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 | 空中投放(空投)包括运送交通工具、武器、重型货物或者将各种补给输送到战略地点,
这种方式可实现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程度的人员危险。 |
·空中钩取: | 空中钩取是用安装在回收飞机上的中空救援设备运送目标物。 |
·空中取回: | 空中取回(中空救援)是指空中钩取有效载荷并在回收飞机内部或附近用卷扬机升降有
效载荷。 |
·伞衣: | 伞衣是降落伞的一部分,包括产生气动力的表面及延伸到一个或多个交互汇合点的悬
浮线。 |
·合同订立机构: | 合同订立机构是政府采办活动并由政府所认知的设计活动。 |
·承包商: | 承包人是在经参考文献可能包括于本文件的合同、信件合同、意向书或采购订单、项
目购货单及配额中承担角色的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协会或个人。本说明书的目的,
术语“承包商”亦包括经指定的空中任务、项目订单或配额承担角色的政府所操作的
活动。 |
·合同文件: | 合同文件是以合同角色契约性地连接立约人和客户(大多情况下为政府) 的所有文件。
这可能包括整个合同、采购订货单、工作清单(SOW)、规范、说明书、图纸等。 |
·减速器: | 减速器(可展式气动力减速器)是一种装置,利用其设计结构和性能特征,增大基本阻
力及增大某些情况下与之相关的净载重量的稳定性。 |
·可靠性演示验证: | 系统可靠性水平应通过实际试验来验证。 |
·密度高度: | 密度高度是相对应于特定空气密度值时的标准大气气压高度。 |
·拉直: | 拉直过程是降落伞工作的一部分,发生于伞衣充气之前,从伞箱/伞包伞包打开瞬时至
伞绳和主伞衣完全拉伸瞬间。 |
·伞衣套: | 伞衣套为一容器,通常由纤维织物组成,它可维持一定的伞衣阻力面以确保开伞受控,
直至伞绳拉出。这种方法允许伞衣仅以小增量来减少拉直力。在伞衣套内该绳可能或可能
不被装填,取决于使用需求。 |
·充气: | 充气是降落伞工作环节之一,它是从完成伞绳拉直结束开始到伞衣完全张满为止。术
语展开和充气作为同义使用。 |
·阻力特征: | 阻力特征为伞衣阻力系数乘以参照面积(C
D
S),由瞬时力除以瞬时动压来得出。 |
·钩取目标: | 钩取目标是回收航空器上飞行员在空中接合期间试图清除恢复设备目标。钩取目标通
常包括一从主下降伞分出但主下降伞使得它与恢复设备配对的降落伞。 |
·稳降: | 当降落伞充满和下降时的气动阻力与降落伞和主要悬挂物合成重量相等时,降落伞处
于稳降。 |
·暴露状态: | 就本规范规定的环境要求和检验而言,暴露状态是指降落伞不装进其包装袋内,尽可
能多的部件表面外露的状态。 |
·试验故障: | 试验故障可以按如下分类:
a) 灾难性故障.灾难性故障定义为设计缺陷、故障或可造成降落伞无法满足表 1 中性
能要求的超过 50%的系统损坏。
b) 致命性故障.致命性故障定义为设计缺陷、故障或可造成降落伞无法满足表 1 中性
能要求的不超过 50%的系统损坏,且所发生的故障不能被未受伤的乘员控制。
c) 临界性故障.临界性故障定义为设计缺陷、故障或可造成降落伞无法满足表 1 中性
能要求的不超过 50%的系统损坏,且所发生的故障可以被未受伤乘员控制。 d)可忽略故障.可忽略故障定义为不妨碍降落伞满足任何表1中性能要求的设计缺
陷、故障或系统损坏。 |
·有限质量条件: | 拉直过程在这种条件下展开和充气期间降落伞/前置体合速度的充分衰减。 |
·全操纵行程: | 在受控滑翔模式中,全操纵行程是以悬浮负荷 150 磅达到稳态失速时所需控制机构两
侧运动的最小量。对降落伞而言,经设计可防止稳态失速,则全操纵行程为设计所允许的
最大运动量。 |
·完全翻伞: | 降落伞展开期间当伞衣中一部分开始翻出并传递至伞衣另一部分且继续经至整个伞
衣彻底翻开时完全翻伞发生。 |
·滑翔比: | 滑翔比是无风状态下水平速度与垂直下降速度的比值。本规范降落伞的滑翔比分类
如下:
a) 低级滑翔伞—————————————————————低于 1∶1;
b) 中级滑翔伞—————————————————————1∶1~2∶1;
c) 高级滑翔伞—————————————————————高于 2∶1。 |
·地面滑跑伞: | 地面滑跑伞是通常被用于喷气式飞机上来减少飞机降落滑行距离的一种伞。术语阻力
伞作为地面滑跑伞的一个替代词。 |
·自动操作: | 自动操作是这样一种情形,跳伞员或伺服电机不控制降落伞的下降轨迹且不采取任何
主动控制机构(也就是 4 线脱扣装置)。 |
·手动操作: | 手动操作是这样一种情形,跳伞员或伺服不控制降落伞的下降轨迹且采用主动控制机
构(也就是 4 线脱扣装置)。 |
·无限质量条件: | 这种条件下降落伞像连接在一个无限质量的物体上。换句话说,在降落伞拉直或充气
期间,降落伞/前置体合速度没有衰减,或衰减甚微。 |
·充气: | 充气描述了降落伞在无约束状态下起初暴露于气流中直至达到全开或卷开的一过程。
术语伞充气和展开亦用来描述充气。 |
·互换性: | 互换性是指相似零件、分组合件或包括电缆、配线或配件在内的对所有构件没有物理
变性组合件的更换。 |
·翻伞: | 当降落伞中的一部分穿越降落伞同向一半和/或反向一半的另一部分线时伞彻底翻开,
翻伞发生。翻开的降落伞可能达到一平衡状态并保持翻开,可能后移且向右偏转,继续后
移直到整个降落伞翻开。 |
·着陆进场伞: | 着陆进场伞是一种在正常着陆进场或边际天气条件下进场时被用于航行中以提高喷气
式飞机飞行特性的伞。 |
·升阻比: | 升阻(L/D)比是通过所测的升力除以所测的阻力所得比值,或在平衡滑翔状态下,水
平距离/速度分别除以竖直距离/速度所得比值。距离和位移应校正为无风状态时。 |
·非密封伞: | 非密封伞是一种没用符合环境要求的气密容器进行密封的伞。 |
·开伞: | 开伞是降落伞动作的一部分,发生在降落伞暴露于气流(伞包打开)瞬间至完全张开刹
那。开伞的第一阶段是伞绳拉直,第二阶段是伞充气或展开。 |
·开伞动载: | 开伞动载是伞衣充气开伞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大力。 |
·包装状态: | 就本规范规定的环境要求和检验而言,包装状态是指降落伞完全包好后装进其包装袋
内的状态。(若适用)包装袋包括保护性外包装。 |
·降落伞: | 降落伞是一组合件,包括伞衣、操纵带、连接绳索和伞衣套并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引导
伞。伞包和固定带(背带)若没有计入悬挂重量的一部分,也将他们视为降落伞中的一部分。 |
·伞包: | 术语伞包通常表示包装伞衣或伞衣套的包装盒并为伞展开提供一种开启方法。 |
·局部翻伞: | 当伞衣部分翻开且伞衣部分右侧向外时发生局部翻伞。 |
·持久交叉伞衣局部翻伞: | 降落伞开启时伞边缘一部分开始翻开绕过伞衣对面一半另一部分边缘并达到一平衡点
时以致伞衣仍保持部分翻开,发生持久交叉伞衣局部翻伞。 |
·持久侧幅局部翻伞: | 降落伞开启期间,当边缘一部分开始翻开绕过伞衣同一半另一部分边缘并达到一平衡
点时以致伞衣仍保持部分翻开,发生持久侧幅局部翻伞。 |
·最后张满点: | 当降落伞投影面积超过完全打开平均投影面积减去一完全打开投影面积的标准差且后来投影面积后不再减小至完全打开平均投影面积的75%时达到最后张满点。 |
·预计可靠性: | 系统可靠性根据分析预测方法,而不是实际试验或操作经验。 |
·前置体: | 前置体是指位于降落伞来流上方并在飞行中或着陆时受降落伞作用的有价值的目标
物。前置体可能是乘员、数据舱、给养或整个航空航天器。前置体也可以指悬挂载荷、有
效载荷和弹体前部。 |
·主系统: | 主系统是指紧挨着降落伞这一子系统的系统;例如,1 型降落伞的主系统是指弹射
座椅。 |
·回收伞: | 回收伞包括所有名目:需要在航行时回收一对象并将其以最小损坏程度安全降落至地
面及水面或终止空中检索。回收伞一般包括一级伞、二级伞、终极回收伞、控制装置、驱
动装置、着陆或漂浮装置,或二者兼而有之。 |
·收口: | 收口是对阻力产生面(通常位于伞衣底部)小于完全充气时直径的一个限制。收口可用
来降低开伞冲击,减少阻力特征并增强稳定性。 |
·密封伞: | 密封伞是使用符合环境要求的气密容器进行密封的降落伞。 |
·使用期: | 降落伞或其部件的使用期从降落伞或部件初次服役运行(或打开制造商包装)开始,直
到预计报废时间为止。 |
·总寿命: | 适用寿命/总寿命是从降落伞或其部件制造之日起,到预计报废时间为止。 |
·拉直力: | 拉直力是发生于伞衣充气前,在完成伞绳或类似结构完成拉出时伞衣质量由于突然加
速而产生的短暂持续时间的力。 |
·标准条件: | 本规范的标准条件为:
a) 温度————————————————15℃(59℉);
b) 压力————————————————1.01325bars; c)密度————————————————1.2250kg/m
3
。 |
·开伞拉绳: | 开伞拉绳为一端栓于伞包、伞衣或伞衣套上,另一端栓于发射母机上的线绳,缆绳或
边带。开伞拉绳用来打开伞包或拉出伞衣。 |
·悬挂载荷: | 悬挂载荷为操纵带下方悬挂的总重量。 |
·暂时交叉伞衣局部翻伞: | 降落伞开启期间,当底部零件开始展开经伞衣对面一半底部零件时,随之后移使得伞
衣完全向右翻开,发生暂时交叉伞衣局部翻伞。 |
·暂时侧幅局部翻伞: | 降落伞开启期间,当底部零件开始展开经伞衣相同一半裙部零件时,随之后移使得伞
衣完全向右翻开,发生暂时侧幅局部翻伞。 |
·接地伞: | 接地伞为一用来替代阻力伞的术语。 |
·独立辅助设备: | 独立辅助设备是指在降落伞使用期间应与降落伞相连,但在初始时间内不与降落伞和
前置体组合相连的设备。也就是说,在发生地面冲击前经降落伞降速用来抓牢飞行器的救
助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