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热模锻造
标准号:
HB/Z 199-2005
标准名称:钛合金锻造工艺
2005-12-26
基本信息
【名称】
热模锻造
【英文名称】
hot die forging
【定义】
模具温度为被锻造工件温度的 70%~90%,压力保持时间通常为 1s~500s。
同源术语
·
α+β 锻造
:
在 β 转变温度(Tβ)以下 20℃~50℃加热后进行锻造,即常规两相区锻造,获得双态组织或等轴组 织。
·
近 β 锻造
:
在 β 转变温度(Tβ)以下 10℃~20℃加热后进行锻造,通常获得初生 α 相含量为 15%~30%的双态 组织。
·
准 β 锻造
:
在 α+β 区上部温度预热后随炉升温至 Tβ-10℃~Tβ+30℃,短时加热后进行锻造,获得初生 α 相含 量不大于 15%的网篮组织或双态组织
·
β 锻造
:
在 β 转变温度以上 10℃或更高温度下的 β 区加热后进行锻造,通常获得网篮组织或片状组织。
·
普通锻造
:
模具温度为被锻造工件温度的 10%~35%,压力保持时间通常小于 1s。
·
等温锻造
:
模具温度为被锻造工件温度的 95%~100%,压力保持时间通常为 1min~15min。
·
超塑性锻造
:
模具温度为被锻造工件温度的 95%~100%,压力保持时间通常为 5min~60min。
相关术语
·
自保持时间
:
自导装置接收到信号后,为核实目标,所需要的一段时间。
(
GJB 175.7-88
舰艇及其装备术语鱼雷及发射装置)
·
近β锻造
:
在β相变点以下10~40℃加热后进行锻造。
(
HB/Z 199-91
钛合金锻造工艺)
·
亚β锻造
:
在β相变点以上10~40℃加热后进行锻造,其变形量全部或主要地在β相变 点以下完成。
(
HB/Z 199-91
钛合金锻造工艺)
·
全β锻造
:
在β相变点以上50℃或更高的温度下加热后进行锻造,其变形量全部或主要 地在β相区完成。
(
HB/Z 199-91
钛合金锻造工艺)
·
锻造
:
对金属毛坯施加压力或冲击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几何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
HB 5119-79
锻造术语)
·
常规α+β锻造
:
在β相变点以下25℃或更低温度下的α+β相区加热后进行锻造。
(
HB/Z 199-91
钛合金锻造工艺)
·
锻造平面
:
通过模具匹配表面的主要部分并垂直于锤头(或滑块)运动方向的平面。
(
HB 5119-79
锻造术语)
·
锻造温度范围
:
始锻温度与终锻温度之间的一段温度区间。
(
HB 5119-79
锻造术语)
·
锻造比
:
衡量锻造效果的一种尺度,一般指坯料变形前后的横截面积之比。拨长时,锻造比为拨长前坯料横截面积与拨长后的坯料横截面积(或拨长后的坯料长度与拨长前的坯料长度)之比值。镦粗时,锻造比(也称镦粗比或压缩比)为镦粗后的坯料横截面积与镦粗前的坯料横截面积(或镦粗前坯料的高度与镦粗后坯料的高度)之比值。
(
HB 5119-79
锻造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