处理: | 用于会计业务或管理事物的自动数据处理(见GB5271.1的01.06.04)。 |
·信息检索: | 从存储的数据中,找出有关某一给定事物信息的动作、方法和过程。 |
·层: | 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服务、功能和协议的七个概念上完整的、分层的排列组之一,它扩展到横跨所有的开放系统。 |
·物理层: | 为通过传输媒体进行传送,对建立、保持和释放物理连接而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方法的层。 |
·数据链路层: | 通常为邻接端点的网络层实体间传送数据提供服务的层。 |
·网络层: | 端点的网络层实体间传为运输层中实体提供传送数据块手段的层,存在于开放系统中的实体,通过开放系统之间的网络选择路由和进行交换。 |
·运输层: | 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的层。 |
·会话层: | 对进行协作的表示实体组织和同步它们的对话,以及管理它们的数据交换而提供必需方法的层。 |
·应用层: | 为应用进程访问OSI环境提供方法或手段的层。 |
·服务: | 某层和它下面的层向其相邻高层的实体所提供的能力。 |
·协议: | 在执行通信功能的同一层中,确定实体行为的语义和语法规则的集合。 |
·原语: | 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交互作用的抽象描述。 |
·连接: | 为数据传输目的,由给定层与相邻高层的两个或多个实体之间建立相互配合的关系。 |
·应用服务元素: | 当适当时,采用基础的服务在OSI环境内提供特定能力的应用层实体的那个部分。 |
·联系控制服务元素: | 为建立和终止所有应用联系而提供的一种专有的应用服务元素。 |
·远程操作服务元素: | 为开始和控制远程操作提供广义设施的应用服务元素。 |
·可靠传送服务元素: | 在给定的联系应用实体对之间保证交换的协议数据单元完整性的应用服务元素,提供以最少重复传输次数,把通信和端开放系统从故障中恢复。 |
·托付、并发和恢复: | 控制由两个或多个应用进程共享数据操作的执行,保证操作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一种应用服务元素。 |
·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 | 一种应用服务,它使用户应用进程能在端开放系统间移动文件,并管理和访问远程分布式的文件集。 |
·虚拟终端: | 某个类别的各种终端的广义逻辑模型,它描述那类终端如何在OSI环境中完成。 |
·录系统: | 合作保存真实世界中客体集合信息的逻辑数据库的开放系统的汇集。 |
·远程数据库访问: | 使用户应用进程能访问远程数据库的应用服务。 |
·制造业消息服务: | 在用于制造或进程控制的网络中,使监控计算机能控制基于计算机设备的分布式团体操作的应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