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 | 在极短时间内,物质或系统的能量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剧烈转化过程,并伴有强烈机
械效应和其他效应的现象。 |
·化学爆炸: | 含能材料发生快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向机械能、热能等形式的剧烈转化过程,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
体产物,急剧膨胀并对周围介质做功。 |
·应力波: | 应力扰动在凝聚态介质中的传播。 |
·冲击波: | 通常指介质中相对于波前介质以超声速传播的强间断波,波阵面上介质的应力(或压力)、密度、温
度等物理量发生突跃变化。在气体动力学中又称激波。 |
·爆炸反应型式: | 含能材料发生爆炸反应的典型程式,包括层流燃烧、对流燃烧、低速爆轰和正常爆轰等。在一定条
件下,含能材料中爆炸型式之间可能发生转变。 |
·爆炸波: | 爆炸作用在周围介质中产生的应力波或冲击波的统称。 |
·燃烧: | 含能材料或燃料与自身的含氧组分、氧化剂或外界氧气混合后进行的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通常
以火焰形式出现。 |
·爆燃: | 含能材料的一种快速剧烈并具有爆炸性质的燃烧现象,其燃烧区推进的速度小于未燃烧物质中的声
速。 |
·爆轰: | 通常指含能材料或化学反应体系中以波传播方式进行的最快速、最强烈的一种爆炸反应型式,其传
播速度不小于未反应物质中的声速。 |
·爆轰波: | 爆轰在含能材料或化学反应体系中的传播。通常认为爆轰波由冲击波阵面和紧随其后的化学反应区
组成,被冲击阵面压缩加热的介质在化学反应区中迅速释放能量,支持爆轰波的传播。 |
·含能材料: | 在一定外界刺激条件下,能够自持地进行快速放热化学反应的化学组成物,通常指火药、炸药和烟
火药。 |
·氧平衡: | 单位质量含能材料组分中所含的氧用来完全氧化其所含可燃元素时,含氧量多余或不足的百分数。 |
·炸药: | 在一定外界刺激下,能够发生反应甚至爆炸的含能材料或反应体系。 |
·起爆药: | 在较弱外界刺激下可以迅速发生爆炸或爆轰且爆炸猛度较低的炸药。一般用于火工品的始发装药。 |
·猛炸药: | 在较强外界刺激下才能引发爆轰且爆炸猛度很强的炸药。一般利用其装药爆轰释放的能量对周围介
质做功。 |
·钝感炸药: | 需要很强的外界刺激才能引起爆轰的猛炸药,其感度必须经过规定方法检测、达到有关标准的钝感
要求。 |
·火药: | 以快速燃烧并生成大量高焓气体产物为主要反应形式的含能材料或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弹丸发射和
火箭推进,分别称为发射药和推进剂。 |
·烟火药(剂): | 在无氧条件下快速燃烧,爆炸作用很弱,能够产生光、热、烟、声和气体产物,具有烟火效应的化
合物或混合物。 |
·燃料-空气炸药: | 可燃微粒或液滴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大范围烟雾状爆炸性多相混合物体系,经引爆或快速自催化可
发生爆炸反应。 |
·装药: | 经过一定加工制成、满足规定技术要求的火药或炸药制品,又称药柱。 |
·炸药感度: | 表征炸药在外界刺激下发生爆炸难易程度的定量参数。一般在规定的试验装置和条件下,用引起炸
药样品一定烈度爆炸反应所需的刺激强度值或相对值作为量化表征。 |
·爆轰产物: | 炸药爆轰后生成的终态反应产物的总称。 |
·炸药的爆轰参数: | 用以描述炸药爆轰性能的爆压、爆速、爆热和爆温等参数。 |
·内爆: | 应用专门装置驱动爆轰波、冲击波、惰性材料飞层或等离子体内聚运动,造成高能量密度状态的物
理过程,又称聚爆。 |
·爆轰的数值模拟: | 用数值方法求解爆炸系统考虑化学反应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组,描述含能材料起爆、爆轰和爆炸行为
及其效应等时空发展过程的研究方法。 |
·雷管: | 用于产生爆轰作用、激发爆炸序列的小型爆炸器件,一般用热、电、光等脉冲能量引发。 |
·爆炸序列: | 弹药或爆炸装置内以感度递减、爆轰输出能量递增方式由火工品及炸药装药构成的串列式组合 |
·爆炸逻辑线路: | 利用炸药爆炸作用对线状装药传爆途径或回路进行逻辑性选择操作、实现设定的爆轰输出条件的爆
炸功能部件。 |
·CJ 理论: | D.L.Chapman 和 E.Jouguet 建立的描述爆轰的流体动力学理论。假定炸药通过无厚度的爆轰波阵面
后瞬时完成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爆轰产物相对于波阵面以当地声速运动,保证爆轰波的自持传播。波
阵面后产物的物理参数称为 CJ 状态参数,相应的理论假设称为 CJ 假设或 CJ 条件。 |
·CJ 爆轰(正常爆轰): | 符合 CJ 条件的平面-维爆轰状态。 |
·儒盖规则: | E.Jouguet 提出的根据炸药中爆轰波或爆燃波的性质,判别产物雨贡纽线上 CJ 点和各分支处产物流
动声速性质的规则。 |
·强爆轰(过驱爆轰): | 炸药中发生的一种非自持爆轰状态,其传播速度、压力均高于正常爆轰的速度和压力,强爆轰波阵
面后的爆轰产物相对于波阵面作亚声速流动。 |
·弱爆轰: | 由力学守恒关系描述的一类爆轰状态,其传播速度高于正常爆轰速度,但具有较低的压力,波后爆
轰产物相对于波阵面作超声速流动。 |
·瞬时爆轰(等容爆轰): | 理论上设想的一种爆轰转变方式,即在保持体积或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全部炸药于同一瞬间完成爆
轰反应,变为静止的高温高压爆轰产物。 |
·非理想爆轰: | 不满足平面一维 CJ 条件的各种爆轰,如曲面爆轰波、爆轰产物声速点之后仍有化学反应能量释放
等情形。 |
·滑移爆轰: | 爆轰波阵面大致垂直于炸药/惰性介质(或真空)界面的爆轰传播方式。 |
·低速爆轰: | 在特殊条件下爆轰可能以异于正常速度的低速度(1 km/s~2 km/s)定常传播,称为低速爆轰。 |
·爆轰反应速率: | 含能材料爆轰中反应物或产物所占质量分数变化的速率,可以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描述,也可以
用唯象方法描述。常用的凝聚炸药唯象反应速率是反应介质压力、比体积、温度和产物质量分数的函数。 |
·ZND 理论: | Ya. B. Zeldovich、J. von Neumann 和 W. Doering 提出的爆轰反应流体动力学理论,认为爆轰波由惰
性冲击波阵面和紧随其后的化学反应区组成,冲击波压缩炸药后引发其化学反应,随之释放能量,转变
为爆轰产物。反应区末端爆轰产物相对于波阵面的速度等于其当地声速。 |
·诺伊曼点(峰): | 根据爆轰的 ZND 理论,发生反应前炸药受冲击压缩所达到的密度、压力的峰值状态称为诺伊曼点,
又称为爆轰波压力剖面的化学峰。 |
·爆轰反应区: | 爆轰过程中炸药进行化学反应并释放能量的区域。ZND 理论的爆轰反应区系指从爆轰的冲击波阵
面起,到产物声速面止的区域。 |
·爆轰反应区长度: | 通常指自爆轰的冲击波阵面起到爆轰反应完成处或爆轰产物声速面止,炸药进行化学反应所经历的
时间间隔或空间长度。 |
·爆轰波纵向结构: | 沿爆轰产物粒子流动方向的爆轰波近似一维剖面,主要由爆轰的冲击波阵面、爆轰反应区和一定范
围内的爆轰产物流场组成。 |
·爆轰波横向结构: | 沿爆轰波阵面及爆轰反应区传播的横向和一定纵深空间内形成的非均匀产物流场构形,如规则排列
的多波作用胞元结构。 |
·爆轰稳定性: | 爆轰流动受到扰动时,爆轰波阵面、反应区或爆轰产物流场维持其原有状态或规律的性质,通常指
李雅普诺夫意义下反应区中爆轰产物流动的稳定性。 |
·兰金-雨贡纽关系: | 冲击波或爆轰波阵面前、后任意一对上、下游控制面处,介质物理量应满足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
恒关系式,又称为冲击波或爆轰波的跳跃关系。其中的能量守恒关系式定义了爆轰波的雨贡纽线。 |
·雨贡纽线(冲击绝热线): | 根据能量守恒关系得到的一定初始状态下平面一维冲击波阵面后介质内能、压力和比体积之间的关
系在有关参数平面上的表示曲线。由于波后状态是由初始状态经过绝热冲击跃变而达到,此曲线又称为
冲击绝热线。 |
·瑞利线: | 根据质量和动量守恒关系得到的平面一维冲击波或爆轰波阵面上、下游控制面处介质的压力差与比
体积差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有关参数平面上的表示曲线,其斜率与波阵面速度有关。 |
·平衡声速: | 化学反应过程中各反应组分满足化学平衡条件时反应混合物的声速 |
·冻结声速: | 化学反应过程中假定各反应组分质量分数不变时反应混合物的声速。 |
·阿伦尼乌斯定律: | 化学反应动力学中描述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反应活化能和分子间碰撞频率而变化的指数式定律,
通常使用于炸药热爆炸和冲击起爆的研究。 |
·琼斯关系: | H. Jones 提出的描述凝聚炸药初始状态变化对爆速影响的热力学普适关系式,用于研究爆轰理论模
型或计算爆轰产物物态方程。 |
·泰勒波: | G. I. Taylor 给出的一维 CJ 爆轰波后爆轰产物流场的自相似解。 |
·黎曼不变量: | 在理想流体一维不定常或二维平面定常等熵运动中,用以反映扰动传播性质的流场物理量的特定组
合,其值沿特征线不变。 |
·波强度变化方程: | 描述冲击波、爆轰波的阵面速度或介质压力的时间导数随阵面处介质粒子速度或压力的空间梯度、
反应速率及流动马赫数而变化的微分方程。 |
·均匀炸药: | 物理和力学性质均匀的炸药,如液态(不含气泡、杂质等)、固体单晶等结构均匀的炸药,也可称为
均相炸药或均质炸药。 |
·非均匀炸药: | 物理和力学性质不均匀的炸药,如混合炸药和含有气泡、空穴、杂质的单质炸药,也可称为非均相
炸药或非均质炸药。 |
·点火: | 含能材料受到外界热、光、电或机械刺激作用后,被引发自持放热反应或燃烧的现象。 |
·起爆: | 炸药受外界刺激引发化学反应并转变为爆炸的现象。 |
·爆轰的建立: | 冲击波在炸药中传播时阵面处引发的化学反应不断增强,推动冲击波发展为爆轰波的过程。 |
·剪切起爆: | 快速剪切作用下引发炸药爆炸的现象。 |
·冲击到爆轰的转变: | 炸药中传播的冲击波逐步发展并转变为爆轰波的过程。 |
·爆燃到爆轰的转变: | 炸药中传播的爆燃逐步发展并转变为爆轰的过程。 |
·滞后爆轰转变: | 在低于冲击起爆阈值的外界刺激下,炸药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变为爆轰的现象,其转变为爆轰的时间
明显滞后于正常的冲击起爆转变时间,转变机制比较复杂。 |
·热点: | 外界作用下炸药中介质流动与各种非均匀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局部高温、并可能萌生化学反应的微
小区域。 |
·热起爆: | 炸药受热刺激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爆炸的现象。 |
·激光起爆: | 炸药受激光束辐照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爆炸的现象。 |
·射流起爆: | 炸药在高速射流(通常指聚能装药金属射流)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爆炸的现象。 |
·冲击起爆判据: | 判断炸药在冲击或冲击波加载下能否起爆并转为爆轰时有关参数的阈值或临界关系式。 |
·到爆轰时间: | 冲击起爆过程中从冲击波传入炸药至其发展为爆轰的传播时间。 |
·到爆轰距离: | 冲击起爆过程中从冲击波传入炸药至其发展为爆轰的传播距离。 |
·Pop 关系(图): | 在平面一维持续压力脉冲作用下,炸药的到爆轰距离或到爆轰时间与入射压力脉冲幅度在双对数坐
标平面上的近似线性关系,这种实验结果的图示方法首先由 A.Popalato 提出。 |
·反向爆轰: | 在含能材料或反应系统中发生燃烧或冲击波至爆轰的转变时,有时出现的朝已发生反应的介质中反
向传播另一个爆轰波的现象。 |
·反应流的拉格朗日分析: | 通过拉格朗日形式力学守恒方程组以及兰金-雨贡纽关系,利用不同拉格朗日位置处测量的爆轰产
物压力或粒子速度数据,得到爆轰反应流场分布的分析方法。 |
·爆轰增长: | 某些条件下爆轰波已经接近正常爆轰的传播速度,但爆压随波传播距离继续增长的现象。 |
·临界直径: | 在均匀杆形装药中,爆轰波能够自持地定常传播的最小装药直径或横截面特征尺度。 |
·直径效应: | 在均匀杆形装药中爆轰波定常传播速度与装药横截面尺度有关的现象。 |
·曲率效应: | 爆轰波阵面的法向传播速度与波阵面当地平均曲率有关的现象。 |
·发散爆轰波: | 波阵面上爆轰产物流管面积随传播距离增大的爆轰波,其阵面形状通常为外凸形。 |
·会聚爆轰波: | 波阵面上爆轰产物流管面积随传播距离减小的爆轰波,其阵面形状通常为内凹形。 |
·爆轰传递: | 爆轰波从一个炸药装药传入另一个性质或截面尺度不同的炸药装药的过程。 |
·爆轰波反射: | 爆轰波入射于炸药装药边界并与相邻介质相互作用时,在爆轰产物中产生稀疏波、冲击波或形成马
赫反射等现象。 |
·爆轰波绕射: | 爆轰波沿非直线的路径向被惰性介质(或真空)部分遮蔽的炸药区域弯曲传播的现象。 |
·拐角效应: | 爆轰波在绕射和转向传播过程中炸药内出现局部区域不爆轰或迟后爆轰的现象。 |
·爆轰冲击波动力学: | 在一定假设下利用爆速曲率效应关系式,把曲面爆轰波阵面演化规律与爆轰反应区控制方程组解耦
处理的方法,包括与波阵面形状演化规律有关的渐近分析理论和数值计算研究。 |
·冲击波极曲线: | 定常斜冲击波阵面前后介质速度分量之间或介质压力与流线折转角之间的力学守恒关系在有关参
数平面上表示的曲线。 |
·爆轰波极曲线: | 定常斜爆轰波阵面前后介质速度分量之间或介质压力与流线折转角之间的力学守恒关系在有关参
数平面上表示的曲线。 |
·气相爆轰: | 气体爆炸物或可燃气体与气态氧化剂预混系统中的爆轰。 |
·多相(非均匀体系)爆轰: | 非均匀或多相反应物可燃预混系统的爆轰,如粉尘爆轰、云雾爆轰等 |
·粉尘爆轰: | 悬浮可燃粉尘与气态氧化剂预混系统的爆轰。 |
·云雾爆轰: | 雾化燃料与气态氧化剂预混系统的爆轰。 |
·薄膜爆轰: | 引导冲击波卷扬或雾化沉积于壁面的可燃粉尘或液体,在大气或含氧气体中形成可燃气云混合物并
引发爆轰的现象;或者沉积于壁面的薄层凝聚态炸药在爆轰波与固壁相互作用条件下发生持续爆轰的现
象。 |
·螺旋爆轰: | 管内波阵面运动呈螺旋状前进的气相或多相爆轰。通常在接近爆轰临界管径或可燃混合物组分比例
接近爆轰极限的情况下出现。 |
·爆轰极限: | 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相或多相反应系统发生爆轰时的临界组分浓度。 |
·胞格结构: | 由爆轰波横向结构中多波作用点在空间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网格状图案,其中单个菱形胞格的横向
尺寸称为胞格宽度。 |
·爆压: | 通常指 CJ 状态下爆轰产物的压力。 |
·爆热(爆轰热): | 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其热化学理论值是 CJ 状态下热力学平衡的爆轰产物的生成热之
和与炸药生成热的差值。通常用爆热热量计进行近似测量。 |
·爆速: | 平面一维爆轰波的定常传播速度。通常泛指含能材料中爆轰波阵面的法向传播速度。 |
·爆温: | 通常指 CJ 状态下爆轰产物的热力学平衡温度。 |
·爆轰产物等熵指数: | 在压力与比体积双对数座标平面上爆轰产物等熵线的斜率,通常特指其在 CJ 状态点处的值。 |
·爆轰产物物态(状态)方程: | 爆轰产物热力学状态量(压力、比体积、温度、内能等)之间的物性函数关系。常用形式有 γ 律(γ-law)
方程、JWL(Jones-Wilkins-Lee)方程、BKW(Becker-Kistiakowsky-Wilson)方程、JCZ(Jacobs-Cowperthwaite-
Zwisler)方程和 LJD(Lennard-Jones-Devonshire)方程等。 |
·炸药的物态(状态)方程: | 未反应炸药热力学状态量(压力、比体积、温度、内能等)之间的物性函数关系,通常利用实验测量
的炸药冲击绝热线数据计算得到。 |
·爆轰波形发生器: | 在炸药装药表面或内部产生或调整爆轰波阵面形状、使之符合应用需要的爆炸器件。 |
·平面爆轰波发生器: | 生成平面爆轰波的爆炸器件。最常用类型系根据爆轰传播的几何光学类比设计、由两种爆速相差较
大的炸药件构成,又称为炸药平面波透镜(HE-PWL)。 |
·主发炸药: | 将爆轰作用施加于被发炸药以引发其爆轰的炸药装药,又称施主炸药。 |
·被发炸药: | 接受主发炸药爆轰作用而起爆的炸药装药,又称受主炸药 |
·平板撞击试验: | 用炸药爆轰驱动或其它技术加速平面飞板,撞击试样表面,测量一维应变条件下试样对脉冲载荷响
应特性的实验方法。试样材料可以是含能材料或惰性材料。 |
·射弹撞击试验: |
用一定形状弹丸以设定速度、姿态和角度撞击被试样品,研究试样对弹丸撞击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损
伤、破坏行为的实验方法。试样材料可以是含能材料或惰性材料。 |
·斯蒂芬试验: | 测量一定速度、形状射弹撞击下带金属盖板的薄板形试样损伤、碎裂以及引发反应情况的试验。试
样可以是含能材料或炸药装药。 |
·(分段)霍普金森压杆试验: | 使用由撞击器、入射杆、试样和透射杆串接组成的(分段)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测量试样材料对
于一维纵向压缩应力脉冲响应和动态本构关系的试验。试样可以是惰性材料或含能材料,其侧面可以是
自由面或受到围压加载。 |
·射流撞击试验: | 用聚能装药形成的金属射流撞击被试含能材料或惰性材料样品,研究试样对射流侵彻的动态响应特
性、引发反应和贯穿破坏情况的实验方法。 |
·苏珊试验: | 用气炮或火炮发射充填含能材料试样的圆柱筒,以几十至几百米/秒速度撞击钢板与混凝土复合靶
板,根据一定位置布置的传感器接收、记录试样反应产生空气冲击波的超压信号,以及高速摄影记录的
柱筒与试样的变形、破坏等情形,量化比较试样反应程度的试验方法。 |
·泰勒柱试验: | 用气炮加速具有(或不带)软金属护套的圆柱形含能材料或惰性材料试样,使两个试样相互撞击或使
单个试样与刚性平板撞击,测量试样撞击面附近被镦粗的剖面形状及断裂情况,利用泰勒(G.I.Taylor)
导出的公式或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试样在高应变率下的塑性流动极限、断裂极限和其他本构参数的实验方
法。 |
·隔板试验: | 利用主发炸药爆轰冲击压缩不同厚度的惰性隔板,形成不同强度的冲击波入射到被发炸药试样中,
研究被发炸药试样的反应特性、比较炸药冲击(波)感度的试验方法。工程中依照规定条件,用试样爆炸
概率为 50%的隔板厚度评定被发炸药的冲击感度。 |
·楔形块试验: | 平面冲击加载截面为不等边直角三角形的楔形块炸药试样,测量其斜面上反应冲击波的行程,研究
试样冲击起爆特性的实验方法。常用于测量炸药的 Pop 关系。 |
·凹痕试验: | 爆轰后回收炸药样品下方的金属见证板(witness plate),测量炸药爆轰作用造成的凹痕深度和直径,
用以比较不同炸药爆轰的猛烈程度并粗估其爆压的简易试验方法。 |
·烤燃试验: | 一种用以评价含能材料试样在外界热刺激作用下的反应程度和安全性能的试验方法。可分为快速烤
燃和缓慢烤燃两类。快速烤燃用燃料火焰直接烘烤试样,测量火焰温度及试样出现燃烧或爆炸反应的时
间等数据;缓慢烤燃将试样架置于温度可调的恒温烘箱中或用紧贴试样的电热器件较长时间加热,测量
试样温度、升温速率以及出现燃烧或爆炸反应的时间、起始部位等数据,用于校核含能材料的热化学和
热爆炸理论计算。 |
·圆筒试验: | 将炸药试样装入规定几何尺寸的纯铜长圆筒内,一端起爆,测量离起爆点较远位置处筒壁受爆轰产
物驱动横向运动的时间历程,用以换算炸药爆轰产物的物态方程参数、或比较不同炸药作功能力的试验
方法。 |
·大板实验: | 在中心点起爆较大直径的圆板形炸药,驱动其下方金属圆形薄板运动,测量薄板位移、速度和变形
数据,用于校核和改进界面摩擦力、爆轰产物物态方程和爆轰驱动理论计算的实验方法。 |
·水箱试验: | 将炸药试样浸于透明液体中,应用高速摄影技术测量试样爆轰后液体中冲击波传播历程,结合该液
体的物态方程计算炸药爆轰性能、用于间接测量炸药爆轰参数的实验方法。 |
·自由面速度法: | 用平面爆轰波发生器或平板撞击器冲击加载被试含能材料或惰性材料样品,测量不同厚度试样的自
由面速度,用以计算被试炸药的爆压、爆轰产物等熵指数、材料粒子速度和动态断裂行为等数据的实验
方法。 |
·高速摄影技术: | 用高速摄影方法记录被摄对象自发光或反射、透射光信息时空演化规律的技术。高速相机可分为转
片(转鼓)式、转镜式、变像管式或电荷耦合器件(CCD)式,通常用扫描或分幅摄影方式运行。高速摄
影中经常使用外部强光源,并采用阴影、纹影或其他干涉方法构成的光路。 |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 利用高相干性激光束为光源的快响应光学位移干涉仪或速度干涉仪,以光电器件或高速相机为记录
设备,对物体自由面速度或介质流场等物理量进行单点、多点或沿线测试的技术。常用的有任意反射面
激光测速技术(VISAR)、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测速技术等。 |
·微波干涉测量技术: | 利用爆轰波阵面或金属飞片的导电性使空间或波导中的入射微波束发生反射,根据反射与入射微波
干涉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信息,得到被测对象运动速度或位移历程的一种测量技术。 |
·闪光 X 射线摄影技术: | 利用脉冲 X 光机发出宽度不超过数十纳秒的 X 射线束以及相应的记录系统和防护装置,拍摄运动
物体的单幅或多幅瞬时透视图像,再经过图像处理测量不同时刻被摄对象结构、形状、尺寸、速度和密
度分布的技术。 |
·光学测温技术: | 利用光辐射原理测量爆轰产物或受冲击压缩介质瞬态温度的技术。有多种技术途径和装置,如光学
高温计、光学多通道分析仪、高速拉曼光谱技术等。 |
·光探针: | 获取指定空间位置处运动物体或波阵面到达时间的光学传感器,传感变换部分由一个或多个气隙及
相应传光介质构成。气隙受到撞击或冲击波压缩而发光,或者因传光介质表面冲击破坏阻断照明光束传
输,从而可在输出端获得相应的光学信号。 |
·电探针: | 测量运动物体或波阵面到达指定空间点位置处时间的电学传感器,有机械开关式、电离式、压电或
压敏式等多种形式。 |
·电磁粒子速度传感器: |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粒子运动速度的电学传感器。采用金属箔制成速度敏感元件嵌入材料样
品中,冲击波或爆轰波通过后金属箔与波后介质一起运动,切割外设磁场垂直于运动方向的磁力线,测
量金属箔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得到相应位置处介质粒子速度或速度分量的历程。 |
·石英压力传感器: | 利用石英晶体压电特性制作的脉冲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测量传感器界面处介质的压力历程。 |
·锰铜压力传感器: | 利用锰铜材料压阻特性测量介质中压力或应力历程的内置式快响应电学传感器。可用于压阻传感器
的材料还有镱铜、碳膜等。 |
·PVDF(聚偏二氟乙烯)压力传感器: | 利用经过处理的 PVDF 薄膜的铁电性质制作的快响应、大动态范围的内置式脉冲压力传感器,可用
于测量传感器位置处介质的压力或应力历程。 |
·空中爆炸效应: | 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产生冲击波效应和其他效应,如空气分子的离解、电离、发光以及地面和结构
物附近空气流场的超压和负压作用等。 |
·空气冲击波超压: | 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阵面峰值压力与波阵面前空气压力之差 |
·水中爆炸效应: | 炸药在水中爆炸时产生的各种效应,如冲击波、气泡、浪涌、压力波和稀疏波等。 |
·气泡脉动: | 炸药在水中爆炸后,爆轰产物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其占据空间(气泡),发生膨胀与
收缩的衰减振荡过程。气泡脉动可反映炸药在水下做功的能力。 |
·岩土中爆炸效应: | 炸药在土壤、砂地和岩石等地层中爆炸时产生的效应,如对地质材料介质的强烈压缩、变形、碎裂,
土石抛掷、开坑、形成冲击波、应力波或地震波等。 |
·点爆炸模型: | Sedov 提出的介质中强冲击波传播的理论模型。当爆炸源的尺度比所考察的介质流场范围小得多
时,近似认为爆炸能量从一个几何点瞬时释放出来,从而可求得点爆炸产生冲击波的自相似解。 |
·爆轰驱动: | 利用炸药爆轰产物膨胀作功,推动物体或介质高速运动的过程。 |
·格尼公式: | H. W. Gurney 提出的计算炸药爆轰驱动平板和柱、球壳体一维运动最大速度的近似公式。 |
·泰勒公式: | G. I. Taylor 提出的定常滑移爆轰驱动平板或柱壳时,波阵面参考系中波后飞板的最大速度与最大转
角之间的近似关系式。 |
·殉爆: | 炸药在空气、水、土壤等介质中爆炸时产生的应力波或冲击波,引发位于一定距离外其它炸药装药
发生爆炸的现象。 |
·聚能装药: | 嵌有锥形、球冠形、V 形等形状金属药型罩的炸药装药,爆轰产物推动罩体在对称轴(面)处碰撞挤
压,形成高速运动的金属射流或射弹,其动能密度高,侵彻能力强,应用于破甲、射孔和切割等。聚能
装药构成的反装甲弹药,称为破甲弹。 |
·爆炸成形弹丸: | 带有金属药型罩的聚能装药爆炸后,在爆轰产物推动下药型罩挤压、变形或翻转,形成质量大、气
动阻尼小的高速射弹,其穿甲和侵彻岩土的能力强,对爆高不敏感,主要应用于反薄装甲、攻击岩土或
混凝土防护工事,并可用于侵彻破坏水面、水下舰船结构。 |
·爆破(杀伤)弹: | 利用炸药爆炸在空气、水或岩土等介质中形成的冲击波,对军事目标、建筑物或人员进行爆炸杀伤
破坏的炮弹、航弹、地雷、水雷以及导弹和鱼雷的战斗部。 |
·破片(杀伤)弹: | 利用炸药爆轰驱动装药壳体破裂形成的自然破片、预制破片或预混于炸药中的弹丸高速飞行,对军
事目标、建筑结构和人员进行撞击杀伤破坏的炮弹、航弹、地雷、水雷以及导弹、鱼雷战斗部等。兼有
破片和爆破杀伤作用的弹药,称为杀爆弹。 |
·碎甲弹: | 利用弹内塑性炸药在碰撞靶目标(装甲或工事)时在其表面展布、贴附后发生的爆炸作用,造成靶结
构后表面层裂破坏的战斗部。 |
·反应装甲: | 主装甲外部披挂的分块式金属板与炸药的夹层结构。当受到反装甲攻击时立即发生爆轰,使射流、
弹丸或动能杆等断裂或运动方向偏转,达到保护主装甲的目的。又称主动装甲。 |
·爆破技术: | 利用炸药在岩土、混凝土等介质中爆炸做功而实现应用的多种工程技术,如夯实、压缩、破碎、移
动岩土和拆除建筑物等。 |
·爆破参数: | 通常指爆破工程设计中涉及的一些参数,如单位土方的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孔距、排距、装
药结构等。 |
·爆破器材: | 进行爆破作业时使用的炸药、雷管、索状起爆传爆材料以及起爆装置等专用器材。 |
·爆破漏斗: | 药包爆炸时产生抛掷作用而使地表形成的漏斗形爆破坑。又称爆坑。 |
·硐室爆破: | 将大量炸药集中装入专门开凿的硐室或巷道中进行爆炸,实现大规模土石方开挖的爆破作业。 |
·掘进爆破: | 在地下或山体中进行的井巷掘进、遂道开挖等爆破作业。 |
·水下爆破: | 对水面以下的岩土、滩涂、结构物等进行开挖、移动、夯实和拆除等爆破作业 |
·微差爆破: | 利用毫秒延迟雷管或微差起爆器实现多个爆破装药之间毫秒间隔的延时起爆,以获得更好破碎效果
和较小地震效应的爆破技术。 |
·光面爆破: | 通过加密周边爆孔、减小孔径、调节药量等手段,使开挖面平整光滑、损伤扰动小,并有利于围岩
稳定的控制爆破技术。 |
·预裂爆破: | 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上钻凿一排孔距较小的预裂孔,并采用不耦合装药或其他特殊装药结构,在开挖
主体爆破以前,同步起爆各个预裂孔内的装药以形成设定的贯穿裂隙,达到有效地获取岩石块体或减弱
爆破振动效应的控制爆破技术。 |
·定向爆破: | 准确控制爆破作用的破坏范围以及破碎体运动方向和位置,使爆破后土石方碎块按预定方向抛掷和
堆积的技术。 |
·爆破拆除: | 根据待拆除结构的具体情况,使爆破效果达到拆除工程要求,并保证拆除对象周围建筑物、设备和
人员安全的控制爆破技术。 |
·水压爆破: | 利用水介质传递爆炸脉冲压力,进行有关容器类结构物爆破拆除的技术。 |
·爆炸加工: | 以炸药为能源的一类高速、高压机械加工技术,主要应用有:成形、焊接、喷涂、粉末压实以及改
善工件的机械和冶金学性能等。最常用的加工对象是金属材料。 |
·爆炸成形: | 利用炸药爆炸在传压介质中产生的冲击波,对金属坯件或板料进行模压、拉伸、胀形、卷边、翻口、
冲孔、压梗、弯曲和校形等加工的技术。 |
·爆炸切割: | 利用线形(型)聚能装药爆炸产生的带状聚能金属射流切割工件的技术。 |
·爆炸硬化: | 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工件或材料进行表层硬化处理的技术。 |
·爆炸焊接: | 利用炸药爆轰产物驱动,使两个工件的表面以适当角度高速碰撞、形成牢固结合面的加工技术。利
用爆炸焊接技术使一种材料的薄板与另一种材料的较厚基板形成面结合的工艺,称为爆炸复合
(explosive clading)。 |
·爆炸喷涂: | 利用气相爆轰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物,使涂料粉末高速喷射到工件表面并形成坚固涂层的技术。 |
·爆炸压实: | 利用炸药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将粉末原料压实、烧结的技术 |
·冲击波合成: | 利用冲击波或炸药爆轰压缩粉末或固体颗粒材料,引起高温高压下的固相化学反应或相变,得到新
的固态化合物或同质异形体材料的技术。又称爆炸合成(explosive synthesis)。 |
·爆炸铁电体电源: | 在爆炸冲击下使铁电陶瓷介质去极化而释放所储电能的装置,是一种单次使用的高功率脉冲电源装
置。 |
·爆炸磁压缩发生器: | 利用炸药爆炸推动金属电枢压缩定子空间中的磁力线,使负载电路中电流或能量得到放大、或者在
较小内部区域中产生超强磁场,是把炸药化学能转变成电磁能的爆炸脉冲功率电源或磁场聚积装置。 |
·爆炸磁流体发电机: | 以炸药爆炸产生的导电产物作为快速运动的电枢,在外加或自激的磁场中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电
动势的爆炸脉冲电源装置。 |
·爆轰推进: | 利用爆轰产物反冲产生推动力推进飞行器的工程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平流层高超声速飞行的新型高
比冲化学推进技术。 |
·驻定爆轰发动机: | 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的吸空气式冲压发动机。来流经进气道系列激波压缩后,在燃烧室内形成
驻定斜爆轰波,使可燃气体瞬间爆轰,其高温高压产物由喷嘴喷出产生推力。 |
·脉冲爆轰发动机: | 一种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的循环式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吸入可燃气体(液体)混合物、点火、爆轰
波生成与传播、爆轰产物排气等环节构成一个循环。爆轰波后高压产物作用于推进壁上,推进飞行物运
动,当循环频率很高时,便产生持续推力。 |
·爆轰冲压加速器: | 一种加速弹丸的气体爆炸管装置。在充满可燃气态混合物的冲压加速管中,特殊设计的弹丸运动压
缩可燃气体,并在其后缘发生爆轰,驻定于运动弹丸后缘的爆轰波产生持续推力使弹丸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