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 | 将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用透明有机材料粘结在一起的玻璃制品 |
·防弹玻璃: | 对弹击具有-定抵抗能力的夹层玻璃。 |
·电加温玻璃: | 能够通电加热去冰除霜和防雾的玻璃。 |
·导电膜电加温玻璃: | 以导电膜作为加温元件的电加温玻璃。 |
·电热丝电加温玻璃: | 以电热丝作为加温元件的电加温玻璃。 |
·抗鸟撞玻璃: | 对飞鸟撞击具有-定抵挡能力的风挡玻璃。 |
·航测玻璃: | 航空测量用对其光学性能有特定要求的摄影窗玻璃。 |
·航空有机玻璃: | 飞机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或以其为主体共聚物板材。 |
·定向有机玻璃: | 将有机玻璃板材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通过拉伸或压延使大分子链从无序排列成为有
序排列的有机玻璃。 |
·夹钳印: | 钢化玻璃边部的挂具印迹。 |
·压痕: | 有机玻璃表面在生产和成型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痕迹。 |
·点状缺陷: | 有机玻璃板材表面的凹凸等。 |
·麻点: | a.硅酸盐玻璃表面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微小凹点。
b.有机玻璃板加热后表面出现的成片的细小点状缺陷。 |
·破点: | 硅酸盐玻璃表面无延伸裂纹的点状凹坑。 |
·旋光点: | 有机玻璃板材加热后表面出现的产生聚光的点状缺陷。 |
·耐热点: | 有机玻璃按成型条件加热后,表面出现的杂质点、旋光点或麻点等 |
·发丝状擦伤: | 玻璃表面其宽度小于或等于 0.05mm,深度小于或等于 0.01mm 的擦痕。 |
·轻划伤: | 玻璃表面的轻划痕,其尺寸如下:
a.硅酸盐玻璃:宽度在大于 0.05mm 至 0.2mm 之间,深度在大于 0.01mm 至 0.05mm 之
间。
b. *有机玻璃:宽度不大于 0.4mm,深度不大于 0.1mm。 |
·重划伤: | 玻璃表面的粗划痕,其尺寸如下:
a.硅酸盐玻璃:宽度大于 0.2mm,深度大于 0.05mm。
b.有机玻璃:宽度大于 0.4mm,深度大于 0.1mm。 |
·裂纹: | 玻璃表面具有-定深度的裂痕。 |
·银纹: | 有机玻璃在可见光照射下,表面呈现银色闪光的细微裂纹。 |
·应力银纹: | 在力的作用下,有机玻璃板材在垂直于作用力方向上出现的有序银纹。 |
·应力-溶剂银纹: | 在应力和溶剂的共同作用下,有机玻璃板材表面出现的无序银纹。 |
·老化银纹: | 有机玻璃于阳光、雨水、盐雾等自然条件下暴露一定时间后其表面出现的银纹。 |
·“V”型缺口: | 玻璃边部的“V”形状破损。 |
·破边: | 玻璃边缘除裂纹和“V”形缺口以外的破损。 |
·酸洗波纹: | 硅酸盐玻璃经酸处理后在表面产生的鳞状斑痕。 |
·弯曲度: | 平板玻璃弯曲变形的程度。 |
·气泡: | 玻璃内部由气体形成的圆形、椭圆形、线形或点状的透明泡。 |
·碱气泡: | 内表面蒙有薄霜的气泡。 |
·开口气泡: | 接近玻璃表面的气泡在加工后出现的空穴。 |
·结石: | 硅酸盐玻璃中的不透明晶体夹杂物。 |
·结节: | 硅酸盐玻璃中透明的非线状不均匀体。 |
·条纹: | 硅酸盐玻璃中透明的线状不均匀体。 |
·波纹: | a.硅酸盐玻璃和胶合层中轻微的透明线状不均匀体。
b.出现在有机玻璃板材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波状缺陷。 |
·绒毛: | a.夹层玻璃胶合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0.05mm,长度小于或等于 10mm 的毛丝状物。
b.有机玻璃板材内部或表面存在的毛丝状物。 |
·发丝: | 夹层玻璃胶合层中长度大于 10mm 的绒毛或直径大于 0.05mm 到 O.08mm 任何长度的各
种毛丝。 |
·杂质: | 夹层玻璃胶合层或有机玻璃板材内部的外来物。 |
·胶合层气泡: | 残留在胶合层或玻璃与胶合层之间的气泡。 |
·透明或半透明斑迹: | 夹层玻璃胶合层中积聚的透明或半透明斑痕。 |
·变色: | 夹层玻璃的胶合层和包边材料因老化或因二者之间的某种化学反应,而引起的颜色变化。 |
·脱胶: | 夹层玻璃的胶合层与玻璃脱开的现象。 |
·修边缺陷: | 在夹层玻璃生产过程中,因修整夹层玻璃边部所引起的胶合层边沿局部脱胶或凹陷。 |
·吻合度: | 曲面玻璃与检验模具的配合程度。 |
·分层: | 定向有机玻璃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层间分离现象。 |
·光学畸变: | 光线透过玻璃时,影像几何形状发生变异的现象。 |
·光学角偏差: | 平行光束透过玻璃时,光线方向发生的角度变化。 |
·双目视差: | 两速平行光透过玻璃上代表人双眼的平均距离(63.5mm)的两个点所产生的光学角偏差
之差。 |
·透射比: | 光束垂直透过玻璃后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百分比。 |
·雾度: | 光线通过玻璃时,散射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的百分比。 |
·分辨率: | 表示透过飞机玻璃对微小目标的分辨能力,它是一个综合评价参数。 |
·色度: | 玻璃在某-特定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 |
·清晰度: | 玻璃的分辨率、色度、雾度、透射比的综合参数。 |
·较小的光学缺陷: | 视线通过有机玻璃板材观察物体时,降低板材能见度的杂质、气泡或擦伤,以及产生允许
范围以上角位移的不平整区。 |
·黄色指数: | 有机玻璃在标准光源下,以氧化镁标准白板做基础,以试样对红、绿、蓝三色光的反射率
(或透射率)计算所得的表示黄色深浅的-种量度。 |
·定向度: | 表征有机玻璃板分子取向的程度,以定向拉伸百分数近似表示。 |
·耐光性: | 夹层玻璃或有机玻璃承受紫外线照射的能力。 |
·耐热性: | 夹层玻璃或有机玻璃承受所规定高温指标的能力。 |
·耐寒性: | 夹层玻璃或有机玻璃承受所规定低温指标的能力。 |
·耐雨淋性: | 成品玻璃在热状态时承受雨淋的能力。 |
·耐温差压差性: | 成品玻璃同时承受温差、压差的能力。 |
·耐冷热冲击性: | 成品玻璃的表面反复承受急冷急热的能力。 |
·吸水率: | 有机玻璃板材试样在规定的温度、时间条件下,浸放在水中增重的百分数。 |
·耐压力疲劳性: | 成品玻璃反复承受压力变化的能力。 |
·抗静压破坏强度: | 成品玻璃从内表面或外表面增压至破坏时的强度。 |
·钢化度: | 钢化玻璃中内应力的大小,通常以玻璃中部的单位厚度光程差来表示。 |
·抗银纹性: | 有机玻璃抵抗外力或溶剂作用,不产生银纹的能力。 |
·缺口敏感性: | 有机玻璃板材对缺口所引起应力集中的敏感度。 |
·抗裂纹扩展性: | 有机玻璃在出现裂纹后,抵抗受拉力破坏的能力。 |
·自然老化: | 玻璃暴露于阳光、雨水、盐雾等自然条件下,玻璃性能变化的过程。 |
·人工加速老化: | 人为模拟恶劣的自然条件,加快玻璃性能变化的过程。 |
·热松弛: | 定向有机玻璃加热后,表面尺寸收缩的相对百分数。 |
·热变形温度: | 有机玻璃试样在一定载荷下,匀速升温,使之达到规定变形时的温度。 |
·玻璃化温度: | 有机玻璃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时的温度。 |
·抗鸟撞性: | 成品玻璃抵抗飞鸟撞击的能力。 |
·防弹性: | 成品玻璃承受弹击的能力。 |
·气密性: | 成品玻璃保持气体不泄漏的能力。 |
·耐过电压性: | 电加温玻璃承受大于额定电压的能力。 |
·互换性: | 同一型号、规格玻璃制品在同型号飞机上的相互替换性。 |
·加温均匀性: | 电加温玻璃在通电后,加温区域内温度的均匀程度。 |
·温差下压差强度: | 飞机电加温玻璃在规定的温差和单面受压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 |
·耐电热性: | 电加温玻璃在常温下承受通电加温的能力。 |
·耐电热冲击性: | 电加温玻璃在低温条件下,承受通电加温的能力。 |
·加温器电阻: | 电加温玻璃的加热器两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
·绝缘电阻: | 电加温玻璃的加温器与热敏电阻及它们与玻璃框架之间的电阻值。 |
·热敏电阻的电阻: | 在规定温度下,热敏电阻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
·研磨抛光: | 为了改进玻璃的光学质量和厚度公差,对其表面进行加工的工序。 |
·退火: | 为消除有机玻璃的内应力,将其按规定温度、时间进行加热,而后根据需要缓慢冷却至室
温的操作。 |
·瞄准区: | 飞行员射击和投弹瞄准或观察外界时所用的主要区域。 |
·非瞄准区: | 瞄准区以外的风挡透明区。 |
·视野区: | 玻璃制品上能够观察到外界的区域。 |
·非视野区: | 玻璃制品上除视野区以外的所有区域。 |
·非关键视野区: | 非关键视野区包括以下区域:
a.从制品视野区边缘向内伸入 50mm 的边界区;
b.以夹钳印为圆心、半径为 50mm 的区域;
c.汇流条和云母片下的区域以及汇流条旁 10mm 宽的区域。 |
·关键视野区: | 制品上除了非关键视野区以外的其它视野区。 |
·鸟弹: | 鸟和其包装物,包装是为了防止鸟在达到试件前中途解体。 |
·鸟弹衬壳: | 鸟弹在炮管里采用的保护衬套。 |
·鸟弹衬壳止动装置: | 使鸟弹衬壳在炮管端头停下的装置,以使仅有鸟弹从炮口射出。 |
·空气炮: | 用压缩空气驱动,通过炮管将鸟弹射向撞击目标用的发射装置。 |
·挡气屏: | 防止炮击时随鸟弹喷出的雾气影响速度测量和高速摄影工作的装置。 |
·鸟撞试验件: | 玻璃件和其支承结构。 |
·预定弹着点: | 空气炮射出的鸟弹在试验件上的设计弹着位置。 |
·测速靶: | 鸟弹撞击试件时的速度测量装置。 |
·鸟撞试验台: | 安装试验件、校准空气炮、确定预定弹着点位置的靶架。 |
·防护屏: | 在没有安装试验件,采用标准质量的鸟弹调试其发射速度和所需压力关系时,用来接受鸟
弹的装置。 |
·主承力层: | 飞机玻璃中主要承受内、外载荷的较厚的一层或数层玻璃。 |
·飞弧: | 电加温玻璃通电加温时,因导电介质(电热丝或导电膜)的不连续或汇流条和框架之间渗
入水分而出现的电弧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