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人为因素

标准号:MIL-STD-721B   标准名称:可靠性、维修性、人为因素和安全性术语和定义      

基本信息

【名称】 人为因素
【英文名称】 (Humanfactors)
【定义】 有关人类特性科学现实的总称,该名词涉及所有生物医学和精神生理学方面的问 题,它包括但不限于人类工程、人员选择、训练、寿命保证、工作特性和人类特性鉴定 范围内的原理和应用。

同源术语

·可达性接近产品不同部位的相对难易程度的量度。
·有效性当任务要求在某一未知(随机)的时候开始时,对产品在任务开始即处于可工作的 和可使用的状态的程度的量度。
·老炼作用以使产品特性稳定为目的的产品操作。
·能力对产品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任务要求的能力的一种量度。
·检验为确定产品条件和状态而对产品所做的试验和观测。
·调整在工作前检查和消除缺陷的过程。
·验证在规定条件下通过具体使用加以验证。
·可信度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对产品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工作状态的一种量度,这种量度 包括可靠性、维修性及有效性对产品任务开始的状态的影响。它可以以产品(a)在执行 规定的任务期间进入或占有其应有的一种工作模式,(b)以这些工作模式完成功能的概 率表示。
·减额(a)对某一产品所加的应力低于额定值,或(b)在某一应力点降低某一产品的额定 值,而在另一应力点增加其额定值。
·耐久性(见可靠性,此为可靠性的特殊情况)
·不能工作时间(见不能工作时间“Time,down”)。
·失效在规定的条件下,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失效分析通过对产品或其图纸进行逻辑性的、系统性的检查,来鉴别和分析潜在的和真实的 失效概率、原因和结果。
·从属失效由于其它产品的失效而造成的失效。即非独立性的失效。
·独立失效不是由于与其它产品失效有关而造成的失效,即非从属性失效。
·偶然失效系指用绝对方法不能预计,只能用概率和统计法才能对其发生进行预计的失效。
·失效率产品每寿命测试单位(周期、时间、哩、事件等,按产品需要而定)的失效次数。
·人类工程人为因素的范围,即将科学知识应用到产品设计上,以达到人与机器有效的结合与 人对机器的有效利用。
·人的作用对在规定的环境下的人的功能和作用的量度。
·固有的一般通过分析和设计现实可以推导出来的,并在理想条件下可以达到的。
·工作设备具有一种工作状态的产品组。
·不工作设备将来可能投入工作设备组而储备的产品。
·产品(见MIL-STD-280)
·寿命维持将科学知识应用到下述产品的人为因素范围,这种产品对提高工作人员健康、安 全、保护、营养、免疫、生存和恢复等方面的生物医学有特别密切的关系。
·维修性以概率表示的设计与设备的特性,即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在规定 的时期内,产品能保持或恢复到所规定的状态的特性。
·维修使产品保持或恢复到规定条件所需要的一切措施。
·修复性维修产品失效后,为使其恢复到规定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性维修通过系统检查、测试和初期失效的预防而使产品保持在规定的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人的功能加在某一系统的人的因素。
·平均维修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总的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的时间除以总的预防性维修和 修复性维修的次数。
·平均故障间隔对于具体间隔来说,在测试间隔期间,产品批量总的功能寿命除以批量总的失效 数,此定义适用于时间、周期、哩、事件或其它测试单位。
·平均维修间隔维修措施(预防性、修复性或二者兼有)时间间隔分布的平均值。
·平均修复时间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总的修复性维修时间除以总的修复性维修措施的次数。
·任务清楚表明采取措施的目的或任务以及用途。
·可工作的能够完成预期功能的状态。
·工作的实际使用状态的或与实际使用状态有关的。
·人一分系统这是一个管理概念,即认为人是设备系统的功能部分,通过对系统的各种元件进行 有效的研制和使用,在所规定的环境,在对系统的操作、维修、维持及控制各方面所发 挥的人的作用。
·预计的要求根据过去经验分析,而对某些未来时期可能发生的进行预计。
·额定值能够在规定条件下达到的产品参数值。
·可靠产品的比例在任一时刻确定的产品总体中能完成设计任务和功能的产品所占的比例。
·贮备采用一种以上的设备来完成某一给定的功能,其完成功能的每一种设备不一定要求 相同。
·工作贮备所有贮备的产品是同时处于工作状态,而不是在需要时才开动的贮备。
·备用贮备完成功能的一种代替设备,除必要吋外,一直是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只是在原来完 成功能的设备出现故障时才开动的贮备设备。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预期功能的概率。
·人的作用的可靠性在规定条件下人能够实现其所应该发挥的作用的概率。
·修复(见修复性维修Maintenance,corrective)
·安全性人的生命及其有效性的保持,以及按照任务要求防止对产品的损伤。
·检修度在规定条件下给定时间内完成产品检修的程度。
·检修使产品保持在工作条件下所需要的消耗补充,但不包括任何其它预防性维修或任何 修复性维修。
·贮存寿命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能够贮存的时间长度,同时仍能满足所规定的要求。
·耐受性产品经受有害的人为环境,而不会中止其完成设计任务的能力的程度的量度。
·系统有效性产品能够预期完成一系列专门任务要求的程度的量度,它也可以理解为有效度、可 信度和能力的函数。
·有效时间设备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间。
·调整校准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准所需的维修时间。
·管理时间补给延误时间以外的延误时间。
·待命时间产品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待命完成其预期任务时能工作的时间。
·检验时间在规定条件下,鉴定产品特性符合规定条件所需的维修时间。
·清理时间将产品包装并清除工作所不需要的物质时所需的维修时间。
·延误时间产品不是由于修理,而是由于补给延误或由于管理原因而停止工作的时间。
·不能工作时间产品不是处于完成预期功能条件下的时间。
·排除故障时间通过(a)适当的修理;(b)拆换和修理;或(c)拆掉和用同样产品代替,来修复故 障所需的维修时间。
·确定故障的时间对产品进行试验和分析而确定故障部位所需的时间。
·无效时间产品处于备用(不工作的设备)期间的时间。
·取得用品时间从指定部门的仓库取得用品所需的时间。
·任务时间产品完成其指定任务的能工作时间。
·改进时间对产品进行一定的改变,以便改进其特性或增加一种新的特性时所需要的时 间。
·准备时间为了获得必要的试验设备和维修手册所需的维修时间,并制造确定故障位置的设备 所需的维修时间。
·反应时间从收到指令的时刻至开始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补给延误时间不是从组织系统规定的仓库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的等待时间。
·全面检修时间对产品进行修理和检查所需的维修时间。
·能工作时间产品在待命、反应或完成某一任务期间的能工作时间。
·能工作时间比能工作时间被能工作时间加上不能工作时间除所得的商。
·耗损随着使用期限(周期、时间、哩、事件等,按产品需要)的增加而导致失效率增加 的耗损过程。
·一般要求不适用。
·详细要求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