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 | 无外界供氧时,在一定能量作用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热和气体产物的物质 |
·猛炸药: | 在较大外界作用下,利用爆轰释放出来的能量对介质做功的炸药。 |
·起爆药: | 在较小外界作用下可迅速由爆燃转爆轰的炸药。 |
·传爆药: | 用于增强起爆冲击波,使主装药迅速达到稳定爆轰的猛炸药。 |
·压装炸药: | 用加压方法成型的炸药。 |
·熔铸炸药: | 以熔融态进行铸装的炸药。铸装炸药 |
·挤压-浇铸炸药: | 用挤压-浇铸方法成型的高聚物粘结炸药。 |
·注射成型炸药: | 用注射方法成型的高聚物粘结炸药。 |
·低爆速炸药: | 一般指爆速低于4000m/s的炸药。 |
·低爆压炸药: | 一般指爆压低于10GPa的炸药。 |
·低易损性炸药: | 对外界作用不敏感或着火后不转为爆轰的炸药。 |
·耐热炸药: | 爆发点高熔点高和热安定性好的炸药。 |
·液体炸药: | 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呈液态的炸药。 |
·主体炸药: | 混合炸药中提供主要能量的猛炸药。 |
·空心装药: | 一端带有空穴能使爆轰产物在空穴轴线上会聚的炸药装药。 |
·爆炸: | 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
·定容爆炸: |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的爆炸。 |
·定压爆炸: | 在大气压条件下进行的爆炸。 |
·燃烧: | 物质进行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伴随发热和发光的现象。 |
·爆燃: | 炸药迅速的燃烧现象,其反应区向未反应物质中推进的速度小于未反应物质中的声速。 |
·冲击波: | 使介质状态参数发生突跃的并以超声速传播的一种压力波。 |
·爆轰波: | 伴有快速化学反应的冲击波。 |
·应力波: | 在可变固体介质中,机械扰动所表现的应力和应变扰动的传播。 |
·C-J面: | 在C-J假设的模型中,爆轰化学反应区的末端面。 |
·起爆: | 在外界作用下炸药爆燃或爆轰的开始。 |
·爆炸产物: | 炸药爆炸反应所形成的各种气态和凝聚态物质。 |
·热点: | 非均质炸药受到外界机械或冲击波作用时,在炸药内所形成的产生化学反应的高温点。 |
·热分解: | 在热的作用下,炸药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过程。 |
·氧系数: | 炸药中含氧量与完全氧化炸药中可燃元素所需氧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
·氧平衡: | 炸药中所含的氧用以完全氧化其所含的可燃元素时,所多余或不足的氧量。氧平衡大于零时为正氧平衡,等于
零时为霉氧平衡;小于零时为负氧平衡。OB |
·梯恩梯当量: | 以梯恩梯为标准,其他炸药的爆炸效应与同质量的梯恩梯爆炸效应之比。 |
·单质炸药: | 单一化合物炸药。 |
·脂肪类炸药: | 分子中母体是脂肪烃的炸药。 |
·芳香类炸药: | 分子中母体是芳香烃的炸药芳烃炸药。 |
·硝仿类炸药: | 分子中含有三硝基甲基的炸药。 |
·硝胺类炸药: | 分子中含有氮-硝基或氮-亚硝基的炸药。 |
·硝酸酯炸药: | 分子中含有氧-硝基或氧-亚硝基的炸药。 |
·含羰基炸药: | 分子中含有脲羰基的炸药。 |
·梯恩梯: | 分子式C7H5N3O6结构式
|
·地恩梯: | 分子式 C7H6N2O4结构式
|
·特屈儿: | 分子式 C7H5N508结构式
|
·二氨基三硝基苯: | 分子式C5H5N5O6结构式
|
·三氨基三硝基苯: | 分子式C6H6N6O6结构式
|
·苦味酸: | 分子式C6H3N3O7结构
|
·六硝基芪: | 分子式 C14H6N6O12结构式
|
·塔可特: | 分子式 C12H4N8O5结构式
|
·二硝基萘: | 分子式 C10H6N2O4结构式
|
·亚乙基二硝胺: | 分子式C2H6N4O4结构式
|
·硝基胍: | 分子式CH4N4O2结构式
|
·黑索今: | 分子式 C3H6N6O5结构式
|
·奥克托今: | 分子式 C4H8N8O8结构式
|
·太安: | 分子式 C5H8N4012结构式
|
·硝化甘油: | 分子式 C3H5N3O9结构式
|
·四硝基甲烷: | 分子式 CN4O5结构式
|
·混合炸药: |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炸药 |
·高聚物粘结炸药: | 由主体炸药和高聚物粘结剂等组成的混全炸药。PBX |
·含铝炸药: | 含有铝粉的混合炸药。 |
·熔性炸药: | 含有加热时可安全熔化的低熔点单质炸药的混合炸药。 |
·挠性炸药: | 具有弹性、柔性和挠曲性的高聚物粘结炸药。 |
·塑性炸药: | 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具有塑性的混合炸药。 |
·粘性炸药: | 能粘附于目标上的混合炸药。 |
·热固性炸药: | 由主体炸药和热固性高聚物等组成的混合炸药。 |
·高强度炸药: | 具有高机械强度的高聚物粘结炸药 |
·泡沫炸药: | 整体内含有大量微孔的炸药。 |
·钝化炸药: | 由炸药和钝感剂组成的混合炸药。 |
·造型粉: | 用粘结剂和钝感剂将粒状单质炸药粘结和包覆成密实均匀的粒状物。 |
·燃料-空气炸药: | 由燃料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FAE |
·分子间炸药: | 由氧化剂和可燃剂均匀混合组成的具有爆炸性的低熔点共融物或固溶体。IMX |
·氧化剂: | 混合炸药中提供氧的物质。 |
·可燃剂: | 混合炸药中被氧化的物质。 |
·粘结剂: | 能将混合炸药各组分粘结成一体,并能改善其成型性能、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物质。 |
·增塑剂: | 用来增加炸药加工成型时的可塑性和流动性的物质。 |
·钝感剂: | 能降低炸药感度的物质。 |
·硝化: | 向有机化合物中引入硝基的反应。所得产物有三种形式:≡C—NO2形成硝基化合物。≡C-O-NO2形成硝酸酯。
=N—NO2形成硝胺。 |
·喷射硝化法: | 用喷射器快速混合各种反应物进行连续硝化的方法。 |
·管道硝化法: | 用管式反应器进行连续硝化的方法。 |
·气相硝化法: | 在气态下进行硝化反应的方法。 |
·气液相硝化法: | 使气态和液态物质互相混合进行硝化反应的方法。 |
·一硝化: | 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一个硝基的反应。 |
·二硝化: | 向-硝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第二个硝基的反应。 |
·三硝化: | 向二硝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第三个硝基的反应。 |
·一段法: | 经过一次硝化,直接将原料硝化成成品的方法。 |
·二段法: | 经过二次硝化,将原料硝化成成品的方法。 |
·三段法: | 经过三次硝化,将原料硝化成成品的方法。 |
·连续硝化法: | 在操作过程中,原料和成品不间断地进出进行连续硝化的方法。 |
·硝解: | 在氮硝化时伴随有除N-H键断裂外的裂解而生成相应硝胺的反应。 |
·梯恩梯亚硫酸钠精制法: | 用亚硫酸钠水溶液处理粗制梯恩梯,以除去不对称三硝基甲苯等杂质的方法。 |
·梯恩梯稀硝酸精制法: | 以稀硝酸为溶剂精制梯恩梯的方法。 |
·硫酸有效浓度: | 表示硝硫混酸硝化能力的数值。是废酸中硫酸质量百分数与废酸中硫酸质量百分数和水质量百分数之和的比值。 |
·硫酸脱水值: | 废酸中硫酸质量百分数与废酸中水质量百分数的比值。废酸强度 |
·总氮量: | 硝化酸(或硝化废酸)中之总含氮量,以硝酸百分数表示。 |
·相比: | 硝化机中硝化酸与被硝化物体积之比。模数 |
·硝化系数: | 硝化系统中,硝化酸与被硝化物质量之比。 |
·硝化率: | 当采用多个机台完成某段硝化操作时,任一机台被硝化的原料质量占投入各机台该原料质量总和的百分率。 |
·转化率: | 在单质炸药生产过采的某一阶段中,已反应掉的原料质量占投入该反应阶段的原料总质量的百分率。 |
·得率: | 在单质炸药生产中,产品与所用主要原料的质量比称为该产品对该主要原料的得率。 |
·湿凝固点: | 未经干燥的样品测出的凝固点。 |
·干凝固点: | 干燥至样品水分合格后测出的凝固点。 |
·喷射系数: | 喷射器的主要参数,为被抽吸液与工作液体的质量流量之比。
μ |
·喷射器特性曲线: | 研究喷射系数μ与工作液体质量M关系的曲线,μ-M曲线。 |
·硝化前移: | 甲苯三硝化时,机台中通常有一较固定的最低凝固点机台,如发生最低凝固点向前面机台移动的现象称为硝化前移。 |
·硝化后移: | 甲苯三硝化时,最低凝固点向后面机台移动的现象。 |
·树酯化反应: | 炸药生产过程中,反应物聚合成树脂状化合物的现象。 |
·硝化物氧化: | 甲苯三硝化时,发生苯环侧链氧化或苯环破裂等副反应,出现凝固点下降的现象。过硝化 |
·结壳: | 生产黑索今和太安时,在反应器和结晶机中,炸药粘附在冷却蛇管和冷却夹套壁上形成一层薄壳的现象。 |
·挂蜡: | 在某些炸药的制造过程中,反应物、副产物附着在冷却蛇管和搅拌翅表面,形成一种蜡状包覆层的现象。 |
·梯恩梯浮药: | 在亚硫酸钠精制梯恩梯的工艺过程中,亚硫酸钠能与梯恩梯及其它副产物作用生成一种灰褐色的树脂状物,
并将梯恩梯粘附其上,在分离器中形成密度略小于梯恩梯的一层物质。 |
·球状体: | 黑索今和奥克托今生产中,在结晶机内形成的圆球状晶体。滚球 |
·后分离: | 在硝化甘油等硝酸酯的生产中,经分离后的硝化废酸再进一步分离出少量游离硝酸酯的过程。 |
·激发氧化: | 炸药生产过程中,向硝解液加水使温度迅速升至规定值,以引起不安定的硝解副产物氧化分离的工艺操作。 |
·氧化结晶: | 硝解液经稀释激发。使硝解副产物水解、分解、氧化并析出炸药结晶的过程。 |
·转晶: | 多晶型炸药在-定条件下晶型转变的过程。 |
·预洗: | 用水洗涤,除去附于产品表面的废酸的过程。 |
·煮洗: | 用高温热水进行长时间的洗涤,除去产品吸附的残酸的过程。 |
·压热煮洗: | 通过间接加热,使盛有炸药和水悬浮液的密封容器中的压力上升,温度提高,从而进行除酸的过程。 |
·洗涤: | 用水或碱水洗去或中和产品所吸附的残酸和其它杂质的过程。 |
·返工洗涤: | 对经洗涤后质量仍不合格的产品所补充进行的水洗、碱洗或酸洗的过程。 |
·水筛: | 在水中进行筛选的过程。 |
·安全放料: | 生产中发生不正常现象,并由此可能引起爆炸事故时迅速将机内物料放入安全水池中的紧急措施。 |
·废酸循环: | 未经稀释的废酸,全部或部分循环送往硝化器与被硝化物和硝化酸进行反应。 |
·硝化剂: | 在硝化反应中,能使有机化合物引入硝基的反应剂。 |
·硝化酸: | 在硝化反应中作为硝化剂的酸或酸的混合物。 |
·硝硫混酸: | 由硝酸与硫酸(包括发烟硫酸)配成的混合物。 |
·硝翁离子: | 硝化反应的活性基因,通常写为NO+2。硝酰阳离子 |
·硝化废酸: | 由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硝化产物后剩余的酸。 |
·氧化废酸: | 硝化废酸经氧化处理,分解掉不安定的物质后的安定废酸。热分解废酸 |
·稀释废酸: | 根据炸药各种产品生产与安全的不同要求,用水、稀硫酸或其它硝化废酸稀释过的硝化废酸。 |
·梯恩梯油: | 粗制梯恩梯采用稀硝酸精制法时获得的一种副产品,凝固点为40℃左右;主要成份为:不对称梯恩梯,对称梯恩梯和地恩梯。 |
·甲苯油: | 从梯恩梯废酸脱硝塔冷凝液中分离出的低级硝化物,其主要成分为一硝基甲苯。 |
·红水: | 用亚硫酸钠水溶液处理粗制梯恩梯产生的深红色碱性废水。 |
·直接硝解法制黑索今: | 用浓硝酸(98%以上)直接硝解乌洛托品制黑索今的方法。 |
·硝酸铵法制黑索今: | 用浓硝酸、硝酸铵、乌洛托品为原料经硝解和缩合制黑索今的方法。K法 |
·醋酐法制黑索今: | 用乌洛托品、发烟硝酸、硝酸铵和醋酐在醋酸介质中进行硝解反应制黑索今的方法。贝克曼法,KA法 |
·钾盐法制黑索今: | 用氨基磷酸钾与甲醛缩合成钾白盐(1,3,5-三磺酸钾基-l,3,5-三氮杂环已烷)并以含三氧化硫的硝硫
混酸硝化制黑索今的方法。白盐法,W法 |
·甲醛-硝酸铵法制黑索今: | 用聚甲醛、硝酸铵在醮酐存在下直接缩合制黑索今的方法。E法 |
·硝镁法制黑索今: | 用乌洛托品、浓硝酸和硝酸铵为原料,硝酸镁为脱水剂,经硝解、缩合制黑索今的方法。 |
·醋酐法制奥克托今: | 用乌洛托品、硝酸、硝酸铵和醋酐在醋酸介质中进行硝解经中间体二硝基五亚甲基四胺(DPA)制奥克托今的方法。 |
·梯爱梯法制奥克托今: | 由乌洛托品酰化制得二乙酰基五亚甲基四胺(DAPT),经再酰化得1,3,5,7-四乙酰基-1,3,5,7-四氮
杂环辛烷(TAT),再硝化制得奥克托今的方法。 |
·地爱地恩法制奥克托今: | 由乌洛托品酰化得二乙酰基五亚甲基四胺(DAPT),经一次硝化得到二乙酰基二硝基四氮杂环辛烷(DADN),再
硝化得到奥克托今的方法。 |
·综合法制奥克托今: | 以醋酸为介质,用醋酐、浓硝酸与硝酸铵按特定的料比和简单的工艺方法硝解乌洛托品制奥克托今和黑索今
混合物的方法。 |
·水悬浮法: | 将粘结剂溶液加到炸药-水的悬浮体系中制造型粉的方法。 |
·溶液沉淀法: | 将粘结剂溶液与炸药晶体均匀混合,然后加入分散剂制造型粉的方法。 |
·溶胀: | 高聚物吸收液体而体积增大的现象。 |
·白颗粒: | 加有染色剂的纯化炸药中,所含未被钝感剂包覆的炸药颗粒。 |
·蜡球药: | 炸药的细小结晶包覆钝感剂后又粘成的蜡状小球。 |
·粘结: | 用粘结剂将混合炸药各组份粘结在一起形成均匀颗粒的过程。 |
·包覆: | 将粘结剂或钝感剂均匀地附着在炸药颗粒表面的过程。 |
·包蜡: | 把蜡均匀地包覆在炸药颗粒表面的过程。 |
·造粒: | 用粘结剂或钝感剂将炸药结晶颗粒均匀地粘结和包覆成光滑、密实颗粒的过程。 |
·回锅造粒: | 对不合格的产品重新造粒的过程。 |
·钝化: | 降低炸药感度的工艺过程。 |
·敏化: | 提高炸药感度工艺过程。 |
·乳化: | 使一种液体成细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互溶的液体中,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过程。 |
·破乳: | 用破乳剂来破坏乳浊液的稳定性,使粘结剂等悬浮物析出的过程。 |
·塑炼: | 在制造含有橡胶的挠性炸药时,用机械或加热方法提高橡胶可塑性的过程。 |
·混炼: | 在制造含有橡胶的挠性炸药时,用机械方法将生胶与配合剂混合的过程。 |
·硫化: | 在制造含有橡胶的挠性炸药时,使制品塑性降低,弹性提高,形状固定的工艺过程。 |
·捏合: | 将炸药与粘结剂在粘稠状态下用捏合机均匀混合的过程。 |
·混药: | 将炸药与炸药或其它材料混合均匀的过程。 |
·压片: | 将混合炸药用压片机压制成-定形状药片的过程。 |
·铸装法: | 将熔性炸药(不是全部)熔化后做成药浆注入弹体药室或模具,冷却后凝固成型的方法。熔铸法 |
·压铸法: | 固相含量高的塑态混合炸药或高粘度的药浆,加压注入弹体药室或模具,冷却、固化或凝固成型的方法。 |
·块铸法: | 用药块代替部分药浆装入弹体药室的铸装方法。 |
·压装法: | 将散粒状炸药装入模具或弹体药室加压成型的方法。 |
·螺旋装药法: | 将散粒状炸药用螺旋装药机装入弹体药室,挤压成型的方法。 |
·振动装药法: | 用振动台将塑态炸药或高粘度药浆充满弹体药室后固化或凝固成型的方法。 |
·精密装药法: | 对炸药装药的形状、尺寸、成分和密度达到高精度的成型方法。 |
·炸药晶次: | 熔化的炸药在冷却过程中形成晶核的数量和大小的程度。结晶的层次区分为“开始晶”、“一次晶”和“二次晶”。 |
·药浆: | 含有较多固相成份呈悬浮状态的炸药。 |
·堆积密度: | 在规定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散粒状炸药的质量。松装密度 |
·装药密度: | 单位体积装药中所含炸药的质量。 |
·理论最大密度: | 一般是指混合炸药密度的理论计算值,用pTMD表示。
|
·相对密度: | 装药密度与理论最大密度的比值。 |
·装填密度: | 容器内单位体积中含的炸药质量。 |
·装填系数: | 全备弹丸、全备航空炸弹等炸药装药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
·炸药粒度: | 炸药颗粒的大小,用颗粒的平均直径、颗粒直径分布曲线、比表面积或留在筛子上的颗粒质量百分数和通过
筛子的颗粒质量百分数表示。 |
·药柱孔隙率: | 药柱中孔隙的总体积和药柱体积之比。 |
·药柱疵病: | 影响药柱质量的各种缺陷。 |
·缩孔: | 熔化炸药在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内壁不光滑的孔洞。 |
·气孔: | 滞留在药柱中的气体形成内壁光滑的孔洞。 |
·崩落: | 药柱在外力或热应力的作用下,部分炸药在表面处脱落。 |
·真空熔化: | 在真空中炸药加热熔化或炸药熔化后再进行真空处理。 |
·浇铸: | 药浆注入弹体药室或模具及其凝固的过程。 |
·真空浇铸: | 在真空中,药浆注入弹体药室及其凝固的过程。 |
·加压凝固: | 加压条件下炸药冷却凝固的过程。 |
·定向凝固: | 物质冷却时有控制的按规定方向逐渐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
·冒口: | 与弹体药室连通,存放补缩药浆的漏斗。 |
·爆速: | 爆轰波在炸药中传播的速度。D |
·临界直径: | 在一定装药密度条件下,爆轰能稳定传播的最小装药直径。 |
·极限直径: | 在一定装药密度条件下,直径增加爆速不再增加的最小装药直径。 |
·极限爆速: | 在极限直径时的爆速。特性爆速 |
·爆轰压: | 爆轰波C-J面上的压力。Pc-j爆压 |
·爆热: | 在规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Q |
·爆容: | 在规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气体产物在标准状态下所占的体积。比容 |
·爆温: | 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使爆炸产物定容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
·爆轰温度: | 爆轰波C-J面上的温度。 |
·作功能力: | 炸药的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所作的总功。威力 |
·体积作功能力: | 单位体积炸药的作功能力。体积威力 |
·质量作功能力: | 单位质量炸药的作功能力。质量威力 |
·猛度: | 炸药爆轰时,粉碎与其接触或接近介质的能力。 |
·拒爆: | 炸药不能被起爆的现象。 |
·熄爆: | 爆轰波不能沿炸药传播而中断的现象。 |
·殉爆: | 当炸药(主发药)发生爆炸时,引起一定距离内另一炸药(被发药)爆炸的现象。 |
·殉爆距离: | 主发药与被发药之间发生殉爆的概率为100%的最大距离。 |
·殉爆安全距离: | 主发药与被发药之间发生殉爆概率为0%的最小距离。 |
·聚爆: | 在均匀球形或柱形装药表面上同时起爆,产生自球面向球心或柱面向柱轴会聚爆轰波的爆轰过程。 |
·聚能效应: | 在—端有空穴的炸药装药爆炸时,爆轰产物在空穴的轴线方向上会聚,并在这个方向上增强破坏作用的效应。
空心装药效应 |
·空中爆炸效应: | 由于在地面或空中的爆炸所造成的剧烈空气运动和压力变化而产生的破坏效应。 |
·感度: | 在外界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
·撞击感度: | 炸药在机械撞击作用下的感度 |
·特性落高: | 在机械撞击作用下,炸药爆炸概率为50%时重锤落下的高度。H50临界落高 |
·摩擦感度: | 炸药在机械摩擦作用下的感度。 |
·枪击感度: | 炸药受枪弹射击时的感度 |
·热感度: | 炸药在热作用下的感度。 |
·火焰感度: | 炸药在火焰作用下的感度 |
·爆发点: |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经过一定的爆发延滞期,炸药发生爆炸时的介质温度。 |
·爆发延滞期: | 在测定爆发点时,炸药由开始受热到发生爆炸的时间。一般采用5s或5min表示。 |
·起爆感度: | 猛炸药在起爆药、传爆药或其他猛炸药的爆轰作用下的感度 |
·冲击波感度: | 炸药在冲击波作用下的感度。 |
·静电火药感度: | 炸药在静电火花作用下的感度。 |
·安定性: | 在一定条件下,炸药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发生超过允许范围变化的能力。 |
·化学安定性: | 在一定条件下,炸药保持其化学性能不发生超过允许范围变化的能力。 |
·物理安定性: | 在一定条件下,炸药保持其物理性能不发生超过允许范围变化的能力。 |
·热安定性: | 炸药在热作用下的安定性。 |
·水解安定性: | 炸药在-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安定性。 |
·相容性: | 炸药与其他材料(含炸药)混合或接触时,体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与原组分相比,不发生超过允许范围变化的能力。
配伍性 |
·组分相容性: | 混合炸药中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内相容性 |
·接触相容性: | 炸药与接触材料相接触时,炸药与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外相容性 |
·安全寿命: | 从炸药验收之日起到炸药自催化分解开始的一段贮存时间。 |
·吸湿性: | 在规定条件下,炸药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
·抗水性: | 炸药制品浸于水中时能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 |
·渗油性: | 炸药中某些组分以液态形式从炸药中渗出的性质 |
·记时法测爆速: | 利用爆轰波阵面的电离导电特性或压力突跃,用测时仪和测针传感器测定爆轰波在药柱中传播一定距离的时
间,求得爆速的试验。 |
·光学法测爆速: | 用转镜式高速照相机将爆轰波阵面发出的光拍摄下来,得到爆轰波传播的距离一时间曲线,求得爆速的试验。 |
·道特里什法测爆速: | 用已知爆速的导爆索求得被试炸药爆速的试验。导爆索法 |
·水箱法测爆轰压: | 将药柱置于专用水箱中引爆,用高速照相法测定药柱端面与水面相接触时爆轰波在水中的初始冲击波速度,
求得爆轰压的试验。 |
·恒温法测爆热: | 在抽至真空的量热弹内引爆炸药,以蒸馏水为测温介质,测定水温的升高,算出过程的总热量,求得炸药爆
热的试验。 |
·绝热法测爆热: | 在抽至真空的量热弹内引爆炸药,以蒸馏水为测温介质,用自动跟踪控温仪控制外筒与内筒水温一致,测定水
温的升高,算出过程的总热量,求得爆热的试验。 |
·爆容测定: | 将炸药放在一定容积的密闭钢弹内引爆,测出炸药爆炸后弹内气体的压力、温度及弹的容积,求得炸药爆容的
试验。 |
·爆炸产物测定: | 用气相色谱法或其他方法测定炸药在密闭钢弹内爆炸后所形成的爆炸产物的试验。 |
·铅铸试验: | 将定量的炸药置于铅铸孔内,爆炸后以铅铸孔扩大部分的体积评定炸药作功能力的试验。 |
·弹道臼炮试验: | 将定量的炸药置于可摆动的钢质臼炮内,爆炸后测出臼炮摆杆的摆角,求得炸药作功能力的试验。 |
·圆筒试验: | 炸药装在标准铜圆筒内由一端引爆,测出距离膨胀初始点6mm和19mm两处的管壁运动速度及相应的比壁动能,
评定炸药爆轰产物膨胀作功时的能量释放或加速金属的能力的试验。 |
·铅柱压缩试验: | 将炸药放在规定的铅柱上爆炸,以铅柱的压缩值求得炸药猛度的试验。 |
·铜柱压缩试验: | 将炸药放在卡斯特猛度计上爆炸,以铜柱压缩值求得炸药猛度的试验。卡斯特猛度试验 |
·弹道摆法测猛度: | 利用炸药爆炸时爆炸产物作用在弹道摆上的比冲量求得炸药猛度的试验。 |
·平板炸坑试验: | 将药柱置于金属印痕板的中心引爆,测出在印痕板上形成的凹坑深度,评定炸药猛度的试验。
板坑的试验,平板凹痕试验 |
·撞击感度测定: | 定量的炸药,受一定质量的落锤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的撞击作用,观察其是否发生爆炸的试验。 |
·摩擦感度测定: | 定量的炸药,受一定的摩擦作用,观察其是否发生爆炸的试验。 |
·枪击感度测定: | 用枪弹在一定距离直接向规定的炸药试样射击.观察其是否发生爆炸的试验。 |
·火焰感度试验: | 将一定的炸药装在火帽中,点燃固定在一定高度的切成相同长度的导火索,观察导火索的火焰能否引爆炸药
的试验。 |
·爆发点测定: | 将炸药装入雷管壳内并用铜塞塞好,然后垂直插入已加热的合金浴中直至爆炸,求得爆发点的试验。 |
·烤燃试验: | 将炸药装在密闭容器中,悬挂在火焰中烧烤,由见证板上的痕迹、穿孔情况以及壳体被破坏的程度评定炸药
易损性的试验。 |
·隔板试验: | 由标准主发药柱产生的爆轰波,通过惰性隔板衰减后引爆受试炸药,测定试样爆炸概率为50%的临界隔板厚度
评定炸药冲击波感度的试验。 |
·真空安定性试验: | 定量的炸药,在规定的温度、真空度和时间内所放出气体的标准体积评定炸药安定性的试验。 |
·国际耐热试验: | 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加热定量炸药,测定失重百分数评定炸药安定性的试验。热失重试验 |
·差热分析: |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通过测量炸药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的关系求得差热曲线评定炸药安定性和相容性的试验。
DTA |
·差示扫描量热法: |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通过测定炸药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得到差示扫描量热曲线评定炸药安定性和
相容性的试验。DSC |
·微热量热计法: | 用微热量热计测定炸药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焓变随时间的变化,评定炸药在仿真温度下安定性和相容性等
的试验。 |
·长期贮存试验: | 炸药存放在有代表性的气候条件下,定期监测其性能,平时记录气象条件,观察炸药外观变化,用于考察炸
药长期贮存安定性的试验。 |
·加速贮存试验: | 用较高温度和湿度加速炸药变质,监测其性能变化。用动力学方法外推至常温,预估其使用寿命或安全寿命
的试验。 |
·抗压强度试验: | 在规定尺寸的药柱端面施加压力直至破坏,求得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试验。 |
·抗拉强度试验: | 炸药的抗拉强度分别用拉伸试验和劈裂试验测定。拉伸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药柱轴向施加拉力直至破坏,求
得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试验。劈裂试验是在规定尺寸药柱径向施加压力直至破坏,测出所受的
压力,求得劈裂强度作为抗拉强度的试验。 |
·炸药抗剪强度试验: | 将规定尺寸的药柱置于专用夹具内,在剪切力作用下直至断裂,求得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最大剪切力的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