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颤振

标准号:GJB 624.5-88   标准名称:军用飞机科研试飞训练要求飞机振动和颤振       1988-11-08

基本信息

【名称】 颤振
【英文名称】
【定义】 机体结构在气动力、弹性力、惯性力相互作用下构成的自激振动。

同源术语

·飞行振动环境测量简称“飞行振动测量”,是在实际振动环境中测定机体结构、机载设备,机上人员(试 飞员、飞行人员及乘员)所在部位振动水平的试验。
·过度振动系指结构振动水平太高.使机体结构造成不应有的损伤;使机载设备丧失正常功能;使 机上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或不能忍受的那种振动。
·抖振飞机在大迎角飞行时气流分离或在跨音速飞行时由激波附面层干扰造成的气流分离引起 压力脉动,而激起的飞机结构模态响应。
·抖振边界飞行试验在装有特定测试仪器的飞机上,测定飞机升力出现不稳定性最低界限的飞行试验。
·经典颤振亦称耦合颤振,是飞机升力面等结构藉助自由度间耦合,从来流中提取能量而构成的自 激振动。主翼面的耦合颤振多半会造成灾难性事故的爆发型颤振。
·嗡呜在跨音速范围内,由激波位置、激波附面层干扰、结构非线性等因素作用下而构成的飞 机舵面(副翼或方向舵)单自由度颤振。
·失速颤振在激波失速马赫数为中心的窄马赫数范围内,由脉动压力与结构模态运动相同步而构成 的自激振动。
·旋转颤振螺旋桨、涡轮风扇、直升机旋翼在陀螺力矩作用下,俯仰振动和偏航振动相耦合而产生 的旋转不稳定性。
·壁板颤振处于超音速流(1<M<1.5)中的机体外表面,气流入口处以及其他承受气动载荷的壁 板所产生的不稳定性振动。
·伺服颤振自动控制系统与飞机的气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激振动。

相关术语

·颤振在气流中运动的结构在空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自激振动。低 于颤振临界速度时,振动是衰减的,等于颤振临界速度时,振动保持等幅;超过颤振临界速度 时,在多数情况下,振动是发散的;从而导致结构失效。
GJB 540.8-88 飞航导弹强度和刚度规范气动弹性不稳定改性)
·颤振临界速度产生颤振的最小速度(真实速度或当量速度)。
GJB 540.8-88 飞航导弹强度和刚度规范气动弹性不稳定改性)
·当量颤振临界速度当量临界速度由下式定义:

GJB 540.8-88 飞航导弹强度和刚度规范气动弹性不稳定改性)
·气动力模型一种在气体动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研究膛内射击现象的内弹道学理论
GJB 371-87 弹道学术语及符号)
·空气动力(气动力)空气对运动物体的作用力。
GJB 371-87 弹道学术语及符号)
·切线惯性力偶当载体变速旋转时质心在载体旋转轴上的引信零件相对载体受到的与角加速度方向相反 的惯性力偶。
GJB 375-87 引信术语符号)
·颤振系指风扇和压气机叶片在气动力、弹性、惯性力相互作用下而构成自激振动。
GJB 624.8-88 军用飞机科研试飞训练要求发动机强度和振动)
·机体结构指飞机的机身、机翼、尾翼、鸭翼、起落架、座舱盖、操纵系统的机械元件和结构元件、操纵 面、雷达罩、天线、发动机架、发动机短舱、外挂挂架、结构运动机构以及其它承力构件。
GJB 775.1-89 军用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飞机要求)
·颤振颤振是在气流中运动的结构在空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一 种自激振动。低于颤振速度时,振动是衰减的;等于颤振速度时,振动保持等幅;超过 颤振速度时,在多数情况下,振动是发散的,从而引起结构的破坏。
GJB 67.7-85 军用飞机强度和刚度规范气动弹性不稳定性)
·飞行颤振试验飞行颤振试验是一种用以确定颤振余量的试飞方法。它通常以测量亚临界状态下结 构响应的办法,用很小的速度或马赫数增量逐步进行。而且,必须在分析前一次试验所 得到的数据以后,才能决定是否作更高速度的试飞。
GJB 67.7-85 军用飞机强度和刚度规范气动弹性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