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道卫星: | 轨道高度为 100q km 左右或低于 1000 km 的卫星,也称近地轨道卫星。 |
·卫星测控工程 TT&C: | 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研究、设计并组织实施对卫星的跟踪、测
轨、遥测和遥控的系统工程。 |
·卫星测控系统: | 对卫星实施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进而对卫星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它由星载测控分
系统和卫星地基测控网组成。 |
·卫星地基测控网: | 由测控工程设备、数据交换设备、计算机网络、时统设备等测控设施构成的卫星测控中心
和测控站(船)以及连接测控中心和各测控站(船)的通信链路组成的地基测控网络。该网络对
卫星进行跟踪、测量、监视和控制。 |
·星载测控分系统: | 配合地基测控网进行的跟踪、遥测和遥控的星上测控设备。星载测控分系统包括星载应
答机、遥测终端和遥控终端等设备。 |
·卫星测控任务准备阶段: | 从卫星工程立项开始至卫星飞行测控任务准备就绪并实施卫星发射前为止。 |
·发射服务子阶段: | 从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开始至星箭分离、卫星进入初始轨道为止。 |
·早期轨道服务子阶段: | 从星箭分离后卫星进入初始轨道开始至卫星交付用户使用为止。 |
·长期运行管理子阶段: | 从卫星交付用户使用开始至卫星工作寿命结束为止,也称作业务应用飞行阶段。 |
·返回服务子阶段: | 返回型卫星从返回操作开始至卫星返回舱着陆和回收为止。 |
·事后阶段: | 卫星工作寿命期间,阶段性工作结束后,对该阶段的各项测控工作进一步分析处理的过
程;以及卫星工作寿命结束后的任务总结过程。 |
·卫星飞行程序: | 依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并按时间顺序排列卫星飞行事件的序列。 |
·测控计划: | 依据卫星飞行程序、卫星工作状况、卫星轨道、卫星用户应用和测控网的资源等因素所制
定的地基测控网对卫星实施测控的工作计划。 |
·星地技术协调: | 卫星研制部门和卫星测控部门就卫星的测控要求、卫星与测控网之间的接口约定等有关
事项进行协商。 |
·星地对接试验: | 星载测控分系统及有关设备与测控站(船)进行的星地大回路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 |
·卫星模拟器: | 能够模拟星载测控分系统的测控功能和性能,并能模拟卫星飞行姿态、轨道动力学等数据
过程的设备。 |
·测控任务演练: | 利用卫星模拟器,按卫星飞行程序进行的测控过程演练。 |
·卫星工程测控: | 对卫星服务平台(系统)进行的测控管理。 |
·卫星业务测控: | 对卫星有效载荷系统进行的测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