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变参数: | 通常指信号变化频率高于 10Hz 的遥测(力学环境)参数,其变化情况属随机信号。 |
·缓变参数: | 通常指信号变化频率低于 10Hz 的遥测参数,其变化情况属确定性信号。 |
·遥测实时数据处理: | 在遥测过程中边测量边进行的监控数据处理,供实时监视并作为实时指挥决策的依据。 |
·遥测准实时数据处理: | 测量结束后,立即对遥测设备记录的部分急需数据进行的处理,快速(一般为数小时)给出所要求的
处理结果,供对飞行试验情况或故障做初步判断和分析。 |
·遥测事后数据处理: | 测量结束后,对所有遥测记录数据进行全面的综合检查并择优,进行精确处理,给出符合要求的全
部参数处理结果,作为飞行试验分析研究的最终依据。 |
·遥测实施方案: | 根据任务制定的遥测具体实施方法和要求的技术文件。 |
·遥测数据记录结果: | 遥测系统测量的原始数据,以磁带、软盘、纸带、光盘等记录。 |
·遥测数据处理结果: | 对遥测记录的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给出的结果,以磁带、软盘、光盘、数据报告等形式提供。 |
·时间加工: | 对遥测记录的时统、时标信号进行的换算、修正等处理。 |
·电磁波修正: | 对遥测时间进行的电磁波传播延迟时间修正。 |
·时间零位修正: | 将遥测记录的时间转换成以起飞触点接通为零点的相对时间。 |
·路间修正: | 某一路被测参数所占的遥测波道与该帧时间对应波道(多波道测量的第一个波道)之间的时间差的
修正。 |
·波道: | 遥测系统某交换子中能够单独传送-路信息的通道。 |
·采样修正: | 为了减小信号采样间隔时间误差所进行的修正。 |
·参数零位修正: | 被测参数传感器初始零位的实际测量值与装箭(弹)前校准值之差的修正。 |
·取点(挑点): | 按要求选取被测信号某时刻的采样数据。 |
·跳点(野值点): | 偏离被测信号变化规律的数据点。 |
·特征点: | 能反映出被测参数变化规律的最少的数据点。 |
·秒节点: | 遥测计算机字参数中的整秒时刻。 |
·乱散段: | 被测参数无规律变化的异常时段。 |
·计算机字: | 弹、箭载计算机输出的二进制字,经变换送至遥测系统的二进制数码。 |
·异源校准电平: | 与遥测数据一起传送并用来衡量被测参数电平大小的高稳定度恒定电平。因其不向被测参数传感器
供电,故称异源(简称异校)。 |
·同源校准电平: | 与遥测数据一起传送并用来衡量被测参数电平大小的台阶式测量电压。因其同时向被测参数传感器
供电,故称同源(简称同校)。 |
·复合值: | 随机信号在某-时刻的瞬时值。 |
·熵: | 单位信号所含的平均信息量,是对信源不确定性的统计量度。其表达式为:
![](Showpic.aspx?key=686bb38576e4a510f297ad2cb3c35f62&type=.jpg)
![](Showpic.aspx?key=57e3650d3d7619a77b9d1e7f4a61cccc&type=.jpg)
|
·最大熵谱: | 利用先验知识,按熵最大的原则扩大信息所得到的谱估计。例如:对已知延迟点上的相关函数不加
修改,而对未延迟点上的自相关函数按熵为最大的原则进行外推所得到的谱估计。 |
·最小交叉熵: | 是在求解最大熵谱的基础上,利用数据的先验信息进一步提高谱估计性能的一种方法,在一定的约
束条件下,选择先验概率密度函数使交叉熵为最小。 |
·ARMA 模型谱: | ARMA 模型称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它是一个既有极点又有零点的模型,因此模型估计的功率
谱易反映其谱峰和谱谷。 |
·最小方差谱: | 通常是令窄带滤波器的输出方差为最小来估计功率谱。在这种谱估计中,线性最小方差估计器可用
一个有限长的数字滤波器来实现。 |
·样本长度: | 进行-次谱分析所需数据采样点的个数。 |
·选段时间: | 从速变参数测量数据中选取进行数据处理的段落起止时间。 |
·信号捕捉: | 通过信号触发或时间控制等方式,将选段时间内的信号采样接收。 |
·中心化: | 将测量数据减去其平均值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