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频率源: | 在雷达系统中,除大功率发射源外,能产生雷达所需工作频率的各类信号源。如频率综合
器、电调振荡器、点频振荡源等。 |
·频率综合器: | 以一个或数个参考频率为基准,在某一频段内,综合产生并输出所需的多个频率的装置。
频率综合器按频率综合方法可分为直接综合式和间接综合式;按输出信号间的相位关系,
可分为相干源和非相干源。 |
·电调振荡器: | 振荡频率随调谐电压(或电流)而变化的振荡器。
典型的电调振荡器有变容管调谐电调振荡器、YIG 磁调振荡器等。 |
·点频振荡源: | 在固定的单一频率上产生电磁信号的振荡器。如腔稳体效应振荡器、晶体管振荡器、介质
振荡器、声表面波振荡器等。 |
·频率推移: | 频率源直流偏置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引起振荡频率变化的现象。常用单位电压
的频率变化量表示,称为推频系数。 |
·频率牵引: | 由于频率源负载阻抗发生变化.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 |
·频谱纯度: | 衡量频率源输出信号的频谱逼近理想信号频谱的程度。输出信号中,含有不需要的频率
成分愈多.频谱纯度愈差。 |
·谐波抑制: | 谐波功率和载波功率之比。 |
·杂散抑制: | 与载波频率成非谐波关系的离散频谱功率与载波功率之比。 |
·相位噪声: | 输出信号频率的随机变化。通常用单边带相位噪声谱密度表示。 |
·单边带相位噪声谱密度: | 偏离载频f
m
处,在1Hz 带宽内的单边带相位噪声功率与载波功率之比,通常用对数表示。
|
·相位噪声功率谱密度: |
|
·调幅噪声: | 由于信号幅度随机起伏,在偏离载频 f
m
处,1Hz 带宽内引起的噪声功率与载波功率之比。 |
·阿仑方差: | 阿仑方差为-种无间隙双取样方差,其定义式为:
|
·长期频率稳定度: | 当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一定时,频率源在一定时间内(小时、日)输出频率的相对变化。长
稳是由于温度、老化等因素引起的频率漂移。 |
·工作频率: | 频率源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的标称频率值,也称为载波频率。通常用实际测量所得的估
计值表示。 |
·频率范围: | 频率源在满足规定的技术条件下,输出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
·相对带宽: | 频率源的频率范围与其中心频率之比。 |
·输出功率: | 在规定的负载条件下,频率源在其输出频率上所能给出的载波功率。 |
·带内功率起伏: | 频率源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最小输出功率之比,常用分贝数表示。 |
·电调灵敏度: | 频率源在其输出频率范围内,每单位调谐电压(或电流)产生的频率变化量。 |
·调谐线性度: | 电调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随调谐电压(或电流)变化的线性程度。通常用电调灵敏度的变化
来表示。 |
·调后漂移: | 频率源在规定的阶跃电压作用下,频率产生突变后.在规定时间内的最大频率漂移量。 |
·频率重现性: | 频率源输出频率稳定后,断开电源,待其恢复至常温后,再接通电源,工作至规定的时间,
其输出频率重现断开电源前稳定输出频率的能力。 |
·频率再定度: | 振荡器的输入条件相同时,调谐元件能使振荡器重新调回到同一工作频率的能力。 |
·相干综合器: | 各输出信号间具有固定相位关系的频率综合器。 |
·频率温度系数: | 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每变化 1℃所引起的相对频率变化。 |
·频率间隔: | 频率综合器相邻两个输出频率之差的绝对值。通常用最大频率间隔和最小频率间隔表
示。 |
·跳频点数: | 频率源满足指标要求的输出频率点数。 |
·振动敏感度: | 在规定的振动条件下,频率源相位噪声恶化的程度。 |
·频率转换时间: | 从发出频率转换指令开始,到频率转换完毕,并进入允许的相位误差范围所需要的时间。 |
·载波功率: | 频率源未加调制时在额定负载上的输出功率。 |
·参考源: | 在频率源中,作为输出频率相位基准的信号源,如晶体振荡器、原子频率标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