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静电起电

标准号:GJB 2527-95   标准名称:弹药防静电要求       1995-10-16

基本信息

【名称】 静电起电
【英文名称】 electrostatic electrification
【定义】 物体因正负电荷失去平衡或电荷分布不均而呈现宏观上带电的过程。

同源术语

·静电积聚物体上的静电起电速率超过静电荷消散(衰减)速率使静电荷增加的过程。
·静电放电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介质电离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消失或 全部消失的过程。
·静电泄漏带电体上的电荷通过带电体自身或其它物体向大地释放,使电荷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的 过程。
·静电消散(衰减)带电体上的电荷因静电放电、静电泄漏或静电中和而使电荷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的过程。
·静电危害因静电放电或静电场的作用导致火灾爆炸、妨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造成电子元器件损 坏、引起电子仪器误动作和产生人体电击以及由此造成二次事故等有害后果的统称。
·体电阻率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米(·m)。
·表面电阻率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 Ω)。
·静电导体体电阻率值小于或等于1.0×106Ω·m的物体或表面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0×107Ω的物体。
·静电亚导体体电阻率值大于1.0×106Ω·m且小于1.0×1010Ω·m的物体或表面电阻率值大于1.0×107Ω 且小于1.0×1011Ω的物体。
·静电非导体体电阻率值大于或等于1.0×1010Ω·m的物体或表面电阻率值大于或等于1.0×1011Ω的物体。
·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汽、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由外界火源可引起爆炸的浓度界限。可能发 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爆炸浓度下限,可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爆炸浓度上限。
·最小点火能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点燃该物质所需能量的最小值。
·静电接地物体通过导电、防静电材料或其制品与大地在电气上的可靠连接。 通过金属导体使物体接地称静电直接接地,通过非金属导电、防静电材料或其制品使物体 接地称静电间接接地。
·静电接地电阻被接地物体的接地点与大地之间的总电阻。
·静电泄漏电阻物体的被测点对大地的总电阻。
·静电可燃可爆物质由静电放电可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静电危险场所加工、处理和操作静电可燃可爆物质的场所,或空间存在达到爆炸浓度极限的可燃气体或 蒸汽、火炸药粉尘的场所。 Ⅰ类静电危险场所 静电可燃可爆物质的最小点火能小于或等于1mJ的场所。 I类静电危险场所 静电可燃可爆物质的最小点火能大于1mJ且小于或等于200mJ的场所。 I类静电危险场所 静电可燃可爆物质的最小点火能大于200mJ的场所。

相关术语

·物体至胶片距离b被检物体源侧表面与胶片间沿中心射线束方向的距离。
GJB 1187A-2001 射线检验)
·射线源至物体距离f沿中心射线束方向测得的射线源与被检物体源侧表面间的距离。
GJB 1187A-2001 射线检验)
·待测物体不知道质量值,需要通过质量测量过程确定其质量值的物体。
GJB 6632-2008 军用核材料衡算中质量测量校准技术导则)
·试验物体核查标准、工作标准、内部标准(In-house standard,IHS)、次级标准 已知质量值及其误差限值的物体,用于检验衡器、质量测量过程和其他试验物体。试验物体一般也 是待测物体的实体仿制品。
GJB 6632-2008 军用核材料衡算中质量测量校准技术导则)
·项目 物体在设计、工艺、建造、运营、维修和拆除过程中所面对的实体。 注 1:实体可以指实在的或非实在的“物”,或指与之有关的一组信息。 注 2:项目根据其用途,按不同途径去观察称为“方面”(3.3)。 [GB/T 5094.1-2002,定义 3.1]
HB 6636-2006 航空电气系统及设备的参照代号)
·废物体包装前经过处理后形成的具备一定物理和化学形态的固体废物。废物体是废物包的一个组成部分。
GJB 846.11-2005 潜艇核动力装置退役安全规定 第11部分:放射性废物包装及贮运要求)
·物体防护为了能够通过目检判定那些使用普通工具就可以做到的蓄意拆卸和重新组装的罪证而设计的安全 措施。
·物体和电子安全保证在 通 过 本标准 Al所列各项试验以后所应达到的实用要求
·物体防护为了能够通过目检判定那些使用普通工具就可以做到的蓄意拆卸和重新组装的罪证而设计的安全 措施。
·物体和电子安全保证在 通 过 本标准 Al所列各项试验以后所应达到的实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