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链接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当前的明文分组与所有前面密文分组的异或值相异或运算后再进
行加密得到当前的密文分组。 |
·分组密码
: | 又称块密码算法,一种对称密码算法,将明文划分成固定长度的分组进行加密 |
·分组密码算法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电码本模式(ECB)、密码分组链接模式(CBC)、密码反馈模式
(CFB)、输出反馈模式“)FB)、计数器模式(CTR)等。 |
·密码分组链接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当前的明文分组与前一密文分组进行异或运算后再进行加密得到
当前的密文分组。 |
·密码反馈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用于构造序列密码的一种工作模式,用密文依次更新存储该密码算法启动变量的反
馈缓冲器。 |
·计数器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用于构造序列密码的一种工作模式,通过加密不断变化的计数器来产生密钥序列 |
·密文: | 加密后的数据。 |
·密码同步: | 使密码系统正确处理而进行的协作机制 |
·解密: | 加密过程对应的逆过程 |
·电码本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明文分组直接作为加密算法的输人,对应的输出作为密文分组 |
·加密: | 对数据进行密码变换以产生密文的过程 |
·反馈缓存(FB): | 用于为加哥过程存储输人数据的变量。在启动点,FB的值为IV |
·初始化向量/值: | 在密码变换中,为增加安全性或使密码设备同步而引人的用于数据变换的起始数据。 |
·密钥: | 控制密码变换操作的关键信息或参数 |
·带非线性函数的输出反馈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是OFB和ECB的变体,它的密钥随着每一个分组而改变 |
·输出反馈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用于构造序列密码的一种工作模式,用该算法当前时刻的输出作为下一时刻的输人 |
·明文: | 待加密的数据 |
·加密表达式: | 本标准中,由分组密码规定的函数关系记作:
C=EK(P)
其中:P是明文分组;
C是密文分组;
K是密钥;
EK是使用密钥K的加密运算。 |
·位阵列表达式: | 由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变量,如上面的P和C,它表示一个一维的位阵列。例如:
A=(a;,a。,二,a胡)和B=(b;,b:,二,b砂
便是两个m位阵列,其位从l到。编号。所有位阵列的记法都是以下标为l的位处于最左边 |
·模2加表达式: | 模2加操作,也称作“异或”运算,用符号O表示,应用到阵列A和B的运算定义为:
|
·位选择表达式: | 选择A的最左边j个位以产生一个j位阵列的操作记作:
仅当1≤j≤m(m是A中的位数)时此操作才有定义。 |
·移位运算表达式: | 移位函数S定义如下:
已知m位变量X和k位变量F,其中1≤k≤m,移位函数S(X|F)的作用是产生以下的m位变量(|是连接运算符,下同):
其作用是将阵列X的各位左移k个位置,舍弃x1,x2...xk,并将阵列F放置在阵列X的最右边的k个位置上,当k=m时,其作用是F完全取代X
此函数的一个特例是以全“1”的m位变量1(m)开始k位变量F移到其中,结果为:
其中最左边的m-k位均为“1”。 |
·分组链接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当前的明文分组与所有前面密文分组的异或值相异或运算后再进
行加密得到当前的密文分组。 |
·分组密码
: | 又称块密码算法,一种对称密码算法,将明文划分成固定长度的分组进行加密 |
·分组密码算法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电码本模式(ECB)、密码分组链接模式(CBC)、密码反馈模式
(CFB)、输出反馈模式“)FB)、计数器模式(CTR)等。 |
·密码分组链接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当前的明文分组与前一密文分组进行异或运算后再进行加密得到
当前的密文分组。 |
·密码反馈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用于构造序列密码的一种工作模式,用密文依次更新存储该密码算法启动变量的反
馈缓冲器。 |
·计数器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用于构造序列密码的一种工作模式,通过加密不断变化的计数器来产生密钥序列 |
·密文: | 加密后的数据。 |
·密码同步: | 使密码系统正确处理而进行的协作机制 |
·解密: | 加密过程对应的逆过程 |
·电码本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明文分组直接作为加密算法的输人,对应的输出作为密文分组 |
·加密: | 对数据进行密码变换以产生密文的过程 |
·反馈缓存(FB): | 用于为加哥过程存储输人数据的变量。在启动点,FB的值为IV |
·初始化向量/值: | 在密码变换中,为增加安全性或使密码设备同步而引人的用于数据变换的起始数据。 |
·密钥: | 控制密码变换操作的关键信息或参数 |
·带非线性函数的输出反馈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是OFB和ECB的变体,它的密钥随着每一个分组而改变 |
·输出反馈工作模式: | 分组密码算法用于构造序列密码的一种工作模式,用该算法当前时刻的输出作为下一时刻的输人 |
·明文: | 待加密的数据 |
·加密表达式: | 本标准中,由分组密码规定的函数关系记作:
C=EK(P)
其中:P是明文分组;
C是密文分组;
K是密钥;
EK是使用密钥K的加密运算。 |
·解密表达式: | 对应的解密函数记作:
P=DK(C)
DK是使用密钥K的解密运算。 |
·位阵列表达式: | 由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变量,如上面的P和C,它表示一个一维的位阵列。例如:
A=(a;,a。,二,a胡)和B=(b;,b:,二,b砂
便是两个m位阵列,其位从l到。编号。所有位阵列的记法都是以下标为l的位处于最左边 |
·模2加表达式: | 模2加操作,也称作“异或”运算,用符号O表示,应用到阵列A和B的运算定义为:
|
·位选择表达式: | 选择A的最左边j个位以产生一个j位阵列的操作记作:
仅当1≤j≤m(m是A中的位数)时此操作才有定义。 |
·移位运算表达式: | 移位函数S定义如下:
已知m位变量X和k位变量F,其中1≤k≤m,移位函数S(X|F)的作用是产生以下的m位变量(|是连接运算符,下同):
其作用是将阵列X的各位左移k个位置,舍弃x1,x2...xk,并将阵列F放置在阵列X的最右边的k个位置上,当k=m时,其作用是F完全取代X
此函数的一个特例是以全“1”的m位变量1(m)开始k位变量F移到其中,结果为:
其中最左边的m-k位均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