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毁伤因素(核武器破坏因素): | 核武器爆炸时产生的杀伤破坏作用的各种原因和条件。例如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放
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 (GJB 188.2-88 防化术语 核监测) |
·核武器毁伤因素: | 核爆炸后,对目标产生的杀伤破坏因素,包括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X
射线和放射性沾染。前五个毁伤因素又称为瞬时毁伤因素。 (GJB 188.2A-96 防化术语 核监测) |
·核武器毁伤因素与效应预测: | 根据提供的核爆探测信息和有关的气象数据,部队配置和地形条件,迅速计算、评估和显
示核爆炸的基本参数,核武器瞬时毁伤因素和放射性沾染的参数,各种武器装备、工程设施与
各类人员的毁伤程度以及对战场环境影响的范围等。 (GJB 188.2A-96 防化术语 核监测) |
·核武器毁伤因素(核武器破坏因素): | 核武器爆炸时产生的杀伤破坏作用的各种原因和条件。例如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放
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 (GJB 188.2-88 防化术语 核监测) |
·卫星质量特性: | 描述卫星质量及其分布的特征参数。如质量、质心、转动惯量及惯性积等。 (GJB 421-88 卫星术语) |
·地球站品质因素: |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接收天线的增益G与接收系统的等效噪声温度T之比。 (GJB 421-88 卫星术语) |
·旋翼品质因素: | 又称旋翼悬停效率、旋翼完善系数。悬停时旋翼的理想功率与旋翼实际需用功率之比。 (GJB 3029-98 直升机术语) |
·环境因素: | 与威胁对各种使用环境的适应及在这些环境中工作的固有能力有关的因素。
“环境因素”既指物理的又指大气的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在战斗环境中往往引起使用中的
威胁能力的降低。 (HB 7112-94 飞机非核生存力术语) |
·火力控制因素: | 对与威胁的使用顺序(瞄准、定向、射击或发射阶段)有关的方式、用途和精度特性的描述。
“火力控制因素”通常用来描述与初始误差源和在一次飞机/威胁遭遇的射击或发射阶段
所遇到的其它因素有关的术语。表3 给出了这一组术语与其它相关术语的内容。
(HB 7112-94 飞机非核生存力术语) |
·弹道因素: | 与战斗部飞行轨迹或威胁机理的任何相类似的传播轨迹有关的因素。
“弹道因素”表示传播误差和与在飞机/威胁的一次相遇期间,威胁传播装置在飞行中遇到
的有关因素。表3 给出了这一组术语(“弹道因素”)与其它有关的类似术语的内容。 (HB 7112-94 飞机非核生存力术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