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 | 用水泥类注浆体把钢绞线、高强钢丝或精轧螺纹钢固定于深部稳定的承载地层中的抗
拉构件。用以提高被加固结构物或岩土体的稳定性。 |
·预应力锚索: | 锚索的一种,通过张拉与锁定使锚索主动承载,用以控制被加固结构物或地层的变形和
改善其受力状态,一般由锚固段、张拉段和锚头组成。 |
·锚固段: | 预应力锚索的组成部分,它可把锚索体内部的应力通过注浆体传递给深部稳定的承载
地层。 |
·张拉段: | 预应力锚索的组成部分,它可在锚索体受力时产生弹性变形,同时把锚索的应力传递给
锚固段。 |
·锚头: | 预应力锚索的组成部分,它可把施加于锚索体的应力锁定于锚索体内。 |
·二次注浆预应力锚索: | 采用二次注浆法施工的预应力锚索,第一次注浆形成锚固段,第二次注浆一般在张拉后
进行,主要用于张拉段的防腐。 |
·预应力自由锚索: | 张拉段全长用塑料套管等隔离而形成自由段,锚索体应力变化时可沿全长调节,使其内
部应力处于均匀分布的状态。 |
·永久锚索: | 用于永久性工程加固的锚索,该锚索通常是工程结构的一部分,其有效使用年限与被加
固工程的服务年限相匹配。 |
·临时锚索: | 用于工程临时性加固的锚索,常用于工程施工期间,仅在一定时间内承受荷载,其使用
年限一般不超过二年。 |
·全长防护锚索: | 一种具有全长防护性能的自由锚索,它比常用的自由锚索多一道全长设置的塑料波纹
管防腐层。 |
·拉力型锚索: | 锚索体受力变形时锚固段注浆体处于拉伸状态的锚索。 |
·压力型锚索: | 锚索体受力变形时锚固段注浆体处于受压状态的锚索。 |
·量测锚索: | 安装有一种或多种量测元件的自由锚索,它可对锚索内部应力状态或整体加固效果进
行量测和评估。 |
·对穿锚索: | 一种穿透被加固地层或结构物的锚索,它没有锚固段,由两个锚头和张拉段组成。 |
·可回收锚索: | 用于临时性工程加固并在加固任务完成后可将其从被加固地层中收回的锚索。 |
·锚索体: | 由符合附录 D(参考件)之规定的钢绞线、高强钢丝或精轧螺纹钢及其辅助性配件组成
的杆状柔性构件。 |
·土层锚索: | 锚固段位于土层中的锚索。 |
·岩石锚索: | 锚固段位于岩体中的锚索。 |
·极限锚固力: | 锚索部分或整体变形破坏或丧失工作能力时的最小荷载。极限锚固力也叫拉拔力,一
般由现场拉拔试验得到。 |
·容许锚固力: | 锚索在满足设计安全系数条件下的锚固力,它是由极限锚固力除以安全系数得到的。 |
·设计锚固力: | 设计时锚索实际采用的力,它是根据不同的设计条件和荷载组合而得到的。 |
·极限粘结强度: | 锚索沿地层与注浆体或注浆体与锚索体界面上产生变形破坏时该界面上单位面积承受
的最小荷载。它一般是物理粘结力、机械嵌固力和摩擦力之和。 |
·容许粘结强度: | 锚索在满足设计安全系数条件下地层与注浆体或注浆体与锚索体界面单位面积的承载
能力。 |
·预应力损失: | 锚索施加预应力后,由于锚索体松驰、地层蠕变等原因而导致锚索体内预应力降低的现象。 |
·松驰: | 锚索工作过程中,锚索体材料变形量保持常值,应力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
·蠕变: | 锚索工作过程中,锚索应力保持常值,锚索体和周围地层的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大的现象。 |
·一次注浆: | 锚索安装后和张拉前为形成锚固段而注入的浆体。 |
·二次注浆: | 锚固张拉后用于张拉段防腐而注入的浆体。 |
·固结注浆: | 对裂隙发育的岩体,在锚索安装前,为防止注浆体流失和提高地层承载力而进行的注浆。 |
·A 型锚固: | 锚固段的一种型式,钻孔为直筒式,采用重力自由式或低压注浆(Pg<1MPa),该类锚
固适用于岩体或硬质粘性沉积土层。 |
·B 型锚固: | 锚固段的一种型式,锚索采用低压注浆,当注浆体渗入地层孔隙或局部挤压土体时,锚
固段直径有所增加。该类型常用于软弱裂隙岩体和粗粒状冲积土,也可用于细粒状非粘性土。 |
·C 型锚固: | 锚固段的一种型式,钻孔为直筒式,采用高压注浆(Pg>2MPa),在水力劈裂作用下形成
大于原孔径树根状的锚固段;通常情况下是采用重复注浆来实现,待第一次注浆体初凝之
后,通过在锚固段安装的袖阀管进行二次高压注浆。 |
·D 型锚固: | 锚固段的一种型式,锚固段的钻孔采用铰刀扩孔而形成一系列哑铃状锚固段,常用于硬
质粘性沉积地层。 |
·锚固角: | 锚索体轴线与规定平面的夹角,包括锚固倾角和锚固水平角。 |
·锚固倾角: | 锚索体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
·锚固水平角: | 锚索体轴线与规定的垂直面的夹角。 |
·张拉力: | 张拉时千斤顶的出力。 |
·锁定力: | 锚索在张拉锁定完成时锚索体内实存的应力,锁定力应大于或等于设计要求的预应力。 |
·锚索长度: | 锚索安装后的总长度,它应为锚头、张拉段和锚固段的长度之和。 |
·张拉长度: | 张拉锚索时为安装千斤顶和工具锚所需的附加锚索体长度。 |
·张拉段长度: | 锚索张拉时能产生弹性变形并可把荷载传递给锚固段的锚索体长度。 |
·锚固段长度: | 可把施加的张拉荷载通过注浆体安全地传递给稳定承载地层的锚索体长度。 |
·张拉: | 对锚索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全过程。 |
·整体张拉: | 用一个千斤顶对锚索各单元体同时施加预应力的张拉方法,张拉前常需进行预张拉。 |
·预张拉: | 在整体张拉前,为使锚索各单元体的受力变形协调一致而进行的张拉。 |
·单根循环分级张拉: | 用一个或多个千斤顶对锚索各单元体分级施加预应力的张拉方法。该方法可减小锚索
各单元体之间受力的不均匀性。 |
·超张拉: | 为克服锚索锁定时锚具回缩等原因造成的瞬时预应力损失而使张拉力大于设计预应力
的张拉方法。 |
·补偿张拉: | 锚索使用中为弥补由于松驰和蠕变造成的预应力损失而进行的补充张拉。 |
·钻孔直径: | 无任何扩孔现象时用于锚索锚固力计算而采用的钻孔直径。 |
·扩孔直径: | 锚固段扩孔后用于锚索锚固力计算而采用的直径。 |
·有效直径: | 考虑树根状注浆体形成的扩孔效应时用于锚索锚固力计算而采用的直径。 |
·不均匀系数: | 指 D60与 D10之比值,其中 D60和 D10分别为试样中小于该粒径含量 60%、10%
(重量比)时所对应的粒径值。 |
·近端: | 锚固段与张拉段相接的-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