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 | 无线电发射或接收系统中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部件,它为发射机或接收机与传播无线
电波的媒质之间提供所需要的耦合。
注:①在实用中,应规定天线的端口或天线与发射机或接收机之间的接口。
②如果发射机或接收机由馈线接到天线,则可将该天线认为是馈线导波和空间的辐射波之间的换能器。 |
·天线系统: | 天线连同为实现其本身功能所必需的机械和电气部件。 |
·多天线系统: | 一组天线连同为实现其本身功能所必需的机械和电气部件。这些机械和电气部件可以是
开关或共用馈线。 |
·辐射单元: | 天线中载有直接产生辐射方向图的射频电流或场的基本单元。
注:① 一副天线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辐射单元。
② 辐射单元可以是受激励或不受激励的。
③ 天线的某些部件,例如支柱,在精确估算天线辐射方向图时,应考虑其影响。 |
·阵: | 由多个辐射单元按适当的排列、取向和激励而构成的天线,以实现所规定的辐射方向图。
同义词:天线阵、天线阵列、阵列天线 antenna array |
·直线阵: | 辐射单元各对应点位于同一直线的阵。 |
·平面阵: | 辐射单元各对应点位于同一平面的阵。 |
·圆锥形阵: | 辐射单元各对应点位于同一圆锥面上的阵。 |
·圆柱形阵: | 辐射单元各对应点位于同一圆柱面上的阵。 |
·球形阵: | 辐射单元各对应点位于同一球面上的阵。 |
·圆形阵: | 辐射单元各对应点位于同一圆周上的阵。 |
·平镶天线: | 嵌装在一机械表面例如飞行器表面上,且不改变载体表面形状的天线。 |
·共形天线: | 一种与载体表面共形的天线,其形状主要不取决电磁性能,而是根据气体动力学或流体力
学等方面考虑来决定的。 |
·共形阵: | 一种与载体表面共形的阵,其形状主要不取决电磁性能,而是根据气体动力学或流体力学
等方面考虑来决定的。 |
·天线子阵: | 天线阵中由馈线的单个分支馈电的那些单元。 |
·辐射单元平板(或盘): | 由一反射平面支持的辐射单元阵列所构成的刚性装置。 |
·阵的馈线: | 在天线阵中,连接受激单元与阵输入端口的传输线和相关部件。 |
·无功近场区: | 天线和周围媒质的无功能量交换的电磁场分量占支配地位的场区称为无功近场区,是一
紧靠天线的空间区。
同义词:感应场区 induction field region |
·远场区: | 传播能量的电磁场分量占支配地位的场区,在该场区内场的角分布基本上与离天线的距
离无关。
注:①在远场区,所有电磁场分量均与离开天线的距离成反比减少。
②对于一个具有最大尺寸 D 大于波长λ的宽边天线,远场区通常取在最大辐射方向上大于 2D
2/λ的距离上。 |
·弗朗和费区: | 弗朗和费区位于天线波束轴上,在该区的每一点,由天线的所有单元或子区所贡献的场分
量,其相位误差小到可忽略,可认为是同相的。 |
·辐射近场区: | 传播能量的电磁场分量占支配地位,但在近场区内的场角分布与离开天线的距离有关,它
位于无功近场区和远场区之间。 |
·菲涅耳区: | 靠近弗朗和费区的区域。
注:菲涅耳区的范围取决于天线的电尺寸。 |
·二次辐射: | 导电体或电介质受入射无线电波激励所产生并叠加于入射波上的辐射。
同义词:再辐射 re—radiation |
·天线的极化: | 在远场区和规定的方向上,天线辐射波的极化。 |
·椭圆极化: | 在同一周期内,电场矢量端点在垂直于电磁波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是—个椭圆。顺传
播方向看电场矢量旋转方向是顺(逆)时针的,称为右(左)旋极化。 |
·圆极化: | 在同一周期内,电场矢量端点在垂直于电磁波传播方向平面内的轨迹是一个圆。圆极化是
轴比为 1 的椭圆极化的特例。 |
·线极化: | 在电磁波传播方向上的任意一点,电场矢量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极化可看作椭圆极化
的轴比等于零的情况。线极化又以电场向量与地面的关系分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
·轴比: | 椭圆极化中,长轴与短轴之比。 |
·天线的接收极化: | 由规定方向入射的具有给定功率通量密度的平面波,在该方向天线端口产生接收功率最
大的平面波极化。
注:① 如果没有规定方向,就假设为在空间所有方向上接收功率最大的方向。
② 天线的接收极化可以使用其做为发射天线的极化来确定,因为在相同的极化平面内,极化椭圆具有相同的轴
比、相同的极化方向和相同的空间定向。 |
·极化匹配: | 在规定方向上天线的接收极化与该方向上接收来的波的极化相同。
注:如果没有规定方向,就假设为在空间所有方向上接收功率最大的方向。 |
·场强-距离乘积: | 发射天线在给定方向远场区的任何点辐射的电场矢量与该点到天线的距离的乘积。
注:① 场强-距离乘积与方向有关而与距离无关。它的幅度以伏表示,数学上等于在一千米处场强的幅度,以毫伏/米
表示。 ②场强一距离乘积与天线电特性和馈线给天线的功率有关. |
·场强一距离乘积比: | 当向天线馈送 1kW 功率时,在给定方向上产生的场强一距离乘积。 |
·辐射方向图: | 表征由天线辐射的电磁场大小的空间分布图形。
注:①通常考虑的是远场区的分布。
②表征场的量,如:一电磁场特定分量的幅度、或场强-距离乘积、辐射强度、方向性、绝对增益或相对增益。 |
·辐射方向图函数: | 表征天线辐射电磁场大小的空间分布的数学表达式。 |
·辐射方向图表面: | 由径向矢量末端所描述的表面。径向矢量的幅度是天线在矢量的方向的恒定距离上所产
生的场分量大小所规定的函数。
注:通常考虑的是远场区的辐射方向图表面。 |
·辐射方向图的图示法: | gram
天线辐射方向图的图形表示法。例如,在离天线给定的距离上,辐射方向图可以是远场分
量的幅度,或者说远场分量的等值线作为方向函数的图形。 |
·阵因子: | 所有单元均各向同性辐射的天线阵所获得的辐射方向图函数。
注:如果天线阵的所有辐射单元的辐射方向图函数相同以及通过平移使这些单元一致。那么阵因子和单元辐射方向图
函数的乘积就给出整个天线阵的辐射方向图。 |
·相位方向图: | 天线所产生的规定的场分量相位,相对于标定的参考相位在空间的分布。
注:远场区的相位通常在球面上确定。球心根据天线而定。 |
·相位方向图函数: | 用空间坐标表示的天线相位方向图的数学表达式。 |
·相位方向图的图示法: | 天线相位方向图的图形表示法。 |
·相位中心: | 与天线有关的—个点的位置,该点如果存在,那么以它为球的或圆的中心,则远场区内的
给定场分量的相位至少在有显著辐射的部分球面上或圆弧上相位基本保持不变。
注:根据所研究的圆所在的平面不同。某些天线有不同的相位中心。 |
·同极化方向图: | 设计的天线极化的辐射方向图。 |
·正交极化方向图: | 与同极化方向正交极化的天线辐射方向图。 |
·辐射瓣: | 对于规定的场分量,辐射瓣系指辐射方向图的一部分,以较低值为界,其中无非常明显的 谷点。 |
·主瓣: | 在规定的场分量下,最大辐射方向的辐射瓣。某些天线可能存在几个主瓣。 |
·副瓣: | 主瓣以外的任何方向上的辐射瓣。 |
·背瓣: | 其轴与主瓣轴的前向大约成 180°的副辨;引伸而言也可以是与主瓣方向相反的半空间的
辐射瓣。 |
·旁瓣: | 背瓣以外的任何副瓣。 |
·相对旁瓣电平: | 对于规定的场分量,旁瓣的最大值与参考瓣最大值之比,通常以分贝表示。
注:若不规定,参考瓣就是主瓣。 |
·旁瓣抑制: | 降低旁瓣电平的任何方法、机能或调整。 |
·主波束: | 定向天线的主瓣或主瓣辐射。
注:波束的概念通常用于较高增益的天线。 |
·方向零点: | 在天线辐射方向图内一规定方向上非常显著的最小点。 |
·波束轴: | 对于规定的场分量,天线波束幅度最大的方向,或者使波束对称的方向。 |
·波束宽度: | 在含有最大辐射方向或波束(或辐射瓣)对称轴的规定平面内,在波束轴的两边,低于峰值
辐射某一电平所对应两个方向间的角度宽度。有时也取第一最小值所对应的两方向间的角度
宽度,称为第一谷点波束宽度。
注:最常用的波束宽度是半功率波束宽度。 |
·电轴: | 由天线辐射性能确定的轴。例如:圆锥扫描或单脉冲天线系统的零点方向,或强方向性天
线的波束轴。 |
·参考轴: | 为校准天线电轴而建立的天线轴。 |
·电轴误差: | 天线电轴对规定的参考电轴的角度偏差。 |
·偏斜: | 波束轴或方向零点对规定波束轴或规定方向零点稍有偏离的一种天线特性。所谓规定轴,
如垂直口径的方向或给定的波束轴方向或天线方向零点。 注:偏斜是天线缺陷所致,常常是不希望有的结果;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还要利用它来满足工作要求。 |
·偏斜角: | 波束轴或方向零点偏离规定轴或方向零点的角度。 |
·辐射强度: | 在给定方向上远场区每单位立体角的天线辐射功率。
注:① 辐射强度以每球面度的瓦数表示。
② 辐射强度可以认为是两正交极化分量辐射强度之和。 |
·方向性系数: | 在给定方向上天线辐射强度,与在空间所有方向平均辐射强度之比,通常以分贝表示。
注:① 若未规定方向,则指天线的最大辐射强度方向。
② 方向性系数与天线损耗无关,如果天线无损耗。则方向性系数就等于在相同方向上的绝对增益。 |
·绝对增益: | 在给定方向上天线的辐射强度,与在输入功率相同时假设天线向空间所有方向均匀辐射
的辐射强度之比,通常以分贝表示。
同义词:各向同性增益 isotropic gain
注:① 若未规定方向,则指天线最大辐射强度方向.
② 如天线无损耗,则给定方向上天线的绝对增益等于相同方向上的方向性系数。 |
·部分增益: | 在给定方向上由给定极化产生的天线辐射强度,与输入功率相同时假设天线向所有空间
均匀辐射强度之比,通常以分贝表示。
注:① 若未规定方向,则指天线最大辐射强度方向.
② 对于两正交极化,天线的绝对增益为部分增益之和,以功率比表示。 |
·相对增益: | 在给定方向上天线的部分增益与极化相同的参考天线最大绝对增益之比,通常以分贝表
示。
注:① 当给定天线与参考天线的方向和极化都相同时,相对增益是其绝对增益之比。
② 若未规定方向,则指天线的最大辐射强度方向。
③ 无耗半波偶极子、基本电偶极子或极短垂直单极子是常用的参考天线。 |
·部分有效面积: | 在给定方向上,接收天线端口所有有用功率与从该方向以规定的极化入射到该天线的平
面波的功率能量密度之比。
注:① 若未给定方向,则指对应于最大有用功率的方向。
② 在自由空间,对于一给定极化和方向。天线用于接收时的部分有效面积 Aep
和该天线用于发射时的部分增益 Gp的相互关系为:Gp 等于 4πAep
除以λ(波长)。 |
·有效面积: | 在给定方向上,接收天线端口的有用功率,与从同一方向入射到天线且和天线极化匹配的
平面波的功率通量密度之比。
注:①若未规定方向,则指相应于最大有用功率的方向。 ②有效面积是天线任何两正交极化分量的部分有效面积之和.
③在自由空间。当天线用于接收时在给定方向的有效面积e
A和该天线用于发射时在给定方向的绝对增益i
G的
相互关系为:Gi
G等于e4πA除以λ(波长)。
④当孔径照射函数的幅度和相位都均匀且给定方向与孔径垂直时。则无耗天线辐射孔径的有效面积等于其几何
面积。 |
·散射面积: | 当各向同性辐射体产生的辐射强度等于从一给定的接收天线在规定方向再辐射的辐射强
度时,各向同性辐射体辐射的总功率与按规定极化和传播方向入射的平面波的功率通量密度
之比。
同义词:散射截面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
·后向散射面积: | 在与入射波传播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接收天线的散射截面。
同义词:后向散射截面 back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
·辐射效率: | 天线辐射的总功率与馈入该天线的净功率之比。 |
·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EIRP): | 馈给天线的功率与在给定方向上天线的绝对增益的乘积。 |
·有效辐射功率(ERP): | 馈给天线的功率与给定方向上相对于半波偶极子的天线相对增益的乘积。
注:通常使用“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这一概念,而不用“有效辐射功率”这个概念。 |
·有效单极子辐射功率(EMRP): | 馈给天线的功率与给定方向上相对于一垂直短天线的天线相对增益的乘积。 |
·接收天线的噪声温度: | 通常以一电阻的绝对温度表示。该电阻每单位带宽的有效热噪声功率等于在规定的安装
和工作条件下,在给定频率上天线输出端口的噪声功率。
注:天线噪声温度取决于天线固有噪声和外来源的噪声。 |
·天线的品质因数: | 在规定频率和规定安装及工作条件下,天线的绝对增益 G 与归算到天线输出端口的噪声
温度 T 之比,通常用对数单位表示。
注:若噪声温度以绝对温度 K 表示,增益以功率比 G 表示,则 10lgG/T 以 dBK 表示。 |
·天线和接收系统的品质因数: | 在规定频率和规定安装及工作条件下,天线的绝对增益 G 与归算到天线输出端口的天线
和接收机的噪声温度 T 之比,G/T 通常用对数单位表示。
注:若噪声温度以绝对温度 K 表示,增益用功率比 G 表示,则 10lgG/T 以 dBK 表示。 |
·天线输入阻抗: | 天线在馈电端上呈现的阻抗,它是馈电电压与馈电电流的比值。
注:在馈线和天线之间,天线阻抗可以用复反射系数这一术语描述. |
·天线输入导纳: | 天线在馈电端上呈现的导纳。
注:在馈线和天线之间,天线导纳可以用复反射系数这一术语描述. |
·天线带宽: | 规定的天线特性变化不超过规定的限度的频带宽度。
注:规定的特性包括:输入阻抗,方向性系数,辐射方向图或相位方向图等。 |
·多端口天线的隔离比: | 多端口天线的一端口上的入射功率与该入射功率在其它端口上所产生的有效功率之比,
通常用分贝表示。 |
·天线对两接收电波之间的鉴别率: | two received waves
在接收天线端,从所需的电磁波获得的有用功率与从不需要的电磁波得到的功率之比,通
常以分贝表示,这两个电磁波的场强相同,但其它一些规定特性,如:传播方向、极化和信号频
率等不同。 |
·极化去耦比: | 在同一方向上,天线所使用的极化辐射的功率与正交极化辐射的功率之比,通常用分贝表
示。 |
·超方向性: | 当一天线的方向性显著地超过孔径尺寸与该天线相同但孔径照射为均匀时得到的方向
性,或当一天线阵的方向性显著地超过该阵各单元均匀受激励时得到的方向性。
注:只要电流的幅度和相位或孔径上电磁场在比波长短的距离内迅速变化。就能获得超方向性,但却会导致非常低的效
率而无实用性. |
·由天线的电或辐射特性定义的天线类型: | |
·各向同性辐射器: | 一无损耗的假想天线,它在所有方向具有相同的辐射强度,作为参考天线来表示实际的天
线的定向特性。 |
·定向天线: | 在规定方向比其它方向有显著高或低的辐射强度的天线。 |
·方向零点天线: | 在一个或多个规定方向上,具有一个或多个方向零点的定向天线。 |
·零点可控天线: | 一般用电气方法控制其辐射方向图中一个或多个零点的方向零点天线。 |
·单极化天线: | 只能发射或接收一个特定极化无线电波的天线。 |
·双极化天线: | 能同时发射或接收两个独立的正交极化无线电波的天线。 |
·全向辐射天线: | 对规定极化,在给定平面内(通常用水平面),辐射强度基本上是无方向性的天线。 |
·边射阵(天线): | 一直线阵或平面阵或大孔径天线,其最大辐射在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阵的轴线或平面或
孔径的方向。 |
·端射阵(天线: | 一直线阵天线或具有延伸的天线,其最大辐射沿着阵线或天线最大可延伸的方向。 |
·背射天线: | 天线的馈源由一个或多个辐射单元和一个反射单元构成,用以照射与之靠近的反射器,致
使天线的功能像一开口的谐振器,辐射从谐振器开口端,即从与馈源相反的方向发出。 |
·旋转场天线: | 一种全向天线,在给定平面内(通常为水平面)任何方向,其相位方向图的值实际上等于表
征该方向的角度。 |
·赋形波束天线: | 具有既定辐射方向图的天线,该方向图与等幅等相孔径天线辐射方向图有显著的区别。 |
·等值线波束天线: | 一种赋形波束天线,其波束与一给定表面相交时,入射到该表面上的等功率通量密度线形
成一规定的等值线。
注:对于卫星天线,在地球表面,由功率通量密度为规定值的线所限区域称之为“波束轨迹”。 |
·扇形波束天线: | 波束横截面的最大和最小尺寸相比具有高比值的一种天线。 |
·獭尾形波束天线: | 波束在水平面内的宽度比在垂直面内的宽度要宽得多的一种扇形波束天线。 |
·笔形波束天线: | 其波束的横截面近似为圆形的窄波束天线。 |
·余割平方波束天线: | 一种赋形波束天线,其辐射方向图在一平面中的部分辐射强度与在同一平面从规定方向
所测得的角度的余割平方成比例。
注:在雷达应用中,平面是垂直的,角度是从水平方向测量的,因而对出现在同一高度上有相同后向散射截面的目标。不
论远近如何都产生相同的响应。 |
·多波束天线: | 具有几个独立端口,同时有几个不同辐射方向图且与各端口一一对应的一种天线。 |
·可控波束天线: | 主瓣方向可以改变的一种天线,改变的方法是控制不同单元的激励或采用除使整个天线
运动以外的其它机械手段。 |
·相控阵天线: | 主要是通过阵的不同辐射单元激励的相对相位来控制波束方向或辐射方向图的天线阵。 |
·扫描天线: | 波束有规则地对某一扇形空域扫描的一种天线。 |
·多模天线: | 通常为电磁喇叭型天线,其孔径由两个或多个波导传播模照射。
注:当需要近乎相同的 E 面和 H 面辐射方向图时。常采用这种天线。 |
·抗干扰阵: | 可调整辐射方向图以减少或消除带内干扰或干涉的一种接收阵。 |
·可逆天线: | 通过改变馈电装置可使主瓣方向反向的一种定向天线。 |
·对分天线: | 由两组具有相同辐射特性的辐射单元构成的天线,对这两组辐射单元可并联馈电或单独
馈电。
注:采用这种天线。当其中一组发生故障时另一组仍能继续发送。 |
·回转阵天线: | 能够将主波束轴调整得与阵对称平面有夹角的天线,该夹角一般很小。 |
·宽带天线: | 在一宽的频带范围内,其特性符合要求的天线。 |
·与频率无关的天线: | 一种极宽频带天线。频带内天线阻抗及辐射方向图几乎保持不变,频带的下限和上限分别
由天线最大物理尺寸和馈电点最小间隔确定。
注:等角螺旋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是这种天线的典型例子。 |
·有源天线: | 带有有源器件的天线。 |
·信号处理天线: | 将有源电路和辐射单元结合在一起的天线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能完成诸如乘法、存储、
相关及时间调制等功能。 |
·自适应天线: | 将有源电路和辐射单元结合在一起的天线系统,可根据接收信号的大小或电磁环境的变
化自动修正天线的一个或多个电气特性。 |
·低噪声天线: | 一种低损耗接收天线,通常方向性很强,旁瓣很低,当天线安装在地球表面上,其主瓣指向
水平面以上时,噪声温度很低。
同义词:低温度天线 low tempterature antenna |
·表面波天线: | 一种端射天线,其辐射可认为是由沿天线表面或沿与天线相关的一虚拟表面传播慢波所
产生的。 |
·漏波天线: | 从传播快波的波导中,连续地或准连续地泄漏出来的能量而产生辐射的一种天线。 |
·多频带天线: | 不作变更就能在预置的任一射频频带上工作的天线。 |
·对称天线: | 由关于一平面呈几何对称的两部分构成的天线,该平面可认为是零电位面,用一平衡传输
线直接馈电。 |
·平衡天线: | 由关于一平面呈几何对称的两部分构成的天线,该平面可认为是零电位面,直接用非平衡
线馈电而用不着插入平衡一非平衡变换器。
注:这种天线也可包含平衡一不平衡变换器。 |
·驻波天线: | 产生辐射方向图的场和电流能用两个或多个沿天线双向传播的行波描述的天线。 |
·行波天线: | 产生辐射方向图的场或电流用一个沿着天线单向传播的行波描述的天线。 |
·受激单元: | 直接或通过馈线连接到无线电发射机或接收机的辐射单元。 |
·非受激单元: | 不直接或不通过馈线与无线电发射机或接收机连接,只是通过电磁场与一些受激单元耦
合的辐射单元。
同义词:寄生单元 parasitic element |
·反射器单元: | 相对于所需要的辐射方向,位于一个或多个受激单元后面的辐射单元,以增强辐射方向的
辐射而降低其他方向的辐射。
注:对于反射表面。也可使用“反射器”这一术语。 |
·引向器单元: | 相对于所需的辐射方向,位于受激单元之前的辐射单元,以增强辐射方向的辐射。 |
·多导线单元: | 由几根互相隔开且并联的导线构成的辐射单元,在电气上,它和大截面的单根导体等效。
注:与任意截面形状的导体或多导线单元具有某些相同电特性值的圆柱导体的半径称为任意截面形状的导体或多导线
单元的等效半径。 |
·笼形天线: | 各导线排列类似一圆筒的多导线单元,其截面通常为圆形,像一拉长的鸟笼。 |
·四分之一波长套筒单元: | 一管状辐射单元,可能是一多导线单元,通常大约 1/4 波长,同轴地环绕一导电的支撑圆
柱并与其一端连接。 |
·对称辐射单元: | 由关于一平面呈几何对称且馈电对称的两部分构成的辐射单元,该平面可认为是零电位 |
·天线电流: | 在每一辐射单元都可认为是一根单导线的天线上,某一规定点的总电流,该规定点通常为
馈电点或电流驻波最大点。 |
·正弦分布: | 在每一辐射单元都可认为是一根单导线的天线上,沿导线的虚拟电流幅度分布是距离的
正弦函数。 |
·天线波长: | 在被认为是一单根导线的天线或辐射单元上,如果存在驻波,两相邻电流节点间距的两倍
就是天线的波长。 |
·电长度: | 用天线波长表示的辐射单元长度。 |
·波长缩短因子: | 真空中的波长和天线波长之差与真空中波长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
·冷点: | 在辐射单元上处于地电位或支架电位的点。 |
·互阻抗与自阻抗: | 由若干不论是否馈电的辐射单元组成的天线,单元 j 上的电流 Ij和单元 i 端子上的电压iV 的关系,可用一组线性方程描述:
当i≠j,系数
ijZ叫单元j和单元i的互阻抗;当i=j,系数
ijZ便是单元i的自阻抗。 |
·辐射电阻: | 天线辐射的总功率与给定点上天线电流有效值的平方之比,给定点通常为馈电点或电流
驻波最大点。 |
·有效长度: | 对接收平面波的线极化天线,其端子上所形成的开路电压与在天线极化方向电场分量的
强度之比。
注:对垂直极化天线,常用“有效高度”这一术语。 |
·镜像天线: | 和真实天线对称于一平面的假想天线,在对称点上流过的电流,其瞬时值与真实电流相
同,而电流方向则为:当天线垂直于此对称面时,与真实电流方向相同,当平行于对称平面时
则相反。
注:如平面为理想导体且尺寸为无限大,则真实天线和镜像天线的组合在平面之上所产生的辐射方向图与真实天线和
平面的组合所产生的辐射方向图相同。 |
·赫兹电偶极子: | 由长度趋于零的导线构成的一假想辐射单元,其上的时变电流在任何瞬间所有各点都具
有相同的值。
同义词:基本电偶极子 elementary electric dipole
注:联系电流与电荷的连续性条件要求电流元的两端由随时间变化、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端接。赫兹电偶极子的
场可由电流或电荷计算。 |
·赫兹磁偶极子: | 由尺寸趋于零的闭环构成的一假想辐射单元,其上的时变电流在任何瞬间所有各点都具
有相同值。
同义词:基本磁偶极子 elementary magnetic dipo1e
注:该单元的辐射和垂直于环平面的一虚拟的时变磁流元的辐射相同。 |
·偶极子: | 通常由直线导体构成且由平衡馈线激励的对称天线。
同义词:偶极天线 doublet antenna
注:“偶极子”一词有时也用来描述不完全符合上述定义的天线,由此应对该词加以修饰,如。不对称偶极子”。 |
·半偶极子: | 一偶极天线几何对称的两部分之一。 |
·半波偶极子: | 总的电长度约为半个波长的一种直线偶极天线。 |
·全波偶极子: | 总的电长度约为一个波长的一种直线偶极天线。 |
·折合偶极子: | 由两根或多根互相平行且靠得很近的导体构成的天线,导体的两端通常都连在一起,在其
中一导体的中央有一馈电间隙,其余导体则无间隙。
注:在大多数情况下,“折合偶极子”一词未加修饰时为采用两根导体。 |
·多折合偶极子: | 由三根或三根以上导体构成的折合偶极子。 |
·加载折合偶极子: | 一种改进的折合偶极子,它是在各非馈电导体中央增加一电路元件(通常为电阻性)以减
少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 |
·套筒偶极子: | 中央部分套一同轴导电套筒的偶极天线。 |
·H: | 两个平行偶极子连同它们的公共支杆形成 H 形的天线。 |
·绕杆式天线: | 由沿着一公共轴线配置的一组或多组辐射单元构成的天线,每组辐射单元由垂直于该轴
又互相垂直的两偶极子所组成,两偶极子的轴线在它们的中点相交,并由正交相位馈电。 |
·鱼骨形天线: | 由偶极子阵构成的一种端射天线,其中所有偶极子都相同且在一平面内,彼此的间距很 小,同时它们都松耦合到-平衡传输线上。 |
·盘锥形天线: | 由一导电锥体和一金属盘构成的轴对称天线,锥体的顶点邻近盘的中心,且在此间隙对天
线馈电。 |
·同轴天线: | 将同轴线的内导体延伸并将其外导体翻折 1/4 波长长度而形成套筒所构成的天线。 |
·正方形天线: | 形如水平直角“V”的两相等导电单元组成的对称天线,其辐射方向图基本上是全向性
的。 |
·爱尔福德环形天线: | 在一水平平面内,以正方形排列的四根彼此绝缘的导体构成的全向性天线,每根导体长约
半波长,并通过接在正方形两斜对角的平衡馈线对称地馈电。 |
·爱德科克天线: | 对电场水平分量不灵敏的一种定向零值接收天线,它由在一水平圆周上有规则地配置一
对或多对垂直辐射单元构成,按反相连接直径两端的一对单元,各对单元都通过一无线电测向
器的场线圈耦合到一公共输出端,以获得一可控定向零值。 |
·环形天线: | 外形为环形的单匝或多匝天线。 |
·屏蔽环形天线: | 由一个起静电屏蔽作用,带有一个小间隙的环(状)管,其内有一匝或多匝线圈所构成的天
线。即环形天线外加一带间隙的静电屏蔽罩。 |
·磁芯天线: | 在磁芯上缠绕数匝导线起环形天线作用的天线。 |
·铁氧体棒天线: | 在铁氧体磁棒上缠绕数匝导线作环形天线用的天线。 |
·苜蓿叶形天线: | 由沿着一公共轴线配置的一个或多个辐射单元构成的天线,每个辐射单元则由围绕该轴
线在一平面内排列三个或四个环所组成,从而使天线的整个外形类似三叶或四叶苜蓿。 |
·贝里尼一托西天线: | 由两个固定的互相交叉成直角的垂直环构成的一种方向零值接收天线,通过无线电测向
器的场线圈将两个环都耦合到一公共输出端,以获得一可控方向零值。 |
·单极子天线: | 由一根或多根垂直于一导电表面的直线导体构成的天线,在导电表面和导体的近端之间 馈电。 |
·套简单极子天线: | 由突出于一导电平面的半个套筒偶极子构成的天线。
同义词:套筒短柱天线 sleeve stub antenna |
·折合单极子天线: | 由半个折合偶极子形成的单极天线,未馈电的单元直接连到导电表面上。
同义词:折合无方向性天线 folded unipole antenna |
·垂直单极子天线: | 垂直于地面表面的单极天线,用接地系统或地网来提高天线附近的导电率。
同义词:垂直无方向天线 vertical unipole antenna |
·鞭状天线: | 一种细长的形状像鞭子的单极天线,用于诸如移动的或便携的设备上。 |
·地平面天线: | 导电表面仅由一辐射状分布的金属棒系统或一金属盘构成的单极天线。 |
·接地系统: | 置于地面之上或地下,用于提高天线附近地的导电率的导体系统。 |
·地网: | 放在地面上且编排成栅状或席形或辐射状的一导电片或一导体系统,它为天线提供一导
电面。 |
·低架地网: | 安装在地面之上且与地构成电容耦合的导体系统,它为垂直单极天线提供一导电面。 |
·中馈天线: | 一端靠近地的垂直天线,通过选择其相对于基座的馈电点位置,得以获得所规定的天线特
性。 |
·串联加载天线: | 各辐射单元中都串联一个或多个电抗器以改进电流分布的天线。 |
·端电容器: | 为改善天线的电流分布,在天线辐射单元的非馈电端所连接的一个或一组导电元件。 |
·顶端加载天线: | 一般为不足一个波长的加载端电容器的垂直单极天线。 |
·平顶天线: | 一顶端加载天线,其端电容器是在一水平面内由平行导线组成。 |
·伞形天线: | 一顶端加载天线,其端电容器各导线单元如伞状指向地面但又不接地。
注:伞形天线与伞形反射器天线不同。 |
·倒L形天线: | 由分别垂直和平行于一导电表面的两导体构成的单极天线,前者的非馈电端与后者的一
端相连接,每一导体由几根导线组成。 |
·T形天线: | 由分别垂直和平行于一导电表面的两导体构成的单极天线,前者的非受馈端与后者的中
点相连接,每一导体由几根导线组成。 |
·斜V形天线: | 两个成“V”形的导体位于与地平面成一倾角的平面内所构成的对称行波天线,在“V”
形的顶点即天线的最高点馈电,另两端点通过适当的阻抗接地。 |
·倒V形天线: | 一倒 V 形导体位于垂直平面内,一端馈电另一端通过适当阻抗接地而构成的天线。 |
·长线天线: | 长度大于工作波长,一端馈电的导线天线。 |
·贝佛莱日天线: | 一长的水平导线贴近于导电性不良的地面而构成的一种行波接收天线,一端连接收机,朝
着发射台的另一端则通过一适当阻抗接地。
同义词:低架行波天线 counterposie traveling—wave antenna |
·菱形天线: | 形状为菱形的对称行波天线,菱形的每边为一长线辐射器,一端用平衡馈线馈电,另一端
接一适当阻抗。 |
·多元可控阵: | 由相同的菱形天线组成的一种线性阵,其输出端加有可调相位延迟线,以便在对称垂直面
内产生可控方向特性。 |
·幕形天线: | 一种边射平面阵,其中通常由导线构成的辐射单元都排列在一垂直平面中。
注:一般情况下,幕形天线和反射单元阵一同使用. |
·偶极子一幕形天线: | 由平行偶极子构成的一种幕形天线,偶极子的长度为半个波长或一个波长,且在一垂直平
面内,以约半个波长的间距水平地排列。
同义词:同向水平天线 co—phase horizontal antenna |
·其列克斯一麦斯尼天线: | 由边长为半个波长的一些对称的直角锯齿形导体构成的一种幕形天线。 |
·富兰克林天线: | 由一些末端馈电的垂直辐射单元构成的一种幕形天线,其中各单元均由折叠的导体或由
每隔一定间距以串联电抗器加载的导体组成,从而使其所有部分的辐射都是同相的。 |
·辐射偶极子板(或盘): | 辐射单元均为偶极子的板(盘)。 |
·契比雪夫阵: | 具有相同单元间距的一种阵天线,其激励系数是这样选取的,即阵因子能以一个契比雪夫
多项式表达,多项式的阶为单元数减一。
同义词:道尔夫一契比雪夫阵 Dolph—Chebyshev array
注:契比雪夫阵的阵因子使所有旁瓣电平都相同。 |
·微带天线: | 由贴在一薄的介质基片上的薄金属导体构成的一种天线,该基片的另一面贴一接地平面。 |
·八木天线: | 由一受激单元、一反射器单元和一个或多个引向器单元构成的端射阵。
注:反射器单元实际上可以由一些单元的组合或一反射面构成。 |
·雪茄形天线: | 由一些围绕一金属支撑杆垂直排列的金属盘组成的一种表面波天线,该支撑杆也是金属
盘的公共轴且馈电单元在杆的一端。 |
·螺旋天线: | 由一螺旋形状的导体组成的天线,其辐射方向沿螺旋线轴向或垂直于轴向。
注:通常螺旋排列成使其轴线垂直于平面反射器并在反射器端点馈电。 |
·介质棒天线: | 用一赋形介质棒作为辐射单元的重要部分的一种端射天线。 |
·对数周期天线: | 一种与频率无关的天线,构成天线的辐射单元的尺寸和间距近似与几何级数各项成比例。 |
·等角螺旋天线: | 一种与频率无关的天线,其导电面形状由具有一公共轴和相同参量的等角螺旋线形成。
注:① 此天线通常具有平衡馈线馈电的两个臂,它也可以具有几对这样的臂,设计时一般要求两对等角臂围绕它们的
公共轴相距 90°。并且是正交相位馈电的。
② 螺旋线的等角臂在同一平面上或同一锥面上时,可分别定义为平面等角螺旋天线或锥面等角螺旋天线。
③ 设计这种天线时,通常使与天线共形之表面的非导电部分的形状和尺寸与螺旋等角臂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
这就是所谓自补设计。 |
·超导天线: | 在超导状态下工作时的小型天线,其损耗电阻大大低于辐射电阻,从而大大提高天线效
率。 |
·平面天线: | 在低损耗介质板表面加工形成平面排列的阵天线。 |
·孔径: | 对于具有一个波束的天线,靠近天线且垂直于天线波束轴的一个平面,辐射功率的主要部
分通过该平面。
注:对某些类型的天线,如喇叭或反射器天线,孔径实际上可认为是该天线辐射部分的垂直投影。 |
·孔径照射函数: | 描述天线孔径上每点的电磁场幅度、相位及极化分布的数学表达式。 |
·照射图形: | 表示天线孔径上电磁分布的图形。 |
·锥削分布: | 在孔径上,孔径照射的幅度由中心向边缘递减的一种电磁场分布。 |
·孔径照射效率: | 在总辐射功率相同情况下,天线在规定孔径照射时的峰值方向性系数与极化、幅度及相位
均匀照射时的峰值方向性系数之比。 |
·孔径天线效率: | 对一规定孔径照射的孔径天线,其最大总有效面积与孔径的几何面积之比。 |
·反射器: | 一个用以在所期望方向上增强或转移入射辐射的导电面或实际上起着连续表面作用的导
电体组合,其尺寸比波长大得多。
同义词:反射面 reflecting surface |
·无源反射器: | 将入射辐射转移到所期望方向上的一种反射器,通常它并非天线的一部分。 |
·聚焦反射器: | 当一个或多个初级辐射器对其馈电时,其形状可使反射能量聚焦于一给定点或给定方向
的一种反射器。 |
·主反射器: | 多个反射器的天线中最大的反射器。 |
·副反射器: | 多个反射器天线中,除主反射器以外的其它反射器。 |
·栅状反射器: | 由一些平行的反射棒或条构成的反射器。 |
·抛物面反射器: | 其反射面通常是旋转抛物面的一部分的反射器。 |
·圆柱面反射器: | 其反射面是圆柱表面的一部分的反射器。 |
·球面反射器: | 其反射面是球表面一部分的反射器。 |
·环面反射器: | 由一平面曲线围绕与其不相交的共面直线旋转而形成的反射器。 |
·抛物环面反射器: | 由一段抛物线围绕与其轴垂直但不与其相交的共面直线旋转而成的反射器。 |
·双面角形反射器: | 由两个相交的导电平面构成的反射器,通常相交平面角为直角。 |
·三面角形反射器: | 由三个相互相交的导电表面构成的一种反射器,通常相交平面角为直角。 |
·反射器天线: | 至少含有一个反射器的天线。
注:当绝大部分辐射功率是从一适当照射的反射器发出时才使用“反射器天线”一词。 |
·球面反射器天线: | 由一球面反射器和一馈源构成的天线,通常含有反射器孔径中相位误差的补偿。 |
·抛物面反射器天线: | 由一抛物面反射器和一位于其焦点附近的馈源构成的天线。 |
·偏置抛物面反射器天线: | 由不对称于其焦轴且不包括其顶点的部分抛物面构成的反射器天线,从而降低或消除馈
源造成的孔径遮挡。 |
·卡塞格伦反射器天线: | 主反射器为抛物面反射器,副反射器为凸形双曲面的反射器的天线,副反射器位于主反射
器顶点和主焦点之间。
注:为了提高天线的孔径效率,其主反射器和副反射器的形状有时需参照理想的抛物面和双曲面的几何形状进行修改。 |
·环焦天线: | 当母线抛物线绕对称轴旋转时,其焦点轨迹是一个圆的天线。 |
·格里高利反射器天线: | 主反射器为抛物面反射器,副反射器为一凹形椭圆面反射器的天线,副反射器中心离主反
射器顶点的距离大于主反射器的焦距。
注:为了提高天线的孔径效率,其主反射器和副反射器的形状有时需参照理想的抛物面和双曲面的几何形状进行修改。 |
·抛物柱面天线: | 由抛物柱体的一部分和位于其焦线上的一个或多个馈源构成的反射器天线。 |
·角形反射器天线: | 由一双面角反射器和一馈源构成的天线,其馈源通常在双面角的等分面上。 |
·盒形天线: | 用两块垂直柱形反射器金属平板将其封盖,两板间距大于一个波长而构成的天线。 |
·窄盒形天线: | 由两块垂直于柱形反射器金属平板将其封盖,两板间距小于一个波长而构成的天线。 |
·伞形反射器天线: | 一种结构形状与伞相似的天线,它能安装在航天器上并在太空中撑开形成一个大的反射
器天线。
注:伞形反射器天线与伞形天线是有区别的。 |
·反射阵天线: | 由馈源和排列在一表面上的反射单元阵构成的一种天线,通过调整各单元来改变每单元
反射波的相位而实现所要求的辐射方向图。
注:反射单元一般含有电移相器且终端短路的波导。 |
·潜望镜天线: | 由置于接近地面的强方向性馈源和以其照射的高架无源反射器组成的天线,反射器的取
向使其产生一水平波束。 |
·抛物面反射器的顶板: | 为减少馈线上的驻波而置于靠近抛物面反射器顶点且和其轴垂直的一块圆形平板。 |
·馈源: | 天线中照射反射器或透镜的单元。
注:在含单一透镜或反射器的天线中,馈源就是初级辐射器。 |
·初级辐射器: | 直接或通过馈线与发射机或接收机耦合,并用来照射反射器或透镜天线的辐射单元。
注:① 一付天线可包括一个以上的初级辐射器。
② 在多个反射器的天线中,初级辐射器照射副反射器。 |
·偏置馈源: | 为避免孔径遮挡而设计并适当放置的反射器天线馈源。 |
·卡特勒馈源: | 由在一轴向馈线而侧壁上各开一辐射槽而构成的初级辐射器。 |
·漏失功率: | 反射器天线中从馈源向反射器辐射但未被反射器截获的那一部分功率。 |
·漏失因子: | 反射器天线中,反射器截获的功率与馈源向反射器辐射的功率之比。
注:如果天线包括一系列反射器。则应考虑每一反射器的漏失因子。 |
·孔径遮挡: | 位于到达或离开天线辐射单元或孔径的射线路径中的天线阵部件对射线产生的遮挡影
响。
注:例如馈源、副反射器或支撑结构对反射器天线将产生孔径遮挡。 |
·孔径遮挡因子: | 由于馈源、支杆及副反射器等天线部件的遮挡效应引起的反射器天线有效面积的相对减
少的比值。 |
·喇叭天线: | 其截面向开口端逐渐增大的波导段构成的天线,开口端称为口面。 |
·脊形喇叭天线: | 由一脊形波导段构成的喇叭天线。 |
·扇形喇叭天线: | 其截面为矩形且一对壁平行,而另一对壁逐渐张开的喇叭天线。 |
·E: | 平行的双壁平行于横电磁模电场的扇形喇叭天线。 |
·H: | 平行的双壁垂直于横电磁模电场的扇形喇叭天线。 |
·角锥形喇叭天线: | 一种截头角锥体形状的喇叭天线,其横截面一般为矩形。 |
·圆锥形喇叭天线: | 一种截头圆锥体形状的喇叭天线。 |
·喇叭反射器天线: | 由抛物面反射器的一部分连同向其馈电且实际上与其相交的偏置喇叭构成的天线,喇叭
的部分壁被去掉而形成天线的口面。
注:喇叭通常为角锥形或圆锥形,其轴垂直于抛物面的轴。 |
·帚形喇叭天线: | 由形状为抛物柱面的一反射器连同向其馈电且实际上与其相交的一扇形喇叭构成的天
线,喇叭非平行的双壁之一的一部分去掉以形成天线的口面。 |
·复合矩形喇叭天线: | 横截面为矩形,其两对相对的壁中至少有一对的张角或间距有一次或多次突变的一种喇
叭天线。 |
·复合圆形喇叭天线: | 横截面为圆形,其张角或直径有一次或多次突变的一种喇叭天线。 |
·普特喇叭: | 直径有一次或多次突变的一种复合圆形喇叭,这些突变激励两个或多个波导模以便产生
一规定的孔径照射。 |
·透镜校正喇叭天线: | 一种喇叭天线,开口罩一无线电波透镜,以产生特定的孔径照射。 |
·多模喇叭天线: | 为产生一特定的孔径照射而由两个或多个波导模激励的一种喇叭天线。 |
·混合模喇叭天线: | 为产生一规定的孔径照射而由一个或多个混合模激励的一种喇叭天线。 |
·波纹喇叭天线: | 由喇叭内壁上切割一些横向槽而做成的一种混合模喇叭天线。 |
·透镜和透镜天线: | |
·无线电波透镜: | 能让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波通过,用来产生规定的聚焦或散焦作用的一种装置。 |
·介质透镜: | 由介质材料制造的无线电波透镜。 |
·分区透镜: | 镜片的一面或双面逐段分区的一种无线电波透镜,每区为一阶梯,从而形成不连续表面。 |
·平行板透镜: | 由平行于传播方向的导电薄板构成的无线电波透镜。 |
·E面透镜: | 导电板平行于电场矢量的平行板透镜。
注:相邻导电板的间距应大于半个波长,但通常不大于一个波长。 |
·H面透镜: | 导电板平行于磁场矢量的平行板透镜。 |
·约束透镜: | 一种平行板透镜,电波在其中受到平行板引导,因此在透镜中传播方向与入射角无关。 |
·窗格式透镜: | 由两组互相垂直的平行板组件构成的无线电波透镜,由此而形成的矩形格子在传播方向
上起到耦合波导的作用。 |
·多孔透镜: | 由垂直于总的传播方向且有大小和位置均适当的孔的平行导电片构成的人工介质透镜。 |
·龙伯透镜: | 由一球面对称的无线电波透镜构成的天线,其折射率仅在径向变化,馈源靠近或就在球面
上。
注:① 有很多种变形龙伯透镜,其中包括轴向对称圆柱面透镜。
② 龙伯透镜可以是人工介质结构。 |
·菲涅耳透镜: | 由馈源和通常为平面的透镜构成的天线,透镜通过中心区和交替的菲涅耳区传输馈源辐
射的功率。 |
·人工介质: | 在一低介电常数介质里嵌入一些通常为金属的有规则排列的散射体而构成的一种媒质。
它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对无线电波的反应相当于一均匀介质,它与低介电常数的介质有着
不同的介电常数。 |
·缝隙辐射器: | 在一导电表面上开一缝隙而形成的辐射单元。 |
·缝隙天线: | 由一个或多个缝隙辐射器构成的天线。 |
·缝隙阵: | 各单元为缝隙辐射器的阵天线。 |
·圆筒缝隙天线: | 在一导电圆柱面上由一个或多个缝隙辐射器形成的天线。 |
·波导缝隙天线: | 在波导壁上开一个或多个缝隙形成的天线。 |
·环形缝隙天线: | 具有圆环形状的缝隙辐射器形成的天线。 |
·蝙蝠翼形天线: | 由一对呈翼形的导电薄片两端对接形成缝隙而构成的一种天线。
注:导电片可以由一金属框架和一些垂直于缝隙的棒材来代替。 |
·超绕杆式天线: | 与绕杆天线相类似,由一层或多层蝙蝠翼形天线围绕一公共垂直轴排列构成的天线,各层
的垂直缝隙互成直角并为正交相位馈电。 |
·缝隙板: | 由缝隙天线构成其辐射单元的板。
注;缝隙又称开槽。 |
·蝙蝠翼板: | 由蝙蝠翼形天线构成其辐射单元的板。 |
·圆筒缝隙板: | 由圆筒缝隙天线构成其辐射单元的板。 |
·馈线: | 一般为连接天线与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射频传输线;在多于—个受激单元的天线中,它是连
接天线输入端与一受激单元的射频传输线。 |
·天线下引线: | 上端接到天线而下端接到接收机或发射机的垂直或倾斜的一段馈线。 |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 将不平衡电压转换成平衡电压或作用相反的一种器件。
注:①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可用于平衡天线与不平衡馈线的耦合.
②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可用一变量器或一包含有源器件的集总参数或分布参数的网络来实现.
③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固有阻抗变换比可以不等于 1。 |
·波长套筒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 由套在一同轴线外导体的 1/4 波长套筒构成的一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套筒的一端与同
轴线端部齐平但不与其相连,而另一端则与同轴线的外导体连接,因而在套筒的开口端使同轴
线的内外导体形成平衡。 |
·折合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 由两根平行的通常为 1/4 波长的导电管构成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导电管一端形成平衡
终端而另一端双管短接;不平衡同轴馈线穿过其中一根导电管并与馈线外导体连接,其内导体
在平衡终端与另一导电管连接。
注:通常用1/4 波长套简套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外面,套筒在平衡终端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则与两导电管短接。 |
·开槽同轴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 由同轴线构成的一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同轴线外导体的一端有两个径向相对的 1/4 波
长开口槽;中心导体与开口端的一侧壁相连接,这样开口端的两侧壁便形成电平衡终端。 |
·匹配短线: | 传输线的一部分,其一端连接到天线馈线上并可调其长度和位置,使天线和馈线阻抗匹
配。 |
·补偿网络: | 为尽可能减少出现在给定频带内阻抗的变化而连接在天线终端的一电气网络。 |
·双相补偿: | 天线分两段匹配的方法,即利用天线的馈线或内部功率分配器对双段天线进行馈电,在接
头处两分支馈线的反射波的相位基本上相互抵消。 |
·多相补偿: | 天线分多段的匹配方法,即利用天线的馈线或内部功率分配器对天线多段进行馈电,在接
头处多分支馈线的反射波的相位基本上彼此相互抵消。 |
·功率分配器: | 具有一个输入口和两个或多个输出口的一种器件,它按照要求分配从馈线传送到天线各
受激单元的功率。 |
·多路复用器: | 使几部发射机或接收机同时利用一付天线工作而又互不影响的一种器件。 |
·双路复用器: | 为两部(组)发射机或两部(组)接收机共用的多路复用器。 |
·分路滤波器: | 能使几部发射机或接收机同时用同一付天线工作而在相邻射频信道中又互不影响的一种
器件。 |
·正交模变换器: | 能使一双极化天线由对应于两正交极化的两条馈线同时馈电的一种器件。 |
·频率复用馈源网络: | 在天线系统中,能在同一频率上同时传送两个极化正交而又互不干扰电波的馈电装置,从
而使天线系统的通信容量加倍。 |
·线——圆极化变换器: | 能将电波由线极化波变成圆极化波,又能将圆极化波变成线极化波的一种装置。又称线一
圆极化发生器。 |
·双工器: | 能使一付天线同时用作发射和接收的一种器件。 |
·天线转换矩阵: | 通常为矩阵型及其连带的控制器的转换系统,用它将发射台或接收台的每部发射机或接
收机与任选的天线连接。 |
·多路耦合器: | 通常为带有一宽带放大器的一种多路复用器,它使几部接收机连到一付天线时在接收机
之间不会出现不希望有的相互影响或不致过多地降低信噪比。 |
·1/4波长扼流圈: | 阻断电流沿导体(如天线支杆)流通的器件。由该导体和与其平行的长度约 1/4 波长的另
一导体构成,两导体在一端相连形成一短路传输线。
注:1/4 波长扼流圈可由与该导体同轴的一套筒构成。 |
·天线调谐室: | 靠近天线馈电点,安装了像匹配元件、滤波器或前置放大器等与天线密切有关的器件的房
屋。 |
·驻波比(SWR)切断器: | 置于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级的一种保护装置,目的在于当馈线上驻波比超过一预期值时就
中断发射机的工作。 |
·假负载: | 非辐射的耗能网络,它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模拟天线的输入阻抗并作为测试发射机的负
载。
同义词:假天线 dummy antenna |
·天线罩: | 为防止天线受自然环境影响又不显著降低天线电性能而加在天线上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