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性: | 产品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
设计特性。 |
·固有测试性: | 仅取决于系统或设备硬件的设计,不受测试激励数据和响应数据影响的测试性。 |
·机内测试: | 系统或设备内部提供的检测和隔离故障的自动测试能力。 |
·机内测试设备: | 完成机内测试功能的装置。 |
·脱机测试: | 产品在脱离正常工作环境下,对其所进行的测试。 |
·测试接口组合: | 对被测单元(UUT),启动并执行一给定测试所需的测试程序、接口装置、测试程序说明和
辅助数据的组合。 |
·虚警: | BIT或其他监控电路指示有故障而实际上不存在故障的情况。 |
·虚警率: | 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的虚警数和同一时间内的故障指示总数之比。 |
·不能复现: | 由BIT或其他监控电路指示的故障在基层级维修时得不到证实的现象。 |
·重测合格: | 在某维修级别测试中识别出的有故障的UUT在更高维修级别中测试时却是合格的现
象。 |
·故障检测率: | 用规定的方法正确检测到的故障数与故障总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
·模糊组: | 包含可能产生相同故障信号的故障的一组可更换单元。组中的每个可更换单元都可能是
真正有故障的。 |
·模糊度: | 模糊组中包含的可更换单元数。 |
·故障隔离率: | 用规定的方法将检测到的故障正确隔离到不大于规定模糊度的故障数与检测到的故障数
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
·故障检测时间: | 从开始故障检测到给出故障指示所经历的时间。 |
·故障隔离时间: | 从检测出故障到完成故障隔离所经历的时间。 |
·诊断要素: | 构成诊断能力的要素,包括自动和人工测试、维修辅助信息、技术资料、人员和培训等。 |
·诊断方案: | 对系统或设备诊断的范围、功能和运用的初步安排。 |
·综合诊断: | 通过考虑和综合全部有关的诊断要素,使系统诊断能力达到最佳的设计和管理过程。这个
过程包括确定设计、工程活动、测试性、可靠性、维修性、人机工程和保障性分析之间的接口。其
目标是以最少的费用最有效地检测、隔离系统和设备内已知的或预期发生的所有故障,以满足
系统任务要求。 |
·维修辅助信息: | 维修辅助信息是给技术人员提供帮助的信息,它包括使维修操作简便的方法、出版物或指
南。它能提供:
——判断故障的历史信息;
——用于帮助发现故障的故障查找逻辑;
——用于帮助发现和修复故障的程序。 |
·测试可控性: | 确定或描述系统和设备有关信号可被控制程度的一种设计特性。 |
·测试观测性: | 确定或描述系统和设备有关信号可被观测程度的一种设计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