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桥梁: | 为保障军队通过江河、峡谷、沟渠等障碍而架设的临时性桥梁。 |
·制式桥: | 用统-规格生产、装备部队的桥梁器材架设的桥梁。 |
·就便桥: | 用现地征集并加工的材料架设的桥梁。 |
·单跨桥: | 无中间桥脚的桥梁。 |
·多跨桥: | 有中间桥脚的桥梁。 |
·固定桥: | 有中间固定桥脚的桥梁和单跨桥。 |
·浮桥: | 以浮体作中间桥脚的桥梁。 |
·冲击桥: | 由装甲车辆载运,在车内操纵机械装置,于敌火下快速架设的桥梁器材。 |
·伴随桥: | 可伴随部队机动,并快速克服江河障碍的桥梁器材。 |
·梁式桥: | 以桁梁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
·桁架桥: | 以桁架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
·吊桥: | 以锚固于两岸,支承在塔架上的缆索或索链作为承重结构,将桥跨悬挂其下的桥梁。 |
·机械化桥: | 由专用车辆载运,并用该车上的机械装置架设,撤收的固定桥器材。 |
·拆装式金属桥: | 由预制金属构件组成,以简单连接件连接,可多次拆装使用的桥梁。 |
·拆装式公路钢桥: | 供车辆和技术兵器通行的钢质拆装式桥。 |
·拆装式铁路钢桥: | 供铁路车辆通行的钢质拆装式桥。 |
·拆装式公路铁路桥: | 供车辆、技术兵器和铁路车辆分道通行的拆装式桥。 |
·高架浮桥: | 大跨径,高浮游桥脚,满足通航要求的浮桥。 |
·徒步浮桥: | 供武装人员徒步通行的浮桥。 |
·坦克冲击桥: | 以坦克为底盘车的冲击桥。 |
·山地伴随桥: | 可伴随部队在山地机动,并快速架设的桥梁。 |
·轻便桥: | 自重轻、载重量小,可快速拼装和分解的拆装式桥梁。 |
·徒步桥: | 供武装人员徒步通行的桥梁。 |
·载重吊桥: | 主要供车辆和技术兵器通行的吊桥。 |
·驮载吊桥: | 主要供驮载骡马和武装人员徒步通行的吊桥。 |
·组合吊桥: | 桥跨中设有加劲梁的吊桥。 |
·索道桥: | 在锚固于两岸的钢索上铺设桥板构成桥面的桥梁。 |
·舟桥: | 以舟作为桥脚结构门桥和架设浮桥的器材。 |
·桥脚分置式舟桥: | 浮游桥脚按一定间距设置,桥脚舟间有过水桥孔的舟桥。 |
·带式舟桥: | 桥脚舟与上部结构合-,密集配置形似带状的舟桥。 |
·自行舟桥: | 具有水陆自行能力的舟桥。 |
·非自行舟桥: | 陆上行驶和水上动力分别由配套设备给予保障的舟桥。 |
·公路舟桥: | 供车辆和技术兵器通行的舟桥。 |
·铁路舟桥: | 供铁路车辆通行的舟桥。 |
·公路铁路舟桥: | 供车辆、技术兵器和铁路车辆分道通行的舟桥。 |
·特种舟桥: | 用于特大江河和指定地域,实施定点保障的舟桥。 |
·架桥艇: | 用于架设浮桥和漕行门桥等的小型动力艇。 |
·桥梁器材: | 桥梁结构单元、运载车辆和架设器材的总称。 |
·桥梁结构单元: | 组成桥梁的各种部件、总成、组合件的统称。 |
·上部结构: | 桥梁中承受荷载跨越江河、沟谷两岸的结构物。 |
·下部结构: | 桥梁中支承上部结构,并将上部结构压力传至岸边、河底或河中的结构物总称,包括桥脚
和桥础。 |
·桥面系: | 上部结构中,承受移动荷载作用并将作用力传至承重构件的桥面构造系统。一般包含桥面
板、纵深、横梁、缘材等。 |
·整体式上部结构: | 桥面和承重构件结为一体,复盖整个车行道的上部结构。 |
·车辙式上部结构: | 只在车轮和履带行驶范围内构筑的上部结构。 |
·车行道: | 桥面上供车辆行驶的部分。 |
·人行道: | 桥面上专供人员行走的部分。 |
·桥板: | 桥面系中直接供车辆、人员通行的构件。
同意词桥板面。 |
·车辙板: | 铺设在车轮和履带行驶范围内,用于保护桥板和分布荷载的构件。 |
·填隙板: | 桥面系中,宽度较窄,用以填补正常桥板之间空隙的桥板 |
·缘材: | 配置在车行道边缘,标示车行道宽度,防止车辆驶离车行道的构件。 |
·横梁: | 上部结构中,垂直于桥轴线设置,并支承于主梁上的构件。 |
·桁架: | 由杆件构成的平面或空间格式结构。 |
·主梁: | 上部结构中,承受桥面系传来的作用力和上部结构自重,并将之传至下部结构的构件。 |
·桥桁: | 设置在相邻桥脚(桥础)上的实腹梁。 |
·桥跨: | 指桥梁中-跨的上部结构。 |
·桥脚: | 多跨桥梁中,位于相邻桥跨之间支承桥跨的结构物。 |
·桥础: | 桥梁两端支承上部结构。连接桥梁与进出路的结构物。 |
·桥础材: | 位于桥梁的两端,用以支承上部结构并将所受压力传至岸基上的构件。 |
·跳板: | 门桥、浮桥、舟等浮体或其他桥梁与陆地、码头连接,供车辆技术兵器和人员通行的过渡构物。 |
·系留装置: | 用于固定军用桥梁或舟、艇、门桥系靠于码头的构件的总称。包括系留桩、系留钢索、调整
器、带缆桩、羊角等。 |
·系留桩: | 用于固定军用桥梁或系留舟、艇等,设置于土中受水平力的杆件。 |
·摩擦桩: | 主要靠桩表面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支承荷载的桩。 |
·螺旋桩: | 下端具有宽叶的螺旋刃片,以旋入方式设置的桩。 |
·系留钢索: | 用于固定桥梁的钢索。 |
·带缆桩: | 带有一个或两个短柱,固定在甲板上,用以系缚和操作缆索的固定结构物。 |
·底盘车: | 只包括制造厂所规定的车辆行驶必不可少的部件组成的一个机械整体。包括发动机、传
动、制动、转向、行走、车身、照明等机构。 |
·桥车: | 底盘车经改装,具有载运、装卸桥梁结构单元的功能或兼有架设撤收等作业功能,并按规
定装载的车辆。 |
·舟车: | 底盘车经改装,具有载运、装卸舟的功能,并按规定装载舟的车辆。 |
·艇车: | 底盘车经改装,具有载运、装卸艇的功能,并按规定装载艇的车辆。 |
·空载桥车: | 未装载的桥车。 |
·空载舟车: | 未装载的舟车。 |
·空载艇车: | 未装载的艇车。 |
·装卸梁: | 装卸桥梁器材时,挂于桥车平台尾部,器材沿其滑动的梁。 |
·托盘: | 用于盛装拆装式桥梁构件,供桥车装卸载和运输使用的构架。 |
·紧定具: | 将器材固定于车辆平台或托盘上的紧固装置。 |
·安全报警装置: | 以灯光或音响报警方式显示器材安全状况的装置。 |
·外操纵盒: | 与桥车电气系统相连的,在桥车驾驶室外面控制桥车液压系统和绞盘系统进行作业的手
持式电气操纵设备。 |
·内操纵盒: | 在桥车驾驶室内控制桥车液压系统和绞盘系统进行作业的电气操纵设备。 |
·混合架设装置: | 架设混合桥梁时,在交接部分连接两种器材的桥梁构件的过渡结构物。 |
·车行道加宽板: | 安装于边主梁的外侧,用以增加车行道的宽度,运输时可折起或收缩的桥面系构件。 |
·拼装单元: | 拆装式桥梁的拼装基本单位。 |
·桁架单元: | 组成拆装式桥梁桁架的平面和立体拼装单元。 |
·加强系统: | 拆装式桥梁中,用以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结构系统。 |
·支撑架: | 拆装式桥梁中,用以提高主梁横向稳定性的水平撑架。 |
·抗风拉杆: | 用以承受风力与动荷载产生的横向力,提高主梁横向稳定性的桥梁构件。 |
·固定桥脚: | 设置在江河或沟谷底部,用以支承桥跨结构的结构物。 |
·液压式桥脚: | 机械化桥中,采用液压机构进行桥脚的设置、撤收及高度调整等工作的桥脚。 |
·机械式桥脚: | 机械化桥中,采用非液压式的机械结构进行桥脚的设置、撤收及高度调整等工作的桥脚。 |
·冠材: | 位于固定桥脚的顶部,用以承受并传递上部结构压力的横梁。 |
·础板: | 将桥脚柱的压力扩散分布传至河底或地面的桥脚构件。 |
·升降架: | 桥车上,用以支承、架设和撤收桥跨的可升降构架。 |
·稳定支腿: | 位于桥车的尾部,用于支撑桥车保持架设和撤收时稳定的装置。 |
·架设器材: | 架设和撤收桥梁所用机械、器具、设备的总称。 |
·导梁: | 用顶推法设置桥跨结构时,临时安装在桥跨前端,用以调整重心,避免桥跨在顶推过程中
发生倾覆的轻型梁。 |
·导梁辊: | 架设器材中,置于河川或干沟的对岸用以支承顶推到对岸的导梁的辊子。 |
·辊梁: | 架设器材中,上面安装辊子的用以支承和移动桥跨的梁。 |
·辊梁支架: | 架设器材中,用以支承辊梁并将辊梁的压力传到地基上的构架。 |
·推杆: | 架设器材中,用于把机械或车辆所施加的顶推力传至桥梁上的杆结构。 |
·浮游桥脚: | 以舟及其它浮体构成的桥脚。 |
·河中舟: | 用于架设浮桥河中部分的舟。 |
·岸边舟: | 用于浮桥河中部分与河岸相连的舟。 |
·全形舟: | 按设计规定,浮桥最大吨位时的桥脚舟。 |
·桥脚舟: | 构成浮桥的浮游桥脚的舟体。 |
·节套舟: | 配有规定数量的上部结构器材和锚具的单节舟。 |
·桥节舟: | 能独立组成-节浮桥段的桥脚舟。 |
·门桥: | 由舟和上部结构,或由桥节舟结合而成的类似渡船的浮游结构物。 |
·桥节门桥: | 用于组成浮桥河中部分的门桥。 |
·闭塞门桥: | 架设浮桥时,最后连接各浮桥段,使浮桥贯通的门桥。 |
·漕渡门桥: | 用于渡送车辆、技术兵器和人员的门桥。 |
·锚定门桥: | 用于固定浮桥的门桥。 |
·桥门: | 为了船只和漂流物的通过,在浮桥的某一部位将一个或几个桥节门桥引出桥轴线所形成
的通道。 |
·桥门门桥: | 在浮桥中构成桥门,从浮桥中被分解并引出桥轴线的桥节门桥。 |
·门边门桥: | 桥门两侧的第一个桥节门桥。 |
·码头: | 构筑在河岸水际,供车辆、技术兵器和人员上下漕渡门桥使用的结构物。 |
·浮游码头: | 用舟或其他浮体作浮游桥脚构筑的码头。 |
·滚筒码头: | 用制式滚筒作桥脚构筑的码头。 |
·码头支架: | 码头上连接和支承漕渡门桥的结构物。 |
·栈桥: | 浮桥、浮游码头中与河岸相联接的固定桥段。 |
·岸边舟提升器: | 为适应岸坡和架桥作业的需要,使岸边舟的端部抬起的机械装置。 |
·舟舷活节: | 为适应桥脚舟不同吃水时的工作,在尾部动力舟舟舷上设置的铰接机构。 |
·桥桁连接器: | 设置在桥桁端部,用以快速连接,分解桥桁的一种装置。 |
·搭板: | 甲板上直接通载的舟体,连接处间隙过大时,为保证车辆通行而在连接处设置的盖板。 |
·锚定设备: | 锚定所需的部件和机械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锚、锚索、投起锚机械,系缆设备等。 |
·起锚机: | 用于投锚、起锚及存放锚索的-种机械。 |
·锚: | 具有特定形状,在抛入水中后能啮入底土提供抓力,从而通过锚索把船或其它浮体系留于
预定水域的器具。 |
·马氏锚: | 即“马特洛索夫锚”。锚杆自锚爪中部两侧伸出,近锚干下端处呈凹弧形的大抓力锚。
|
·海军锚: | 常指锚干与锚链连接端穿有可拆锚杆的双爪有杆锚。
|
·快艇锚: | 横杆由锚爪两侧伸出的小型大抓力锚。我国快艇锚的横杆装于锚冠外,形似丹福斯锚。
|
·丹福斯锚: | 横杆位于锚冠处,且与锚爪在同一平面内的一种大抓力锚.锚爪为平板状,内侧有筋板加
强,锚冠凸出呈菱形,抛锚时助推锚爪入土。
|
·锚索: | 连接锚的锚链、钢索、纤维索(锚纲)或其组合的统称。 |
·紧急脱索装置: | 在门桥、浮桥将受到破坏的紧急情况下,能使锚定钢索从起锚机上迅速解脱的机构。 |
·并舟具: | 进行舟体、门桥和浮桥作业时,用于卸舟和操作舟间连接装置的作业工具。 |
·限位导板: | 舟车中,为保证舟体定位搁置到平台后滚轮上,并控制其不滑下而设置的板状构件。 |
·索道桥横梁: | 连接桥面索和稳定索之间的传力构件,提高桥梁横向稳定的结构。 |
·吊杆: | 吊桥上连接主索与桥跨的构件。 |
·主索: | 吊桥、索道桥中,支承桥跨承受荷载的缆索,是主要承载构件。 |
·控制索: | 位于吊桥主索下方,用以保持吊杆之间距离的钢索。 |
·稳定索: | 索道桥中,跨江河、沟谷,设置于主索两外侧,通过横梁与主索连接以增强桥梁的横向稳定
性并与主索共同承受荷载的钢索。 |
·抗风索: | 在吊桥、索道桥的两侧设置,以抵抗风力、增强横向稳定性的钢索。 |
·斜拉索: | 在吊桥中,增强桥梁的纵向刚度而对称设置在桥梁两端 1/3~1/4 跨径范围内的斜钢索。 |
·工作索: | 供吊桥、索道桥架设作业中输送人员、器材过河而设置的缆索。 |
·塔架: | 位于江河、峡谷两岸支承主索的结构物。 |
·锚碇: | 在江河、峡谷两岸用以固定主索并将主索拉力传给土壤或岩石的结构物。 |
·锚碇索: | 在锚碇结构中,用以将主索、斜拉索、控制索、稳定索与锚碇连接的钢索。 |
·连接器: | 连接主索和锚碇索的一种装置,它由连接板、滑轮、销子等组成。 |
·调整器: | 用于调整钢索长度的装置。 |
·索鞍: | 保证钢索圆滑地通过塔架或支架顶端的支撑结构物。 |
·地笼式锚碇: | 在锚坑内,锚索穿过锚碇板前的锚索槽,绕过锚碇梁,形成一条推压土体以提供锚固力的
锚碇装置。适用于土壤锚碇。 |
·桩墙式锚碇: | 在锚坑内,绕注一排竖水泥桩,钢索通过桩柱绕过后面的横梁由一组桩柱提供锚固力的锚
碇装置,适用于岩石锚碇。 |
·艇体结构: | 组成艇体的甲板、舷板、底板、肋材、舱室等各种具体构件的总称。 |
·艇体设备: | 控制艇运动方向,保证航行安全的各种设备和用具的总称。包括舵设备、系留设备、信号设
备、救生设备、舱面属具等。 |
·动力装置: | 为船艇推进和其他需要提供各种能源的动力设备及其配套和辅助设施的总称。通常由包
括主机、传动装置、轴系、推进器、操纵设备、仪表和管系的推进装置;发电和电气设备;以及提
供液压源等的机械和管系组成。 |
·推进器: | 动力装置中直接产生推力,推进船舶前进的机构。 |
·螺旋桨: | 两个或多个叶片与毂相连,其叶面为螺旋面或近似螺旋面的一种艇用推进器。 |
·可调螺距螺旋桨: | 可通过毂内机构转动螺旋桨叶,以调节螺距来适应各种工况的螺旋桨。 |
·导管推进器: | 在螺旋桨式的叶轮外围有控制水流的喷管形外罩所组成的推进器。 |
·Z 形传动: | 发动机动力经伞齿轮系统、Z 形布置的轴系传至螺旋桨或导管推进器的传动型式。 |
·全向推进器: | 可绕垂直轴作 360o回转的推进器。 |
·舵桨: | 装在艇尾板上,可绕垂直轴转动,能起主动舵作用的推进器。 |
·平旋推进器: | 在旋转圆盘下装有若干可转动的直叶伸入水中,并可将推力指向各方向的一种推进器。 |
·喷水推进器: | 利用喷出的水流产生的推力使艇运动的泵。 |
·电液伺服操纵装置: | 用电信号控制液压伺服机构的操纵装置。 |
·电气设备: | 适应船艇环境条件,满足使用要求的电气设备的总称。包括发电、照明、通信、控制和生活
用电、配电等设备。 |
·顶推架: | 置于艇首,用于顶推门桥的框架结构件。 |
·履带式荷载: | 以履带车辆总重表示的军用桥梁设计荷载。其履带着地尺寸按 GJB 435(军用桥梁设计荷
载》的规定确定。 |
·轮式荷载: | 以轮式车辆总重表示的军用桥梁的设计荷载。其轴数及轮胎着地尺寸按 GJB 435(军用桥
梁设计荷载》的规定确定。 |
·轮式荷载轴压力: | 以轮式荷载中最大轴负荷表示的军用桥梁桥面系的设计荷载。其轮胎着地尺寸按 GJB
435(军用桥梁设计荷载》的规定确定。 |
·垂直荷载: | 指与重力线方向至致的荷载。 |
·水平荷载: | 指垂直于重力线方向的荷载。 |
·动荷载: | 大小或位置或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
·静荷载: | 大小、位置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
·桥梁载重量: | 以设计荷载表示的桥梁的容许承载能力。 |
·横向分配系数: | 在桥梁横断面上,移动荷载通过桥面系传递到各主梁上的分配率。 |
·冲击系数: | 桥梁设计中,计算移动荷载冲击力的系数。 |
·车辆行驶偏心距: | 车辆通过桥梁时,车辆中心线偏离车行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
·车行道宽度: | 桥面上容许车辆行驶的宽度。 |
·容许通载速度: | 能保证桥梁正常使用,为桥梁及其进出口纵坡度所容许的车辆通过桥梁的最大速度。 |
·容许通载次数: | 为保证桥梁安全使用所规定的通过设计荷载的最大次数。 |
·疲劳寿命: | 在设计荷载重复作用下,结构物不致产生疲劳破坏所能承受的最大次数。 |
·桥梁通过能力: | 在规定的通载条件下,桥梁横断面内每小时容许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
·跨径: | 结构与构件支承间的水平距离。 |
·挠度: | 构件弯曲变形时,各横截面中心在垂直于构件轴线方向上的位移。 |
·桥下净空: | 上部结构底缘以下的空间。 |
·桥脚高度: | 从桥脚支承处河底表面至固定桥脚冠材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
·桥脚调整高度: | 桥脚高度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
·容许最大流速: | 保证桥梁安全使用,所规定的最大流速。 |
·临界流速: | 浮桥或门桥在流水作用下不致丧失动水稳性的最大流速。 |
·临界风速: | 桥梁上部结构或吊桥在风力作用下,不致破坏的最大风速。 |
·岸坡适应性: | 桥梁器材适应岸边坡度的能力。 |
·桥梁纵波度: | 桥面沿桥轴线方向的坡度。 |
·桥梁横倾角: | 桥面在垂直于桥轴线方向的横坡度。 |
·桥梁进出口: | 使桥梁与进出路平顺连接的结构物。 |
·进出口纵坡度: | 进出口沿桥轴线方向的坡度。 |
·航速: | 船舶在单位时间内对地直线航行的距离。 |
·自由航速: | 艇不拖曳门桥或舟的最大航速。 |
·拖曳航速: | 艇拖曳门桥或舟时的航速。 |
·艇拖曳力: | 艇拖带门桥或舟航行时系缆上的拉力。 |
·续航力: | 船舶一次装足燃油、滑油和机械用水。按规定装载和海(江)况条件,以规定航速航行所能
达到的最大距离。 |
·回转直径: | 艇进入稳定回转阶段后,艇重心运动轨迹形成的回转圆直径。 |
·系桩拉力: | 船系缆于岸桩上,当推进器工作时系缆上的最大拉力。 |
·水阻力: | 艇、舟运动过程中,水作用于艇体、舟体上,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止艇、舟运动的力。 |
·浅水效应: | 舟、艇在浅水中航行时,产生艇体下沉,首、尾倾,水阻力增大等现象。 |
·浅水临界航速: | 在浅水中,数值等于重力加速度 g 与水深 h 乘积之平方根( gh ))的航速。 |
·浅水阻力增值: | 舟艇在浅水区航行时,因浅水效应与在无限水深中航行时比较所增加的阻力。 |
·浮态: | 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状态。 |
·纵倾: | 船舶实际水线纵向不平行于基线的浮态。 |
·稳性: | 舟艇抵抗外力而恢复其原平衡位置的能力。 |
·静稳性: | 在静态外力作用下,不计及倾斜角速度的稳性。 |
·水动力稳性: | 舟、艇、门桥、浮桥等浮体在流水作用下保持其平衡位置的性能。 |
·不沉性: | 船舶破损浸水后仍保持-定浮态和稳性的能力。 |
·操纵性: | 用控制装置使船舶保持或改变航向、航速和位置的性能。 |
·倒航操纵性: | 船舶后退时的操纵性能。 |
·停船冲程: | 停船试验中,从开始停车瞬时的重心位置到船舶停止移动瞬时重心位置在原航向上的移
动距离。 |
·适航性: | 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能力。 |
·设计吃水: | 基平面与设计水线间的垂直距离。 |
·最大吃水: | 艇航行时,艇体最低点与设计水线平面间的垂直距离。 |
·平均吃水: | 艏吃水和艉吃水的平均值。当有横倾时则指左右舷吃水的平均值。 |
·水线: | 在任何吃水及倾斜情况下,水面与船体型表面的交线。 |
·水线面: | 由水线所围封的平面。 |
·湿面积: | 浸没在水中部分的船体表面积。 |
·干舷: | 在船长中点处,自甲板线上边缘至有关载重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
·浮力: | 作用于船舶浸水湿面积上的静水压力垂直分力的合力。 |
·排水量: | 船舶或物体自由浮于水中且保持静态平衡时所排开水的重量的统称。 |
·储备浮力: | 船舶的实际水线面以上船体水密部分的体积所能提供的浮力。 |
·纵长米桥梁自重: | 桥梁架成后,在使用状态下,沿桥轴线每一米长度内结构自身质量的平均值。包括桥面上
的构件缘材、栏杆柱等,但不包括架设工具,岸边辅助器材。 |
·单车架桥长度: | 每一辆桥车或舟车运载的器材能架设桥梁的长度。 |
·架桥作业时间: | 桥车到达架桥作业地点,作业场地不受限制条件下,自卸载开始至桥梁架好,系留完毕,可
以投入正常使用为止所花费时间。 |
·撤收作业时间: | 桥梁在使用状态下,开始分解桥梁构件,直至全部桥梁器材装车紧固完毕,可以转入运输
状态时所花费的时间。 |
·单车架桥作业速度: | 一辆桥车把运输的器材架设到桥轴线上所花费的平均时间。 |
·陆上最大行驶速度: | 在规定的路面和环境条件下,车辆能够稳定行驶的最大速度。 |
·最大爬坡度: | 车辆在规定的坡道上,不用惯性冲坡所能通过的最大纵向坡道角。 |
·接近角: | 水平面与切于车辆静载时前轮轮胎外缘和车首刚性部体突出缘连接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
·离去角: | 水平面与切于车辆静载时最后车轮轮胎外缘和车尾刚性部件突出缘连接的平面之间的夹
角。 |
·最小转弯半径: | 汽车以最小圆弧稳定转向时,前外轮轨迹中心圆的半径。 |
·主索矢度: | 吊桥、索道桥主索跨中部分的最低点至两岸支承点连线的垂直距离。 |
·矢跨比: | 在吊桥,索道桥中主索矢度与跨径的比值。 |
·构件结构试验: | 对桥梁器材主要构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 |
·全桥结构试验: | 对架设好的桥梁,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测定其工作状态(应力、应变、挠度、振动频率、沉陷
等)的试验。 |
·静载试验: | 研究桥梁结构在静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而进行的试验。 |
·动载试验: | 研究桥梁结构在动荷载(冲击荷载、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而进行的试验。 |
·疲劳试验: | 测定材料或结构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疲劳性能(疲劳极限、疲劳寿命、微裂纹出现时循环次
数、裂纹生长速率、剩余寿命等)的试验。 |
·通载试验: | 桥梁架好后,以设计荷载或验算荷载(履带或轮式车辆)按规定车速通过,检验器材在车辆
通过时的各种性能的试验。 |
·装卸载试验: | 检验和测定桥梁(舟、艇)器材装车和卸车的作业方法、难易程度、作业时间、装卸时适应的
地形条件等的试验。 |
·陆上行驶试验: | 车辆按规定装载在规定的各种道路上行驶、制动,测定最高车速和平均车速,并检查改装
部分的强度、刚度和紧定装置可靠性的试验。 |
·爬坡试验: | 车辆按规定装载爬越坡度能力的试验。 |
·侧坡行驶试验: | 车辆按规定装载在侧坡条件下,检查车辆横向行驶稳定性的试验。 |
·岸坡适应性试验: | 确定桥梁器材能正常使用的岸坡条件的试验。包括装卸载、陡岸架设、高低岸架设等。 |
·抗风性能试验: | 测定吊桥、索道桥在风力作用下的动力特性。以评价其抗风稳定性的试验。 |
·系泊试验: | 在系泊状态下对船舶的动力装置及机电设备进行一系列实效试验的总称,用以检验安装
质量和工作运转性能,从而为航行试验作准备。 |
·倾斜试验: | 测定空艇重心垂向座标的试验。 |
·水阻力试验: | 测量船模或实艇(舟、门桥、浮桥)在不同航速时所受水阻力的试验。 |
·浅水效应试验: | 艇(舟、门桥、浮桥)在浅水区航行状态,测定不同水深吃水比情况下出现浅水效应状态(阻
力、沉降、纵倾)的试验。 |
·水上航行试验: | 在航行状态下对艇体、动力装置、仪表设备以及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的一系列实效试验的总
称。包括:航速试验、操舵试验、投起锚试验、回转试验、惯性试验、主机连续运转试验与操纵性
试验以及各种机电设备、音响灯光信号设备等试验。 |
·操纵性试验: | 测定艇操纵性能的试验。包括:回转试验、Z 形试验、螺线试验、回直试验、低速舵效试验、
停船试验、紧急停船试验等。 |
·停船试验: | 舵置于零舵角,用停车或倒车进行停船,测定相应的停船距离和时间等的试验。 |
·紧急停船试验: | 舵置于零舵角,使主机在最短时间内由全速正车转速改为额定倒车转速的停车试验。 |
·系桩拉力试验: | 测定艇系于岸桩上时,系缆上最大拉力的试验。 |
·水动力稳性试验: | 测定舟、门桥、浮桥在高速流水作用下丧失动水稳性时的临界流速的试验。 |
·漕渡门桥试验: | 检验和测定漕渡门桥上下载方便性、漕渡靠岸作业方法、作业时间、门桥适应流速等的试
验。 |
·锚定试验: | 测定锚抓力、工作稳定性、锚定门桥锚定力、投起锚设备和系留设备机械性能、工作性能以
及固定浮桥作业方法等的试验。 |
·桥面磨损、防滑试验: | 测定桥面板在履带或车轮作用下,在规定环境条件下的耐磨程度和防滑能力的试验。 |
·可靠性试验: | 为确定桥梁器材的可靠性特征量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而进行的试验。 |
·维修性试验: | 为确定桥梁器材的维修性特征量和要求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而进行的试验。 |
·桥轴线: | 桥梁车行道中央的纵向基准线。 |
·桥脚轴线: | 桥脚平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 |
·浮桥固定: | 为保证浮桥纵横方向的稳定所采取的措施。 |
·纵向固定: | 为保证桥梁沿桥轴线方向稳定所采取的措施。 |
·横向固定: | 为保证浮桥在垂直于桥轴线的方向上稳定所采取的措施。 |
·投锚固定: | 在浮桥上、下游设置一定数量的锚,用锚抓力来保证浮桥稳定的方法。 |
·锚定门桥固定: | 用以数个重锚锚泊定位的锚定门桥,通过数根钢索或纤维索系留固定浮桥的方法。 |
·横张纲固定: | 用跨江河张挂的钢索和系结于此钢索上的若干根沿流向的小钢索固定浮桥的方法。 |
·斜张纲固定: | 用若干根斜张于河岸与桥脚舟之间的斜钢索固定浮桥的方法。 |
·动力固定: | 用架桥艇的顶推力或桥脚舟自身动力实施浮桥横向固定的方法。 |
·混合固定: | 采用两种以上固定方法共同来保证浮桥稳定的措施。 |
·投锚线: | 投锚点和锚位的理论基准线,通常与桥轴线平行。 |
·上游投锚线: | 位于桥轴线上游,与桥轴线有-定距离的投锚线。 |
·下游投锚线: | 位于桥轴线下游,与桥轴线有-定距离的投锚线。 |
·走锚: | 浮桥、门桥、艇在锚泊定位期间,因受风浪、水流或其他外力影响,导致锚发生位移的
现象。 |
·泛水: | 将舟桥器材从岸上或车上卸入水中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