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眼: | 虻虫钻透皮层所形成的孔眼。 |
·虻底: | 虻眼愈合后,在革坐留有显著不平的小坑痕迹。 |
·虱疔: | 经虱咬伤粒面的伤残,或粒面上的咬伤虽已愈合,但仍有严重的疤点伤痕(即
凹疔)。 |
·角花: | 角份平复后留有痕迹者。 |
·伤残: | 包括下列各项 |
·原料皮伤: | 颈皱、伤疤、癣癞鞭花、鞍伤等。 |
·屠宰和加工过程的伤残: | 如剥伤、孔洞、折裂、砂眼、油烧伤、钩捆伤和烫伤等。 |
·生产过程中制造伤残: | 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各种伤残。 |
·管皱: | 粒面层与网状层中间纤维松驰的现象,在革的粒面上有粗大皱纹者。观感检
验如下: |
·铬鞣黄牛软密封革和值物鞣黄牛中性密封革: | 将革面向内弯折90℃时,出现粗纹
者。如在弯折时出现的皱纹不大,且放平后仍能消失者,不视为管皱 |
·铬鞣黄牛耐热密封革和铬鞣黄牛密封革: | 将革面向内围绕直径为革厚七倍的圆柱
体,弯曲180o,当放平后,革面出现显著皱纹不消失者。 |
·铬鞣黄牛耐压密封革、铬植结合鞣黄牛密封革和植物鞣黄牛密封革: | 将革面向内
围绕直径为厚度十倍的圆柱体,弯曲180o,当放平后,革面出现显著皱纹不消失者。 |
·松面: | 革的粒面层松驰现象。将革面向内弯折90o时,粒面呈现皱纹,将革面放平后,
每厘米内有六个或六个以下的皱纹者为松面。 |
·裂面: | 革经弯折或折叠强压,粒西层出现裂纹的现象。感观检验方法如下: (感观
俭验皮革裂面时,应在相对湿发60%~70%,温度20±5℃时进)。
1.8.1 厚度在1.5mm以下,将革面向外四重折叠,出现裂痕者。(铬鞣革,拇指与食指
强压点至革四层折叠后的尖端点距离为10mm,植物鞣革和铬植结台鞣革距离为15mmm)。
1.8.2 厚度在1.5~2.5mm,将革而向外围绕直径为15mm圆柱体,厚度在2.5mm以上,
将革而向外围绕直径为30mm同柱体,弯曲180o,革而出现裂痕者。 |
·龟纹: | 在革面不松的情况下,呈现粗大的皱纹,虽经整理仍不能消失者。 |
·颈折与折纹: | 颈部粗糙的皱纹或革面的折痕,虽经整理仍能摸出不平的皱纹者。 |
·凸包: | 牛皮聘骨凸出来的僵硬部位,经整理仍不平展者。 |
·血管腺: | 革里的血管腺,经削匀或磨里后仍留有血管痕,形成沟痕状者。 |
·两层: | 原皮在加工保管和加工过程中,皮的中间层发生腐烂而形成的两层现象。 |
·生心: | 革的切口颜色不匀,中层浅淡,严重者中层呈现一条白色胶质状。 |
·僵硬: | 纤维分离不好或鞣制不良,致使革身扁平板硬者。 |
·色花: | 革面颜色深浅不-致,有显著差别者。 |
·小毛、毛根: | 革面遗留的小毛和影响革面颜色的毛根。 |
·厚薄不匀: | 由于片皮、刨皮、削匀等操作所造成的缺陷,有明显痕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