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素极值: | 气象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和一定风险率条件下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
·极端地区: | 气象要素极值的全国最高值或最低值出现的地方(军事行动难以到达的个别山峰或记录
奇异的个别孤立地方除外)。 |
·时间风险率: | 某气象要素在严酷月出现不小于或不大于某特定值的小时数占应有记录总小时数的百分
率。 |
·面积风险率: | 某气象要素极值不小于或不大干某特定值(面积风险率极值)所代表的国土面积占全国面
积的百分率。 |
·预期暴露期: | 设计军用设备时,预期的设备使用年限。 |
·再现风险率: | 在预期暴露期內,某气象要素极值不小于或不大于某特定值的事件出现一次的概率。 |
·再现期: | 某气象要素极值不小于或不大于某特定值(再现期值)的事件出现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 |
·再现期值: | 与再现期对应的气象要素特定值。 |
·单站记录极值: | 单个测站正式记录到的气象要素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
·全国记录极值: | 全国范围内单站记录极值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
·面积风险率记录极值: | 依据某气象要素的空间代表性和面积风险率确定的。该气象要素的特定的记录极值。 |
·单站工作极值: | 依据单个测站某气象要 素严酷月的逐时(空中是逐次)资料和时间风险率确定的,该气象
要素的保障设备正常工作的临界值。 |
·全国工作极值: | 全国范围内单站工作极值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
·面积风险率工作极值: | 依据气象要素的空间代表性和面积风险率确定的,该气象要素的特定的工作极值。 |
·单站承受极值: | 依据预期暴露期和再现风险率确定的,在单个测站设备不发生不可逆损坏的气象要素的
临界值。 |
·全国承受极值: | 全国范围內单站承受极值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
·面积风险率承受极值: | 依据某气象要素的空间代表性和面积风险率确定的,该气象要素的特定的承受极值。 |
·工作条件: | 气象要素在一段时间内的保障设备正常工作的临界的连续变化(日变化、持续性等),或该
临界连续变化和工作极值。或承受极值。 |
·承受条件: | 气象要素在一段时间内的保障设备不发生不可逆损坏的临界的连续变化(日变化、持续性
等)。 |
·位势高度: | 以特定单位(9.80665J/kg)表示的,在数值上近似于几何高度的,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重
力位势。 |
·压力高度: | 等气压面在标准大气中的位势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