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应急路由

标准号:GJB 700-89   标准名称:军用通信系统术语       1989-08-24

基本信息

【名称】 应急路由
【英文名称】 emergency route
【定义】 正常业务路由或任何迂回路由都不能利用时所特别选择的路由。

同源术语

·军事通信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通信。
·战略通信军队根据战略部署和指挥要求在战争全局范围内建立的通信。
·战役通信军队根据战役部署和指挥要求在战争局部范围内建立的通信。
·地下通信将通信设施安装在地下而建立的通信。
·情报报知通信为传递情报而建立的通信。它包括空情报知通信和气象报知通信。
·空间通信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之间、地面设施之间通过航天器上的转发器或人工形成物 (针带、电离粒子云等)建立的通信。
·指挥通信为保障军队指挥而建立的通信。
·协同通信按支援和协同关系建立的通信。
·越级通信为超越-级或数级指挥而建立的通信。
·警报通信为传递警报信号而建立的通信。
·后方通信为保障军队后方指挥而建立的通信。
·通信方式对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的方法和形式。
·通信手段传输和处理信息采用的设备、器材、人员和方法的统称。
·军事通信装备军队列装的通信技术设备、器材及其附属设备的统称。
·通信体制通信调制制度的统称。
·通信装备体制选定的通信装备品种和系列及其有机的组合。
·移动通信装备能伴随部队运动和执行作战任务的通信装备。
·固定通信装备不能伴随部队运动而固定配置的通信装备。
·通信装备战术技术要求对确定研制的新型通信装备,从作战使用和技术性能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新型通信装备研 制设计、试制、定型的基本依据。
·通信装备战术技术论证对准备研制的新型通信装备的作战使用和技术性能方案的论证。其内容包括作战使命、战 术性能、技术性能、技术指标、研制周期以及经济效果等。
·通信枢纽汇接、调度通信电路、线路和交换信息的通信中心。其任务是负责建立和保持指挥机构与 各方向的通信联络。
·通信系统为通信业务所需的信道、电路、终端和交换设备以及所有辅助设备组成的有机整体。
·通信线路保证形成一条(单路通信线路)或多条(多路通信线路)电路的技术设备和信号传输媒质的 统称。
·无线电专向两个无线电台之间建立通信联络的组成形式。通常用于主要作战方向或执行重要任务的 部队建立通信联络。
·通信装备试验为确定通信装备是否符合战术技术要求或军用标准的规定而进行的试验。
·通信装备部队试验由部队对所研制的通信装备在战术技术性能等方面进行的试验。
·通信装备部队试用新型通信装备设计定型后交部队进行试用或试装,进一步考验新型通信装备的实用性能。
·传输性能通信系统在使用状态下所能提供的复制信号的程度。
·通信电路能在两点之间双向传输信号的两个传输信道的组合,以保障独立通信。 注:允许在两点间单向传输信号的通路称为信道。
·接口两种功能单元之间的共用边界。其技术要求包括互连物理特性、信号特性以及互接电路功 能特性等。
·单工在两点之间,可对某一方向传输信息,但不能双向同时传输的工作方式。
·双工在两点之间,可双向同时传输信息的工作方式。
·互通性在通信系统或通信设备中,当信息或业务可以在它们或它们的用户之间直接进行交换时 所达到的状态。
·信道容量在限定条件下,一个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通信容量一个通信系统或终端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国防通信网军队根据国防战略部署和指挥要求建立的,担负统帅部和军队各级通信保障任务,由通信 台站、通信枢纽和传输信道组成的通信联络体系。
·军用电话自动交换网军队根据国防战略部署和指挥要求建立的,保障统帅部电话业务,并可完成网内用户自动 转接的通信网。
·军用数据自动交换网军队根据国防战略部署和指挥要求建立的,保障统帅部和军队各级传送数据和电报业务 的通信网。
·军用数字保密电话自动交换网军队根据国防战略部署和指挥要求建立的,保障军队保密性高的重要用户传送电话业务 的通信网。
·综合业务网提供或保障各种电信业务的通信网。
·综合数字网利用数字交换建立接续以传输数字信号并用于单一业务(例如电话)的网络。
·综合业务数字网利用同一的数字交换设备和数字通道以建立各种业务(例如电话、数据等)的接续的综合 数字网。
·专用通信网由专门机构或部门建立和使用的通信网。
·应急通信系统在原有通信系统不能使用的情况下,能对部队实施最低限度指挥的通信系统。
·警报通信系统传递警报信号的专用无线电或有线电通信网。
·交换局一种能按主叫用户的要求使用户线、通信电路、交换装置和其它功能单元实施网路互连的 设备集合体。
·转接局作为其它交换局之间的业务交换点使用的交换局。
·汇接局作为其它交换局之间的业务交换点使用的交换局。
·中继线两点之间的单一连接。该两点都是交换中心,或都是专用配线点,或交换中心和配线点。
·中继电路一对与端接在两个交换中心的设备相连的电路。
·用户环路为用户的设备与本地交换局之间提供业务的链路。
·路由在两地之间传输信息或建立呼叫的网路中的通道。
·最终路由在分级制通信网中,由最低级中心到另一最低级中心之间经过第一级中心的路由。
·基干路由在分级制通信网中,由最低级中心到另一最低级中心之间经过第一级中心的路由。
·高效路由在任何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当业务量足够大时,为提高电路利用率,减少转接次数所建立 的直达路由。
·主要路由按给定关系正常使用的路由。
·次要路由当主要路由拥塞,或主要路由上的传输质量不好,或在主要路由正常业务开放时间以外情 况下所使用的路由。
·业务质量业务特性的综合效果。用以确定用户对该业务的满意程序。 注:业务质量由业务可用性、业务可毒性、业务的后勤支援、业务的可操作性以及传输性能等方面的组合来表征。
·网路参数一种在网路设计中表征网路基本特性的参数。
·网路故障由于网路工作不正常而阻止该网路提供某种业务时.在该网路上发生的情况。
·共路信令若干信道共用一条信令链路来传输经过这些信道上的业务所需要的全部信令的一种信令 方式。
·随路信令某一信道上流通的业务所需的信令信息均在本信道中发送,或在与其固定联用的信令信 道中发送的一种信令方式。
·信令网一种用于发送信令的网络。它由信令点和连接它们的共路信令链路组成.
·同步链路在两个同步节点之间发送同步信息的链路。
·同步网标称信号的相应有效瞬间被调整到同步的网路。
·同步节点在同步网中传递、发送或接收同步信息的节点。
·野战综合通信系统保障合成集团军完成战役作战任务,由单工无线电网、地域通信网并辅以战术卫星通信以 及升空平台通信等组成的通信系统。
·地域通信网在某一作战地域内,由交换、多路复用、保密、传输和用户终端等设备组成的可移动的战役 和战术通信网。
·直升机通信以直升机为载体,将无线电通信设备升至高空实施通信或转信的通信方式。
·系留气球通信以系留气球为载体,将无线电通信设备升至高空实施自动转信的通信方式。
·干结节点地域通信网进行群路传输和交换的连接点。
·入口节点为固定用户进入地域通信网而提供的入口单元。
·移动无线电双工通信分系统用户在运动中使用无线电设备实施双工通信的系统。
·干线节点网以覆盖在整个作战地域上的干线节点互连形成栅格状的公用网络。
·固定用户入口固定用户经入口节点进入干线节点网的入口;
·移动用户入口移动用户经移动通信分系统的中心台进入干线节点网的入口。
·系统控制和管理保障地域通信网内各要素和设备有效与可靠工作而进行的系统控制和管理。
·一级控制中心系统控制管理的最高级,负责整个系统的通信规划和资源分配。
·二级控制中心系统控制管理的第二级,根据一级控制中心的指示,拟制局部网络的具体操作指令。
·设备控制系统控制管理的最低级,设置在每个干线节点和个别入口节点上,根据二级控制中心的指 令,负责对节点的设备、链路等进行技术控制。
·干线节点交换机具有识别呼叫地址和路由选择功能的群路交换设备。
·入口交换机具有本地用户交换功能及中继(干线)交换功能的设备。
·用户交换机实现本地用户之间接续与交换的设备。
·移动用户中心台能对覆盖地域内的移动用户之间提供信息传输与交换的可移动的台站。
·移动用户台移动用户运动时使用的通信设备。
·战斗网无线电入口单元使单工无线电台进入地域通信网,并能与网内的固定或移动的双工用户进行通信的设备。
·线路端接单元使用电缆进行群路信号远距离传输时,电缆与信号源之间的接口设备。
·保密通信采用信息保密技术或信道保密方法防止信息被非法截获或弄懂的通信体制。
·信息保密用保密变换技术将需要保密的信息变成密文,使之不能弄懂通信内容的保密通信。
·信道保密对信道采取保护措施而使消息不被非法截获的保密通信。
·物理保密使用物理手段来保护保密设备的措施。
·密码学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的统称。
·密码编码学为避免信息内容暴露或被非法更改或利用,而对信息保密变换的原理、手段和方法进行研 究的科学。
·密码分析学为破译秘密变量密钥和(或)获得明文,而对密码体制和(或)密码进行分析的科学。
·加密使用保密变换技术将明文变换成密文的过程。
·解密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过程。
·明文未经加密处理的原信息,或者是密文经正确解密处理后的信息。
·密文通过加密产生的非直接可懂的信息。
·被动威胁在不改变通信系统状态的情况下非法泄漏信息内容的威胁。这种威胁有搭线窃听和信息 量分析。
·主动威胁使通信系统发生非授权改变的威胁。这种威胁有非法更改信息内容和填充假信息等。
·威胁对通信系统或信息的安全的可能侵犯。
·密码破译时间破开-种密码体制及其算法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密码掩蔽时间密码体制能够经得起-种特定攻击的时间。
·理想密码体制无论截获多少消息量都不会使密码分析者得到好处的密码体制。
·启始同步为了使收发信双方的密码同步运行而仅在通信开始时发出同步信号的一种同步制式。
·自同步用密文作为密码算法的输入,或从密文中提取密码同步信号的同步制式。
·线性等价量用以产生密码序列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最小长度。
·实际保密在理论上是不保密的,但对于密码分析者在确定的分析时间、设备和资金的条件下仍能实 现保密的密码体制。
·理论保密在密码分析者有无限的分析时间、设备和资金的条件下仍然能实现保密的密码体制。
·剩余可懂度从已经加密的电话中所能听懂的话音多少的量度。
·分组加密将消息按照一定的长度分成组,再用分组密码算法进行加密的体制。
·密码错误扩散密文传输中出现的一个错误,引起解密后的明文出现多个错误的现象。
·序列加密对信息序列逐个比特进行加密的体制。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与解密算法和解密密钥均不相同的一种密码体制。其加密密钥是公 开的,而其解密密钥是保密的。加密和解密均建立在某些难解的数学问题的基础上。
·数字加密对数字信息用数字密码(序列、分组)进行加密的过程。
·模拟加密通过改变模拟信号的时间、频率和幅值等参数而对信号进行置乱的加密方法。
·密钥在密码体制中,用于控制或改变密码算法和初态的参数。
·密钥管理产生、存贮、分配、注入、启用和销毁密钥的全过程。
·密钥产生器能够自动地、随机地和不可预测地产生密钥的装置。
·密钥序列由密钥生成的伪随机序列。又称密码序列。
·密钥枪用来存贮密钥并向保密机注入密钥的设备。
·基本密钥保密机中按照规则易于更换的密钥。又称原始密钥。
·消息密钥为了实现一次一密,在每次通信开始时,发信方通过信道传送给收信方的一种密钥。
·会话密钥一段通信期间用于对信息加密的密钥。
·用户选择密钥在不增加密钥更换工作量的条件下,扩大体制密钥而设置的一种密钥,又称族类密钥或算 法更换密钥。通常采用设置开关和键盘以及改变连线或通过更换存贮器的内容来实现该密钥 的更换。
·密钥字用作密钥的字。
·密钥片语用作密钥的片语。
·自身密钥用明文作密钥的密码体制。
·公开密钥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用于加密的密钥。
·秘密密钥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用于解密的密钥。
·主密钥在保密通信网中用于加密密钥的密钥。又称密钥加密密钥。
·鉴别交换以信息交换的方式确定信息身份的过程。
·存取控制为确保数据库的安全,限定某个用户只能存取或修改某一部分数据的控制手段。
·数字完整性数据不能以非法的方式被修改或被破坏的特性。
·数字签名在一个数字单元之后附加数据或对数据进行交换,使数据单元的接收者能证明该数据单 元的源及其完整性,并能防止伪造一个数据单元。
·数字安全采用存取控制方法和加密技术手段,以防止数据库中的数据被非法存取或被修改的安全 措施。
·密码校验函数用以检查数据单元完整性的运算函数。
·选择字段保护对需要传输的信息中的某一特殊字段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信息安全性抗信息流分析的安全特性。
·信息量分析通过对信息流状况(出现的方向、间隔、数量、频率)来推断出信息内容的一种威胁手段。
·信息量填充在信息流中填充一些假数据流,作为增强信息流安全的一种措施。
·穷举攻击采用遍历搜索方法企图还原明文或密钥的破译方法。
·密钥分配中心在保密通信网中,通过电路,秘密地完成向全网的保密机传输密钥的设施。
·信号元数字信号的一部分,由其离散定时和离散值来表征,并用来代表一个数字。
·数字率每秒传递的数字信号的信号元数目。
·线路数字率线路信号在每秒时间内所传送的信号元的数目。该数字率通常用“波特”表示。
·等效比特率为了在相同时间内传输与一个在给定比特率上的给定的数字信号相同的信息所必需的比 特率。
·抖动数字信号的各个有效瞬时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期非累积性偏移。
·漂移数字信号的各个有效瞬时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长期非累积性偏移。
·信息速率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秒。在二进制中,信息速率与信号速率在数值上 相等。
·受控滑动在一个数字信号中一组连续数字位置的丢失或增加,而这种丢失或增加的数量和瞬间二 者都是受控的,以便该信号能与不同于它自身速率的信号相一致。
·不受控滑动与传输一个数字信号相关的定时过程的失效所引起的一个数字或一组连续数字位置的丢 失或增加,这种丢失或增加的数量和瞬间都是不受控制的。
·数字信道两点之间进行数字信号单向传输的手段。
·数字电路两点之间在两个不同传输方向实现双向数字信号传输的两条数字信道的组合,以便维持 单个的通信。
·误码扩散在接收端当输入信号中有误码时,导致在输出信号中出现连续数目的误码。
·基带传输按数字信号的原始频带进行的信号的传输。
·交替传号反转码一种用三进制信号来传送二进制数字的成对不等性码。在该码中,二进制。“1”用正负极性 交替而幅度相等的信号元来表示,而二进制“0”则用幅度为零的信号元来表示,因此该码也称 为双极性编码。
·变形交替传号反转码基于交替传号反转码的一种线路码,该码根据规定的一组规则产生传号交替反转破坏点。
·平衡码一种其频谱不含直流成份的代码。
·高密度双极性码二进制N零取代码的一种形式。该码取消了三个以上的连零,当信号序列出现四个或更 多的连零时,则将第四个“O”变为“1”,从而在取代序列的最后一比特产生双极性破坏点。其编 码方法与二进制N零取代码相同。
·4B3T码一种三进制码,该码具有充分利用编码空间来获得尽可能高的信息速率。它将码组中的连 续4比特分为一组,然后再变换成3位三进制码。
·条件二相码它是利用某一相位的一个周期方波表示二进制“1”,而用与某一相位相反的方波表示二进 制“0”的方法进行编码的一种码型。
·均衡为减少码间干扰,对器件或信道的特性采取各种补偿措施加以校正的手段。
·横向滤波器由一个多抽头延时线和一个多抽头的输出端可变增益放大器组合而成的用以减少码间干 扰的滤波器。
·自动均衡器在传输速率较低,信道特性较差而要求又高的情况下使用的,能自动调整自身参数的均衡 网络。
·相位预均衡当群时延失真经过自动均衡器不能完全校正时,则在自动均衡器的前面增加一个相位预 均衡器,将线路的时延失真加以粗略地补偿,以减轻自动均衡器的负担。
·均衡能力均衡器所能均衡的最大时延差值。
·均衡器的收敛速度对信道特性进行手动或自动均衡调整,从开始均衡到眼图张开以及判决电路正确工作的 全过程所占用的时间。
·数字复用系列一系列数字复用等级,其中每一级用规定的数字率表征,每一级处理着较低级数字信号经 过复用而成的数字信号。
·数字-次群占有规定数目的信道时隙的数字信号的集合体,它占用数字复用系列的第一级。该集合体 具有2048kbit/s或1544kbn/s的标准化数字率。
·数字二[三][四]次群通过数字复用方法工作在数字复用系列的第二[三][四]级,具有6312kbjt/s或8448kbit/8 [32064kbit/8、34368kbit/s或44736k bjt/s][97728kbjt/s或139264kblit/s]标准化数字率,具有 规定数目的数字一[二][三]次群的集合体。
·数字复接器将若干数字信号用时分复用方式组合成单一的复合数字信号的设备。
·数字分接器将复合数字信号分解为若干数字信号的设备。
·数字区段数字链路与相关的数字复用设备的组合体。
·数字链路在连接交换设备或终端设备的两个数字分配架之间的全部设备或设施。在这两个分配架 之间可以是一个数字段,也可以是若干个互相串连的数字段。
·数字段两个相邻的数字分配架之间用以对规定速率的数字信号进行双向传输的全部设备和设施。
·数字有线段在单一类型的有线传输媒质(如电缆)上装备起来的数字段。
·数字有线链路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串连的数字有线段构成的数字链路。
·数字无线段借助于无线传输手段建立的数字段
·数字无线链路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串连的数字无线段构成的数字链路。
·数字序列完整性数字信号经过数字信道、电路或连接后,不应使信号元有任何顺序的改变。
·数字透明性数字信号经过数字信道、电路或连接后,不应使信号元的值和顺序有任何改变。
·正码速调整一种码速调整方法,其中用于传送数字信号的数字时隙所具有的数字率总是高于原来信 号的数字率。
·正/零/负码速调整一种码速调整方法,其中用于传送数字信号的数字时隙所具有的数字率在不同的时间可 能高于、等于或低于原来信号的数字率。
·子帧在一个帧内非相邻的时隙序列,其中每一时隙按重复率的n倍发生(n为大于l的整数)。
·帧定位接收设备的帧与所收到的信号的帧相同步时的状态。
·帧定位恢复时间从接收端得到有效帧定位信号到帧定位建立所经过的时间,其中包括反复核实帧定位信 号的有效性所需的时间。
·帧定位信号用于获得帧定位所需的特征信号,该信号在每帧中或每隔若干帧插入。
·帧定位时隙在每帧内占据同一个相对位置,用于传输帧定位信号的时隙。
·数字时隙被分配给单个数字信号的信号元的时隙。
·信道时隙在每帧内占据特定位置,并被分配给特定的时分信道的时隙。
·信令时隙在每帧内占据特定位置,并被分配用作传送信令的时隙。
·码距两个码组在对应位上的不同符号的位数。
·码重一个码组中所具有的非零符号的数目。
·分组码在纠错编码中,为了处理方便,先将信息码分组,每一组的校验码均只由本组信息码元按 照一定的数字规律产生,编码及译码均按组处理的码型。分组码包括线性码、汉明码、定比码以 及BCH码。
·BCH码能纠正多个随机独立错误的一种分组码。该码的码组长度n=2 m—l,校验码元长度n—k=mt,最小码距dmin>2t+l,纠错能力为t。
·门限译码按校验方程中发生错误的数目是否超过一半(即门限)来判决某个位置是否有错的一种特 殊译码方法,又称大数逻辑译码。
·概率译码利用信道的统计特性,通过直接比较最小距离或计算最大似然函数而进行的译码方法。
·序列译码按顺序在每一个节点逐枝搜索,判定译码器是否遵循正确路径译码的一种概率译码。
·数据通信按照协议在数据处理设备之间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
·数据传输用通信手段将数据从-地输送到另-地的传递过程。
·数据连接用交换设备将一定数量的数据电路互连起来的一种连接。
·数据电路两点之间具有发送信道和接收信道的双向传输手段。数据电路包括物理的和虚拟的两种。
·数据链路两个数据终端设备(DTE)中受链路协议所控制的部分以及两者之间相互连接的数据电 路的集合。
·数据信道单向传输数据的手段。
·逻辑链路在分组式操作中,通过由相关的发送信道和接收信道构成的数据链路进行双向同时传输 的手段。
·状态信道指示某个比特组是用于数据还是用于控制的信道。
·正向信道传输方向与信息传送方向-致的信道。
·反向信道传输方向与信息传送方向相反的信道。用于传输与正向信道有关的监控和(或)差错控制信号。
·编码独立的数据传输利用面向字符的协议,实现不受数据源编码限制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代码透明的数据传输利用面向比特的协议,实现与数据源采用的比特序列结构无关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差错控制控制传输差错并对其检测和纠正的技术措施。
·检错码一种使数据信号符合特定的组成规则,并能自动检测出接收信号中违背这些规则的差错 的代码。如“奇偶监督”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检错方法。
·纠错码一种使数据信号符合特定的组成规则,能自动检测出接收信号中违背这些规则的差错,并 能自动纠正其中一部或全部差错的代码。
·冗余码用多于需要的信号码元表示固有信息的-种代码。
·字符差错率错误接收的字符数与发送的字符总数之比。
·误组率错误接收的信息码组数与发送的信息码组总数之比。
·多路复用链路一种能够使一个数据终端设备通过一条通往数据网的单一电路获得多个入口信道的手 段。实现的方法有:分组交替、字节交替和比特交替。
·多路复用接口一种通过时分多路复用方式传送用户信道比特流的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DTE/DCE)接口。
·多路复用DTE/DCE接口上的用户信道在多路复用DTE/DCE接口上专门指定的时分多路复用链路中的一条双向通路,用于向 网络传送呼叫控制信息和在两个用户之间传送数据。
·流量控制用于控制数据网中两个特定点之间,例如在数据终端设备和一个数据交换局之间数据分 组传送速率的技术措施。
·分组式操作含有地址的分组式数据传输,而传输信道仅在传输该分组时才被占用。
·协议为使通信有效而制订的管理通信系统运行的规则。
·链路协议用以建立、保持和拆除某一逻辑数据链路,并通过该链路传送数据的一套规则。
·基本型链路控制规程利用信息交换用的七单位编码字符集中的控制字符进行数据链路控制的规程。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利用专门的比特序列(不是信息交换用的七单位编码字符集中的控制字符)进行数据链路 控制的规程。
·呼叫控制规程实现建立和断开-次呼叫所必需的-组协议。
·数据站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以及任何一种中间设备。
·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站的一部分,它可以是数据源或(和)数据宿。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数据站中数据终端设备和线路之间进行信号变换和编码的设备。
·数据源产生传输数据的功能部件。
·数据宿接收传输数据的功能部件。
·控制站控制和监视系统中所有站的文电传送状态,并进行异常状态恢复控制的站。
·辅助站非交换的多点网络中除控制站以外的所有站。
·主站在任何给定时刻都有权向从站发送信息文电,并负责保证信息文电传送的站。
·从站在任何给定时间都能接收主站信息文电的站。
·组合站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中包括主级站和次级站的数据站。
·主级站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中的数据站的一种,它提供数据链路的主控制功能,发出传输命令以及 解释接收到的应答。
·次级站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中的数据站的一种,它执行主级站所指示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
·分组式终端能够控制和形成分组、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数据终端设备。
·数据交换局在某点设置的用以交换数据业务的一套设备,它可以单独或同时提供电路交换、报文交换 或分组交换。
·数据集中器可使一个公用传输媒质能力比其同时可用的数据信道数量多的数据源服务的设备。
·数据复用器一种允许两个或更多的数据源共用一个公共传输媒质,从而使每个数据源都具有其各自 信道的设备(功能部件)。
·分组组合/分解设备一种能使不具备分组交换功能的数据终端设备接入到分组交换网的设备。
·中间设备一种可能插入在数据终端设备和信号变换设备之间,在调制器之前或解调器之后完成一 定附加功能的辅助设备。
·信源产生消息或消息序列的源。
·信源编码为提高有效性而对信源按一定规律进行数字变换的过程。
·连续信源产生连续消息的信源。
·离散信源产生离散消息的信源。
·信源编码器完成信源编码的装置。
·编码长度在PCM编码中每个样值所对应的二进制码元个数。
·本地解码器量化近似信号产生器。
·量化规律量化规律包括:最化区间数、虚的判定值、判定值、量化值、在适当的场合量化规律支配自 适应工作。
·话音编码按某种规则对话音信号进行数字化变换。
·图像编码按某种规则对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变换。
·传真编码按某种规则对传真信号进行数字化变换。
·线性编码对样值按均匀量化规则进行编码。
·非线性编码对非均匀量化的样值进行编码。
·波形编码直接将模拟信号离散化而变为数字信号序列。
·参数编码对信号的生成模型参数进行编码。
·统计编码根据编码对象的出现概率分别以不同长度的代码进行表示的一种编码。
·变换编码先对信号进行变换,然后再对变换后的信号进行编码。
·识别编码先对信号进行分析识别,然后再用对应的代码进行表示的一种编码。
·预测编码利用信号的多余度或相关性以及准周期性进行频带压缩的一种编码.
·无失真编码使信源的信息熵不受损失的编码。
·预测在差分脉码调制中,从连续的先前取样或量化数值中估计取样数值的方法。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根据信号或有关通路的某些特性自动调节预测规律和(或)量化规律的差分脉码调制。
·线性脉码调制量化分层间隔均等的脉码调制。
·非线性脉码调制量化分层间隔随输入信号变化或对输入信号进行压缩扩张的脉码调制。
·增量调制仅将每一个取样值与它的预测值之差的信号标记用单独一个比特编码的差分脉码调制。
·线性增量调制量化分层间隔均等的增量调制。
·总和增量调制对输入信号与编码器输出的数字信号之差进行积分后再进行量化编码的增量调制。又称 △—∑调制。
·数(字)控(制)增量调制根据编码输出数字信号的连码情况而改变量阶的增量调制。
·单[双]积分增量调制主积分器采用单[双]积分电路的增量调制。
·连续增量调制量阶随输入信号电平连续变化的增量调制。
·模拟压扩增量调制根据已经恢复的模拟信号的斜率来改变量阶值的增量调制。
·自适应增量调制量阶按-定规则适应信号变化的增量调制。
·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根据编码输出数字信号的连码情况来改变量阶的音节压扩增量调制。
·音节压扩增量调制采用音节压扩自适应技术的增量调制。
·瞬时压扩增量调制根据前面几个样值来改变量阶的增量调制。
·子带编码将输入信号的频谱分成若干个比较窄的子频带,再对每个子带信号分别单独编码。
·长度编码在传真信号编码中,代码值对应于信号长度的编码方法。
·空白编码在传真信号编码中,利用传真文件空白多的统计特性,将扫描分成空白行和非空白行的编 码方法。
·声码器通过压缩话音信号的多余度来降低编码率的设备。
·相关声码器利用话音的相关函数,间接地分析出频谱包络作为信息参数的声码器。
·共振峰声码器利用话音的第一、第二、第三共振峰作为信息参数的声码器。
·线性预测声码器直接从话音信号的时间波形提取信息参数的声码器。
·信道声码器将随时间变化的短期信号频谱作为信息参数的声码器。
·半声码器仅对话音频带的一半信号进行声码化压缩,而将另一半频带的信号保持不变的声码器。
·一维预测编码图像编码中,用同一扫描行中前面已知的若干抽样值来预测当前值的编码方法。
·二维预测编码图像编码中,用同一扫描行和前若干扫描行中邻近的抽样值来预测当前值的编码方法。
·三维预测编码图像编码中,在二维预测的基础上,再利用上一帧或以前若干帧的抽样值来预测当前值的 编码方法。
·前值预测编码图像编码中,用同一扫描行中前面最邻近的亮度抽样值来预测当前值的编码方法。
·二维游程编码图像编码中,两个记录像素的序列,一个是记录本行与上一行行程开始的差值,另一个记 录本行与上一行的行程差值。
·二值图像编码对仅有黑、白两个灰度的图像进行编码。
·跳(过)白(色)块编码越过白色区域仅对黑色像素进行编码的二值图像编码。
·虚判定值以实际判定值推断所得到的用来表示量化规律形成的两个未端量化区间的假设外界边缘值。
·基音确定话音主要音调的频率信号。
·基音提取从话音中提取基音的过程。
·有声或无声声带振动发出的音为“有声”音,气流摩擦发出的音为“无声”音。
·解压缩压缩过程中要损失-部分熵的不可逆编码过程。
·音节压扩系统的增益控制在相当于音节发生速率的周期性基础上的自适应技术。
·压缩比直接编码的数码率与某种编码的数码率之比。
·压缩与扩张编码前对信号进行处理。使得当信号越小时放大量越大,此过程称为压缩。解码时进行相 反的处理,此逆过程称为扩张。
·起始编码电平使编码器开始编码的最小电平。
·编码范围从编码器开始编码到出现电平过载时的编码器的输入信号范围。
·编码动态范围使解码信号量化噪声比大于规定值时的输入信号范围。
·电平过载在增量调制中,信号电压的变化斜率大于跟踪电压的斜率时,解码信号产生很大失真的现象。
·自适应量化量化过程中根据信号或相关通路的某些特性,可对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自动调整的过程。
·峰值限度由于量化值超出工作范围而不得不改用最接近的量化值。
·过载失真在量化中由于峰值被限制而产生的信号失真。
·量化信噪比系统输出的信号有效电压与量化噪声有效电压之比。
·量阶将原始信号量化为近似信号时所采用的量化阶距。
·初始量阶在自适应量化编码过程中无信号输入时的量阶。
·光信道传输光信号的通道。
·波长分割复用为了在一个公共的光学传输媒质上传输若干独立信号而将这些信号配置在一些分立的波 长上的复用。
·模式噪声在多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当光源的很强的相干性、光纤系统的空间滤除或模式滤除、以及 光源频率的随机漂移或光纤的随机微扰等因素同时具备时所形成的一种乘性噪声。
·大气激光通信利用大气传递激光信号的通信。
·光调制使光的强度、频率、相位以及偏振状态等参数随所加信号而变化的调制方式。
·发射孔径光学发射天线的最大通光孔径。
·接收孔径光学接收天线的最大通光孔径。
·波前匹配在光外差接收情况下,当携带信息的光波与本机振荡的光波混频时,为使光电探测器产生 最大的光电转换输出,则将以上两个光波在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上正面匹配,并垂直于光敏面 入射。
·大气衰减激光在大气中传播受到气体分子和悬浮微粒的吸收和发散影响。从而使光波强度逐渐减 弱的现象。
·光纤通信使用光纤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光缆由光导纤维、加强物和护套等构成的缆。
·野战光缆性能优良的光纤,配以高强度的加强物和护套而构成的,适合于野外简易敷设的光缆。
·光纤抗拉强度规定长度的光纤在不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光纤应变光纤受到给定应力时的伸长百分率。
·光耦合器光波导与光源或检测器之间,三个或更多的光波导之间互连以实现能量耦合的器件。
·光纤连接器装置在光纤未端,可重复插合与分离,从而对光纤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光中继器为了补偿经过线路传输而使光信号受到的衰耗与畸变所使用的一种光电设备。
·强度调制光源强度随携带信息的信号而变化,信号通过直接改变光源驱动电流而实现的一种光强 调制。
·光发射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能将此信号耦合到光传输媒质中去的设备。
·光接收机将从传输媒质中接收到的光信号通过解调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
·单模光纤仅能传输一种模式光波的光纤。
·多模光纤能传输多种模式光波的光纤。
·消光比电光器件在有脉冲和无脉冲两种情况下出光功率的比值。
·mBnB码将原始码流按m比特分组后,又将每个码组按一定规则变换成n比特的码组。其中m与 n均为正整数,而且n>m。
·附加奇偶位码将原始码流按m比特分组,在每一组的末尾插入一位校正码,从而使每组码内“l”(或 “0”)的个数为偶数。所形成的新的码流每组为m+l比特。
·同步卫星通信系统利用对地静止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实现信号转发的一种多址通信系统。
·相位卫星通信系统利用若干个在同一轨道上等距离分布的运转卫星实现信号转发的一种多址通信系统。
·随机卫星通信系统利用在数千至一万公里高度上的不同轨道上运转的许多运动卫星实现信号转发的一种多 址通信系统。
·有源通信卫星能够发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的通信卫星。
·无源通信卫星能够反射无线电信号的通信卫星。
·延时转发型通信卫星一种非同步卫星。当卫星运动到某发送地球站上空时,将地球站发来的信号接收并贮存下 来,然后运动到某接收地球站上空时,再将贮存的信号发送给该接收地球站。
·实时转发型通信卫星能将某个发送地球站传来的信号即时地转发给一个或多个接收地球站的通信卫星。
·单跳信号仅通过一条上行线路和一条下行线路进行传播。
·双跳信号通过两条上行线路和两条下行线路进行传播。
·星下点卫星与地球中心的连线通过地球表面时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协调距离当采用共同频率时,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为了避免相互干扰而必须隔 开的距离。
·便携式地球站用于军事上的便于携带的小型地球站。
·移动式地球站安装在运动平台上的地球站。
·战略通信卫星能够完成全局性战略通信任务的通信卫星。
·战术通信卫星能够完成地区性战术通信任务的通信卫星,它能为军用飞机、舰船、车辆以至于单人背负 地球站提供机动通信条件。
·时分多路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同一线路上使用时分制同时传送多路信号的微波接力通信系统。
·频分多路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同一线路上使用频分制同时传送多路信号的微波接力通信系统。
·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相邻两个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在视距范围(通常为50公里)之内的微波接力通信系统。
·超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相邻两个中继站之间的距离超出视距范围的微波接力通信系统。
·再生转接接收来的数字信号,经过数字微波接力通信中继站进行再生处理后再进行调制而发射的 转接方式。
·非再生转接在数字微波接力通信中继站,接收来的数字信号不进行数字解调处理而进行转接的方式。
·再生站微波接力通信线路中对所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再生处理的中继站。
·非再生站微波接力通信线路中不对所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再生处理的中继站。
·微波放大中继站微波接力通信线路中仅对微波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中继站。
·无源中继站微波接力通信线路中,没有收发信机而仅利用反射板或天线改变中继信号传播方向的微 波站。
·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能传输离散数字信号的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
·窄带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传输小容量信号的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
·移动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用于野战网和应急通信的可移动的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
·对流层散射通信站对流层散射通信线路中具有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功能的通信站。
·移动对流层散射通信站对流层散射通信线路中具有可移动的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的通信站。
·电离层散射通信站电离层散射通信线路中具有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功能的通信站。
·舰载散射通信设备安装在舰船上,用于舰与舰之间或舰与陆地之间的散射通信设备。
·可搬运的散射通信设备装置在集装箱中,由汽车、轮船、飞机运输的,便于快速开通的散射通信设备。
·应急散射通信设备当散射通信站被摧毁时,为了保证通信联络不问断而紧急使用的散射通信设备。
·衰落分布信号电平衰减值超过某参考电平值的概率。
·衰落余量为确保散射通信电路的传播可靠性,针对衰落影响程度而留出的信号电平余量。
·总衰耗在无线线路中,发射机输出功率与接收机输入功率之比,以分贝表示。
·传输损耗对于某一传输电路,发信端的发射天线输入功率与收信端的接收天线输出功率之比。
·基本传输损耗对于某一传输电路,发信端的无方向性发射天线输入功率与收信端的无方向性接收天线 输出功率之比。
·自由空间基本传输损耗在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以各向同性天线代替原来使用的天线, 并使之处于一个完全绝缘、介质均匀、各向同性的无限空间环境中,传输信号所产生的传输损 耗。
·相对于自由空间的损耗基本传输损耗与自由空间基本传输损耗之差。该损耗包括:吸收损耗、有效反射或散射损 耗、极化耦合损耗、天线―介质耦合损耗以及直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干涉效应引起的损耗等。
·散射损耗通过散射传播而引起的信号能量的损耗。
·天线―介质耦合损耗在对流层散射线路中,路径天线增益Gp不等于收、发天线自由空间增益之和GT+GR(以 分贝表示),而这路径天线增益的意义是收发天线在对流层散射传播中能够实现的增益,因此, 收发天线自由空间增益之和与路径天线增益之差即为天线介质耦合损耗Lc,列式表示即为: Lc=GT+GR—GP。
·图像通信传输图像信息的通信方式,包括传真、电视、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电写通信、静态图像通 信、图文电视以及可视图文等。
·静态图像通信将静止思像或者活动图像在某一瞬问的画面进行摄像后,通过有线、无线、卫星或光纤信 道传输,在收信端经视频存贮器(帧存贮器)存贮,然后连续输出,将静态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
·可视图文按照标准化的规程及接入方式,经由通信网向用户提供终端与数据库间通信并可进行图 文显示的一种交互式通信业务。
·可视电话既能通话又能同时传送活动的或周期变化静止图像的通信。
·图文电视在播送普通电视节目的同时,利用电视信号的场消隐期间播送文字和简单图案信息的数 字编码,并按一定的格式进行编辑,周期性地重复进行广播。接收端使用带有附加器的电视机 进行显示或用打印机进行打印,并可通过控制键盘进行选择。
·传真应用扫描技术将固定的图像以电信形式进行传输,而在接收端以记录形式复制出来的一 种电信技术。
·电话网用户传真在电话交换网上,用户终端之间的公用传真业务。
·数据网用户传真在公用数据网上,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公用传真业务。
·传真扫描设备传真机中完成扫描过程的设备,其类型可分为机械扫描设备、电子——机械扫描设备和电 子扫描设备。
·传真记录设备传真接收机内完成记录过程的设备。从接收到的传真信号中导出像素,并通过一定的方法 (如机电记录法、烧灼记录法、电化学记录法、照相记录法及静电记录法等)将其转换成记录材 料上的光密度分布。
·电视制式转换将一种制式的彩色电视信号转换成另一种制式的彩色电视信号的技术。
·电视跟踪用电视摄像机跟踪目标,使目标的活动景像显示在监视器荧光屏上的跟踪方式。
·模拟训练电视系统用以仿造真实环境,使受训人员在训练场地接受近似实况演练的电视系统。
·图形显示信息源为若干数据,由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没有灰度等级的图形。
·图像显示将信息内容以具有一定灰度等级或色度要求的图像形式显示。
·大屏幕显示屏幕面积大于1平方米的图形或图像显示。按其所用技术分为投影式大屏幕显示和平板 式大屏幕显示。
·投影显示采用投影技术实现的内光源投影显示和外光源投影显示。
·平板显示将单元点按矩阵排列组成平板作为显示装置,以短阵扫描方式控制有关的单元点顺序发 光而实现的显示。
·战术电台用于战术通信的无线电台。
·坦克电台装置在坦克或其它装甲车辆内的无线电台,是乘车战斗的指挥员和车长实施战斗指挥的 主要通信工具。
·任意选址无线电通信一种采用频分制和时分制相结合的宽频带通信方式。
·扩展频谱通信一种射频带宽远大于信息带宽的抗干扰通信方式。
·自适应通信能对传输环境实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调整系统设备工作状态的通信方式。
·标称带宽分配给一个信道的包括防护频带在内的最大频带。
·必要带宽对于一个给定种类的发射,频带的宽度恰好能够按照规定的条件在保证所需速率及质量 条件下传送信息的带宽。
·指配频带一个电台有权使用的发射频带,其宽度等于必要带宽加上两倍的频率容限的绝对值。
·占用带宽所占用的一个频带宽度。对于该频带宽度,低于最低频率和高于最高频率以外的平均发射 功率均各等于一个给定发射的总平均功率的某一给定百分比β/2。除非另有规定,β/2值应取 0.5%。
·带外发射在紧邻必要带宽之外的某个频率或某些频率上,由线性调制过程产生的发射。
·杂散发射在必要带宽以外的某个或某些频率上,由非线性调制过程产生的发射。它的电平可以在不 影响相应信息传输的条件下予以降低。
·寄生发射由电源波纹或寄生振荡对载波调制所产生的发射。
·泄漏发射造成有关数据或载有信息的信号泄漏的非故意发射。
·15超群组将15个超群(信号)进行频分复用,使它们被安置在标准带宽为3716kHz的频带内,并在 频谱上占有若干规定位置中的一个。15超群组通常是900个频分复用电话通路的组合群。
·标准群符合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的群为标准群,否则为非标准群。
·基群[超群][……]转接在基群[超群][……]链路上的某个地点,通过基群通过[超群通过][……]滤波器,将两个 相邻的基群[超群][……]段串接起来。
·分支直接通过连接滤波器将两个频分复用链路相互连接起来。
·基群[超群][……]链路两个相邻接的基群[超群][……]配线架(或等同设备)之间对规定带宽信号进行传输的全 部通信设施。
·平发送载波电话终端机送到线路上的输出信号电平不随传输频带内的频率不同而变化。
·斜发送载波电话终端机送到线路上的输出信号电平在传输频带内随频率具有一定的斜度特性。
·接收电平反预斜在载波电话终端机的收信支路中,将所接收到的经过发送预斜的信号,通过反预斜网络恢 复其原有频率特性的过程。
·自动电平调节在载波通信系统中串接信号电平自动调节装置,以补偿信号经电路传输后的电平的变化。
·导频信号在载波通信系统中传送的用作测量、监控或调节的单个频率的信号。
·参考导频在载波通信系统中用作维护和调整群路传输电平的导频信号。
·调节导频在载波通信系统中用作维护和调整线路传输电平的导频信号。
·频率比较导频在载波通信系统中用作发送端载频与接收端载频之间的频率比较或相位比较,或用作这 些载频同步的一种导频信号。
·集中控制导频调节有人增音站内的导频控制器不仅控制本站的调节网络,而且还控制该有人增音站以前的 一个有人段内的各个无人增音站的调节网络。
·予、后调节在有人段内间隔若干个无电平调节的基本增音机,加入一个以地温控制为予调节,以导频 控制为后调节的无人增音机,以此进行传输电平调节。
·地温加导频调节在有人段内,间隔若干个以地温调节电平的基本增音机,加入一个以导频调节电平的无人 增音机,以此进行传输电平调节。
·载频纯洁度所需的载频电平与其它无用的旁频电平之差。又称旁频防卫度。
·分配效应载频分配电路所连接的任意一个调制支路开路或短路时对其它调制支路的载频电平所产 生的影响。
·脉冲法遥测从有人站向线路发送脉冲遥测信号,这些信号经各无人站返回该有人站。根据返回脉冲信 号的先后顺序和它们幅度的变化,来分析判断沿线各无人站的站位以及相应无人机的工作情 况。
·频率法遥测通过有人站接收各无人站发出的不同频率的遥测信号,根据这些信号的电平变化,来监视 各无人站和电缆传输的情况。
·自动循环监测遥测接收设备根据所接收的遥测信号,按沿线无人站的次序,循环显示各被测无人站的编 号及遥则信号电平。
·均衡在载波通信系统中,对线路上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缓慢变化的衰减频率特性偏差进行 补偿,包括基本均衡、补偿均衡、干线均衡和扫尾均衡。
·“导线--大地”制远供使用对称电缆中的一对高频芯线或一个回轴管中的内导体作去线,而使用在地作回线的 远距离供电方式。
·“导线--导线”制供远当传输线路为对称电缆时,使用该电缆中的一对高频芯线作为去线,而使用另外一对高频 芯线作为回线的远距离供电方式。 当传输线路为同轴电缆时,使用来去两个同轴管的内导体构成供电回路的远距离供电方 式。
·字符交错电报在一个公共信道中,顺序地传送来自每个单独信道的字符的时分多路复用电报。
·比特交错电报在一个公共信道中,顺序地传送来自每个单独信道的每个字符的信号码元的时分多路复 用电报。
·调频式载波电报在“传号”和在“空号”时分别发送振幅相同频率不同的载波的通报方式。
·调相式载波电报在“传号”和在“空号”时分别发送频率与振幅均相同而相位相反的载波的通报方式。
·起止式传输使用起止式信号的传输方式。其中表示字符或字组的每个等长度电码码元组的前部有一 个起动信号,其后部有一个停止信号。
·调制速率长度为单位间隔的持续时间或信号码元最短理论持续时间的倒数。
·差分相移键控一种角调制方式。它是利用调制波相对于相邻的前一个信号码元相位的不连续的变化来 表示正在进行调制的离散信号中的每个特征状态。
·正交相移键控一种移相键控方式。正在进行调制的离散信号中,其每个特征状态都用载波振荡的一个特 定相位来表示。特定相位取四种不同的值,各值间的差为90度的倍数。
·分组交换将报文分成有地址的报文组,在网络的节点上按报文分组接收、存贮、转发电报报文的电 报自动交换方式。
·特征状态按照一种代码原则来规定某个信号码元意义的一种码元状态。
·特征状态数按照一种代码原则,一个信号码元所能呈现的不同特征状态数。
·特征瞬时离散信号中由一种特征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特征状态时,发生状态变换的那一瞬间。
·电报通信差错率一份电报中接收错误的字母信号数与拍发该电报所发送的字母信号总数之比。
·时间畸变由于报路上存在的干扰以及电报设备调整不当等原因,使离散信号的特征瞬时与对应的 理想瞬时不一致,从而引起接收端复制的电报信号长度的变化。
·单个畸变度给定的特征瞬时与相应的理想瞬时相比较所偏移的代数值对规定的单位间隔之比。当特 征瞬时发生在理想瞬时之后,则偏移为正。反之,当特征瞬时发生在理想瞬时之前,则偏移为 负。
·起止畸变度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到达接收端的起止信号,其特征瞬时的单个畸变度的最大绝对值. 畸变度的测量结果应标有观测的时间长度。该畸变度可分为滞后畸变度(正值)和超前畸变度 (负值)。
·固有畸变度当传输信道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无畸变时,由于传输信道的影响,使信道输出端所收到的信 号发生的畸变度。固有畸变为信道引起的各种畸变的组合,包括偏畸变、特性畸变以及不规则 畸变等。
·周期性畸变由于有周期性质的原因(例如发报机分配器的电刷接触时间的不规则性或交流电流引起 的干扰影响等)所引起的一种时间畸变。该畸变使得在特征瞬时序列中的单个畸变度本身显示 有周期性。
·发报机畸变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在发报机输出端所测得的时间畸变。
·综合起止畸变度在假定的单位时间间隔和理论时间间隔与标称调制速率的持续时间完全相符合时所测定 的起止畸变度。按照规定,特征瞬时发生在理想瞬时之后时,该畸变度为正值,反之若发生在前 则为负值。
·预校正为了全部或部分地补偿传输信道中的特性畸变的影响,在传输信道发送端对电报信号施 加一个人为的电报畸变的措施。
·传输参数表示电磁波沿通信回路传输的特性的参数,它包括一次和二次传输参数。
·一次传输参数沿通信回路均匀分布的单位长度的有效电阻、电感、工作电容和绝缘电导等四个参数。这 些参数仅取决于传输线的结构、所用材料和使用频率。
·二次传输参数根据一次传输参数和频率推导出来的表示传输线特性的参数,它包括传播常数(含衰减常 数和相移常数)和特性阻抗两个参数。
·干扰参数表示电信号从一个回路串到另一个回路的程度,以及回路对外界干扰的防卫能力的参数。 它包括一次和二次干扰参数。
·一次干扰参数沿通信回路随机分布的与电压和电流的振幅无关的电耦合、磁耦合以及耦合阻抗等参数。
·二次干扰参数表示串音程度的参数,它包括串音衰减和串音防卫度等参数。
·近端串音衰减主串回路的发送电平与同一端的被串回路测得的串音电平之差。
·远端串音防卫度被串回路中产生的串音,其传输方向与主串回路的信号传输方向相同时,在串音所到达的 被串回路的接收端,信号电平与串音电平之差。
·通信电缆传输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等电信信息的电缆。
·对称电缆由对地对称的绝缘芯线组成的电缆。
·同轴电缆由一个或若干个由互相绝缘且同心排列的内导体和管状外导体构成的同轴管组成的电 缆。
·综合通信电缆既包含同轴对又包含对称回路和信号线的电缆。
·纵向密封电缆在电缆内填充不透水的介质,用以阻止水和水汽沿纵轴扩散的电缆。
·野战通信电缆在作战地区或在野外供临时沟通有线通信联络,并具有良好的电气、机械、物理性能的电 缆。
·被复线用于连接电话机的、可以重复收放而又便于携带的单对绝缘通信线。
·野战电缆用于传输音频信号、载波信号或数字信号,可以重复收发并带有电连接器的电缆。

相关术语

·正常视线该线在水平视线下约15°至35°,即相当于头部和两眼都处于松弛状态时的视线
GJB 307-87 歼(强)击机座舱视野和主仪表板视区)
·应急操纵装置应急操纵装置系指驾驶员在非正常情况下,需要使用的操纵装置。
GJB 718-89 单座和串列双座固定翼飞机座舱布置)
·应急通信为应付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军事通信。也称快速反应通信。
GJB 700A-2006 军用通信系统术语)
·应急投放载机在空中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将导弹或连同发射架一起抛弃的保安措施
GJB 357-87 空-空导弹最低安全要求)
·正常视力正常视力是指 1.0/1.0 视力,若需要,可用眼镜校正。
GJB 17.1-84 刀叉型接触件中心螺杆连接矩形电连接器总规范)
·正常工作外部电源没有出现使供电特性降低到超出规定要求的工作状态。
GJB 572A-2006 飞机外部电源供电特性及一般要求)
·非正常工作外部电源出现了不正常或故障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电源的供电特性超出了正常工作极限但仍保 持在非正常工作极限之内。 外部电源保护装置应在供电特性超出非正常工作极限之前动作,使外部电源的输出发生不能自动恢 复的断开。
GJB 572A-2006 飞机外部电源供电特性及一般要求)
·正常燃烧稳定而完全的燃烧。
GJB 741-89 火药术语、符号)
·应急操舵装置当主操舵装置失灵时,为继续操纵潜艇所设置的能应急投入使用的操舵装置。
GJB 38.12-86 常规动力潜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操舵装置)
·正常大气条件温 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气 压:86~106kPa(650~800mmHg)
GJB 38.13-86 常规动力潜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短波发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