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主结构

标准号:GJB 421A-97   标准名称:卫星术语       1997-11-05

基本信息

【名称】 主结构
【英文名称】 primary structure
【定义】 与运载火箭连接,承受并传递卫星主要载荷的卫星结构。如承力筒结构、(受力)壳体、防 热结构和安装部件等。

同源术语

·空间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深空距离地球约等于或大于地一月距离(约 3.84× 103km)的宇宙空间。
·空间资源地球大气层以外可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环境、能源与物质资源。包括空间高远位置、 高真空、超低温、强辐射、微重力环境、太阳能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物质资源等。
·航天a.利用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活动。 b.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
·航天技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航天系统航天器、航天运输系统、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网、(用户)应用系统以及其它保障设施组 成的完成特定航天任务的综合工程系统。如卫星航天系统、载人飞船航天系统和空间探测器 航天系统等。
·航天工程a.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 b.某一项航天系统的研制任务或建设项目。如卫星航天工程、载人飞船航天工程和空间 探测器航天工程等。
·航天系统工程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组织管理航天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 造、试验和应用的技术。
·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太空),执行探索、开发或利用太空等特定任务的飞行器。 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空间探测器等。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或卫星。
·载人航天器载有航天员或其它乘员的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载人飞船供航天员短期生活和工作并返回地球的载人航天器。如卫星式载人飞船、登月飞船等
·空间站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的大型载人航天器。
·空间探测器对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如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和 行星际探测器。
·航天运输系统泛指在地球和太空之间或在太空中运送航天器、人员或物资的飞行器系统。包括运载器、 运输器、轨道机动飞行器和轨道转移飞行器等。
·运载器从地球把航天器送入太空运行轨道的飞行器。如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
·运载火箭从地球把航天器送入太空运行轨道的火箭,通常为多级火箭
·运输器在地球和太空之间往返运送人员、物资的飞行器。
·航天器发射场发射航天器的基地。包括测试区、发射区、发射指挥控制中心、综合测量设施、勤务保障设 施等。
·航天测控网对运载火箭、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监视、指挥和控制的综合系统。包括发射指挥控制中 心、测控中心、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测控站和多种传输线路及设备(见 GJB 2496 第 3.4.1 条)。
·空间技术a. 研制、管理和应用航天器的工程技术。包括有效载荷技术、保障系统技术、航天器系统 工程和航天器应用技术等。 b. 见航天技术。
·航天器工程a. 研制和管理航天器的工程技术。包括有效载荷技术、保障系统技术和航天器系统工 程。b. 某一项航天器的研制任务或建设项目。
·有效载荷a. 对航天运输系统而言,为运送的航天器、人员或物资。 b. 对航天器而言,为直接执行特定航天任务的分系统、设备或人员。 c. 对航天器的返回舱而言,为返回的航天员、回收的信息载体、材料或制品等。
·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器有效载荷与(用户)应用系统组成的航天技术应用的工程系统。如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遥感系统、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等。
·地球站设置在地球表面或地球稠密大气层内与航天器进行信息联系,或通过航天器、其它空间物 体进行无线电中继的台站。如通信站、数据接收站、测控站、数据注入站等。
·卫星航天系统人造卫星、运载器、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网、(用户)应用系统以及其它保障设施组成的航 天系统。
·卫星航天工程人造卫星航天系统的研制任务。
·卫星工程a. 研制和管理人造地球卫星的工程技术。包括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卫星服务系统技术和 卫星系统工程。 b. 某一项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任务或建设项目。
·卫星系统工程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组织管理人造地球卫星的的规划、研究 设计、制造、试验和应用的技术。
·科学卫星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人造地球卫星。如空间探测卫星、天文卫星等
·空间探测卫星对空间环境进行探测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
·天文卫星对宇宙天体和其它空间物质进行观测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
·技术试验卫星用于航天技术和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的人造地球卫星。
·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为科学研究服务和用于航天技术、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的人造地球卫星。
·应用卫星为国民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服务的人造地球卫星。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和侦察卫星等。
·地球观测卫星用于观测地球(含大气层)以及用于大地测量和目标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
·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对地球(含大气层)各种特征及现象进行遥感的人造地球卫星。如气象卫星、地 球资源卫星、海洋观测卫星、侦察卫星等。
·气象卫星用于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用于勘测和研究地球资源(如农林、土地、海洋、水文和矿藏等资源)的人造地球卫星。
·海洋观测卫星用于观测和研究海洋的人造地球卫星。
·环境监测卫星用于搜集与监测自然灾害与环境信息的人造地球卫星
·侦察卫星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如成像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和海洋监 视卫星等。
·成像侦察卫星主要通过光学、电子或光电系统获取图像信息的侦察卫星。
·返回式照相侦察卫星主要采用光学摄影系统并回收航天胶片的侦察卫星
·无线电传输型侦察卫星将获得的对方重要目标的图象信息,经无线电传输给地面的侦察卫星。
·雷达侦察卫星采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侦察卫星。
·普查型侦察卫星用于大面积监视对方军事活动、战略目标和设施的侦察卫星。
·详查型侦察卫星用于获取对方重要目标详细情报的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用于获取对方雷达和电信设施发射的信号,并测定其地理位置的侦察卫星。
·雷达电子侦察卫星用于测量或获取对方雷达性能参数、位置分布、信号特性和工作状态等信息的电子侦察卫 星。
·通信电子侦察卫星用于测量或获取对方通信电台的通信内容、通信体制、性能、数量、配置状态及其变动情况 等情报的电子侦察卫星。
·预警卫星用于发现、识别和跟踪战略导弹发射和主动段飞行,提供早期预警信息的侦察卫星。
·海洋监视卫星用于监视和搜索海上舰船和潜艇活动,获取对方舰船的雷达信号和无线电通信信号的侦 察卫星。
·测地卫星用于测定地面点位置坐标、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人造地球卫星。
·摄影定位卫星用摄影的办法精确测定地面指定目标的经纬度和高程、用于制作指定地区地形图的卫星。
·通信卫星用于中继无线电通信信息的人造地球卫星。
·直播卫星向规定服务区发送广播和电视信号,供公众直接接收的人造地球卫星。
·海事卫星用于海上和陆地间、海上船舶间无线电联络的通信卫星。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转发地球站对低中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和中继航天器发回地面信息的通信卫星。
·数据中继卫星用于航天器之间或航天器和地面之间数据传递的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用于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
·截击卫星用于袭击、破坏敌方太空目标的人造地球卫星。
·返回式卫星部分舱段再入地球稠密大气层并安全回收的人造地球卫星。
·微重力试验卫星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进行材料、生物等各种科学试验的人造地球卫星。
·生物卫星用于生物学试验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
·绳系卫星通过系绳与另-个航天器相连接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采用地球同步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静止卫星采用地球静止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静止卫星。
·太阳同步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总体设计根据任务书和合同要求,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优选卫星总体方案,确定卫星分系统的构成 并拟定、协调、优选和控制卫星各项参数及性能指标,使卫星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卫星构型设计对卫星的外形、结构形式、总体布局、质量特性及与运载器接口关系等进行的设计和技术 协调。
·卫星分系统设计根据卫星分系统的设计任务书,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优选卫星分系统方案,确定卫星分系统 构成及其性能指标,以满足卫星总体要求的设计过程 o
·卫星分系统完成卫星某一主要功能的星上部件、组件的组合。如遥感系统、结构系统、电源系统等。 可分为有效载荷(系统)和卫星服务系统两类。简称卫星××系统。
·遥感分系统用于卫星遥感的卫星有效载荷。主要包括星载遥感器和附件。简称遥感系统。
·数据收集分系统用于接收、储存和转发地面数据收集平台发送的环境数据的卫星分系统。简称数据收集 系统。
·侦察分系统用于卫星侦察的卫星有效载荷。主要包括星载遥感器和电子侦察设备。简称侦察系统。
·通信分系统用于卫星通信的卫星有效载荷。主要包括通信转发器和通信天线。简称通信系统。
·导航分系统用于卫星导航的卫星有效载荷。主要包括卫星时钟、导航数据存储、数据注入接收机等。 简称导航系统。
·测地分系统用于卫星测地的卫星有效载荷。简称测地系统
·服务系统保障航天器有效载荷正常工作的航天器分系统,又称保障系统。
·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用于支承、固定仪器设备,传递和承受载荷,并能保持卫星完整体及完成各种规定动作功 能的卫星分系统。包括卫星结构、总装件、卫星机构等。简称结构与机构系统。
·电源分系统产生、储存、变换电能的卫星分系统。简称电源系统。
·热控制分系统用于控制卫星内外的热交换过程,使其平衡温度处于要求范围内的卫星分系统。简称热 控系统。
·压力控制分系统维持密封舱内一定大气压力的卫星分系统。简称压控系统
·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卫星分系统的总称。简称姿轨控系统。
·姿态控制分系统用于控制卫星姿态的卫星分系统。简称姿控系统。
·轨道控制分系统用于控制卫星轨道的卫星分系统。简称轨控系统。
·测控分系统遥测、遥控和跟踪测轨卫星分系统的总称。简称测控系统。
·遥测分系统用于卫星遥测的卫星分系统。简称遥测系统。
·遥控分系统用于接收地面遥控指令,直接或经数据管理分系统实施卫星遥控的卫星分系统。简称遥 控系统。
·跟踪测轨分系统用于协同地面测控站测定卫星轨道参数的卫星分系统。简称跟踪系统。
·数据传输分系统用于卫星与地面之间各种数据传输的卫星分系统,简称数传系统。
·数据管理分系统用于储存各种程序,采集、处理数据以及协调管理卫星各系统工作的卫星分系统。简称数 据管理系统。
·返回分系统用于保障返回式卫星安全、准确返回的卫星分系统。简称返回系统。
·回收分系统用于保障回收舱安全、准确回收的卫星分系统。简称回收系统。
·总体电路分系统用于整星供配电、信号转接、火工装置管理和设备间电连接的卫星分系统。简称总体电路 系统。
·模装星用于协调卫星设备布局、电缆、管路走向和模拟总装的卫星模型。
·结构星在初样阶段,用于静、动力试验以检验卫星结构强度及结构设计合理性的卫星模型。
·热控星在初样阶段,用于热平衡试验以检验卫星热设计方案合理性的卫星模型。
·电性星在初样阶段,用于电磁兼容性试验和电性能试验以检验卫星各分系统间综合电性能的卫 星模型。
·工程鉴定星在正样阶段,与发射卫星技术状态一致,用于地面鉴定试验的卫星。又称正检星。
·正样星在正样阶段,通过验收试验可用于发射的卫星。
·轨道备份星在运行轨道上,可根据指令接替工作星的备用卫星。
·地面备份星存放在地面,准备发射用于代替工作星或轨道备份星的卫星。
·模块式卫星采用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由若干个功能模块组合成的卫星
·卫星平台由卫星服务系统组成的可支持某一种或几种有效载荷的组合体。
·卫星公用平台根据不同航天任务,进行局部修改,可支持多种有效载荷的卫星平台
·卫星质量特性描述卫星质量及其分布的特征参数。如质量、质心位置、转动惯量及惯性积等。
·配重用于调整卫星质量特性的附加质量。
·卫星面积质量比卫星特征面积(如卫星运行方向投影面积)与卫星质量的比值
·卫星可靠性卫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工作寿命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卫星可靠性设计通过设计实现卫星可靠性指标的过程。
·星箭匹配卫星和运载火箭之间机械的、电气的配合与电磁的兼容
·卫星整流罩在大气层内飞行时保护卫星并使火箭具有良好气动外形,飞出大气层后可抛掉的罩形结 构。简称整流罩。包括上部整流罩和下部整流罩。
·卫星发射运载器运送卫星起飞、加速、入轨的过程。
·发射窗口满足预定飞行条件和任务要求,允许发射卫星的时间范围。
·发射段从运载器起飞至卫星入轨的飞行阶段。
·轨道运行段a.从卫星入轨至卫星工作寿命终止的飞行阶段。 b.对返回式卫星而言,从卫星入轨至卫星返回制动开始的飞行阶段。
·返回段从卫星返回制动开始至卫星返回舱着陆的飞行阶段。
·入轨卫星与运载分离后进入预定轨道的事件。
·入轨参数卫星入轨时刻的诸运动参数,包括轨道参数和姿态参数等。
·入轨误差卫星入轨参数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
·定轨精度根据观测资料,按照一定的轨道计算方法所确定的轨道参数的精度。
·轨道预报误差卫星轨道参数的预报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
·环境预示根据掌握的环境信息,分析、推测并提出卫星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影响。
·卫星运行程序卫星入轨后,通过星上自主控制和地面遥控等手段,使卫星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工作的程 序。
·卫星返回程序通过星上程序控制和地面遥控,使返回式卫星按规定的要求返回的工作程序。
·卫星设计寿命根据研制任务书及合同规定而设计的卫星在运行轨道上的正常工作时间。
·卫星工作寿命卫星在运行轨道上的实际正常工作时间。
·卫星轨道寿命卫星入轨到陨落起始的时间。
·发射轨道卫星从发射点到入轨点其质心运动的空间轨迹。
·分离点卫星与运载器分离时刻所在的空间位置。
·星下点a. 卫星与地心连线在地球参考椭球面上的交点。 b. 通过卫星的地球参考椭球面的法线与这个椭球面的交点。
·分离点距离分离点的星下点到发射点之间的地表距离。
·入轨点卫星入轨时刻的空间位置。
·入轨点距离入轨点的星下点到发射点之间的地表距离。
·运行轨道卫星绕地球运行时其质心运动的轨迹。简称轨道。
·坐标系描述卫星所在位置和运动规律而选取的参考基准。有地心赤道坐标系、地心黄道坐标系、 地平坐标系、卫星本体坐标系、轨道坐标系等。
·二体问题研究两个质点仅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问题。
·开普勒椭圆轨道把地球和卫星看作质点,卫星仅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运动的椭圆轨道
·轨道摄动卫星实际运行轨道偏离开普勒椭圆轨道的现象。
·轨道要素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运动状态所需要的一组独立参数。在二体问题中,它们是常数。通 常取为半长轴(a)、偏心率(e)、轨道倾角(i)、近地点幅角(ω )、升交点赤径(Ω)和过近地点时刻 (t)。
·半长轴椭圆轨道长轴的-半。
·偏心率椭圆轨道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和椭圆长轴之比。
·轨道倾角在地心处轨道平面正法向和地球北天极方向之间的夹角。
·近地点椭圆轨道上距离地心最近的-点。
·近地点幅角升交点到近地点的地心张角,从升交点沿卫星运动方向度量。
·升交点卫星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时,穿过赤道平面的那一点。
·升交点赤经在地心赤道坐标系中,春分点到升交点的地心张角,从春分点向东度量。
·过近地点时刻卫星通过近地点的时刻
·升交点经度升交点的地理经度。
·远地点椭圆轨道上距离地心最远的-点。
·降交点卫星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运动时,穿过赤道平面的那一点。
·飞行路径角卫星飞行速度方向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速度方向在当地水平面上方时为正(见 GJB 1702 第 3.2.9 条)。
·飞行方位角卫星飞行速度矢量在当地水平面的投影与指北线的夹角。从指北线顺时针方向度量(见 GJB 1702 第 3.2.10 条)。
·轨道周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在二体问题中,它是常数。考虑轨道摄动时,可分 为恒星周期、近地点周期和交点周期。
·星下点轨迹卫星运动和地球自转。使星下点在地面上移动形成的轨迹。
·卫星星历表表示卫星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关系的数据表。
·大椭圆轨道轨道偏心率接近于 1 的椭圆轨道。
·顺行轨道从北天极看,卫星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的轨道。即轨道倾角小于 90o的轨道。
·逆行轨道从北天极看,卫星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轨道,即轨道倾角大于 90o的轨道。
·全日照轨道在一圈轨道运行的全部时间内,卫星都处于阳光照射之下的轨道。
·停泊轨道卫星为转移到另-条轨道而暂时停留的轨道。
·转移轨道卫星从-条轨道转移到另-条轨道时所经过的轨道
·共面转移在同一平面内,卫星从一条轨道转移到另一条轨道的过程(见 GJB 1702 第 3.4.8 条)。
·非共面转移卫星从-个轨道平面转移到另-个轨道平面的过程
·霍曼转移一定条件下,同平面圆轨道之间的一种用二冲量的能量最省的轨道转移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约 23h56min4s)相等的顺行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轨道倾角和偏心率为零的地球同步轨道。简称静止轨道
·地球静止卫星位置漂移地球静止卫星偏离定点位置的现象。可分为南北方向漂移和东西方向漂移。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东进角速度和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平均角速度相等的轨道
·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倾角等于 90o的轨道。简称极轨道。
·回归轨道星下点轨迹周期性重迭的轨道。
·返回轨道返回舱或回收舱从制动火箭点火到着陆时其质心运动的轨迹。
·再入返回舱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的运动过程。可分为弹道式再入、半弹道式再入、升力式再入 等。
·再入走廊返回式卫星在再入大气层时必须经过满足一定设计要求的假想的由两条不同近地点高度 的开普勒椭圆轨道所决定的区域。
·再入点返回舱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的起始点
·再入高度返回舱在再入点的高度。
·再入角再入速度矢量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速度方向指向当地水平面下方时为负。
·再入速度返回舱在再入点的速度。
·再入轨道返回舱或回收舱从再入点到着陆时其质心运动的轨迹。
·回收轨道回收舱从回收系统减速装置启动到着陆时其质心运动的轨迹。
·初轨确定用少量的观测数据粗略确定卫星精确轨道的过程。
·轨道改进利用尽可能多的观测资料,逐步改进轨道要素,确定卫星精确轨道的过程。
·星载遥感器卫星上用于探测地球表层和大气层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的仪器。如星载可见光遥感器 红外遥感器、和微波遥感器等。
·画幅式相机一次曝光得到一幅像片的相机
·全景相机摄影时相机的光轴从摄影地域的一侧向另一侧横向旋转扫描以获得圆柱像面的缝隙式相 机(见 GJB 2700 第 3.2.1.5)。
·CCD 相机 CCD以电荷耦合器件(简称 CCD)为光敏感器和光电转换器的摄像机(见 GJB 2700 第 3.2.1. 18)。
·多光谱扫描仪利用多个谱段的敏感元件同时对目标扫描成像的遥感器
·成像光谱仪使用光栅或棱镜及二维探测器阵列,同时获取目标的图像和各像元光谱信息的遥感器(见 GJB 2700 第 3.2.1.19 条)。
·合成孔径雷达利用雷达和目标相对运动产生的多卜勒效应,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 线孔径合成为超长等效天线孔径,获得高方位分辨率的成像雷达。
·雷达高度计利用雷达测距原理,精确测量卫星到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或地球表面起伏变化的雷达。
·微波散射计具有幅度校准功能并能测量目标的散射系数的微波雷达。
·微波辐射计定量测量目标微波辐射的无源微波遥感器。
·通信转发器卫星上对地球站或航天器发来的通信、广播信号进行接收、放大、变频和转发的无线电电 子设备。
·卫星时钟a. 为卫星各分系统提供时间基准、定时信号和同步信号的星上计时装置。 b. 导航卫星上,除上述功能外,同时为导航用户提供高精度时间基准的计时装置。
·数据注入接收机导航卫星上用于接收数据注入站发送的上行信息的装置。
·导航数据存储器导航卫星上用于储存卫星导航数据并按一定时序输出的装置。
·卫星结构具有一定刚度并能承受载荷,供仪器设备安装、连接的所有部件和组件。包括主结构和其 它结构(如太阳电池阵结构、天线结构、分离、连接、展开装置等)。
·承力筒结构位于星体中心部位的筒状主结构,其周围可连接安装各种仪器设备的支架及平台。
·总装直属件供卫星总装采用的连接件(零、部件或次级结构)。简称总装件。
·次结构固定在卫星主结构上的总装件,以及受力很小起防护作用的结构。
·卫星机构用于完成各种规定动作的机械装置。如分离机构、展开机构等。
·分离机构卫星与运载火箭之间或卫星内部之间的连接并能分离的装置,包括锁紧、释放和分离装置 等。
·整体结构由机械加工或化学铣切等工艺方法成型的整体式构件组成的结构。
·夹层结构由两层面板和夹芯组成的轻型结构。夹芯的材料可与面板不同。
·密封结构防止液体、气体外漏或使泄漏量小于-定限度的结构。
·薄壁结构由薄壁板材构成的有加筋或无加筋构件的结构。如硬壳式结构、半硬壳式结构、波纹结构 等。
·防热结构在气动加热环境中,使卫星内部结构和仪器设备免遭烧毁和过热的结构
·烧蚀防热利用烧蚀材料受热分解和氧化燃烧带走热量的对气动加热的防护方法。
·辐射防热利用耐高温并有高辐射特性的表面,以辐射散热的方式承受表面气动加热的方法。
·防热涂层在结构表面上起热防护作用的表面层。
·卫星热设计调整卫星内部、卫星与空间环境的热量传递,保持星上仪器设备处于要求温度范围的设计 过程。
·被动式热控制依靠选择不同的热控材料和合理的总体布局来控制卫星热交换的技术。可控制的温度变 化范围较大。
·主动式热控制当外热流或内热源发生变化时,能自动调节卫星内部仪器设备温度的热控制技术。可保 证卫星温度在很小范围内变化。
·空间外热流卫星在空间运行时,投射到其外表面上的各种辐射热能。
·内热源卫星内部设备工作产生热量的部分。
·卫星百叶窗装置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驱动百叶窗式叶片转动,以调节星上散热表面热辐射能力的主动 式热控制装置。
·转盘热控机构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驱动圆盘式叶片转动,以调节星上散热表面热辐射能力的主动式 热控制装置。
·热控开关由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改变表面之间的物理接触程度,以改变传导热阻的主动式热控制 装置。
·热管内部装有特定工质,依靠工质的蒸发、冷凝循环进行传热的超导热管状器件。
·热控涂层具有特殊的热辐射性质,用以调节物体辐射热交换的表面层。如通过抛光、电镀、阳极氧 化、喷涂真空镀膜等工艺形成的表面层。
·星载致冷器为星上特殊部件提供低温环境的装置。
·辐射致冷器通过向太空辐射散热实现低温致冷的装置。
·锌银电池负极活性物质为锌,正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银的碱性蓄电池。
·锂电池用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有机电解质的电池。
·镉镍电池负极活性物质主要为镉,正极活性物质主要为镍的碱性蓄电池。
·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系统以太阳电池阵作为发电装置,蓄电池作为贮能装置,并配以相应的电源控制设备所构成的 电源系统。
·太阳电池阵以串、并联方式组合的太阳电池组及其结构等所组成的发电装置。简称太阳阵。
·体装式太阳电池阵装在星体外表面上的太阳电池阵。
·展开式太阳电池阵与星体结构相连接,可收拢在星体内或侧壁,并能展开的太阳电池阵。
·太阳电池阵的面积比功率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与太阳电池阵面积之比。单位为瓦每平方米。
·太阳电池阵额定功率在 AMO 标准条件下,太阳电池阵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太阳电池阵初期功率太阳电池阵在卫星工作初期的输出功率。
·太阳电池阵定向驱动机构利用安装在太阳电池阵上的太阳敏感器和控制回路,驱动太阳电池阵对太阳定向的装置。
·轴承和功率传输组件用轴承实现电池阵对卫星本体的相对转动和对太阳定向,由导电环把电池阵收集的电功 率传送到星体的太阳电池阵与卫星本体间的转动接口。
·太阳电池阵末期功率太阳电池阵在卫星工作寿命末期的输出功率
·核电源系统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或放射性元素裂变(反应堆)释放的热能,通过转换装置转换成电 能的电源系统。
·氢氧燃料电池系统连续地将氢、氧反应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电源系统。
·电源控制设备在电源系统中,用于调节、控制和分配电能,起保护作用并与负载接口的设备。
·轨道控制把卫星轨道调整到和保持在预定轨道的控制技术。包括轨道捕获、轨道保持和轨道机动 等。
·轨道捕获运载火箭或变轨主发动机熄火后,修正卫星轨道满足飞行任务要求的轨道控制
·定点捕获远地点发动机熄火后,使地球静止卫星到达与地球相对固定的某个预定位置的轨道捕获。
·定点精度静止卫星在定点捕获后轨道位置保持的精度。
·轨道保持把卫星轨道保持在标称轨道的规定偏差范围内的轨道控制。
·位置保持地球静止卫星的轨道保持,分为南北位置保持和东西位置保持。
·轨道机动将卫星从-条轨道转移到另-预定轨道的轨道控制。
·近地点注)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中,在近地点附近使卫星由停泊轨道进入转移轨道的轨道机动。
·远地点注)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中,在远地点附近使卫星由转移轨道进入准同步轨道的轨道机动。
·变轨发动机改变卫星在轨道上飞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动力装置。
·远地点发动机将卫星从转移轨道推进到准同步轨道,在远地点给卫星提供速度增量的变轨发动机。
·自主导航不依赖地面设备支持,主要由星上仪器实时测定卫星轨道参数的方法。
·卫星姿态与卫星固联的特定轴相对于某个给定目标或某个参考坐标系的方位
·姿态控制把卫星姿态调整到和(或)保持在预定姿态的控制技术,包括姿态稳定和姿态机动。
·姿态参数用以描述卫星姿态的参数。如赤经赤纬(常用于自旋卫星)、欧拉角、方向余弦和四元数 等。
·姿态角卫星中特定轴相对于某个参考坐标系的夹角。
·姿态测量利用姿态敏感器获得卫星姿态信息的方法。
·姿态确定对姿态测量信息进行处理,确定卫星姿态参数的方法。
·姿态预估利用给定的初始姿态信息,预测姿态变化的计算方法。
·姿态稳定把卫星姿态保持在规定姿态偏差范围内的姿态控制。
·姿态机动将卫星由某-姿态调整到另-预定姿态的姿态控制。
·姿态捕获使卫星从无控或失控的姿态调整到执行飞行任务要求所进行的姿态机动。
·被动姿态控制基本不消耗星上能源的姿态控制方式。如自旋稳定、重力梯度稳定和磁稳定等。
·主动姿态控制利用卫星本身携带的能源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的方式。
·喷气姿态控制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喷气推力器提供控制力矩的主动姿态控制。
·自旋稳定利用卫星自旋所产生的陀螺稳定性,使自旋轴在惯性空间定向的姿态稳定方法。
·重力梯度稳定利用作用在卫星上的重力梯度力矩实现姿态稳定的方法。
·单轴姿态控制使卫星的某个轴相对稳定在空间特定方向上的姿态控制方式。
·三轴姿态控制使卫星本体坐标系的三个轴与某个参考坐标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控制方式。
·角动量交换式控制利用星上旋转部件(如飞轮)与卫星进行角动量交换实现姿态控制的方式。
·双自旋姿态控制系统由自旋控制和消旋控制两部分构成的姿态控制系统。
·姿态敏感器敏感卫星姿态信息并输出与姿态参数成函数关系的电量的装置。如红外地球敏感器、太 阳敏感器、星敏感器、陀螺仪和磁强计等。
·姿态控制执行机构产生控制力矩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的装置。如推力器、飞轮、磁力矩器和重力杆等。
·反作用控制系统利用推力器产生的反作用力或力矩对卫星进行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的系统。
·冷气系统以冷气(如氮气)为推进剂的喷气推进系统。
·热气系统以化学推进剂为工质,由推进剂供应装置和推力器等组成的喷气推进系统。
·推力器使推进剂转化成从喷管高速喷出的质量流(气体、中性或带电粒子)以产生推力的装置。
·飞轮与卫星进行角动量交换的旋转装置。如反作用轮、动量轮和控制力矩陀螺等。
·章动阻尼器对卫星章动进行阻尼的装置。
·卫星遥测在地面获取卫星工作状态和环境等参数的测量技术。
·实时遥测将采集到的遥测数据立即向地面测控站发送的卫星遥测方式。
·延时遥测将采集到的遥测数据暂存星上存储设备中,待卫星飞经地面测控站作用范围时发送的卫 星遥测方式。
·再入遥测卫星返回舱重返大气层时的卫星遥测。
·侧音测距地面测控站向卫星发射并接收经卫星转发的多个正弦波(侧音)调制的射频信号,通过测 量收发信号之间的相位延迟以测定星地距离的方法。
·伪码测距地面测控站向卫星发射并接收经卫星转发的伪随机码调制的射频信号,通过测量收发信 号之间的码位延迟以测定星地距离的方法。
·混合测距地面测控站向卫星发射并接收经卫星转发的多个正弦波(侧音)和伪随机码调制的射频信 号,通过测量收发信号之间的码位和相位延迟以测定星地距离的方法。
·双频测速系统通过测量卫星发射的两个相干射频的多卜勒频移,消除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精确测 定卫星径向速度的无线电跟踪系统。
·测距和测速系统卫星与地面测控站相配合,同时完成星地距离和距离变化率测量的无线电跟踪系统。
·卫星信标机为地面站提供引导、跟踪信号的星上无线电发射机。
·卫星应答机a. 用于接收、转发地面测控站发送的跟踪测轨信号的星上无线电收发装置。 b. 用于接收、转发地面测控站发送的跟踪测轨信号和遥测、遥控信号的星上无线电装置。
·卫星激光测距利用地面激光雷达和星上激光反射镜,通过测量激光束往返传播的时间以测定星地距离 的技术。
·卫星遥控从地面发送指令对卫星工作状态实施控制的技术。
·遥控指令地面测控站向卫星发送的控制卫星工作状态的指令。
·实时指令要求卫星立即执行指定动作的遥控指令。
·延时指令要求卫星延时执行指定动作的遥控指令。
·统一载波系统用若干个副载波和信号码同时调制一个射频载波,完成卫星角跟踪、测距、测角、测速、遥 测、遥控和数据传输的综合无线电系统。
·卫星天线卫星上辐射或(和)接收电磁波的装置。
·各向同性天线在各个方向辐射或接收电磁波强度都相同的天线。
·定向天线在一个或几个方向上比其它方向更有效地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天线。
·全球波束天线波束覆盖范围约等于地球对卫星的张角的卫星天线。
·点波束天线用于与其它飞行器之间,或与地球局部区域之间的无线电传输的窄波束卫星天线,其波束 的横截面近似为圆形。
·赋形波束天线具有既定辐射方向图的天线。
·指向精度卫星天线波束的电轴或星载遥感器探头的观测方向与规定方向之间夹角的误差。
·天线指向机构通过驱动装置,使天线波束对准给定目标的机构。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两类。
·天线展开机构可使天线收拢、释放、展开和锁定的机构
·中央单元数据管理分系统中由计算机和有关接口组成的中央数据处理和控制设备。
·远置单元数据管理分系统中,中央单元与卫星其它分系统的数据通道和指令通道间的接口单元。
·返回返回式卫星脱离运行轨道,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直至安全回收的过程。一般分为离轨、过 渡、再入、回收四个阶段。
·返回控制使返回式卫星正常返回进行的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
·返回舱从卫星上分离出来,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并能承受再入环境的舱段。
·制动火箭改变返回舱飞行方向并降低飞行速度。使其脱离原运行轨道的火箭发动机。
·回收舱由返回舱分离出来,在地面回收的舱段或容器
·回收回收舱重返地球稠密大气层后,经减速直至安全降落并被取回的过程。
·减速装置回收系统中减低回收舱下降速度的装置。
·回收控制装置回收系统中控制回收程序的装置。包括加速度开关、时间程序控制器、高度控制器等。
·漂浮装置回收舱溅水后,为其提供附加浮力的装置。
·着陆缓冲装置回收系统中减小回收舱着陆冲击力的装置。
·作动装置回收条统中控制和执行各种回收动作的装置。包括弹射简、弹伞器、脱伞器等
·标位装置回收系统中发出或显示回收舱着陆位置信息,协助定位便于寻找的装置。如信标机、海水 染色剂等。
·软着陆回收舱经减速装置减速后,以-定速度安全着陆。
·溅落回收舱在水面降落。
·回收区回收舱在地球表面着陆的预定区域。
·模装用仪器设备模型及结构件装配成模装星或卫星舱段模型的过程。
·总装按照卫星出厂状态将分系统组合装配成完整卫星的过程。一般包括机械安装、电气装联、 管路焊接和检测调整等。
·总装工艺件卫星总装测试过程中,代替真实产品(如火工装置)装于星上的零、部件。其外型、尺寸、质 量分布应与真实产品一致,有的还应满足电性能和其它要求。
·卫星环境卫星从总装出厂到工作终止所经受的各种环境条件。包括地面环境、发射环境、空间环境 和返回环境。
·振动环境卫星在运输、发射、空间运行和返回时所经受的振动条件。包括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和瞬 态振动环境。
·过载除重力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与物体质量和标准重力加速度乘积之比。
·声环境卫星在发射时和大气层中飞行时所经受的噪声条件。可分为发动机噪声和气动噪声。
·爆炸冲击环境火工装置起爆时对卫星产生的冲击环境。
·空间环境卫星在空间运行时所经受的环境条件,如真空、高低温、太阳电磁辐射、带电粒子辐射、失 重(微重力)等。
·空间碎片在太空运行的各种废弃的人造天体。如失效航天器、运载火箭末级、航天器分离废弃物 等。
·失重物体在仅受外部引力场作用或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内部不产生相互之间应力的状态。
·微重力环境卫星在引力场作自由运行时,重力梯度和其它扰动产生的微小加速度的环境。微加速度 -般小于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0-3
·卫星充电空间带电粒子在卫星表面沉积使卫星带电的现象。
·卫星污染在地面环境、发射环境、空间环境和返回环境中,卫星及其设备的敏感表面受到各类污染 物影响的现象。
·卫星自污染卫星因自身放出的气体和尘粒造成的卫星污染。
·洁净室将空气悬浮尘粒或其它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值以下的试验设施。
·材料质损在真空环境中,材料质量逐渐损失的现象。
·总质损含有可凝挥发物的材料样品或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真空条件下,在给定的时间内损失的 总质量与初始数量的百分比。
·真空冷焊在超高真空环境中,金属表面吸附层解吸,相互接触的金属表面由于粘着力增加或原子相 互渗透,致使金属粘接在一起的现象。
·卫星可靠性验证试验为鉴定卫星可靠性特征量是否达到要求的水平而进行的试验
·振动试验考核卫星产品承受振动环境能力及其适应性的地面模拟试验。有正弦振动试验、随机振 动试验。
·声试验考核卫星产品承受声环境能力及其适应性的地面模拟试验。
·冲击试验考核卫星产品承受冲击能力的地面模拟试验。
·热结构试验在热环境中验证结构承载能力的地面试验。
·热真空试验验证或检查卫星产品承受空间环境(真空、冷黑和热辐射)能力的地面模拟试验。
·热平衡试验验证卫星热设计,并考核卫星热控系统功能的空间热环境模拟试验。
·真空冷焊试验检验卫星活动部件在超高真空中的真空冷焊现象并研究其特性的地面模拟试验。
·卫星充放电试验模拟卫星充电和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及其效应的试验。
·辐照试验考核卫星材料、器件承受太阳电磁辐射和空间粒子辐射环境能力的地面模拟试验。
·卫星剩磁矩采取各种减少和消除磁矩的措施后.卫星具有的磁矩
·空间环境模拟器模拟宇宙空间环境,主要用于整星的试验设备。
·零磁区磁场强度为零或接近于零的人为的空间范围
·系统仿真根据相似原理用系统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技术。
·数学仿真用数学模型代替实际系统所进行的系统仿真。包括模拟仿真、数字仿真和混合仿真。
·物理仿真用含有实物构成的模型代替实际系统所进行的系统仿真。包括全物理仿真和半物理仿 真。
·仿真系统系统仿真实验所用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系统
·实时仿真仿真系统运行速度与实际系统-样的仿真。
·超实时仿真仿真系统运行速度高于实际系统的仿真。
·姿态运动模拟器模拟卫星姿态运动的设备。通常有伺服转台和气浮台。
·伺服转台转动运动跟随控制信号变化的机械式姿态运动模拟器。可分为单轴伺服转台,双轴伺服 转台和三轴伺服转台。
·气浮台采用气浮轴承的姿态运动模拟器。可分为单轴气浮台和三轴气浮台
·干扰力矩发生器在仿真系统中。用来模拟空间环境干扰力矩(如气动力矩和太阳光压力矩等)的设备。
·目标模拟器在系统仿真中用来模拟参考目标(如地球、太阳、恒星等)特性的设备。
·地球模拟器模拟地球热辐射的装置。
·卫星电性能测试对卫星各分系统、分系统之问的接口,以及整星的电气指标和性能进行检查和测量的过 程。一般分为单元测试、分系统测试和整星测试。
·发射场测试为检验发射星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在航天器发射场进行的卫星电性能测试。一般分为 技术区测试和发射区测试。
·地面综合测试设备用于卫星电性能测试的地面电气设备。一般包括总控设备、专用测试设备和通用测试设 备等。简称综合测试设备。
·总控设备综合管理专用和通用测试设备,对卫星电性能测试进行控制和监视的中央设备
·星箭匹配试验检验卫星与运载火箭之间接口关系、电磁兼容性和操作协调性等的地面试验。
·星箭电磁兼容性试验验证卫星和运载火箭电磁兼容性的各种试验。
·模拟飞行测试按照与卫星实际飞行基本相同的程序.对卫星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简称模飞。
·星地静态匹配试验静态验证卫星测控系统及星上有效载荷与地面测控站及(用户)应用系统的接口匹配关系 的试验。
·星地校飞试验动态(用飞机飞行)验证卫星测控系统及星上有效载荷与地面测控站及(用户)应用系统的 接口匹配关系的试验。
·卫星遥感利用卫星作为遥感平台,对地球进行的遥感。
·卫星气象观测利用卫星观测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等的技术。
·卫星海洋观测利用卫星观测海洋要素和海洋现象等的技术。
·卫星资源勘测利用卫星勘测农林、土地、海洋、水文和矿藏等地球资源的技术。
·卫星侦察利用卫星获取军事情报的技术。
·卫星应用系统卫星用户的设备和设施组成的系统。
·地面覆盖范围星载遥感器观测的地域范围。
·重复观测周期星载遥感器按基本相同的观测条件,再次观测指定地域所需的时间。
·覆盖周期卫星遥感图像或观测的地域完全覆盖全球或指定地域所需的时间。
·分辨率遥感器在空间上、光谱(或频谱)上和时相上区分邻近的两个遥感信号或目标的能力的度 量(见GJB 2700第3.1.3.1条)。
·空间分辨率a. 遥感系统能区分的两个邻近目标之间的最小角度间隔或线性间隔。 b. 微波遥感器的天线主波束宽度所覆盖的地域大小(见GJB 27oo第3,1.3.2)。
·摄影分辨率摄影底片能分辨被摄物体细节的能力。通常用感光胶片上每毫米长度内可分辨的最大黑 白线对数来表示。
·辐射度分辨率遥感器能分辨的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小变化量(见GJB27q的第3.1.3. 6)。
·时相分辨率遥感器为测量目标随时间的变化而对同一景物重复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见GJB 2700第 3.1.3.7条)。
·像元a. 包含空间和光谱两个变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单元。其中,空间变量确定了分辨单元的视 元在具体信道中的光谱响应强度。 b. 数字图像中由每个数字值代表的地面面积单元。该数字值代表按要求的取样间隔对 遥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的取样。
·瞬时视场a. 扫描式遥感器(如扫描仪)的扫描瞬间与像元对应的探测器的线性尺寸对物空间的张 角。 b. 与像元对应的探测器的线性尺寸对光学系统后主点的张角,或者是探测器在目标面上 的几何图像,即探测器的地面投影对遥感器的张角。 c. 微波辐射计天线的半功率波束宽度所对应的视场角(见GJB 2700第3.1.1.6条)。
·地面分辨率a. 遥感器摄影分辨率的每一线对所对应的地面距离。 b. 光学遥感器的有效瞬时视场所对应的地面距离。 c. 微波遥感器的天线波束宽度所对应的地面距离。
·像元分辨率a. 遥感系统瞬时视场对应的最小像元,即与探测器单元对应的最小地面投影。 b. 遥感系统将成像地域分割成的离散取样单元所对应的空间分辨率。
·光谱(频谱)分辨率遥感器按不同光谱段(或频段)对同一目标进行取样的光谱(或频谱)范围或谱段(或频谱) 宽度。
·数据收集平台采集和储存环境参数,并向卫星发送这些数据或兼有接收卫星询问信息的地面装置。
·遥感图像处理对遥感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整饰、投影变换、镶嵌、特征提取、分类和各种专 题处理等的方法。
·专题图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水系图、植被图、土地利用 图、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图等。
·影像地图用卫星遥感影像直接反映制图物体的地图。
·图像定位精度遥感图像经几何校正处理后,从图像上判定的参考目标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
·侦察概率电子侦察卫星飞经地面电磁辐射目标时,在一定时间内可能截获的目标信号量与目标总 信号量之比。
·信号环境地面目标信号在卫星轨道上形成的电磁环境。包括信号种类、密度、功率、频率分布等。
·信号截获时间电子侦察卫星从发现目标到测定目标特性所需的时间。
·瞬时测向电子侦察卫星截获到目标信号的同时,即可测出其方向的工作方式。
·瞬时测频电子侦察卫星截获到目标信号的同时,即可测出其工作频率的工作方式。
·卫星通信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的地球上各点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固定地球站之间的卫星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固定地球站与移动地球站之间,或移动地球站之间的卫星通信。
·卫星直播利用直播卫星向地面转播电视或声音广播信号,供公众直接接收的广播方式。直接接收 包括个体接收和集体接收。
·个体接收利用简单的、附有小型天线的家用接收设备,接收直播卫星发射的信号的卫星广播业务方 式。
·集体接收利用较复杂的,而且其天线大于个体接收天线的接收设备,接收直播卫星发射的信号,供 同一地点内的公众团体,或通过分配系统供一个有限区域使用的卫星广播业务方式。
·卫星电视广播a. 利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信号的电视广播。 b. 利用直播卫星向地面辐射电视信号.供公众直接接收的电视广播。
·卫星电视教育利用通信卫星或直播卫星进行的公众电视教育的方式
·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馈给天线的功率与给定方向上相对各向同性天线的功率增益的乘积。
·卫星链路一个发射地球站与一个接收地球站通过一个卫星所建立的无线电链路
·多址连接多个用户使用一个通信转发器实现各用户间通信的方式。
·频分多址多个用户按不同的频段分配,利用互不重叠的频段实现的多址连接。
·时分多址多个用户按时隙顺序分配,利用互不重叠的时间区间实现的多址连接。
·码分多址多个用户按不同的码型分配,利用码型正交性实现的多址连接。
·空分多址多个用户按卫星天线波束覆盖区域分配,利用不重叠的波束覆盖区域实现的多址连接。
·标称轨道位置与卫星通信、广播业务频率指配相关的静止卫星轨道位置的经度。
·波束区卫星发射天线半功率波束与地球表面交线所给出的区域。
·覆盖区在卫星通信、广播中,允许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达到所需接收质量的一给定功率通量密度恒 值线给出的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区域。
·服务区在卫星通信、广播中,主管业务部门有权在其内要求提供商定的保护条件的地球表面上的 一个服务区域。
·卫星在轨测试通信、广播卫星或对地观测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以后,在正式投入工作或运营之前,主要对 其有效载荷的工作性能进行的试验和测试。
·地球站品质因素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接收天线的增益G与接收系统的等效噪声温度T之比。即G/T。
·卫星导航利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太空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
·导航信号供各类导航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无线电信号。
·卫星测距导航通过测量卫星导航信号传播时间,获得用户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进行导航定位的方法
·卫星多普勒导航通过测量接收到的卫星导航信号频率与卫星发射频率之间的多普勒频移,获得卫星和用 户之间的距离变化率进行导航定位的方法。
·导航精度导航用户的实测位置坐标与真实位置坐标之间的误差。
·定位时间导航用户完成-次定位所需要的时间。
·数据注入站向卫星发送轨道预报参数、设备工作程序参数、遥控指令、时钟校正参数及其它数据的地 球站。
·卫星救援利用卫星搜索和营救遇险飞机、船舶和人员的技术。
·卫星测地利用卫星测定地面点位置坐标、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及测绘地图的技术。
·搭载利用卫星在重量、空间和电能等方面的余量。为主任务外的其它项目提供的太空飞行服 务。

相关术语

·运载火箭从地球把航天器送入太空运行轨道的火箭,通常为多级火箭。
GJB 421-88 卫星术语)
·卫星结构具有一定刚度能承受载荷,供仪器设备安装、连接的所有部件和组件。包括主结构和其它 结构(如太阳电池阵结构、天线结构、分离连接装置等)等。
GJB 421-88 卫星术语)
·主结构与运载火箭连接,承受并传递卫星主要载荷的卫星结构。如承力筒结构、(受力)壳体,防 热结构和安装部件等。
GJB 421-88 卫星术语)
·承力筒结构位于星体中心部位的筒状主结构,其周围可连接安装各种仪器设备的支架及平台。
GJB 421-88 卫星术语)
·防热结构在气动加热环境中,使卫星内部结构和仪器设备免遭烧毁和过热的结构。
GJB 421-88 卫星术语)
·热结构试验在热环境中验证结构承载能力的地面试验。
GJB 421-88 卫星术语)
·运载火箭系统包括运载火箭以及由发射服务承包单位及其分承包单位所提供的与运载火箭有关的发射 服务。
GJB 3862-99 卫星与运载火箭接口)
·运载器(运载火箭)运载器由一个或多个下面级火箭组成,它能将上面级飞行器和航天器送入预定的轨道。
GJB 1027A-2005 运载器、上面级和航天器试验要求)
·防热结构在气动加热环境中,使卫星内部结构和仪器设备免遭烧毁和过热的结构(见 GJB 421A 第 3.4.26 条)。
GJB 3759-99 航天器防热结构通用规范)
·运载火箭承制方负责运载火箭设计、生产、试验的研制部门和负责发射的发射中心、负责测控的测控中心等有关部门 的总称。
GJB 4231-2001 有效载荷/运载火箭接口控制文件编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