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磁盘机(FDU)和软磁盘子系统: | 本规范规定的软磁盘机和软磁盘子系统均指记录媒体为软磁盘片,记录格式为软分段,并
能进行随机存取数据的设备,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软磁盘子系统带有电源装有一台或多台软
磁盘机,有的还带有控制器。 |
·记录方式: | 为实现数据存取而规定的编码方式。 |
·磁通翻转密度: | 最内磁道单位长度上所允许记录的最大磁通翻转数。 |
·磁道密度: | 径向单位长度上的磁道数。 |
·柱面: | 各记录面上具有相同磁道号的磁道的集合。 |
·非格式化容量: | 在磁盘上以非格式化方式记录的数据字节数。 |
·格式化容量: | 在磁道上以特定格式记录的数据字节数。 |
·数据传输率: | 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数据位数。 |
·主轴电机启动时间: | 从驱动器收到启动信号开始,到主轴电机达到额定转速所需的时间。 |
·寻道时间: | 磁头移到目的磁道所需时间与稳定时间之和。 |
·稳定时间: | 磁头到达目的磁道后允许其开始进行信息存取的时间。 |
·道-道时间: | 磁头从某磁道移到相邻磁道所需时间。 |
·平均寻道时间: | 若干次随机寻道时间的平均值。 |
·平均旋转等待时间: | 磁头所达目的磁道后,找到目的扇区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
·磁头定位精度: | 磁头的读写缝中心偏离任意记录磁道中心线的径向距离。 |
·磁头偏角(方位角): | 磁头读写缝的轴线与磁通翻转轴之间的角度。 |
·索引: | 索引是确定磁道起始和终止的点,在检出索引脉冲(由索引传感器检出)前沿的瞬间,索引
正处于读写缝的正下方。 |
·索引定位精度: | 索引位置相对于磁头读写缝位置的偏差。 |
·缺陷磁道: | 连续检测时,在磁道的同一位置上连续通过时发现一个或多个漏脉冲或冒脉冲。 |
·恶劣码: | 导致读出信号峰值飘移最大的数据模式。 |
·读软错: | 读操作时出错,并在规定的重试次数内可恢复的错误。 |
·读硬错: | 读操作时出错,并在规定的重试次数内不可恢复的错误。 |
·寻道错: | 寻道操作时,出现与目的磁道不符的错误。 |
·时间余量: | 具有位偏移的未补偿的数据与锁相检读窗口相对宽度磁道时间余量。 |
·磁头加载时间: | 从磁头加载开始,所读出信号的幅度达到最大幅度的90%时,所用的时间。 |
·互换性: | 同类军用软磁盘机应能进行数据互换。 |
·数据保护: | 软盘片上的数据不会因软磁盘机电源的开或关而被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