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发动机: | 对多发动机的飞机 其中一台或二台发动机失效所引起的飞机性能 操纵特性的恶化
比其它任何一台或二台发动机失效的后果更严重称为临界发动机 |
·临界发动机失效速度 V
EF: | 多发动机飞机 在起飞滑跑过程中 临界发动机失效时的飞机滑跑速度 |
·决策速度 V
1: | 多发动机飞机 在起飞滑跑过程中 临界发动机失效的认定速度 |
·抬前轮速度 V
R: | 起飞滑跑过程中 飞机开始抬前轮时的滑跑速度 |
·最小离地速度 V
MU: | MU
飞机能安全离地并继续起飞的最小速度 |
·起飞安全速度 V
2: | 飞机离地后加速到安全高度时 为保证起飞安全所必须达到的速度 |
·最小起飞安全速度 V
2min: | 确定起飞安全速度的最小速度 |
·起飞离地速度 V
LOF: | 飞机起飞滑跑结束 主轮离地瞬时速度 |
·地面最小操纵速度 V
MCG: | 见 CCAR25 中§25.149 的规定 |
·空中最小操纵速度 V
MCA: | 见 CCAR23 中§23.149 或 CCAR25 中§25.149 的规定 |
·机轮刹车能量限制速度 V
MGE: | MGE
受机轮刹车装置吸收的最大功能限制 所对应的刹车速度 |
·轮胎限制速度 V
TL: | 轮胎因高速转动发生破坏的限制速度 |
·起飞滑跑距离: | 见 CCAR25 中§25.113 的规定 |
·起飞滑跑时间: | 飞机从起飞线开始加速滑跑到离地点所需的时间 |
·起飞距离 L
TO: | 起飞滑跑距离加上飞机离地后加速爬升到起飞安全高度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
·起飞时间: | 起飞滑跑时间加上飞机离地后加速爬升到起飞安全高度所需的时间 |
·加速 停止距离(中断起飞距离): | 飞机从起飞线开始加速到临界发动机失效时的滑跑距离加上驾驶员决定中断起飞后使
用减速装置 关闭其它发动机使飞机安全停止的距离 |
·平衡场长: | 临界发动机失效情况下继续起飞距离与加速 停止距离相等时的场长 |
·地面滑跑摩擦系数: | 机轮产生的瞬时总摩擦力与飞机地面瞬时正压力之比 |
·起飞航迹: | 起飞航迹是从起飞静止点延伸到下列两点中的较高者 完成航路形态的转变并达到规
定的速度及爬升梯度要求的高度 或按适航条例规定的起飞航迹结束的最低高度 |
·爬升速度: | 飞机爬升时的飞行速度 |
·爬升率: | 飞机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高度(即飞行速度的垂直分量) |
·爬升梯度: | 飞机爬升过程中 单位时间内高度变化量与前进的水平距离变化量的比值(即飞行速度
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之比) |
·最大爬升率: | 在使用高度范围内爬升率的最大值 |
·最快爬升速度(快升速度): | 飞机获得最大爬升率时的飞行速度 |
·爬升轨迹角: | 飞机爬升时飞行轨迹与水平平面之间的夹角 |
·爬升时间: | 飞机在爬升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 |
·爬升水平距离: | 飞机在爬升过程中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
·爬升燃油量: | 飞机在爬升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油量 |
·最大平飞速度: | 在给定的飞机构形下 飞机在水平飞行中可以达到的最大的速度 |
·最小平飞速度: | 在给定的飞机构形下 飞机能维持等速水平直线飞行的最低速度 |
·失速速度: | 飞机在给定的构形 重量和重心位置下 当法向过载为 1 时由最大配平升力系数决定
的速度 |
·最大使用限制速度 V
MO
或 M
MO: | 在任何飞行状态下 都不得故意超过的使用速度 |
·平飞有利速度: | 平飞有利速度是以有利迎角保持平飞的速度 有利迎角对应于平飞所需推力的最小的
飞行迎角 |
·理论升限: | 在给定的飞机重量和发动机工作状态下 飞机能保持等速水平直线飞行的最大高度
也就是飞机最大爬升率等于零的飞行高度 |
·实用升限: | 在给定的飞机重量和发动机工作状态下 作等速直线爬升时 对于亚音速飞行 最大
爬升率为 0.5m/s 时的飞行高度 对于超音速飞行的最大爬升率为 5m/s 时的飞行高度 |
·巡航升限: | 在瞬时的飞机重量和发动机最大连续工作状态下 对于亚音速飞行 最大爬升率为
1.5m/s 时的飞行高度 对于超音速飞行 最大爬升率为 5m/s 时的飞行高度 |
·航程: | 航程是指飞机在平静大气中沿预定航路 耗尽其可用燃油所飞过的水平距离 |
·巡航速度: | 飞机为执行一定任务而选定的适宜于长时间或远距离飞行的速度 |
·小时耗油量: | 飞机每飞行 1 个小时的耗油量 |
·最大航程速度: | 对应于最大燃油里程的速度 |
·远程巡航速度: | 对应于 99%的最大燃油里程的速度 |
·经济巡航速度: | 单位时间耗油量最少的平飞速度 |
·巡航高度: | 飞机以选定的巡航速度进行巡航飞行的高度 |
·最佳巡航高度: | 飞机能获得最大燃油里程的飞行高度 |
·燃油里程: | 消耗单位燃油能飞行的距离 |
·燃油消耗率: | 发动机产生单位推力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油量 |
·航程因子: | 飞机重量与燃油里程的乘积 |
·水平加(减)速性: | 飞机在水平面内改变直线飞行速度的能力 |
·水平加(减)速时间: | 飞机从-个速度加(减)速到另-个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
·水平加(减)速距离: | 飞机从-个速度加(减)速到另-个速度所经过的距离 |
·水平加(减)速燃油量: | 飞机从-个速度加(减)速到另-个速度所消耗的燃油量 |
·定常盘旋: | 飞机在水平面内保持飞行速度和倾斜角不随时间变化的无侧滑盘旋
盘旋时间是指飞机作定常盘旋时 经过 360°时所需要的时间
盘旋半径是指飞机作定常盘旋时 飞行轨迹的曲率半径 |
·下滑距离: | 飞机下滑飞行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
·下滑时间: | 飞机下滑飞行所需要的时间 |
·下滑燃油量: | 飞机下滑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油量 |
·下滑率: | 单位时间内飞机的下降高度 即飞行速度的垂直分量 |
·有利下滑速度: | 飞机能获得最大下滑水平距离的飞行速度 |
·应急下降: | 在紧急情况下 允许以大下降率降低高度称应急下降 |
·飘降: | 巡航中一发或二发停车后 工作发动机以最大连续推力(功率)和有利速度下降 从原有
平飞高度下降到能维持平飞的一个较低高度的过程称飘降 |
·飘降高度: | 巡航中一发或二发停车后 工作发动机以最大连续推力(功率)和以最大升阻比的速度飞
行能维持飞机平飞的最大高度 |
·进场速度(着陆速度): | 着陆前下滑到安全高度 15m(50ft)处的瞬时速度 |
·接地速度: | 飞机在着陆过程中 主轮接触地面时的瞬时速度 |
·着陆距离: | 飞机从着陆安全高度下滑开始 接地 滑跑 直到完全停止所经过的水平距离 |
·着陆时间: | 飞机从着陆安全高度下滑开始 接地 滑跑 直至安全停止所经过的时间 |
·着陆滑跑距离: | 飞机从着陆接地开始 滑跑减速直到完全停止所经过的距离 |
·着陆滑跑时间: | 飞机从着陆接地开始 滑跑减速直到完全停止所经过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