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 | 在规定的处理过程中打断操作者所有输入的能力。 |
·备份: | 在特定的处理过程中,为操作者恢复前次显示的能力。亦指为保护数据而复制文件副本。 |
·取消: | 一种更新或重启动当前显示而不处理或保留操作者已作改动的功能。 |
·命令及控制系统装备: | 为执行命令和控制任务而收集、传送、处理和显示信息时所用的基础设备及有关的地面设
施。 |
·命令语言: | 一种人机对话方式,在此方式下,操作者进行控制输入时,计算机只给最少的提示信息。 |
·控制输入: | 操作者为实现程序控制而给予计算机的输入,如:功能键的激活、菜单的选择和命令的输
入等。 |
·数据: | 操作者从中获取信息的原始材料。数据可包括数字、单词和图象等。 |
·数据显示: | 计算机向操作者提供的数据输出。该术语通常是指视觉输出,但也可以指通过其他通道
输出,如“听觉显示”。 |
·数据输入: | 操作者输入有待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计算机对此输入作出反应。 |
·数据段: | 显示屏上为操作者输人数据项而开辟的-个区域。 |
·数据项: | 构成一独立数据单元、长度固定或可变的字符集合,如某一人名或邮政编码。数据项可以
由操作者输人或由计算机提供。 |
·数据保护: | 保护数据免受越权访问及修改或因操作者错误和计算机故障而对数据造成危害的一种功
能。 |
·去矫: | 预矫的逆过程,用于恢复语音预矫后元音和辅音原有的波幅关系,主要作用在于保持音质
的自然。 |
·默认值: | 为减少对操作者输入操作的要求而为某一数据段或控制输入预先设定且经常使用的数
值。 |
·对话: | 操作者和计算机终端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结构化序列。对话可由计算机开始,如提问和
回答,也可从操作者开始,如命令语言等。 |
·双耳重听: | 指向一侧耳呈现的刺激在声压、频率、相位、呈现时间、持续时间及带宽等维度上与呈现给
对侧耳的声音刺激不同。 |
·显示格式: | 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标志等有关数据信息和提示、出错、操作者指导等信息在同一显示
画面中的组织。 |
·有效温度: | 是评价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综合为冷热感觉作用的主观指标,其值等于空气静止且相对
湿度为100%的环境引起人体同样感觉时的温度。 |
·回车: | 回车通常是指一个键盘的操作动作,在输入一列数据并确认其有效后,该操作使计算机开
始处理操作者的输入。 |
·装备: | 任意物品或物品组合的通称。 |
·装备故障: | 装备故障是指装备未能满足规范规定的最低性能要求。装备故障还意味着该性能不能通
过操作者重新调整其控制操作而恢复。 |
·设施: | 能够为实现系统功能提供帮助或使它变得较为容易的一种物质设备。本标准中所指的设
施是由人员在其中执行系统操作和进行维修的那些物质设备(包括建筑物和设备等)。 |
·故障-安全保护: | 一种一旦出现故障,不会对系统、装备或设施的安全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的设计。 |
·字段: | 见3.10。 |
·文件: | 被当作-个单位储存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集合。 |
·功能键: | 执行后会产生控制输入效应的键。 |
·帮助: | 应操作者要求显示联机指导信息的能力。帮助可以向操作者提供关于系统功能的一般情
况,也可以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 |
·亮示: | 通过诸如加下划线、字体变粗、逆像等方式来强调所显示的数据或格式特征的方法。 |
·人机工程设计准则: | 是操作者在检测、操作、维修和控制系统及装备时能力特征和局限性的已有知识的总结,
这类知识适用于工程设计,以便实现设备与人员作业最佳的相容性。 |
·信息: | 操作者圆满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经过组织的数据,被用来解答用户对数据存在的疑问。本
标准中,信息是指操作者对数据的有效掌握。 |
·中断: | 为改变进程而切断正在进行的处理。中断操作的实例有中止、备份、取消和重启动等。 |
·亮度对比度: | 背景和图象之间的对比度等于高亮度(L1)和低亮度(L2)之差除以低亮度(L2),即:
![](Showpic.aspx?key=e2d7f2d3d27ef81933e301b54392d8d4&type=.jpg)
|
·亮度比(LR): | 视觉目标或对象的亮度与环境或背景亮度的比率。对投影系统来说,亮度比等于投影仪
的光输出(在未放胶片时测得)被屏幕反射的那部分(图像亮度)除以构成图橡以外(非图象或
背景)所有落在屏幕上的光(从最大视角处测得),即:
![](Showpic.aspx?key=21c9247ca42ae016806df10fbfa8c2c6&type=.jpg)
|
·宏: | 允许操作者将某一名称或功能键定义为一个命令序列并在随后通过命令输人启用,有时
也称作“灵巧键”,如经常使用的地址和特征块的存储等。 |
·维修性设计: | 为了使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
复到规定的状态而进行的一套设计。 |
·主注意信号: | 表示-个或多个注意灯已经启动的信号。 |
·主警告信号: | 表示-个或多个警告灯已经启动的信号。 |
·菜单选择: | 一种对话方式,操作者可以通过指向、输入相应的应答码或激活指定的功能键等方式从所
呈现的一列供选择项中进行选择。 |
·除噪(话筒): | 降低环境噪声对在话筒前发出的话言信号掩蔽效应的一种特性,通常是由于噪声同时撞
击了振动膜的二个表面并取得大致平衡,从而使噪声有效地自我消除。说话者的语音输出仅
撞击话筒振动膜的一侧而不会被相互抵消,故其传导要比环境噪声和语言信号同时只落到振
动膜的一个面上要有利得多。 |
·核、生物、化学环境下生存力: | 核、生物、化学环境下生存力包括核武器或生物化学武器对包括操作者在内的整个系统造
成的瞬时、累积或残留的效应、它反映了系统经受核、生物、化学环境(包括消除污染)并不丧失
完成任务的能力。任何要在受到核、生物、化学污染的战场上生存下来的系统,都至少必须具
备三个重要特性:去污染能力、防护能力和相容性。
1)去污染能力是指系统能够迅速净化污染以减少对操作、维修和再补给该系统的人员造
成危害的能力。
2)防护能力是指系统能够承受核、生物、化学污染以及为消除污染而采用的任何净化剂
和净化程序对系统所造成破坏的能力。
3)相容性是指系统能容许穿着全套核、生物、化学防护服的人员有效地操作、维修及再补
给该系统的能力。 |
·页面: | 在单个显示屏上-次出现的全部数据。 |
·面板: | 组合装置的前表面,通常用来安装控制器和显示器。 |
·缓移: | 显示定位的一种方式,与滚动相对,在此方式下,操作者将显示帧认为是向固定数据阵列
另一侧移动。 |
·(语言信号的)削峰: | 一种通过限制声波的瞬时峰值来控制其幅值关系以提高语言可懂度的技术。削峰后通常
要放大信号,使削峰后的波峰恢复至原有水平,从而相应地加强较弱的语音。 |
·预矫: | 为提高语音可懂度而系统改变语言的频谱、衰减元音的低频部分(对可懂度的影响相对次
要)并相应增大元音的高频部分及辅音的波幅(对语言通信的可懂度非常重要)。 |
·提醒: | 一种由计算机提供的指示器,向操作者提醒“计算机已经准备好”,“数据可以输入”等。 |
·询问语言: | 一种由操作者输入控制信息而使计算机显示数据库中规定的数据的对话方式。 |
·提问和回答: | 由计算机一次显示一个问题,要求操作者回答的对话方式。 |
·滚动: | 显示定位的一种方式,与缓移相对。在此方式下,操作者将数据认为是向固定的显示帧后
移动。 |
·座椅基准点(同义词座位参考点): | 座椅背面和底面(受压后)的中线交点。当座椅被安置在调整范围的中立位置时,此交点
称为中立座椅基准点。 |
·源文件: | 操作者文件,是最终将由计算机程序进行处理的数据源,如目标清单、供应品编码、零件清
单、设备维修表、提供单等。 |
·语言干扰级(SIL): | 衡量噪音对语言的掩蔽作用大小的一种指标,被定义为同一干扰噪音(相对20μPa,用分
贝数表示)在中心频率分别是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的四个倍频带中声压级的算
术平均数。语言干扰级的单位为分贝。 |
·语言信号处理: | 为提供信道的通信能力对代表语言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如简单模拟、自动增益控制、频率
整形、削峰和音节压缩等。 |
·语言频谱: | 音频域中包含语音的一段,大致在80~8000Hz的范围内。 |
·语言的信噪比(语言的峰值与噪音均方根之比): | 语言信号峰值的算术平均数与背景噪音均方根(rms)的比值。 |
·正文输入: | 对正文材料(如文电)的输入及进-步的编辑处理。 |
·执行: | 操作者的操作,紧随着是计算机对操作者操作作出的反应,本标准中,该词代表人机交互
作用的最小功能模块。 |
·透射: | 光线透过要观察的物体而不被反射,例如,控制板或指示器上采用侧光或背面衬光,照射
透明、半透明、有斑点的或多层组合的塑料材料时所用的照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