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质: | 用于推进系统能量转换或传递的物质。例如液体推进剂或其燃烧、分解产物。 |
·比冲(比推力): | 单位质量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或单位质量流量推进剂所产生的推力。 |
·理论比冲: | 在一定条件下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的推进剂比冲。 |
·混合比: | 氧化剂质量流量与燃料质量流量之比。 |
·理论混合比(化学计量混合比): | 根据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混合比。 |
·氧平衡: | 单组元液体推进剂的含氧量与其完全燃烧时所需氧量的比值。 |
·推进剂: | 为推进系统提供能量和工质的物质。 |
·火箭推进剂: | 为火箭推进系统提供能量和工质的物质。 |
·化学推进剂: | 通过化学反应为推进系统提供能量和工质的物质。 |
·水下推进剂: | 为水下推进系统提供能量和工质的物质。 |
·鱼雷推进剂: | 为鱼雷推进系统提供能量和工质的物质。 |
·液体推进剂: | 以液体状态进入发动机的推进剂。 |
·液体火箭推进剂: | 以液体状态进入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 |
·液体鱼雷推进剂: | 以液体状态进入鱼雷发动机的推进剂。 |
·固液推进剂: | 由固体燃料与液体氧化剂或液体燃料与固体氧化剂组合的推进剂。 |
·触变推进剂: | 在贮存或静止状态下呈糊状或凝胶状并具有触变性的推进剂。 |
·单组元液体推进剂: | 通过分解或自身燃烧提供能量和工质的均相液体推进剂。 |
·双组元液体推进剂: | 由分别贮存的液体氧化剂和液体燃料两组元组合的推进剂。 |
·三组元推进剂: | 由分别贮存的液体氧化剂、固体或液体燃料和另一种组元组成的推进剂。 |
·自燃推进剂: | 在使用条件下,液体氧化剂和液体燃料相互接触后能自燃的推进剂。 |
·非自燃推进剂: | 在使用条件下,液体氧化剂和液体燃料相互接触后不能自燃的推进剂。 |
·可贮存推进剂: | 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可长期贮存的推进剂。 |
·地面可贮存推进剂: | 在地面环境条件下可长期贮存的推进剂。 |
·空间可贮存推进剂: | 在宇宙空间环境条件下可长期贮存的推进剂。 |
·预包装推进剂: | 可预先包装在推进系统贮箱内经较长时间贮存仍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推进剂。 |
·半可贮存推进剂: | 在200~294K温度下可长期贮存的推进剂。 |
·不可贮存推进剂: | 在使用环境条件下不可长期贮存的推进剂(如低温推进剂)。 |
·低温推进剂: | 在标准大气压力下沸点低于200K的推进剂。 |
·肼: | 分子式为N
2
H
4
,具有鱼腥味、吸湿性强的无色透明液体。通常用作单组元液体推进剂或火
箭燃料。 |
·单推-2: | 由肼、硝酸肼和水组成的无色透明、低冰点(233K)的单组元液体推进剂。 |
·单推-3: | 由肼、硝酸肼、水和氨组成的无色透明、低冰点(243K)的单组元液体推进剂。 |
·鱼推-3(796燃料): | 由1,2-丙二醇二硝酸酯、癸二酸二丁酯和2-硝基二苯胺组成的单组元液体推进剂,呈亮
红色。主要用作鱼雷推进剂。 |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 分子式为(CH
2
)
2
O,沸点为284K的无色液体。 |
·环氧丙烷(氧化丙烯): | 分子式为CH
3
(CHCH
2
)O,沸点为306.9K的无色液体。 |
·硝酸正丙酯: | 分子式为CH
3
CH
2
CH
2
ON0
2
,无色液体。 |
·硝酸异丙酯: | 系硝酸正丙酯的异构物,无色液体。 |
·过氧化氢: | 分子式为H
2
O
2
,无色透明液体。高浓度过氧化氢可用作单组元液体推进剂或氧化剂。 |
·燃料: | 燃烧时起还原作用并释放能量的物质。 |
·火箭燃料: | 用于火箭推进系统的燃料。 |
·肼类燃料: | 可用作火箭燃料的肼及其衍生物的通称。 |
·肼-70燃料: | 由肼70%(质量)和水组成的火箭燃料。 |
·水合肼: | 分子式为N2H4·H2O,无色透明液体。 |
·甲基肼(-甲肼): | 分子式为CH
3
NHNH
2
,具有鱼腥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
·偏二甲肼(1,1-二甲基肼): | 分子式为(CH
3
)
2
NNH
2
,具有鱼腥味的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 |
·混肼燃料: | 由肼及其衍生物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的通称。 |
·混肼-50: | 由各为50%(体积)的肼和偏二甲肼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 |
·油肼燃料: | 由不同百分质量比的煤油、偏二甲肼和少量添加剂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的通称。 |
·油肼-40C: | 由偏二甲肼40%(质量)和煤油及2-乙基己醇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 |
·胺类燃料: | 用作火箭燃料的的脂肪胺和芳香胺燃料的通称。 |
·二亚乙基三胺(二乙撑三胺): | 分子式为NH
2
C
2
H
4
NH
2
H
4
NH
2
,吸湿性强的无色或淡黄色粘性透明液体。可单独或与偏二
甲肼混合用作火箭燃料。 |
·二甲代苯胺: | 分子式为(CH
3
)
2
C
6
H
3
NH
2
的异构体混合物,通常为棕色油状液体。系混胺-02燃料的组
分。 |
·三甲胺: | 分子式为(CH
3
)
3
N,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
·三乙胺: | 分子式为(C2H5)3N,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系混胺-02的组分。 |
·液氨: | 分子式为NH
3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239.6K。 |
·混胺燃料: | 由不同质量百分比的脂肪胺或芳香胺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的通称。 |
·混胺-02: | 由各为50%(质量)的三乙胺和二甲代苯胺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 |
·胺肼燃料: | 由不同质量百分比的二亚乙基三胺与偏二甲肼组成的火箭燃料的通称。 |
·胺肼-10: | 由偏二甲肼10%(质量)和二亚乙基三胺及少量六甲基二硅胺烷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 |
·胺肼-20: | 由偏二甲肼20%(质量)和二亚乙基三胺及少量六甲基二硅胺烷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 |
·胺肼-60: | 由偏二甲肼60%(质量)和二亚乙基三胺40%(质量)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 |
·烃类燃料: | 通常指可用作火箭燃料的碳氢化合物。 |
·高密度烃: | 密度通常不低于0.90克/厘米
3
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链烃和环烃。常用作巡航导弹燃
料。 |
·煤油: | 由天然或人造石油在一定温度范围经分馏或裂解制得的轻质精制石油。 |
·甲基环己烷: | 分子式为CH
3
C
6
H
11
,无色液体。系高密度烃类燃料的组分。 |
·四氢甲基环戊二烯二聚物: | 由甲基环戊二烯通过加氢制得的沸程为477~494K的挂、桥式二聚物异构体的混合物。
系巡航导弹燃料的组分。 |
·全氢双(降冰片二烯): | 平均分子式为C
10
H
6
,系几种低碳氢比稠环烃的混合物,粘稠状液体;为目前具有最大热
值的合成高密度烃。可用作巡航导弹燃料的组分。 |
·挂-四氢二(环戊二烯): | 由二环戊二烯加烯氢氢制得的粘稠状液体。系高密度烃类燃料的组分。 |
·悬浮液燃料: | 固体微粒弥散在液体中而形成的非均相燃料体系。 |
·锂悬浮液燃料: | 锂粉弥散在液体中而形成的非均相燃料体系。 |
·液氢: | 分子式为 H
2
,由氢液化而成的无色透明液体,沸点为 20.35K,冰点为 13.95K。系高能火
箭燃料。
液氢系促氢和正氢的平衡混合物。仲氢是由核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氢原子组成的氢分子;
正氢是由核自旋方向相同的两个氢原子组成的氢分子;正常氢即常温以上的平衡氢,由 75%
正氢与 25%仲氢组成;平衡氢是在一定温度下正氢和仲氢处于转化平衡状态的氢。 |
·1,2-丙二醇二硝酸酯: | 分子式为 CH
2
(ONO
2
)CH(ONO
2
)CH
3
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系鱼推-3 的主要组分。 |
·糠醇: | 结构式为 OCH:CHCH:CCH
2
OH,琥珀色透明液体。 |
·氧化剂: | 燃烧时起氧化作用的物质。 |
·一氧化氮: | 分子式为NO,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气体,沸点为 121.2K,液态时呈蓝色。可用作氧化剂、单组元液体推进剂或添加剂。 |
·四氧化氮: | 分子式为N2O4
,无色液体。通常与二氧化氮形成平衡混合物,呈红棕色。 |
·绿色四氧化二氮: | 含有少量-氧化氮的四氧化二氮,为绿色液体。 |
·四硝基甲烷: | 分子式为C(N0
2
)
4
,无色油状液体。可用作氧化剂、添加剂或单组元液体推进剂。 |
·白烟硝酸: | 由硝酸与少量四氧化二氮和水组成的有刺激性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发白烟。 |
·红烟硝酸: | 由硝酸、四氧化二氮和水组成的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或橙红色液体,在空气中发红烟。 |
·硝酸-20L: | 含四氧化二氮20%(质量)和适量缓蚀剂磷酸的红烟硝酸。 |
·硝酸-20S: | 含四氧化二氮20%(质量)和适量缓蚀剂磷酸及氢氟酸的红烟硝酸。 |
·硝酸-27S: | 含四氧化二氮27%(质量)和适量缓蚀剂磷酸及氢氟酸的红烟硝酸。 |
·硝酸-40S: | 含四氧化二氮40%(质量)和适量缓蚀剂磷酸及氢氟酸的红烟硝酸。 |
·液氟: | 分子式为F
2
,由氟液化而成的浅黄色液体,沸点为84.7K。系最强的氧化剂,亦可与液氧
组成混合氧化剂。 |
·三氟化氯: | 分子式为C1F
3
,通常条件下为黄绿色气体,沸点为284.3K,液态时呈淡绿色。 |
·五氟化氯: | 分子式为C1F
5
,通常条件下为黄绿色气体,沸点为286.1K,液态时呈淡绿色。 |
·液氧: | 分子式为O2,由氧液化而成的淡蓝色透明液体,沸点为90.18K,冰点为54.35K。 |
·高氯酸羟胺: | 分子式为NH30HCl04,白色结晶体。其高浓度水溶液是性能良好的氧化剂。 |
·添加剂: | 有助于改善推进剂使用性能的物质 |
·中定剂: | 能迅速吸收硝酸酯分解释放的二氧化氮和其他氮氧化物,抑制因二氧化氮的自催化作用
而加速硝酸酯分解的物质。 |
·稀释剂: | 用以稀释液体推进剂改善其使用性能的液态物质。 |
·缓蚀剂: | 能延缓或抑制液体推进剂对金属材料腐蚀的物质。 |
·稳定剂: | 有助于推进剂性能保持稳定的物质。 |
·三乙基铝: | 分子式为A1(C
2
H
5
)
3
,无色液体,遇空气自燃,遇水爆炸。可用作烃类燃料的点火剂。 |
·硼氢化铝: | 分子式为A1(BH
4
)
3
,无色透明液体。可用作液体火箭燃料的添加剂。 |
·硼氢化锂: | 分子式为LiBH
4
,白色斜方形结晶。可用作液体火箭燃料的添加剂。 |
·硝酸肼: | 分子式为N
2
H
5
NO
3
,白色结晶。常用作肼的添加剂,以降低冰点,提高能量。 |
·2-硝基二苯胺(邻硝基二苯胺): | 分子式为C
12
H
10
0
2
N
2
,桔红色鳞片状结晶。系鱼推-3的中定剂。 |
·癸二酸二丁酯: | 分子式为C
12
H
34
0
2
,无色透明液体。系鱼推-3的稀释剂。 |
·当量分子式: | 以各组分中各相同元素的原子摩尔数之和表示的混合物组成的名义分子式。 |
·平均分子量: | 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子量的摩尔数加权平均值。 |
·热力计算: | 根据热力学原理对液体推进剂燃烧或分解及流动状态和性能参数进行的计算。 |
·热力学参数: | 液体推进剂热力计算中描述工质能量特性和工质状态的参量。 |
·热分解: | 液体推进剂受热时发生分解的现象。 |
·热分解速率: | 液体推进剂受热时,单位时间内发生分解的百分率。 |
·热稳定性: | 液体推进剂受热时保持其化学性质的能力。 |
·闪点: | 燃料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时开始闪火的液相最低温度。 |
·燃点(着火点): | 燃料表面蒸气遇明火点燃后持续燃烧时间不小于5秒的液相最低温度。 |
·触变性: | 凝胶状推进剂在外力作用下流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性质。 |
·燃烧: | 物质剧烈氧化而伴随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过程。 |
·点火: | 借助特定方法点燃燃烧室中的非自燃液体推进剂。 |
·点火延迟期: | 从启动点火装置到非自燃液体推进剂开始出现火焰的时间间隔。 |
·自燃延迟期: | 氧化剂与燃料从相互接触到出现火焰的时间间隔。 |
·燃气: | 推进剂燃烧或分解生成的气态产物。 |
·燃气温度: | 推进剂燃烧或分解生成的气态产物温度。 |
·燃气平均分子量: | 推进剂燃烧或分解生成的气态产物中各组分分子量的摩尔数加权平均值。 |
·起动加速性: | 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以起动阀开始通电到燃烧室压力达到稳态压力80%、85%或90%
所需的时间,分别以t
80
、t
85
和t
90
表示。 |
·点火源: | 能引起燃料着火或爆炸的外界火源。 |
·着火: | 物质进行氧化反应的初期放热、发光现象。 |
·爆炸: | 能迅速生成大量气体而引起压力和温度急剧上升并伴有声响的化学反应。 |
·爆燃: | 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引起的冲击波以不恒定的亚声速在反应介质中传播的现
象。 |
·爆轰: | 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引起的冲击波以恒定的超声速在反应介质中传播的现
象。 |
·易燃性液体: | 闪点低于318K的液体。 |
·可燃性液体: | 闪点高于318K的液体。 |
·可燃极限: |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
度,分别称为可燃下限和可燃上限。 |
·爆轰极限: | 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轰的极限浓度。 |
·可燃区: | 三组分体系可发生燃烧的组分范围。 |
·爆轰区: | 三组分体系可发生爆轰的组分范围。 |
·危险度: | 燃料可燃浓度上限和下限之差与其下限的比值。 |
·可燃温度极限: | 可燃下限和可燃上限分别对应的液相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
·热自燃: | 燃料受热时自动着火的现象。 |
·自燃温度: | 燃料受热时自动着火的最低温度。 |
·自动分解温度: | 液体燃料的蒸气或其与惰性气体混合物受热发生迅速分解的最低温度。 |
·爆炸温度: | 物质受热引起爆炸的最低温度。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 气体、蒸气或雾状易燃物与空气混合点燃后在混合气占有的空间内传播的混合物。 |
·气相爆炸: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的现象。 |
·爆炸威力: | 推进剂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的破坏能力。以三硝基甲苯(T.N.T.)当量表示。 |
·爆炸安全距离: | 为保证周围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推进剂生产、贮存和使用场所与建筑物和设施之间所需
保持的最小距离。 |
·感度: | 液体推进剂受冲击、振动、摩擦、压缩和枪击等作用而发生着火或爆炸的量度。 |
·冲击感度: | 液体推进剂受机械冲击作用发生着火或爆炸的量度。 |
·冲击爆炸几率: | 液体推进剂在-定冲击能的作用下发生爆炸的百分率。 |
·特性落高(临界落高): | 在一定质量落锤冲击下,液体推进剂的爆炸率为50%时落锤的下落高度。 |
·最小冲击能: | 液体推进剂在相同条件下按规定次数进行机械冲击试验只发生一次爆炸的冲击能量。 |
·传爆临界直径: | 引爆装在不同管径试管中的单组元液体推进剂时,爆轰不能稳定传播的最大管径。 |
·隔板殉爆值: | 液体推进剂受冲击波冲击的敏感量度。 |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 在规定条件下,壳内被试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毫米长的接合面均
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 |
·最小点燃能量: | 将最易点燃浓度的可燃性气体点燃所需的最小电火花能量。 |
·突然增压速率: | 燃料突然增压时,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平均增量。 |
·突然增压压缩比: | 燃料突然增压时,增压气体压力与燃料饱和蒸气压之比。 |
·自发性催化剂: | 在环境温度下能使单组元液体推进剂自动分解的催化剂。 |
·非自发性催化剂: | 在环境温度下不能使单组元液体推进剂自动分解的催化剂。 |
·高锰酸钾催化剂: | 由高锰酸钾与五羰基铁分解制得的铁粉载体组成的固体催化剂。用于过氧化氢的催化分
解。 |
·铱催化剂: | 由活性铱与氧化铝载体组成的黑色粒状自发性催化剂。用于肼、单推-2和单推-3的催化
分解。 |
·催化剂-812: | 只具有一次冷起动性能的铱催化剂。用于肼的催化分解。 |
·催化剂-814: | 由活性钼、铬与氧化铝载体组成的黑色粒状非自发性催化剂,需与铱催化剂组合使用。用
于肼、单推-2和单推-3的催化分解。 |
·催化剂-81: | 具有多次冷起动性能的铱催化剂。用于肼、单推-2和单推-3的催化分解。 |
·催化剂活性: | 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催化剂能分解的单组元液体推进剂的质量。 |
·催化剂失活: | 使用过程中催化剂活性降低至规定指标以下的现象 |
·催化剂寿命: | 催化剂性能维持在规定指标范围内的工作时间。 |
·催化剂床载荷: | 单位时间内催化剂床的单位横截面通过的单组元液体推进剂的质量。 |
·催化剂装填比: | 分别装在推力室前床和后床的两种催化剂的质量之比。 |
·催化剂损耗率: | 按规定程序完成发动机试车后,催化剂的损耗量与装填量之比。 |
·催化分解: | 单组元液体推进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的分解反应。 |
·催化分解冷起动: | 单组元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在冷床条件下的起动 |
·催化分解热起动: | 单组元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在热床条件下的起动。 |
·材料相容性: | 材料与液体推进剂的相互适应性。 |
·腐蚀速率: | 单位时间内液体推进剂对材料的腐蚀量。 |
·贮存相容性: | 分别包装的不同液体推进剂一起贮存时的相互适应能力。 |
·贮存有效期: | 质量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液体推进剂的贮存期限。 |
·气垫(气枕): | 容器或贮箱中液体推进剂上面的气相部分。 |
·保护气层: | 充入容器或贮箱中液体推进剂上面的保护性气体。 |
·增压气体: | 转注或输送液体推进剂用的加压气体。 |
·毒性: | 液体推进剂引起生物体损害的能力。 |
·致死剂量: | 引起生物体中毒死亡的液体推进剂的最小剂量。 |
·半数致死剂量: | 引起半数生物体死亡的液体推进剂剂量。以LD
50
表示。 |
·致死浓度: | 在限定暴露时间内引起生物体死亡的液体推进剂的最小浓度。 |
·半数致死浓度: | 环境介质(通常指空气和水)中液体推进剂在限定染毒时间和观察时间内引起半数生物体
死亡的浓度。以LC
50
表示。 |
·嗅阈值: | 人的嗅觉能察觉的液体推进剂的最低浓度值。 |
·毒性安全评价: | 通过毒理学试验、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对液体推进剂的潜在损害作用作出的
定性与定量鉴定。 |
·中毒: | 液体推进剂引起生物体损害的病理过程。 |
·急性中毒: | 一次或短时间接触液体推进剂引起的中毒。 |
·亚急性中毒: | 重复多次或持续数周至三个月接触液体推进剂引起的中毒。 |
·慢性中毒: | 持续接触小剂量或低浓度液体推进剂超过3至6个月引起的中毒。 |
·最高容许浓度: | 长期接触时对人或其他生物体无损害的有害物质的最高浓度。 |
·取样部位: | 在装有液体推进剂的容器中采集有代表性样品的位置。 |
·动态取样: | 在流动状态或搅拌、摇匀后采集液体推进剂样品的方法。 |
·静态取样: | 静止状态下按规定部位采集液体推进剂样品的方法。 |
·使用技术指标: | 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液体推进剂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采购技术指标: | 能满足采购方要求的液体推进剂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仲裁试验: | 对液体推进剂的质量有争议时,由仲裁单位负责按规定进行的检验。 |
·仲裁样品: | 从产品中取出留作当供需双方对质量有争议时进行检验用的液体推进剂样品。 |
·亚甲基二甲基肼(偏腙): | 分子式为CH
2
NN(CH
3
)
2
,无色液体。系氯氨法生产的偏二甲肼中常见的杂质。 |
·颗粒物: | 液体推进剂过滤时截留在滤膜上的不溶性微粒。 |
·灼烧残渣: | 液体推进剂试样经燃烧或蒸发,再经过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 |
·非挥发性残渣: |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推进剂试样蒸发干后的残留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