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 | 指地面雷达情报处理和传递系统,简称雷情系统。系统是产品构成的最高层次,系统由若
千分系统组成。 |
·分系统: | 分系统是系统的下一层次,通常按功能划分。分系统能独立完成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功
能。雷情系统一般分为情报传输、情报处理、显示控制、检测监控等分系统。分系统由若干设备
所组成。 |
·设备: | 设备是具有独立功能的集中构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例如通信机、显控台等。 |
·情报传输分系统: | 完成情报传输功能的各种信道和其他设备的集合。自前一级系统(雷达终端)的输出开始,
到本级系统通信控制器之前止。 |
·情报处理分系统: | 对输入情报进行综合处理(坐标转换、去重复、编批等),并输出情报信息的设备的集合。 |
·显示控制分系统: | 显示情报信息并能实施人机对话的设备集合。 |
·检测监控分系统: | 用于检查测试、监视和控制本系统运行状态和性能的设备集合,包括性能指示、自动检测、
故障报警、故障隔离定位、冗余切换和状态转换等功能。 |
·上报: | 向上级情报站和指挥所输送雷达情报。 |
·通播: | 系统向友邻、下属、民防等有关单位播出雷达情报。 |
·点迹: | 表征目标属性、类型及其空间位置和时间的-组参数。 |
·航迹: | 同一目标的有序点迹。 |
·航迹点: | 编上航迹点(批号)的点迹。 |
·情报容量: | 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情报的最大航迹点和最大航迹数。 |
·情报速率: | 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输入输出的航迹点数。 |
·情报质量: | 系统输出情报与输入情报相比的实时性、准确性和连续性。 |
·情报处理精度: | 坐标、速度、航向等输出情报与输入情报相比的误差。 |
·情报错漏率: | 在输入全部正确的条件下,情报经传输处理后的错漏航迹点数与输入航迹点数之比。 |
·情报时延: | 在最大情报容量时,情报从系统(分系统)输入经传输和处理到系统(分系统)输出的时间。 |
·信道: | 信息源和信息宿之间传输信息的通路。包括通信收发设备、线路或传输通路及接口设备。 |
·通信畅通率: | 又称链路有效度,指建立有效通信的程度,为有效通信时间与全部工作时间的比值。 |
·比特差错率: | 又称误码率,为误收码数与全部发送码数的比值。 |
·对上通信: | 对上级单位的通信联络。 |
·对下通信: | 对下属单位的通信联络。 |
·越级指挥和报知: | 超越中间层次实施指挥和报知。 |
·图形显示: | 以图形,或以图形和字符、汉字等组合为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式。 |
·表格显示: | 以字符、汉字列表形式显示情报内容的显示方式。 |
·生存能力: | 系统在作战环境中维持工作的能力。 |
·扩充性: | 在不变更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模块扩充功能的能力。 |
·系统降级能力: | 系统在遭受破坏或其某部分故障的情况下,降低或丧失某部分功能但仍能维持基本工作
的能力。 |
·接口: | 下列情况的任一种,都是接口。
a.由公共的物理连接特征、信号特征以及互换信号的意义所确定的共享边界。
b.执行两系统(分系统、设备)之间可能出现的相互操作的设备或装置。
c.两个软件程序块之间的共享逻辑边界。 |
·链路协议: | 两个相互通信的进程之间进行报文交换时,规定其格式和相互同步所必须遵循的约定的
集合。 |
·雷达情报格式: | 雷达情报各项要素的组合和排列方式。 |
·信息格式: | 用代码表示的雷达情报的编码形式。 |
·战术应用软件: | 实现系统工作的各种软件,如通信控制软件、情报处理软件、显示软件等。 |
·测试维护软件: | 用于测试各分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的性能和功能以及维护时使用的软件。 |
·训练软件: | 用于训练战勤人员的软件。 |
·人工干预: | 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台上的控制手段,如操纵球、键盘等输入控制指令,使计算机按操作人
员的命令工作。 |
·切换: | 当设备失效时,转用备分设备的动作。 |
·系统故障: | 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丧失任一项规定的系统功能或其性能指标低于规定
的下限值,均为系统故障。例如:
a.因关键的设备故障使系统工作中断的时间超过规定值;
b.发生故障的情报输入或输出路数超出规定允许数;
c.输入和输出的情报容量以及情报处理质量达不到规定的指标要求;
d.发生故障的显示设备超过允许数;
e.双机备分切换超出规定时间;
f.系统发生引起危害人员或设备安全的状态等。 |
·系统修复: | 发生系统故障后,经检查修理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并达到原规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
·系统有效度: |
|
·系统可靠性考核: | 对系统可靠性的全面检验,考核内容包括设计评审、审查统计分析报告和进行可靠性试验
等。 |
·环境条件: | 系统(设备)所处的外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雨雪、盐雾、噪声、电磁环境等。 |
·想定: | 用来检验系统功能或供人员训练的战术方案。 |
·重演: | 将输入和输出的情报和信息实时记录、存储以后再重现,供事后分析和其他之用。 |
·外场检验: | 系统在承制方选定的试验场中检验。着重检验系统和各分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并进行可
能实施的功能检验。 |
·试用: | 外场检验合格后将系统转入部队现场阵地,由承制方使系统运行正常后由部队战勤人员
使用。在此期间进一步考验系统性能及着重检验系统对作战的适应性,发现问题予以解决。所
积累统计的各项工作数据作为最后的现场检验和验收的依据。 |
·现场检验: | 试用后对系统性能和质量的全面检验。 |
·承制方: | 泛指承担设计、制造产品任务的单位。 |
·订购方: | 泛指提出研制任务、订购、验收产品的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