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功能: | 一个功能信息或物理作用及其通过接口关系的单元。 |
·接口功能用语: | 严密、唯-的用于符合规定标准接口的专门用语。 |
·设备显示光标: | 由操作人员控制的,用来在显示器上指明方位、高低角或距离等可移动的标记。 |
·电子对抗诱饵待机: | 特定的电子对抗设备使用指定的诱饵技术并使其处于待用状态的信号。 |
·电子对抗诱饵指令: | 特定的电子对抗设备,使用指定的诱饵技术开始工作的信号。 |
·设备的射频敌我识别信号: | 从特定的敌我识别询问器到天线的无线电频率信号,或从天线到特定的敌我识别应答器
的无线电频率信号。 |
·设备选择的识别特征敌我识别信号: | 从特定的敌我识别询问器到天线的无线电频率信号,或从天线到特定的敌我识别询问器
的无线电频率信号,并且包含与选择识别特征有关的代码信息。 |
·设备的测试敌我识别信号: | 用来确定特定的敌我识别设备并涉及其指定的运行特性状态的测试信号。 |
·设备的触发敌我识别信号: | 启动传送敌我识别询问脉冲的特定的敌我识别询问器的信号。 |
·设备的视频敌我识别信号: | 从特定的应答器到敌我识别显示的视频信号。 |
·电子对抗阻塞式干扰信息: | 由外部源产生的阻塞式干扰型式的电子对抗信号。 |
·电子对抗相干信息: | 由外部源产生的相干型式的电子对抗信号。 |
·电子对抗连续波照射信息: | 由外部源产生的连续波照射型式的电子对抗信号。 |
·电子对抗噪声信息: | 由外部源产生的噪声型式的电子对抗信号。 |
·电子对抗脉冲信息: | 由外部源产生的脉冲型式的电子对抗信号。 |
·电子对抗瞄准式干扰信息: | 由外部源产生的瞄准式干扰型式的电子对抗信号。 |
·电子对抗视频信息: | 由外部源产生的视频型式电子对抗信号。 |
·雷达返回信息: | 包含在雷达参数信息之中的目标的回波信号产生的雷达信号。 |
·雷达视频信息: | 包含在雷达参数视频信息之中的雷达信号。 |
·无线电连续波信息: | 包含在无线电参数连续波信息之中的无线电通信信号。 |
·无线电测向仪信息: | 包含在无线电测向仪信息之中的无线电通信信号。 |
·无线电传真信息: | 包含在无线电参数传真信息之中的无线电通信信号。 |
·无线电标准频率信息: | 用于同步目的传送标准无线电频率的信号。 |
·无线电遥测信息: | 包含在无线电遥测信息之中的无线电通信信号。 |
·无线电电传信息: | 包含在无线电参数电传信息之中的无线电通信信号。 |
·无线电视频信息: | 包含在无线电视频信息之中的无线电通信信号。 |
·声纳视频信息: | 包含在声纳参数视频信息之中的声纳信号。 |
·声纳海底反射信息: | 包含在声纳参数声音信息之中并经海底反射路径传播的声纳信号。 |
·声纳连续波信息: | 包含在声纳参数连续波信息之中的声纳信号。 |
·声纳返回信息: | 包含在声纳参数信息之中的目标回波信号产生的声纳信号。 |
·声纳音频信息: | 包含在声纳参数音频信息之中的声纳信号。 |
·火控系统目标箭头控制: | 为引起对目标的注意,在平面位置显示器上,对选定的目标作箭头标志。 |
·视在目标相对方位: | 通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和由声纳测定的水下目标位置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从本舰中线
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计算目标相对方位: | 通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和通过由火控装置计算的视线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从本舰中线
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观测目标相对方位: | 通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和通过视线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从本舰中线顺时针测量的角度
为正。 |
·稳定目标相对方位: | 通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和通过对舰船运动因素如横摇、纵摇或偏航已修正的视线的铅垂
面之间的夹角。从本舰中线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视在目标真方位: | 南-北铅垂面和通过由声纳探测的水下目标位置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从北顺时针测量
的角度为正。 |
·计算目标真方位: | 南-北铅垂面和通过由火控装置计算的视线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从北顺时针测量的角度
为正。 |
·观测目标真方位: | 通过南-北铅垂面和通过视线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从北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稳定目标真方位: | 南-北铅垂面和通过对舰船运动因素如纵摇、横摇或偏航已作修正的视线铅垂面之间的
夹角。从北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计算助推器溅落真方位: | 根据武器控制系统的计算,从导弹射击点到助推器入水点,在水平面内从北顺时针以角度
测量的方位。 |
·计算助推器溅落距离: | 根据武器控制系统的计算,从导弹射击点到助推器入水点的距离。 |
·计算助推器溅落东-西分量: | 根据武器控制系统的计算,从导弹射击点到助推器入水点距离东一西分量。 |
·计算助推器溅落南-北分量: | 根据武器控制系统的计算,从导弹射击点到助推器入水点距离南一北分量。 |
·引爆武器指令: | 靠近或在指定的敌目标处、引爆特定武器信号。 |
·点迹: | 不连续地跟踪特定目标,通常是给显示跟踪控制台或目标跟踪设备的指令。 |
·修正目标视在高低角: | 水平面和水中目标位置视线之间的夹角,在过视线的铅垂面内测量,并对各种因素,如稳
定性、声音传播信道的畸变等作了修正,从水平面向下测量的角度为负。 |
·未修正目标视在高低角: | 甲板平面和水下目标位置视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在通过由声纳测定的视线的法面内测
量,从甲板平面向下测量的角度为负。 |
·计算目标视线高低角: | 水平面和视线间的夹角,该夹角在通过视线并由武器控制系统计算的铅垂面内测量。 |
·修正目标视线高低角: | 水平面和视线间的夹角,该夹角在通过视线并对稳定性等修正的铅垂面内测量,从水平面
向上测量的角度为正。 |
·未修正目标视线高低角: | 甲板平面和视线间的夹角,该夹角在通过视线的铅垂面内测量,从甲板平面向上测量的角
度为正。 |
·坐标原点为基准点的目标位置: | 以坐标原点为参考点的目标地理位置。 |
·参考点为基准的目标位置: | 以建立的参考点为基准的目标地理位置。 |
·观测目标视在距离: | 由声纳指示的本舰到水中目标的距离。 |
·计算目标距离东-西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水平距离在东-西方向铅垂面上的分量。 |
·修正目标距离东-西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并对影响误差进行了修正的目标水平距离在东-西方向
铅垂面上的分量。 |
·计算目标水平距离: | 由计算机、导航装置或其他非直接观测手段得到的目标视线的距离通过视线铅垂面在水
平面上的投影。 |
·修正目标水平距离: | 由计算机、导航装置或其他非直接观测手段得到的并对影响误差的各种条件已进行了修
正,通过视线铅垂面在水平面上目标视线距离的投影。 |
·计算目标视线距离: | 由计算机、导航装置或其他非直接观测手段得到的从本舰到目标的距离。 |
·修正目标视线距离: | 对影响误差的各种条件已进行修正的从本舰到目标的距离。 |
·观测目标视线距离: | 沿视线测量的从本舰到目标的距离。 |
·计算目标距离南-北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水平距离在南-北方向铅垂面上的分量。 |
·修正目标距离南-北分量: | 由火控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并对各种影响误差条件已修正的水平距离在南-北方向
铅垂面上的分量。 |
·目标分类: | 由作战或武器系统产生并把在指定监视器上的特定目标与识别分类标志联系起来的信
号。 |
·目标录取: | 表示特定的雷达或声纳的回波代表某一有效目标,并且该目标应输入到作战或武器控制
计算机系统中的信号。 |
·目标类型指示: | 表示目标的可能类型,由操作员或传感器引入的信号。 |
·目标击毁: | 表示武器击毁了特定目标的信号。 |
·目标未命中: | 表示武器未命中特定目标的信号。 |
·目标幸存: | 表示武器可能击伤但未击毁特定目标的信号。 |
·目标运动东-西分量: | 通常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目标水平面运动矢量在东-西方向上的分量。 |
·目标水平运动: | 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的目标运动矢量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
·目标运动南-北分量: | 通常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目标水平运动矢量在南-北方向上的分量。 |
·目标运动矢量: | 目标相对其参考坐标(如地球、惯性等)沿它的运动矢量的位移,并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 |
·目标垂直运动: | 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的目标运动矢量在铅垂面上的投影。 |
·计算弹头入水方位: | 由火控系统计算的弹头从发射点至入水点的真方位。 |
·计算弹头入水距离: | 由火控系统计算的弹头从发射点至入水点的距离。 |
·修正设备相对方位: | 通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和通过设备瞄准线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并对误差产生影响的各
种条件进行修正,在水平面内测量。从本舰中线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稳定设备相对方位: | 通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和通过设备瞄准线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当补偿横摇、纵摇或偏航
使瞄准线稳定时,在水平面内测量。从本舰中线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未修正设备相对方位: | 通过本舰中线的垂直面和通过设备瞄准线的法面之间的夹角,在甲板平面内测量。从本舰
中线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设备相对方位误差: | 表示传输设备的修正、稳定或未修正的相对方位误差信号。 |
·设备相对方位指令: | 将设备的稳定、修正或未修正的相对方位值引入自相关计算、应答、或操作员的信号。 |
·修正设备真方位: | 南-北铅垂面和通过设备瞄准线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对误差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进行
修正,在水平面内测量。从北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设备真方位误差: | 表示传输设备的修正、稳定、或未修正的真方位误差信号。 |
·设备真方位指令: | 将设备的修正、稳定或未修正的真方位值引入自相关的计算、应答、或操作员的信号。 |
·稳定设备真方位: | 南-北铅垂面和通过设备瞄准线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当补偿横摇、纵摇或偏航使瞄准线
稳定时,在水平面内测量。 |
·未修正设备真方位: | 南-北铅垂面和通过设备瞄准线的法面之间的夹角。在甲板平面内测量,从北顺时针测量
的角度为正。 |
·发射装置危险射界: | 表示发射装置处于危险射界的信号,发射装置在该区应停用,以防止发射到障碍物,如上
层建筑、装置等。 |
·雷达狭窄盲区: | 表示雷达正指向干涉物,如上层建筑、传动装置等的狭窄区域的信号,并且应抑制雷达的
发射,以防止损伤人员、设备等。 |
·雷达宽阔盲区: | 表示雷达正指向干涉物,如上层建筑、传动装置等的宽阔区域的信号,并且应抑制雷达的
发射,以防止损伤人员、设备等。 |
·指定设备到火控系统: | 将特定的设备转接到特定火控系统的信号。 |
·指定火控系统到设备: | 将特定火控系统转接到特定设备的信号。 |
·指定火控系统到火控系统: | 将特定的火控系统转接到特定的火控系统的信号。 |
·修正设备实际高低角: | 水平面和设备的瞄准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在通过瞄准线的铅垂面内测量并对影响误差
的各种条件作了修正。 |
·设备实际高低角误差: | 表示在传输设备的计算、修正、或未修正的实际高低角时的误差信号。 |
·设备实际高低角指令: | 用于将设备的计算、修正、或未修正的实际高低角值引入自相关计算、应答、或操作员的信
号。 |
·未修正设备实际高低角: | 甲板平面和设备瞄准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在通过瞄准线的法面内测量,从甲板平面向上
测量的角度为正。 |
·圆锥只读扫描高低角基准: | 当按接收方式工作时,为定位制导雷达圆锥扫描波束而计算的高低角基准信号。 |
·计算设备稳定高低角: | 水平面和设备瞄准线之间的夹角.当补偿横摇、纵摇或偏航使瞄准线稳定时,并且由火控
装置计算,该夹角在通过瞄准线的铅垂面内测量,从水平面向上测量的角度为正。 |
·设备稳定高低角误差: | 表示传输设备的未修正或计算的稳定高低角时的误差信号。 |
·设备稳定高低角指令: | 用于将设备的计算、修正、或未修正的稳定高低角值引入自相关计算、应答、或操作员的信
号。 |
·未修正设备稳定高低角: | 水平面和设备瞄准线之间的夹角。当补偿横摇、纵摇或偏航使瞄准线稳定时,该夹角在通
过瞄准线的铅垂面内测量,从水平面向上测量的角度为正。 |
·电子对抗干扰待机: | 使电子对抗设备准备进入电子对抗状态的信号,如果需要,可指明干扰的类型。 |
·电子对抗干扰抑制: | 表示抑制信号-出现就停止干扰的指令。 |
·电子对抗干扰就绪: | 表明处于待机状态的电子对抗设备已全部准备好,以便开始指定类型的干扰信号。 |
·电子对抗干扰开始: | 使指定的设备开始干扰工作的指令。 |
·电子对抗干扰停止: | 使指定的设备停止干扰工作的指令。 |
·电子对抗干扰警报: | 表示电子对抗干扰就要开始并可能存在着与其他电子设备的运行相互干涉的信号。 |
·发射装置相对方位瞄准角指令: | 通过本舰中线的垂直平面和通过射击线的垂直平面间的夹角,在甲板平面内测量,从本舰
中线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发射装置真方向瞄准角指令: | 通过南-北垂直平面和通过射击线的垂直平面间的夹角,在甲板平面内测量,从北顺时针
测量的角度为正。 |
·主同步器匿影脉冲指令: | 从主同步器到雷达接收器并在其控制下传送匿影选通定时信息的信号。 |
·主同步器激励指令: | 激励主同步器的信号。 |
·主同步器重复率指令: | 给主同步器规定要求使用重复率的信号。 |
·主同步器定时触发脉冲指令: | 从主同步器到雷达并在其控制下传送定时脉冲的信号。 |
·主同步器控制状态: | 表示主同步器处于制导雷达控制之中。 |
·主同步器重复率状态: | 表示主同步器正在使用的重复率。 |
·火控设备方式指令: | 控制特定的火控设备采取某个规定的工作状态的信号。 |
·火控系统方式指令: | 控制特定的火控系统采取某个规定的工作状态的信号。 |
·火控系统设备方式状态: | 表示特定火控设备工作状态的信号。 |
·火控系统方式状态: | 表示特定的火控系统的工作状态的信号。 |
·雷达时钟脉冲: | 为使数字电路与特定雷达工作同步,使用数字数据定时基准的脉冲信号。 |
·方位左修正量: | 对方位修正量的输入,左为负值。 |
·方位右修正量: | 对方位修正量的输入,右为正值。 |
·高低角下修正量: | 对高低角修正量的输入,下为负值。 |
·高低角上修正量: | 对高低角修正量的输入,上为正值。 |
·距离内修正量: | 对距离修正量的输入,内为负值。 |
·距离外修正量: | 对距离修正量的输入,外为正值。 |
·设备实际相对方位瞄准角: | 通过本舰中线的垂直平面和通过设备瞄准线的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甲板平面内测量,
从本舰中线按顺时针方向测量的角度为正。 |
·设备相对方向瞄准角误差: | 表示传输实际相对方向瞄准角的误差信号。 |
·设备相对方向瞄准角指令: | 用于使设备的实际相对方向瞄准角值引入自相关计算、应答、或操作员的信号。 |
·设备实际真方向瞄准角: | 南-北垂直平面和通过设备瞄准线的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甲板平面内测量,从北顺时
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设备真方向瞄准角误差: | 表示传送设备的实际真瞄准角的误差信号。 |
·设备真方向瞄准角指令: | 用于使设备的真方向瞄准角值引入自相关计算、应答、或操作员的信号。 |
·设备射向方位角: | 视线与通过目标未来位置线的铅垂或法面之间的夹角,该夹角从通过视线和通过在水平
面或甲板平面上设备的高低角轴线的斜平面的视线测量。射向方位角也可在通过指向目标未
来位置的斜面内测量。 |
·观测视在方位速率: | 以单位时间角度测量表示的目标视在方位的变化率。 |
·计算视线方位速率: | 以单位时间角度测量表示计算的目标视线方位变化率。 |
·修正视线方位速率: | 以单位时间角度测量表示修正的目标视线方位变化率。 |
·观测视线方位速率: | 以单位时间角度测量表示观测的目标视线方位变化率。 |
·多普勒频率: | 发射信号和它的回波信号频率之差。表示本舰和目标间的相对径向运动。 |
·观测视在高低角速率: | 以单位时间角度测量表示观测的目标视在高低角变化率。 |
·计算视线高低角速率: | 以单位时间角度测量表示计算的目标视线高低角的变化率。 |
·修正视线高低角速率: | 以单位时间角度测量表示修正的目标视线高低角的变化率。 |
·观测视线高低角速率: | 以单位时间角度测量表示观测的目标视线的高低角变化率。 |
·计算垂直高低角速率: | 以单位时间长度测量表示的目标高度或深度的垂直变化率。 |
·观测视在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观测的目标视在距离的变化率。 |
·计算的东-西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计算的目标东-西方向距离的变化率。 |
·修正的东-西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修正的目标东-西方向距离的变化率。 |
·计算的水平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计算的目标水平距离变化率。 |
·修正的水平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修正的目标水平距离变化率。 |
·计算的视线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计算的目标视线距离变化率。 |
·修正的视线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修正的目标视线的距离变化率。 |
·观测的视线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观测的目标视线的距离变化率。 |
·计算的南-北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计算的目标南-北距离的变化率。 |
·修正的南-北距离速率: | 以每秒线性位移表示修正的目标南-北距离的变化率。 |
·导弹制导指令码: | 控制特定的导弹设定某-规定编码的信号。 |
·导弹制导状态码: | 表示特定导弹编码状态的信号。 |
·延迟时间: | 指设定引信和发射炮弹(对炮弹而言)之间的时间或是延迟发射时(对导弹而言),必须修
正计算的时间。 |
·指定设备到武器: | 将特定的设备转接到特定武器的信号。 |
·指定火控系统到武器: | 将特定的火控系统转接到特定武器的信号。 |
·指定武器到设备: | 将特定的武器转接到持定设备的信号。 |
·指定武器到火控系统: | 将特定的武器转接到特定火控系统的信号。 |
·设定引信指令: | 给特定引信定时的指令。 |
·火控系统武器方式指令: | 控制特定的武器采取某个规定工作状态的信号。 |
·火控系统武器方式状态: | 表示特定武器工作状态的信号。 |
·捕获飞行时间: | 导弹飞行到捕获位置的时间 |
·引信起爆飞行时间: | 炮弹或导弹飞行到引信起爆点的时间。 |
·截击飞行时间: | 导弹飞行到截击目标的时间 |
·助推器分离时间: | 导弹飞行到助推器分离点的时间。 |
·到目标点飞行时间: | 炮弹或导弹飞行到目标未来位置的时间。 |
·导弹运动东-西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导弹在东-西方向水平运动分量。 |
·导弹水平运动: | 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的导弹运动矢量在水平面上投影。 |
·导弹运动南-北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导弹在南-北方向水平运动分量。 |
·导弹运动矢量: | 导弹相对其参考坐标(即:惯性或地球等)沿着它的运动矢量的位移量,并以单位时间长度
表示。 |
·导弹垂直运动: | 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的导弹运动矢量在垂直平面上的投影。 |
·雷达记忆跟踪指令: | 雷达忽略目标跟踪回波并按计算的跟踪数据移动其波束的雷达信号,以避免锁定在某个
可能进入了它的检测区的错误目标。 |
·容许发射深水炸弹: | 在适当的时间,准许发射特定深水炸弹的信号。 |
·深水炸弹已选定: | 深水炸弹已选定,可使用。 |
·导弹自毁指令: | 为命令导弹自毁,从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到制导雷达的信号。 |
·设备忙时指令: | 表示特定设备,如指挥仪,将被一个或几个给定的目标占用期间所计算的时间信号。 |
·设备控制状态指令: | 给特定控制单元或特定设备规定指令的信号。 |
·陀螺仪状态指令: | 给特定陀螺仪规定指令的信号。 |
·电源状态指令: | 以规定的方式控制激励特定设备电源的信号。 |
·设备测试状态指令: | 命令特定设备置于测试准备状态的信号,可以规定测试型式(或测试步骤)。 |
·舰炮相对方向瞄准角指令: | 通过本舰中线的垂直平面和通过射击线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在甲板平面内测量。
从本舰中线按顺时针方向测量的角度为正。 |
·舰炮真方向瞄准指令: | 南一北垂直平面和通过射击线的垂直平面间的夹角,该夹角在甲板平面内测量,从北顺时
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引信待发指令: | 使特定引信处于待发的指令。 |
·陀螺锁定指令: | 控制锁定特定陀螺的信号。 |
·陀螺开锁指令: | 控制开锁特定陀螺的信号。 |
·导弹主动寻的指令: | 将导轨上或飞行中的导弹置于主动寻的状态的信号。 |
·导弹被动寻的指令: | 将导轨上或飞行中的导弹置于被动寻的状态的信号。 |
·导弹发射装置贮存指令: | 命令特定的导弹发射装置放置在贮存位置的信号。 |
·连续装填导弹指令: | 给导弹控制区连续装填特定导弹的信号。 |
·不装填导弹指令: | 给导弹控制区不将特定导弹放在导轨上的信号。 |
·装填-枚导弹指令: | 给导弹控制区装填-枚特定导弹的信号。 |
·选择导弹装填指令: | 给导弹控制区准备执行装填特定导弹指令的信号。 |
·导弹散射干扰带: | 以多普勒频谱确定散射干扰带中点给在导轨上特定导弹的信号。 |
·导弹滑动偏移指令: | 为规定滑动偏移控制(即:减少导弹发射后的航向响应),给发射导轨上特定导弹的信号。 |
·A导弹头指令: | 当导弹处于导轨上准备发射时,将定位数据传送到A导弹头上的信号。 |
·B导弹头指令: | 当导弹处于导轨上准备发射时,将定位数据传送到B弹头的信号。 |
·导弹拦截或追击选择: | 给发射装置导轨上特定导弹设定开始多普勒扫描的信号。 |
·从导轨上应急投弃导弹: | 在紧急情况下,投弃处于指定导轨上特定导弹的指令。 |
·导弹发射: | 发射特定导弹的指令。 |
·导弹横滚陀螺指令: | 当舰船横摇数据传送给直至发射时刻的导弹陀螺仪,给导弹控制头上的横滚陀螺仪的信
号。 |
·导弹已选定: | 导弹已选定,可使用。 |
·准备发射导弹: | 给发射装置导轨上特定导弹激励导弹辅助电源系统的信号。 |
·从导轨上卸载导弹: | 从指定的导轨上卸下特定的导弹并将其送回贮存位置的指令。 |
·导弹可变导航比指令: | 按发射装置计算机的预测给发射导轨上特定设定导弹导航比的信号。 |
·舰炮待发: | 命令待定舰炮按某-方式接收未来指令的信号。 |
·舰炮停止射击: | 特定舰炮停止射击的信号。 |
·舰炮射击: | 特定舰炮开始射击的信号,可以规定操作方式,如连发、单发等。 |
·舰炮装填: | 特定舰炮装填指定炮弹的指令。 |
·舰炮贮存指令: | 命令特定舰炮置于贮存位置的指令。 |
·舰炮后膛退弹: | 命令特定舰炮通过后膛退弹并将炮弹送回弹药仓的信号。 |
·雷达波束程序指令: | 特定雷达以指定的波束程序工作的指令。 |
·雷达波束形状指令: | 特定雷达以指定的波束形状工作的指令。 |
·雷达波束宽度指令: | 特定雷达以指定的波束宽度工作的指令。 |
·雷达接触指令: | 特定雷达捕获指定或可疑目标的指令。 |
·雷达连续波照射指令: | 特定雷达以连续波照射方式工作的指令。 |
·雷达搜索指令: | 特定雷达以指定的方式进行搜集工作的指令。 |
·雷达跟踪飞机指令: | 特定雷达跟踪指定或未判明飞机目标的指令。 |
·雷达跟踪导弹指令: | 特定雷达跟踪指定或未判明导弹目标的指令。 |
·雷达跟踪海面目标指令: | 特定雷达跟踪指定或未判明海面目标的指令。 |
·雷达辅助跟踪指令: | 特定雷达在武器控制系统计算机的辅助下跟踪指定目标的指令。 |
·无线电信道指令: | 特定无线电设备在指定的信道上工作的指令。 |
·无线电频率指令: | 特定无线电设备在指定的频率上工作的指令。 |
·无线电调制指令: | 特定无线电设备以指定的调制方式工作的指令。 |
·导弹导轨延伸指令: | 命令指定的导弹导轨延伸的信号。 |
·导弹装填到导轨指令: | 命令将选定的导弹装填到指定的导轨上的信号。 |
·导弹导轨收回指令: | 命令指定的导弹导轨收回的信号。 |
·导弹导轨选择指令: | 命令选择指定的导弹导轨的信号。 |
·声纳攻击顺序指令: | 特定声纳使用规定的攻击顺序的指令。 |
·声纳接触指令: | 特定声纳捕获指定或可疑目标的指令。 |
·声纳搜索程序指令: | 特定声纳使用指定的搜索程序进行搜索工作的指令。 |
·声纳搜索指令: | 特定声纳以指定的方式进行搜索操作的指令。 |
·声纳换能器深度指令: | 特定声纳用可变深度换能器在指定深度上进行工作的指令。 |
·声纳辅助跟踪指令: | 特定声纳在武器控制系统计算机的辅助下跟踪指定目标的指令。 |
·鱼雷深度指令: | 为在已装填鱼雷的控制机构中设定规定的深度,给鱼雷发射管深度设定仪的信号。 |
·鱼雷发射指令: | 发射特定鱼雷的指令。 |
·准许发射鱼雷: | 在适当的时间准许发射特定鱼雷的信号。 |
·鱼雷陀螺角指令: | 为在已装填鱼雷的操舵机构中设定规定的陀螺角(预定的鱼雷轨迹和发射管方向之间的
夹角),给陀螺设定仪的信号。 |
·鱼雷应急投弃指令: | 在紧急情况下投弃特定鱼雷的指令。 |
·发射管装填鱼雷: | 将特定的鱼雷装入特定发射管的指令。 |
·鱼雷线导指令: | 通过导引线操纵正在航行的鱼雷运动,如航向等的信号。 |
·鱼雷发射管贮存指令: | 将特定的鱼雷发射管处于贮存位置的信号。 |
·舰炮弹药可用: | 库存舰炮弹药可用状态指示。 |
·雷达记忆跟踪警报: | 表示目标视频信号已经丢失,而跟踪通道正按已知的目标最终速率记忆跟踪的信号。 |
·冷却剂流量状态: | 冷却剂流量速率指示 |
·冷却剂液位状态: | 冷却剂液位指示。 |
·冷却剂压力状态: | 冷却剂压力指示。 |
·冷却剂阻力状态: | 冷却剂阻力指示。 |
·冷却剂温度状态: | 冷却剂温度指示。 |
·深水炸弹可用: | 库存深水炸弹可用状态指示。 |
·深水炸弹发射就绪: | 特定的深水炸弹已作好发射准备。 |
·设备忙时状态: | 表示在设备被一个或几个目标占用期间所估计的时间,由特定设备,如指挥仪计算出的信
号。 |
·设备控制状态: | 表示特定设备的控制单元执行完毕或正在执行指定指令的信号。 |
·设备陀螺状态: | 表示特定设备的陀螺仪执行完毕或正在执行指定指令的信号。 |
·设备电源状态: | 表示已按指定的方式激励持定设备电源的信号。 |
·设备测试状态: | 表示特定设备正处于测试状态的指示。 |
·陀螺已锁定指示: | 表示特定陀螺已锁定的信号。 |
·陀螺开锁指示: | 表示特定陀螺开锁的信号。 |
·导弹发射装置贮存状态: | 表示特定的导弹发射装置处于贮存位置的信号。 |
·导弹在组装区: | 表示特定的导弹处于组装区的信号。 |
·导弹可用: | 库存导弹可用状态指示。 |
·观测导弹爆炸: | 表示跟踪设备已观测到特定导弹战斗部爆炸的指示。 |
·导弹捕获制导接通: | 在导轨上准备发射的特定波束导弹,其制导组件已被激励且功能完好,并准备接收导弹到
达捕获点时的制导数据状态指示。 |
·导轨上导弹哑弹: | 在指定导轨上的导弹是哑弹的指示。 |
·导弹已从导轨上发射: | 特定导弹已从指定导轨上发射的指示。 |
·导轨上装填导弹: | 在指定导轨上装填特定导弹的指示。 |
·导轨上导弹报警: | 在指定导轨上特定导弹就要发射的警报指示。 |
·导轨上导弹准备就绪: | 在指定导轨上的导弹已作好发射准备的指示。 |
·导弹在转移区: | 表示特定导弹处于转移区的信号。 |
·导弹在转移区准备就绪: | 表示在转移区的特定导弹已准备好装填到指定导轨上的信号。 |
·舰炮已射击: | 特定舰炮已按指令射击的信号。 |
·舰炮已装填: | 特定舰炮已装填指定炮弹的指示。 |
·舰炮准备就绪: | 特定舰炮已做好射击准备的指示。 |
·舰炮贮存状态: | 表示特定舰炮处于贮存位置的信号。 |
·雷达波束程序状态: | 特定雷达以指定波束程序工作的指示。 |
·雷达波束形状状态: | 特定雷达以指定的波束形状工作的指示。 |
·雷达波束宽度状态: | 特定雷达以指定波束宽度工作的指示。 |
·雷达接触状态: | 特定雷达已搜索到指定或可疑目标的指示。 |
·雷达连续波照射状态: | 特定雷达以连续波照射方式工作的指示。 |
·雷达搜索状态: | 特定雷达以指定方式进行搜索工作的指示。 |
·雷达跟踪飞机状态: | 特定雷达正在跟踪指定或未判明的飞机目标的指示。 |
·雷达跟踪导弹状态: | 特定雷达正在跟踪指定或未判明的导弹目标的指示。 |
·雷达跟踪海面目标状态: | 特定雷达正在跟踪指定或未判明的海面目标的指示。 |
·雷达辅助跟踪状态: | 特定雷达正在武器控制系统计算机的辅助下跟踪指定目标的指示。 |
·无线电信道状态: | 特定无线电设备正在指定的信道上工作的指示。 |
·无线电频率状态: | 特定无线电设备正在指定的频率上工作的指示。 |
·无线电调制状态: | 特定无线电设备正以指定的调制型式工作的指示。 |
·导弹导轨装填准备就绪: | 表示指定导弹导轨已经准备就绪,可以装填所选定导弹的信号。 |
·导弹导轨左舷准备就绪: | 表示指定的导弹导轨左舷准备就绪,可以使用的信号。 |
·导弹导轨右舷准备就绪: | 表示指定的导弹导轨右舷准备就绪,可以使用的信号。 |
·导弹离轨状态: | 表示导弹已离开指定导轨的信号。 |
·导轨无导弹状态: | 表示指定的导轨上无导弹的信号。 |
·导弹导轨已延伸状态: | 表示指定的导弹导轨已经延伸的信号。 |
·导轨已装填导弹状态: | 表示选定的导弹已装填到指定的导轨上的信号。 |
·导弹导轨已收回状态: | 表示指定的导弹导轨已收回的信号。 |
·导弹导轨安全状态: | 表示指定的导弹导轨和装填的导弹处于安全状态的信号。 |
·导弹导轨选定状态: | 表示指定的导弹导轨已经选定,可以使用的信号。 |
·声纳攻击顺序状态: | 特定声纳正以指定的攻击顺序工作的指示。 |
·声纳接触状态: | 特定声纳已捕获到指定或可疑目标的指示。 |
·声纳搜索程序状态: | 特定声纳利用指定的搜索程序正在进行搜索工作的指示。 |
·声纳搜索状态: | 特定声纳以指定的方式正在进行搜索工作的指示。 |
·声纳换能器深度状态: | 特定声纳正在利用其可变深度换能器在指定的深度上进行工作的指示。 |
·声纳辅助跟踪状态: | 特定声纳在武器控制系统计算机的辅助下跟踪指定目标的指示。 |
·鱼雷可用: | 库存鱼雷可用状态的指示。 |
·鱼雷未发射出管: | 发射时,特定的鱼雷没有发射出管。 |
·鱼雷已发射: | 表示特定的鱼雷已发射的信号。 |
·鱼雷已装填: | 特定鱼雷按指令已装入发射管的指示。 |
·鱼雷发射准备就绪: | 特定鱼雷已做好发射准备的指示。 |
·鱼雷已选定: | 特定鱼雷已选定,可以使用。 |
·鱼雷发射管贮存状态: | 表示特定鱼雷发射管处于贮存位置的信号。 |
·发射管已装填好鱼雷: | 特定鱼雷发射管按指令已装填好特定鱼雷的指示。 |
·发射管和鱼雷准备就绪: | 特定鱼雷发射管和其装填的鱼雷处于准备好发射的状态。 |
·鱼雷发射管已选定: | 特定鱼雷发射管已选定,可以装填或使用。 |
·圆锥只读扫描方位基准: | 当按接收方式工作时,为定位制导雷达圆锥扫描波束所计算的方位基准信号。 |
·声纳间歇时间: | 根据目标距离,控制特定声纳设备的序贯发射的间歇时间。 |
·导弹推力切断位置: | 计算准备发射特定导弹发动机关车位置的指示,可用指定的参考坐标系(即:XYZ坐标、
或方位、距离和高度等)表示。 |
·设备方向瞄准角单位视差: | 为获得设备偏离参考点一个单位距离的方向瞄准角指令,根据相对于参考点计算,用于表
示设备方向瞄准角指令的修正量。 |
·设备高低角单位视差: | 为获得设备偏离参考点的一个单位垂直距离的高低角指令,使用根据相对于参考点算出
的设备高低角指令的修正量。 |
·提前计算鱼雷距离: | 由火控装置计算在稳定跟随航向点的鱼雷平均航迹和与平行于该轨迹并通过入水点的直
线间的距离。 |
·鱼雷航向指示: | 表示鱼雷的实际航向并由火控装置计算的信号,从北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鱼雷横舵管制距离: | 表示在发射点(水下发射)或入水点(水面发射)和横舵起始操舵点之间沿着鱼雷轨迹预定
距离的信号。 |
·鱼雷航行结束: | 表示鱼雷主机停车,由武器控制系统计算的信号。 |
·设定关机速度: | 在火箭发动机关车时,给导弹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速度信号。 |
·舰炮弹药已选定: | 特定舰炮弹药已选定,可使用。 |
·导弹俯仰姿态: | 导弹轴和导弹矢量参考坐标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当朝导弹头部向上观测时,从参考坐标水
平面向上测量的角度为正。 |
·本舰纵摇姿态: | 本舰中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当朝本舰首向前观测时从水平面向上测量的角度为正。 |
·导弹横滚姿态: | 通过导弹轴的铅垂面和通过过导弹轴的铅垂面与导弹翼平面交线的法面之间的夹角。围
绕过导弹轴的铅垂面与导弹翼平面交线测量。从导弹头部向内观测时,顺时针方向为正(即右
翼朝上)。 |
·本舰首向姿态: | 本舰中线和南一北线之间的夹角。从北顺时针测量的角度为正。 |
·本舰横摇姿态: | 通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和通过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与甲板平面交线的法面间的夹角。围
绕过本舰中线的铅垂面与甲板平面交线测量,从本舰首向内观测时顺时针方向为正。 |
·导弹侧滑姿态: | 导弹轴和导弹航向矢量之间的夹角,在导弹航向矢量参考坐标水平面内测量。当从上方观
测时顺时针为正角。 |
·本舰偏航姿态: | 本舰中线和本舰航向矢量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内测量。当从上方观测时顺时针为正角。 |
·导弹助推器分离指示: | 表示助推器已从飞行中的导弹分离的信号。 |
·导弹捕获: | 特定导弹已达到捕获点并对制导命令进行正确响应的指示。 |
·时钟时间: | 表示舰上时钟调整到当地时区的时间信号。 |
·数字日报系统操作性测试: | 启动数字日报系统操作性测试的信号,也指明系统操作性的反馈信号。 |
·空气密度: | 表示沿预定的飞行路线空气平均密度的信号。 |
·门状态: | 表示武器保护罩、操纵室等门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与禁止发射装置有关。 |
·发射中止: | 表示已使发射机构不工作的信号。 |
·座架发射终止极限: | 传输与发射终止极限有关的特定座架或发射装置位置信息的信号。 |
·内部通信指示信息: | 在表示某一状态或包含某一指令通信参数中包含的内部通信信号。 |
·内部通信音频信息: | 在通信参数音频信息之中包含的内部通信信号。 |
·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数字信息: | 在参数数字信息中包含的海军战术数据系统的信号。 |
·电子对抗干扰请求: | 请求允许使用电子对抗信号,可以请求发射的类型。 |
·高频段干扰清除: | 表示某一干扰机不能有效的在特定的频段高段运行的从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到火控系统雷
达控制台的逻辑信号。 |
·低频段干扰清除: | 表示某一干扰机不能有效的在特定的频段低段运行的从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到火控系统雷
达控制台的逻辑信号。 |
·雷达警报干扰: | 表示特定雷达波束按程序进入外部无源干扰如泊条、金属干扰等干扰区的信号。 |
·扫雷选择指令: | 以选定的方式进行扫雷操作的指令。 |
·扫雷选择状态: | 表示以选定的方式正在进行扫雷操作。 |
·混合装填导弹发射装置: | 特定的导弹发送装置装填不同类型导弹的指示。可以规定导弹的类型。 |
·本舰坐标原点位置: | 以指定的坐标原点为基准本舰的地理位置。 |
·本舰参考点位置: | 以建立的参考点为基准本舰的地理位置。 |
·交流基准电源: | 提供与同步系统或其它部件有关的交流基准电源,对于特定的接口,应规定电压和频率参
数。 |
·直流基准电源: | 为测量系统提供直流基准电源,对于特定的接口,应规定电压和幅值参数。 |
·舰用交流电源: | 由主机或辅机产生的舰船供电网的交流电源,对于特定的接口,应规定交流电源参数。这
些参数是: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相位、调压率、波形畸变率和接地。 |
·舰用直流电源: | 由主机或辅机产生的舰船供电电网的直流电源。对于特定的接口,应规定直流电源参数,
这些参数是:电压、稳压系数、波纹系数、连接(正或负地)和接地。 |
·舰炮发射炮弹数: | 表示在指定的时间内,特定舰炮发射炮弹总数的信号。 |
·空气温度: | 表示沿预定飞行路线空气的平均温度信号。 |
·飞机运动东-西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飞机在水平面内东-西方向的运动分量。 |
·飞机运动南-北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飞机在水平面内南-北方向的运动分量。 |
·飞机水平运动: | 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的飞机运动矢量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
·飞机运动矢量: | 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的相对于参考坐标系(即:惯性、地球等)飞机运动矢量的位移。 |
·飞机垂直运动: | 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的飞机运动矢量在铅垂面上的投影。 |
·本舰运动东-西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本舰在东-西方向的运动分量。 |
·本舰水平运动: | 以单位时间长度表示的相对于参考坐标系(即:地球)本舰运动矢量的位移。 |
·本舰运动南-北分量: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得到的本舰在水平面内南-北方向的运动分量。 |
·初速: | 炮弹离开炮口时的速度。 |
·装导轨前导弹加热指令: | 为装填到指定导轨上,控制已放置在装填区或弹舱中特定导弹的加热信号。 |
·导轨上导弹加热指令: | 为准备随时可能的发射.控制已放置在指定导轨上的特定导弹的加热信号。 |
·装导轨前导弹加热状态: | 表示准备装填到指定导轨上而已放置在装填区或弹舱中的特定导弹正在加温。 |
·导轨上导弹加热状态: | 表示准备发射的而已放置在指定导轨上的特定导弹正在进行加温。 |
·导轨上导弹加热状态警报: | 在指定导轨上的特定导弹正在进行加温的警报信号。 |
·视在风向: | 本舰风向和真风向矢量和的方向。通常从北、导弹轴或中线顺时针测量以度表示。 |
·本舰风向: | 本舰在静止大气中运动产生的大气相对于水平运动的方向。它与本舰方向相反并且从北
顺时针测量以度表示。 |
·风的真方向: | 相对于地球测得的大气实际运动方向。从北顺时针测量以度表示。 |
·视在风速: | 本舰风速和真风速矢量之和 |
·本舰风速: | 本舰在静止的大气中运动产生的空气相对于水平运动速度。它与本舰的速度矢量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 |
·真风速: | 测得的大气相对于地球的实际运动速度。 |
·接受: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已准备好或已受命接受任务。 |
·有源: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处于或受命按有源(即辐射)方式运行。 |
·报警: | 警告危险或其他所不希望存在情况的功能。 |
·待机(警报): | 特定的系统或设备处于备运转状态的信号。 |
·高度: | 规定在海平面上的垂直高度。 |
·自动: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受命处于自动运行状态。 |
·可用的: | 描述库存的武器、弹药等可使用,或表示通常未选定的系统和设备是可用的,或表示能够
提供的各种数据。 |
·方位: | 规定从参考点到目标或其他物体的方位,方位是在水平面内从北(真方位)或从本舰中线
(相对方位)顺时针以度测量。 |
·匿影: | 在规定的匿影间隔使装置不起作用的信号。 |
·故障: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未工作到它的正常状态。 |
·补偿: | 功能是修正固有误差。 |
·计算: | 由解算装置如火控计算机产生的功能。 |
·修正: | 对误差已进行修正的功能值。 |
·航向: | 规定航行体在水平面内运动的方向。从北顺时针以度测量。 |
·指定: | 从-组可能的由单个传感器指示值中选定的功能值。 |
·指挥仪: | 功能由火控指挥仪产生或控制。必要时,应规定指挥仪的编号、类型等。 |
·距离: | 规定从参考点到目标或其他物体的距离。 |
·漂移: | 规定航行体、导弹等垂直于运动矢量的水平横向偏移。 |
·电子对抗: | 功能由ECM系统或设备产生或控制。必要时,应规定系统或设备的编号、类型等。 |
·应急: | 功能规定了为对付危险的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所采取的立即行动。 |
·误差: | 功能是表示发送信号和响应信号之差的回复信号。 |
·估计: | 在最好的判断基础上所确定的功能值。 |
·激励: | 功能是电源输入,通常适用于同步机、电位器或网路。 |
·选通: | 功能是在期望的信号到达期间和不管传送路径的干扰而保持目标显示稳定性能自动进行
控制的定时信号,或是用于如射程计数、同步、匿影等事件某种组合控制或排序的定时信号。 |
·首向: | 航行体中线在水平面内投影的方向。从北按顺时针方向用度测量。 |
·保持: | 在使用信号期间,维持指定量为常值。 |
·识别: | 功能是识别某运动的飞行器或目标,如“友机”,“目标5号”、“威胁最大的目标”的信号。 |
·增量: | 是指定量的两个不连续值间的量值之差。 |
·指示: | 功能是用于指明某一特定状态的视觉或听觉信号,必要时,应提供附加信息,以描述该状
态的性质,如“接通”,“断开”。 |
·红外: | 功能是由某一红外设备产生或受其控制,必要时,应规定红外设备的编号、型式等。 |
·不能运行: | 描述-个系统或设备不能运行并已不使用。 |
·无效: | 功能值错到不能使用的程度。 |
·纬度: | 规定通过90°测量的地球赤道南北的角度距离。 |
·发射装置: | 功能是由某一导弹发射装置产生或受其控制,必要时,应规定发射装置的编号、型式等。 |
·本地: | 描述某设备处于或受命就地控制运行。 |
·锁定: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在一个或多个坐标中自动地跟踪目标。 |
·经度: | 规定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通过180°测量的东或西的角度距离。 |
·高低角下限: | 描述一个在目标真高低角条件下运转的系统处于预定的高低角之下,只要该状态持续存
在,计算机应使指挥仪保持在低仰角截止点上。 |
·手动: | 描述某一设备处于或受命在某操作员的直接操作下运行。 |
·标记: | 读取或记录在某-特定时刻指定量的信号。 |
·匹配: | 指定的系统或设备处于指令的指向或方式应答发射信号。 |
·座架: | 功能由枪炮座架产生或控制,必要时,应规定座架的编号、型式等。 |
·不可用的: | 描述不可用的武器、弹药等的库存情况,或者指示当前所确定并且是不可用的系统和设
备,或表示不能提供数据类型等。 |
·开锁: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没有在任一坐标系或指定的坐标系中自动地跟踪目标。 |
·未准备好: | 此刻功能值未作出火控问题的满意解。 |
·光学: | 功能由光学设备产生或控制,必要时,应规定光学设备的编号、类型等。 |
·指令: | 功能是一个计算、应答或操作者用于产生正确的或要求的功能启动信号。 |
·被动: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处于或受命以被动方式(即守听方式)工作。 |
·脉冲: | 一个定时或查询信号,通常具有重复特性。 |
·雷达: | 功能由雷达系统或设备产生或控制。必要时,应规定雷达的编号、型式等。 |
·准备就绪: | 此刻功能值作出火控问题的满意解。 |
·基准: | 为用于比较而设立的基础。 |
·遥控: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处于或受命工作在远距离控制状态。 |
·请求: | 对指定信息的请求。 |
·重置: | 功能是来自外部信号源以引导设备进入希望的状态或引入要求的功能值信号。 |
·响应: | 表示某系统或设备在响应指令后已达到要求的程度。 |
·取样: | 为监控目的取样值。 |
·已选定: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传感器指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值中选定的一个。 |
·模拟: | 功能与模拟目标或假想的假定值有关,通常用于训练或试验目的。 |
·回转: | 命令指定的设备进行最大适时修正或响应的功能信号,通常是为了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
一个目标。 |
·平滑: | 功能值已被平滑、阻尼或平均化,通常是通过电子或液压装置来实现。 |
·声纳: | 功能由声纳系统或设备产生或受其控制,必要时,应规定声纳设备的编号、类型等。 |
·速度: | 规定某运动物体沿着它的运动矢量的位移率。 |
·启动: | 使指定的设备开始功能作用的信号。 |
·停止: | 使指定的设备停止功能作用的信号。 |
·表面: | 功能与海面或陆上目标有关。 |
·同步: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在传输参量时处于正确关系的状态。 |
·电视: | 功能由电视摄像机或电视接收机产生。 |
·测试: | 描述某系统或设备处于或被控制在测试中,可以规定测试的型式,如循环的、系统的自测
试等。 |
·触发: | 以启动一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功能信号。 |
·转向: | 航行体首向的改变,在水平面内向左或向右,以度测量。 |
·不可靠: | 功能值的精确性难以确定,且对正常条件下出现的问题不能提供可接受的解决办法。 |
·警报: | 功能是一特定的动作正在进行中的信号。如导弹雷达识别码即将要改变。当发生临界、危
险或不希望的情况时使用报警。 |
·X-坐标: | 从参考点到目标或其他物体距离的X坐标分量,X坐标在东-西方向,东向为正。 |
·Y-坐标: | 从参考点到目标或其他物体距离的Y坐标分量,Y坐标在南-北方向,北向为正。 |
·Z坐标: | 从参考点到目标或其他物体距离的Z坐标分量,Z坐标在垂直方向,向上为正。 |
·零点: | 规定零点参考值或位置,从零参考值开始测量功能的后续测量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