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 录   个人中心   系统维护   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术语细览

空中指挥

标准号:GJBz 20350-96   标准名称:军用直升机基本术语       1996-11-25

基本信息

【名称】 空中指挥
【英文名称】 air command
【定义】 直升机在空中对空、地战斗实施的组织指挥活动。

同源术语

·直升机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按起落场所分,有陆上(岸基)直升机、舰载直升机、水陆两用直升机。按结构型式分,有单旋翼式、纵列式、横列式、共轴式、交叉式、复合式、桨尖喷气驱动式直升机。按用途分,有军用和民用直升机。
·军用直升机用于执行军事任务的直升机。基本上可分三类:武装直升机(包括强击直升机、歼击直升机、反潜直升机等);运输直升机(包括起重直升机);作战勤务直升机(包括侦察、观察、电子对抗、指挥、通信、校射、布雷、扫雷、中继制导、营救、救护和教练直升机等)
·陆上直升机又称岸基直升机,以陆地为起降基地的直升机。
·舰载直升机以航空母舰或其他水面舰船为起降基地的直升机。
·水陆两用直升机能在水上和陆地起降的直升机。
·单旋翼直升机由机上发动机通过机械传动方式驱动-付旋翼的直升机。它通常在机身尾部安装有尾桨或其它装置,以平衡反扭矩及实现航向操纵。
·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简称“纵列式直升机”。具有两副沿机体纵向前、后排列,并反向旋转的旋翼的直升机。
·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简称“横列式直升机”。具有两副沿机体横向左、右排列,并反向旋转的旋翼的直升机。
·共轴式直升机具有两副上、下排列,共轴反向旋转的旋翼的直升机。
·交叉式直升机具有两副沿机体横向左、右排列,其轴线呈“V”型相互交叉协调反向旋转的旋翼的直升机。是共轴式与横列式之间的一种中间型式。
·复合式直升机加装有固定机翼和推进装置的直升机。直升机垂直起飞、着陆和悬停仍由旋翼提供升力。前飞时所需前进力主要由推进装置提供,所需升力由机翼和旋翼共同产生。
·倾转旋翼航空器是直升机和飞机的一种组合型式。垂直起飞、着陆和悬停由旋翼提供升力。前飞时,通过倾转旋翼变为拉力螺旋桨提供所需前进力,升力由机翼产生。
·桨尖喷气驱动式直升机由装在桨叶尖端的喷气发动机产生的燃气或由机上供应的压缩空气通过桨尖喷管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旋翼的直升机。
·无人驾驶直升机机内没有飞行人员,仅依靠程序控制自动飞行,或由人在地面或在母机上进行遥控的直升机。
·武装直升机是配备有机载武器和火控系统的直升机的统称。主要用于攻击地面、水面和水下目标, 护航及空战。
·强击直升机又称“攻击直升机”。主要用于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攻击的直升机。通常装备有反 坦克导弹、空舰导弹、火箭、航炮、机枪等武器。有的还装空空导弹,用于空中自卫,也可进行空战。
·歼击直升机又称“空战直升机”。主要用于在空中歼灭敌直升机或其它固定翼飞机,进行空战的直升机。通常装备有空空导弹、火箭、航炮等武器。
·反潜直升机用于搜索和攻击敌潜艇的直升机。分陆基和舰载两类,通常装备有搜潜设备和航空反潜鱼雷、深水炸弹等武器。有的还装有空舰导弹。
·反舰直升机以攻击水面舰船为主要作战任务的直升机。有舰载型和陆基型两类,主要攻击武器为空舰导弹和火箭等。
·运输直升机用于运送兵员、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的直升机。有的还加装有装甲和自卫武器。
·起重直升机用于执行吊运大型或重型的军事装备、军用物资、专用吊舱等任务的专用直升机。
·作战勤务直升机简称“战勤直升机”。配备专用机载设备完成特定作战勤务的直升机。包括有侦察、观察、电子对抗、指挥、通信、校射、布雷、扫雷、中继制导、营救、救护和教练直升机等。
·侦察(观察)直升机装有专用侦察(观察)设备,用于进行空中侦察(观察)获取情报的直升机。
·电子对抗直升机装有电子对抗设备,执行对敌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干扰任务的直升机。
·指挥直升机装有供作战指挥与观察、通信所必要的各种设备,用于空中指挥的直升机。
·通信直升机装有专用通信设备,用于传输信息、数据,接送通信联络人员或在空中担负无线电中继通信任务的直升机。
·校射直升机装有专用校射设备,为炮兵指示目标和校正射击的直升机。
·布雷扫雷直升机以实施空中布雷和扫雷作业为主要任务的直升机。它加装布雷具后,对某水域、港湾 或河道实施布雷或对陆地区域布雷;或者加装扫雷具后,对敌已布水雷加以排除,清除航道。
·营救直升机又称“搜索和救援直升机”。用于在陆上、水上搜索和救援遇难人员的直升机。有的还用于航天营救和回收任务。
·救护直升机又称“医疗后送直升机”。备有简易急救设备,用于将伤员和病员从战区或病区运送到医院或指定地点并作应急医疗处置的直升机。
·教练直升机用于训练飞行员的直升机
·舰载超视距目标指示直升机为载舰探测目标信息并及时输送,使载舰获得自身视距以远目标位置信息的舰载直升机。
·中继制导直升机用于不间断地将目标信息传输给飞行中的导弹,修正其飞行轨迹,引导导弹击中目标的直升机。
·旋翼构造平面垂直于旋翼轴的旋翼旋转平面。
·旋翼桨尖平面又称桨盘平面。旋翼旋转时,桨尖轨迹所形成的平面。
·旋翼桨盘面积旋翼半径在旋翼构造平面内所形成的圆盒面积。
·桨盘载荷直升机总重与旋翼桨盘面积之比。
·旋翼桨尖速度旋翼旋转时桨叶叶尖的圆周速度。
·旋翼实度旋翼的所有桨叶平面面积与整个桨盘面积之比。
·桨叶剖面安装角桨叶剖面翼型的弦线与旋翼构造平面之间的夹角。
·桨叶几何扭转桨叶叶尖剖面安装角与叶根剖面安装角之差。
·桨叶方位角由直升机飞行方向的反方向为起点,顺旋翼旋转方向至桨叶轴线的角度。
·尾桨实度尾桨的所有桨叶平面面积与尾桨桨盘面积之比值。
·尾桨桨尖速度尾桨旋转时桨叶叶尖的圆周速度
·前进比直升机前飞速度在旋翼构造平面内的投影与旋翼桨尖速度之比。
·主轴前倾角旋翼轴与机体立轴之间的夹角,通常旋翼轴为前倾。
·旋翼悬停效率又称“旋翼完善系统”、“旋翼品质因素”,悬停时旋翼的理想功率与旋翼实际需用功率之比。
·旋翼可用功率由发动机提供给旋翼实际可用的功率。
·旋翼需用功率飞行时旋翼需要消耗的功率。
·直升机功率利用系数旋翼可用功率与发动机输出轴功率之比。
·旋翼涡系由旋翼各片桨叶的附着涡及由桨叶后缘逸出的自由涡构成的涡系。
·旋翼诱导速度旋翼周围特别是后下方由于旋翼作用而产生的诱导气流下洗速度。
·桨尖涡由旋翼桨尖部分后缘逸出的自由涡卷起而形成的涡束。
·桨/涡干涉在某些飞行状态下,由桨叶逸出的自由涡(主要是桨尖涡)与后继桨叶相遇而发生的一种干涉作用。
·前行桨叶处于方位角为0°到180°之间的桨叶,即相同于前飞方向旋转半圈内的桨叶。
·后行桨叶处于方位角为l 8 0°到3 60°之间的桨叶,即相对于前飞方向向后旋转半圈内的桨叶。
·反流区直升机前飞时旋翼上相对气流从后缘吹向桨叶的区域。
·桨叶挥舞角桨叶展向轴线与旋翼构造旋转平面之间的夹角,向上为正。
·桨叶摆振角桨叶展向轴线与通过摆振铰的径线之间的夹角,向后为正。
·桨叶变距角又称桨距。桨叶上作为基准的某一特征剖面的安装角。
·旋翼锥度角旋翼桨叶旋转而形成的锥面母线与旋翼构造平面之间的夹角。
·旋翼地面效应直升机接近地面飞行时,地面对旋翼空气动力的影响,一般均提高旋翼拉力,或减少旋翼需用功率。
·悬停升限又称静升限,直升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能够悬停的最大高度。有地面效应影响时称为有地效悬停升限,否则,称为无地效悬停升限。前者要比后者高。
·使用升限又称动升限,直升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定常斜向爬升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直升机垂直上升率直升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定常垂直上升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高度。
·直升机最大爬升率直升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以不同的定常飞行速度斜向爬升的爬升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高度)中的最大值。
·不可逾越速度受振动、操纵性、构造强度、寿命等限制而由设计确定的不允许超过的极限飞行速度。
·最大平飞速度在一定飞行高度,直升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定常水平飞行速度。
·巡航速度适宜于直升机持续飞行的定常水平飞行速度
·久航速度又称经济速度,直升机用于达到最大航时状态所对应的飞行速度,即小时耗油量最小的速度。
·远航速度又称有利速度,直升机用于达到最大航程状态所对应的飞行速度,即公里耗油量最小的速度。
·自转状态直升机的一种特殊飞行状态。此时没有功率输给旋翼(如发动机停车),旋翼通过变距,依靠下降时形成的相对气流产生空气动力使旋翼自行旋转并提供拉力。
·回避区由飞行速度和高度组合所定义的一个危险区。直升机通常应回避在此区域内飞行,否则发生发动机停车等故障导致没有功率输给旋翼时,直升机不能安全着陆。
·涡环状态直升机在小飞行速度和特定的小速率下降时,旋翼的诱导速度与下降产生的相对气流方向相逆,沿旋翼周围而形成的不稳定的环状气流状态。
·风车制动状态直升机在较大速度下滑时,相对气流由下向上穿过桨盘,向旋翼输入能量,旋翼类似于风车作用的一种飞行状态。
·总距操纵驾驶员通过总距杆同方向同量值地改变旋翼各片桨叶的桨距的操纵动作,从而改变旋翼拉力的大小。
·周期变距操纵驾驶员通过驾驶杆使桨距在桨叶旋转过程中随方位角周期地改变的操纵动作,从而改变旋翼锥拉力的方向。
·操纵功效单位操纵机构(驾驶杆、总距杆、脚蹬)位移所引起的旋翼或尾桨的力或对直升机重心的力距的变化。
·旋翼速度静稳定性直升机单位飞行速度变化所引起的旋翼力及力矩对直升机重心作用的俯仰力矩的变化。若速度增加产生抬头力矩从而使速度减小,则是速度静稳定的。在前飞时,旋翼一般都是速度静稳定的。
·旋翼攻角静稳定性单位旋翼攻角变化所引起的旋翼力及力矩对直升机重心作用的俯仰力矩的变化。若攻角加大产生低头力矩从而使攻角减小,则是攻角静稳定的。在前飞时,旋翼一般都是攻角静不稳定的。
·地面共振直升机在地面开车、滑行及滑跑起落中,受到一定干扰后,由于桨叶的摆振运动与机体在起落架上的振动相互耦合而产生的一种振幅迅速增大的自激振动现象。
·空中共振直升机在飞行中,受到一定干扰后,桨叶的摆振运动与机体运动及桨叶挥舞运动相互耦合而产生的一种振幅迅速增大的自激振动现象。
·舰面共振直升机在舰艇甲板上发生的机理类似于地面共振的一种自激振动现象。
·旋翼颤振旋翼桨叶挥舞运动与扭转振动相互耦合而产生的一种气动弹性的自激振动现象。
·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发动机、减速器、旋翼、尾桨、传动轴系等旋转部件,在激振扭矩作用下,引起的传动系统绕自身轴线的扭转振动。
·旋翼通过频率等于旋翼桨叶片数乘以旋翼转速,通过桨毂传递到机体的旋翼主要激振力的频率。
·旋翼激振力旋翼作用在机体上引起机体振动的周期性振动载荷,是直升机的主要振源。
·旋翼桨叶同锥度与平衡使一副旋翼各片桨叶气动力及离心力一致,从而使各片桨叶形成锥体相同的调整操作。通过调节桨尖配重使各片桨叶质量静矩相同,从而实现离心力的一致性称为静平衡。通过调节变距拉杆长度、调整片角度、桨叶弦向重心位置,使各片桨叶叶尖轨迹高度相同(锥度角相同),从而实现气动力的一致性称为旋翼同锥度调整或与旋翼动平衡。
·传动轴平衡传动轴通过静、动平衡调试,使质量分布能保证其各部分的离心力相互抵消而不致产生会引起横向振动的偏心力或力矩。
·传动轴临界转速等于传动轴弯曲(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传动轴转速。达到或接近此转速时传动轴会产生很大的弯曲(横向)振动。
·直升机抗坠毁直升机在坠撞中使乘员承受的过载不超过许可值,并在坠撞后仍能保持乘员生存空间的能力。
·直升机耐弹伤生存性直升机结构在弹击损伤后保证直升机安全返回或着陆的能力。
·机体振动试验对悬挂的或停放在地面上的直升机机体施加激振并测量其响应,以确定其振动特性的试验。
·直升机地面共振试验直升机地面开车时,施加激振并测量直升机响应以确定其地面共振特性的试验。
·直升机空中共振试验直升机飞行时,施加激振并测量直升机响应以确定其空中共振特性的试验。
·旋翼试验塔用于进行全尺寸旋翼运转试验的设施。
·旋翼模型试验旋翼缩尺模型在试验台上或风洞中模拟悬停及前飞状态的各种试验。
·直升机模型风洞试验旋翼运转的直升机缩尺模型在风洞中模拟前飞状态的各种试验。
·直升机全尺寸风洞试验旋翼运转的全尺寸直升机在大型风洞中模拟前飞状态的各种试验。
·直升机飞行试验直升机在真实的飞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各种试验,主要分为型号飞行试验和研究性飞行试验。
·旋翼又称“主旋翼”。直升机产生空气动力的主要部件,由桨毂和桨叶组成。不但提供垂直升力、各向水平拉力及力矩,并具有操纵功能。可分为铰接式旋翼、无铰式旋翼、半铰接式旋翼、无轴承式旋翼。
·铰接式旋翼又称“全铰接式旋翼”。具有挥舞铰、摆振铰和变距铰的旋翼。其三个铰可以单独存在,也可由一个铰实现三个铰的功能。
·无铰式旋翼又称“固接式旋翼”无挥舞铰和摆振铰,只有变距铰的旋翼。
·半铰接式旋翼又称“半固接式旋翼”。只有一个挥舞铰而无摆振铰的旋翼。一般有跷跷板式和万向接头式两种。
·无轴承旋翼既无挥舞铰、摆振铰、也无变距铰的旋翼。
·“前行桨叶概念”旋翼简称“ABC”旋翼。具有两副相同的、共轴反向旋转的根部刚硬的元铰式旋翼。主要由前行桨叶提供升力。
·旋翼桨叶又称“主桨叶”。连接在旋翼桨毂上,旋转时产生空气动力的翼面。
·旋翼桨毂又称“主桨毂”。固定旋翼桨叶,与旋翼轴和操纵系统相连接并实现桨叶运动的中间传力部件。
·挥舞铰又称“水平铰”。旋翼桨毂上实现桨叶挥舞运动的转动关节。
·摆振铰又称“垂直铰”。旋翼桨毂上实现桨叶摆振运动的转动关节。
·变矩铰又称“轴向铰”。旋翼桨毂上实现桨叶安装角改变的转动关节。
·挥舞铰外伸量旋翼桨毂中心与挥舞铰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摆振铰外伸量旋翼桨毂中心与摆振铰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挥舞调节系数铰接式旋翼桨叶挥舞引起安装角变化时,安装角与挥舞角的变化量之比值。
·自动倾斜器直升机上实现旋翼桨叶周期变距和总距操纵的特殊机构。
·桨叶减摆器旋翼桨毂上为桨叶摆振运动提供阻尼的装置。一般有摩擦减摆器,液压减摆器和粘弹减摆器(频率匹配器)等型式。
·弹性轴承由多个金属片与橡胶层相间粘合成的,在直升机上能分别或同时实现桨叶挥舞、摆振和变矩运动的弹性变形关节。
·尾梁直升机机身后部支撑尾桨和尾面等部件的悬臂梁。
·尾撬又称“尾撑”。固定在尾梁后下部,用于防止尾桨碰地的保护装置。
·短翼对称安装在直升机中部的固定小翼,以增加升力或支承外挂物。
·尾桨单旋翼直升机上,用于平衡旋翼反扭矩和实现航向操纵及稳定的旋转空气动力部件。
·推进式尾桨空气动力合力指向尾梁的尾桨。
·拉力式尾桨空气动力合力背向尾梁的尾桨。
·斜置式尾桨尾桨轴与机身水平面有一定安装夹角的尾桨。其空气动力合力除平衡旋翼反扭矩外还提供部分升力。
·尾桨桨叶简称“尾桨叶”。连接在尾桨毂上旋转产生空气动力的翼面。
·尾桨毂固定尾桨叶并与尾传动系统和航向操纵系统相连的中间传力旋转部件。
·直升机传动系统将发动机输出功率传递给旋翼、尾桨以及有关附件的系统。一般由减速器和传动轴组成。
·旋翼轴又称“主轴”。支承旋翼并从主减速器向主旋翼传递功率的轴。
·尾传动轴从主减速器向尾桨传递功率的轴。
·旋翼刹车装置直升机在地面,发动机停车后,对旋翼进行制动的装置。
·主减速器悬挂装置连接主减速器与机身的传力和减振装置。
·单向离合器又称“自由行程离合器”、“自由轮”。从发动机输出轴向主减速器单向传递功率,在发动机停车后能保证旋翼自转的装置。
·弹性联轴节对直升机传动轴的角度实现补偿和调节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频率的传扭弹性构件。
·主减速器将发动机输出功率传递给旋翼、尾传动轴及有关附件的齿轮减速装置。
·尾减速器向尾桨传递功率的减速和变向装置。
·双腔式缓冲支柱由高压腔和低压腔组成的一种有利于防止“地面共振”的起落架缓冲支柱。
·抗坠毁座椅直升机坠毁时能满足吸收撞击能量要求的座椅
·直升机操纵系统传递操纵指令,实现旋翼周期变距,总距、尾桨距操纵及有关空气动力面操纵的所有部件的总合。
·总距-油门杆又称“总桨距杆”。实现旋翼总桨距变化的操纵杆,通常它与发动机油门连动。
·电缆切割器装在直升机前部,飞行中能切断撞在直升机上的电缆的一种安全装置。
·旋翼防冰系统防止旋翼结冰或结冰时能除去冰层的系统。
·尾桨防冰系统防止尾桨结冰或结冰时能除去冰层的系统。
·桨叶阵风锁.43桨叶阵风锁blade gust lock 直升机在停机状态,防止阵风扬起桨叶向下坠撞击引起损伤的锁定装置。
·直升机动力装置驱动直升机用的发动机以及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系统和附件的总称。
·辅助动力装置直升机上能独立输出压缩空气或电力的小型动力设备。主要用于起动发动机和提供能源。
·活塞式发动机定容加热循环4冲程往复式内燃机。由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转变为轴的旋转,输出轴功率。在直升机上带有特殊的冷却装置。
·涡轮轴发动机绝大部分工质的热能转变为输出轴功率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在直升机上用以带动旋翼、尾桨等。
·自由涡轮式涡轮轴发动机由与燃气发生器转子无机械联系的自由涡轮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轴发动机。
·定轴式涡轮轴发动机功率输出轴与燃气发生器转子有机械联系的涡轮轴发动机。
·单转子自由涡轮轴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只有一根轴的自由涡轮式涡轮轴发动机。
·双转子自由涡轮轴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有两根同心轴的自由涡轮式涡轮轴发动机。
·混合式压气机由轴流压气机与离心压气机组成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压气机。
·折流式燃烧室由甩油盘供油,燃气由径向折向轴向的燃烧室。
·发动机体内减速器与涡轴发动机设计成一整体的用以降低发动机输出轴转速的装置。
·并车减速器将两台或两台以上发动机的功率合并成一根输出轴的减速器。
·直升机防砂装置直升机上用以防止砂粒进入发动机的组合件。
·进气空气过滤器过滤进入发动机空气的过滤元件组合件。
·进气粒子分离器利用惯性机理来清除发动机进口气流中所含砂尘等外来物的防护装置。
·多涡管式进气粒子分离器由多个涡管构成的进气粒子分离器。
·动力离心式粒子分离器利用动力转子叶片转动分离尘砂的一种三维惯性粒子分离器。
·红外抑制器抑制发动机排气和高温部件的红外辐射强度的装置。
·金属热部件红外抑制器抑制发动机热金属部件红外辐射的红外抑制器。
·环形叶栅式红外抑制器在动力涡轮后安装有环形引射导引叶栅的红外抑制器。
·黑洞-奥笛式红外抑制器(BHO)由发动机排出的燃气通过数个矩形主喷管进入带有引射器的混合排气管的红外抑制器。
·菊花瓣喷管红外抑制器用菊花瓣式喷管加速外界大气与核心射流掺混以减少红外线辐射强度的红外抑制器。
·燃气发生器最大转速油门在最大位置时燃气发生器转子的转速。
·燃气发生器慢车转速油门在慢车位置时燃气发生器转子的转速。
·燃油调节系统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供给燃烧室燃油的调节系统。
·全权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以数字计算机为中心的完成发动机全部控制功能的电子控制系统
·最大应急功率发动机仅在应急情况下,在限定时间内(一般指2.5分钟)使用的大于起飞状态的功率。
·起飞功率发动机在规定时间内,在最大工作状态时可发出的功率。
·中间功率发动机至少能在30分钟内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
·最大连续功率发动机能持续工作的一种功率最大的工作状态。
·慢车功率发动机在慢车工作状态时所发出的功率。
·直升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能全部或部分地代替驾驶员控制和稳定直升机的角运动、重心运动,并能改善飞行品质的反馈控制系统。一般可提供直升机俯仰、滚转、偏航及油门变距的自动稳定和全航程自动驾驶能力以及由前飞到悬停和吊缆悬吊的自动控制和稳定能力。
·旋翼桨距指示仪指示直升机旋翼桨叶的桨距角度的仪表。
·悬停指示器指示直升机作悬停飞行时的升降、纵向、横向三个飞行方向的速度的仪表。一般通过转换开关,还可指示直升机吊缆角度、拖吊钢索的应力等。
·直升机武器系统由直升机上的武器和弹药、装挂和发射装置、火力控制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通常装有有控武器(反坦克导弹、空舰导弹、空空导弹)和无控武器(火箭、机枪、航炮等)。
·直升机稳定瞄准装置安装在直升机上的陀螺稳定平台上,用于截获瞄准目标,跟踪导弹,测距的装置,根据安装位置又可分:旋翼轴安装瞄准装置(亦称桅杆式瞄准具)和舱顶安装瞄准装置(顶蓬式瞄准具)。
·综合头盔瞄准显示系统安装在头盔上,提供并显示目标瞄准及飞行控制信息(如空速、高度、航向等)的系统。一般还具有夜视功能,辅助驾驶员进行夜间贴地飞行和截获瞄准目标。
·直升机状态监测系统从直升机旋翼系统、传动系统、动力装置等中获取有关信息,提供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在系统出现故障征兆及故障时进行报警的综合系统。
·直升机旋翼振动诊断系统用以测量机体振动和旋翼运动轨迹,诊断引起直升机过度振动的原因的系统。
·金属屑检测装置检测直升机减速器和发动机中运动部件工作中产生的金属碎屑的装置。
·吊挂装置在直升机上运输吊挂物的装置。
·绞车由卷筒、钢丝绳传感器等构成,安装在直升机上用于施放、回收声纳浮标和救生设施的装置。用于施放、回收声纳时,传感器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相联,控制和保持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缆索的角度和布置的深度。
·垂直起飞直升机垂直离地、前飞增速所完成的起飞,是直升机的主要起飞方式。分为有地效垂直起飞,无地效垂直起飞。
·滑跑起飞直升机通过地面滑跑增速离地的起飞。
·悬停直升机在空中悬浮、相对于地面参照物不动的飞行。分为有地效悬停和无地效悬停。
·悬停回转直升机在悬停状态所作的绕立轴的转动飞行。
·前飞1.5前飞forward flight 直升机向前带速度的飞行。
·侧飞直升机机头方向不变所作的横侧飞行。
·后飞直升机向后退的飞行。
·过渡速度直升机由悬停状态增速到前飞,或由前飞状态减速到悬停状态,都要通过一个使直升机产生较大振动的速度段,这个速度段被称为“过渡速度”。
·消速飞行直升机从带速度前飞减速到进入悬停的操作过程。
·急跃升直升机以大速度平飞状态转入大上升角上升,消耗速度以迅速增加高度的机动飞行。
·垂直跃升直升机从悬停迅速垂直上升到某一新高度上悬停的机动过程。
·跃升转弯直升机边跃升边转弯的飞行动作。
·自转下降在发动机没有功率输给旋翼的情况下,驾驶员依靠旋翼自转操纵直升机进行的轨迹向下的飞行动作。
·尾冲直升机急跃升到速度为零以后,所做的尾部在下直冲而下的机动飞行动作。
·垂直着陆直升机垂直下降至接地的飞行动作。是直升机的主要着陆方式。分为有地效垂直着陆和无地效垂直着陆。
·滑跑着陆直升机带前进速度接地滑跑减速的着陆动作。
·野外场地起降直升机在机场以外的场地上进行的起飞和着陆。包括山头、山谷、车站、码头、屋顶、河滩、沙漠等地的起降。
·悬停上下人直升机悬停时,乘机人员上下直升机。
·悬停绳降直升机悬停时,机上人员沿直升机上放下的绳索迅速下机的动作。
·悬停加油直升机悬停时利用地面或舰面压力加油装置加添燃油。
·悬停救生直升机以悬停状态救人上机的动作。
·外挂飞行直升机在机舱外带有悬挂物的飞行。
·穿云飞行直升机利用地面导航引导设施的指示,按既定轨迹穿云层的飞行。主要有“大航线”、“直线”等穿云方式。
·地形跟踪飞行直升机在复杂地形上空做超低空飞行时,为保持其高度不变,随地形的起伏而升降的飞行。
·规避机动为避开敌空、地武器的攻击,操纵直升机所做的机动飞行动作。这些动作包括: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蛙跳机动,蛇形机动,快速升降,变速机动,悬停回转等。
·起飞重量直升机起飞时的总重量,由空机重量和有效载重两大部分组成。随执行不同任务起飞重量有所不同。通常给出正常起飞重量和最大起飞重量。
·空机重量由机体、起落装置、动力装置、旋翼、尾桨、传动装置、操纵系统、液压系统、仪表、电气系统、航空电子系统及型号说明书中要求的各系统组成的重量。
·有效载重由燃油、滑油、外挂装置、专用任务设备、乘员、空勤机组、货物等组成重量(还可分为基本重量,即在空机重量基础上加上不可用燃油、外挂装置的固定部分等的重量;使用重量,即在基本重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上可用滑油、空勤机组、专用任务设备等组成的重量。在使用重量的基础上增加可用燃油、货物、乘员、弹药、外挂装置可抛部分等即组成起飞重量)。
·野外场地引导在野外场地对空中直升机进行的引导。包括导航车、定向车引导,目视信号引导,无线电通信引导等
·屋顶机场在高大建筑物上修建的专供直升机起降的机场。建有导流板、停机坪、起降坪、通道和灭火设施。
·野外场地着陆标志在野外场地设置的供直升机飞行员在空中识别着陆点和着陆方向的标志。通常包括T字布、旗门、发烟罐等,夜间应有照明灯、烟火和灯门等。
·地形涡旋受地形影响所形成的气流涡旋。多在大风条件下产生于山谷口与高大建筑物背面。对直升机超低空飞行有很大影响。
·树列尾流受密集排列的树丛(建筑物)影响而发生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气流。对直升机的超低空飞行有很大影响。
·瞬时增距直升机自转着陆接地前,驾驶员在短时间内,后拉驾驶杆并上提总距杆突然加大拉力,以减小接地速度的操纵动作。
·近距空中火力支援直升机为配合地面部队行动,对敌前沿和浅近纵深实施的空中火力突击的战斗。
·反坦克直升机从空中打击敌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的战斗。
·空战歼击直升机在空中与敌直升机或飞机所进行的战斗。
·机降直升机通过空中运输直接将地面部队降落至作战区域的行动。
·反潜直升机从空中搜索和攻击敌潜艇的战斗
·运输直升机以舱内装载或外部吊挂的方式从空中运送人员或物资的活动。
·救护直升机着陆或悬停抢救伤病员的活动。
·侦察直升机从空中或机降为获取作战有关情报所进行的活动。
·警戒直升机在空中进行的警卫戒备活动。
·巡逻直升机在指定空域和规定时间内所进行的搜索警戒活动。
·布雷直升机利用布雷设备从空中向地面或水面布撒地雷或水雷的活动。
·扫雷直升机利用扫雷设备从空中对地面或水面或布雷区扫除地雷或水雷的活动。
·通信直升机在空中进行通信联络。包括利用直升机空中通信接力或转递等方式。
·电子对抗直升机运用电子设备或器材从空中进行的电子侦察、定位、电子干扰和电子反侦察、反干扰等的活动。
·护航歼击直升机或强击直升机为护送其它直升机运输和作战勤务而进行的飞行。
·营救直升机对遇险人员进行搜索和救援的行动
·校射直升机从空中校正火炮射击方位的行动。
·直升机使用环境适应性直升机性能和使用可靠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环境条件可分自然和人为的两大类:例如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振动、冲击、辐射、盐雾、砂尘、电场、磁场、炮火烟雾、化学、生物和核武器污染等。
·预防性维修通过对直升机所装系统、机件的系统检查、检测和发现故障征兆,以防止故障发生,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一般包括检查、调整、润滑、定检等。
·修复性维修直升机系统部件发生故障后,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一般包括故障诊断、定位、隔离、故障排除,损伤修理,调整及检测等。
·战伤修复性直升机战伤后,经检修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可以执行任务状态的能力。
·野外修理直升机在无固定修理设施的区域实施的修理作业。
·特定检查根据直升机使用规律、驻地的自然条件和季节变化等特点,有目的地确定对整机或某些系统、机件进行的不定期检查。
·日历期检查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按照日历期限确定外部环境以及使用状况对直升机机体及所装机件影响的检查。
·直升机牵引利用专用牵引装置(牵引杆、牵引绳、牵引带)使直升机在地面移动的操作。
·直升机系留通过直升机上系留点利用专用索具将直升机系固在地(舰)面上的操作。
·旋翼系留利用钢索(绳、带)将直升机旋翼桨叶固在直升机有关部位的操作。
·系留试车利用专用系留设备将直升机系固在试车台上,检查直升机有关性能的试验开车。
·旋翼超转旋翼在带功率状态或自转状态下,超过最大允许转速。
·旋翼刹车通过操纵刹车装置使旋翼迅速停转的操作。发动机停车后从操纵旋翼刹车手柄开始到旋翼停止转动所需的时间为旋翼刹车时间。
·旋翼桨叶静挠度检查测量桨叶在静止状态挥舞方向或摆振方向的变形量。固定桨叶根部,测得桨叶叶尖的下垂量为桨叶挥舞向的静挠度;桨叶前缘向上,然后固定根部所测得桨叶叶尖的下垂量为桨叶摆振向静挠度。
·桨叶同锥度检查又称“打锥体”。旋翼工作时,检查和调整各片桨叶锥度角一致性的程度。一般通过测量桨叶叶尖轨迹高低位置来判断桨叶同锥度。
·旋翼桨毂动平衡旋翼工作时,在桨叶锥体正常情况下,利用平衡设备检查和调整旋翼桨毂不平衡的过程。
·旋翼桨叶颤振检查通过人为改变桨叶弦向重心位置,判断旋翼工作时桨叶产生颤振可能程度的试验检查。
·桨叶大梁气密性检查为进行桨叶大梁裂纹的监控,通过观察信号器、压力表等方式,对充气的桨叶大梁气密性好坏的检查。
·尾桨动平衡利用平衡设备检查和调整尾桨不平衡的过程。
·扭矩超载发动机输出的扭矩超过正常使用规定的指示数值。
·同心度又称“同轴度”。二个互相连接的机件,其传动轴轴线重合程度。一般应检查直升机的发动机与主减速器,主减速器与尾轴、各段尾轴之间,以及尾轴与中减速器(尾减速器)之间的同心度。
·尾轴偏摆量尾轴旋转时,任一截面的轴心相对理论轴线的跳动量。
·飞行甲板舰船上专门用于直升机起飞、降落和停放的场所。
·甲板风在甲板上由载舰运动与自然风组合而成的相对风。
·甲板悬停直升机在甲板上空,相对甲板无运动的一种飞行状态。
·陡壁效应直升机在载舰上起降、悬停时,与甲板平面垂直的建筑物表面对直升机飞行的空气动力影响。
·起降风限图根据不同的机型、起飞重量、外挂、能见度、海况、起降位置、载舰建筑物及运动状况等因素,规定直升机在舰船甲板上起降时风向和风速的限制范围的曲线图。
·着舰圈为直升机着舰时提供一个正确的着舰目标区而在甲板上所绘出的标志。当直升机着舰时,三个机轮或两个主轮应落入此圈内。
·着舰负升力舰载直升机在着舰瞬间,驾驶员操纵总距使旋翼产生向下拉力,将直升机“压”在摇晃的飞行甲板平台上,防止滑动,避免倾覆。
·着舰引导线为直升机进场着舰时提供正确的进场方位的基准线。它由左、右两条通过着舰圈中心,并分别与飞行甲板中心线夹角成30。的引导线组成。
·起降边界线在甲板上为直升机驾驶员提供起飞和着舰区域边界的标志
·前轮极限位置线表示直升机起降时前轮不能越过的标志线,以保证旋翼翼尖与机库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离舰起飞引导指挥并引导待飞直升机按预定的时间、方位和先后顺序离舰起飞。
·待降着舰引导指挥已到达待降着舰位置上空的直升机按一定的方式、顺序进入着舰过程。
·应急待降着舰引导指挥引导在应急待降着舰位置上空的直升机按一定的方式进入着舰过程。应急待降着舰位置的坐标点,在起飞前作出规定,其方位、距离和高度不与待降着舰位置相干扰,且有利于应急情况的处置。
·着舰航向着舰过程开始时按指令确定的航向。沿此航向飞行,直升机将过渡到最后着舰方位。
·着舰自动导引系统向直升机自动提供距离、方位角和下滑角等参数的舰面导航系统
·横摇角指示灯为直升机驾驶员提供载舰横摇姿态信息的指示灯。
·纵摇角指示灯为直升机驾驶员提供载舰纵摇姿态信息的指示灯。
·着舰模拟器专门用于驾驶员进行舰船上起降训练的地面模拟装置。该装置可以模拟直升机在着舰过程中舰船的摇摆、海浪的起伏以及驾驶员在操纵直升机时的各种感觉。
·摇晃平台一种用以模拟舰船飞行甲板在海浪中摇摆的供舰载直升机研究和地面训练的设施。
·舰面牵引装置在舰上牵引直升机进出机库的装置。包括绞车牵引装置、电动牵引装置以及其它牵引装置。
·浮筒为保证直升机在海上飘浮和自救而在机体上加装的装置。
·防滑绳网布置在舰船飞行甲板上,以防止直升机沿飞行甲板面滑动的设备。
·快速着舰装置为提高直升机在高海况下的着舰安全,而采用的一种助降装置。一般有拉降助降、鱼叉助降等形式。拉降装置主要由机上的拉降探头,导引索和舰上的绞车、夹运装置及控制台组成;鱼叉装置主要由鱼叉夹头、斜撑杆、作动筒等组成,安装在机身底部,并与舰上的格栅啮合使用。
·鱼叉格栅装置舰船上供舰载直升机安全着舰快速系留的装置。由装在直升机机身底部的鱼叉锁紧机构和舰船甲板上直径约2.5m的圆形栅组成。
·垂直补给用直升机将武器、弹药、食物、一般货物、邮件和人员传送到舰船上的一种操作。
·声纳浮标反潜直升机投放在水面上的一种水声探测器材。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吊放声纳用吊放电缆将探头悬垂入水中探测的目标的声纳
·抗沉性直升机因故障或战伤降落水面后所具有抵抗沉没和颠覆的能力。常采用浮筒和气囊等结构形式实现。

相关术语

·直升机舰面系统(简称舰面系统)为提供直升机在舰上作业和执行作战任务而需要在舰上设置的设施的总称。 直升机舰面系统的范围是直升机与舰的接口在舰上的部分,但也涉及其共同的部分。
GJB 534-88 舰船直升机舰面系统规范)
·舰船直升机舰面系统为保障直升机在舰上作业和在海上执行任务而需要在舰上设置的设施的总称,简称舰面系统。
GJB 534B-2009 舰船直升机舰面系统通用要求)
·直升机通信以直升机为载体,将无线电通信设备升至高空实施通信或转信的通信方式。
GJB 700-89 军用通信系统术语)
·直升机的基本重量直升机的基本重量包括空机重量、所有固定的使用设备、执行任秀的军械、副油箱、随机物 品、不可用燃油和滑油等。
GJB 720.1-89 军用直升机强度和刚度规范总则)
·直升机反应处在核环境中的直升机,受到冲击波、光辐射等因素的作用时,将产生相应的载荷、过载、 应力、姿态变化、温升、热应力和其它热效应等,这些总称为直升机对核环境的反应(简称直升 机反应)。
GJB 720.8-89 军用直升机强度和刚度规范核武器效应)
·直升机反应标准直升机对核环境的反应达到某种规定的等级,称为直升机反应标准。本规范规定为四种反 应标准。
GJB 720.8-89 军用直升机强度和刚度规范核武器效应)
·世界气象组织(WMO)标准通风干湿表由世界气象组织决定,从1985年起在其各成员国推广使用的一种通风干湿表。该表作为 湿球温度不低于O℃时空气湿度的标准器,兼作气温测量的标准器。并以它作标准确定其它 干湿表系数A的值。
GJB 570.11-88 气象仪器定型试验方法吸附元件的空气湿度传感器)
·组织等效材料对给定的电离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特性与某种生物组织(如软组织、肌肉、骨骼或脂肪)相近 似的材料。
GJB 188.2A-96 防化术语 核监测)
·组织等效材料对给定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特性与某种生物组织(如软组织、肌肉、骨骼或脂肪)相近似的材 料。
GJB 188.2-88 防化术语 核监测)
·宏观组织分析宏观组织分析主要指在肉眼或低倍(≤60倍)放大下观察得到的组织机构。
GJB 466-88 理化试验质量控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