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机构: | 继电器中将电能转换成力的部分。 |
·衔铁: | 电磁继电器结构中可动的磁性零件。 |
·衔铁气隙: | 当完全恢复到非工作状态时,衔铁与线圈的铁芯面之间被空气所隔开的磁路部分的距离。 |
·止档: | 继电器中用以限止衔铁向离开极面或铁芯的方向运动的零件。在某些继电器中,可以将常
闭触点用作止档。 |
·并绕绕组: | 2个或多个绕组,各个绕组的导线相互并在一起绕制,一圈一圈地相匹配,可以是有感的.
也可以是无感的。 |
·同心绕组: | 具有2个或多个相互绝缘的绕组的线圈,径向地一个绕在另一个上面。 |
·线圈: | 公用线圈架绕上一个或多个绕组。 |
·触点: | 继电器中,断开或闭合电路的载流零件。 |
·分叉触点: | 一种分叉或分支的触点,这种形式或结构,是为了提供双点接触。 |
·干簧触点: | 一种密封在玻璃管内,用舌簧片作为接触件的磁驱动的触点。 |
·动触点: | 触点组中,直接由驱动系统推动的触点零件。 |
·静触点: | 触点组中,不是直接由驱动系统推动的触点零件。 |
·触点压力: | 当触点闭合时,由动触点对静触点所施加的压力。 |
·触点间隙: | 当触点断开时,-对偶合触点之间的距离。 |
·继电器: | 最简单的定义为:一种电气控制器件,通过断开和闭合其触点,使在同一电路或其它电路
中的另外一些器件工作。 |
·单稳态继电器: | 一种二位置或三位置继电器,当线圈去激励时,其触点保持或复归到其正常(去激励)状
态。 |
·双稳态继电器: | 一种二位置的继电器,当切除线圈信号时,能保持在两种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而要驱动
到相反状态时只需加一合适极性的信号。(双稳态继电器有时亦指极化、自保持继电器,但它与
保持和去保持分别具有单独的和非极化的输入的自保持继电器不同)。 |
·灵敏继电器: | 一种在很低的输入功率下动作的继电器,通常规定为等于或小于100mw。 |
·饱和: | 当增加磁化(线圈)电流而不再产生明显的磁通增量时在磁性材料中所达到的一种状态。 |
·灵敏度: | 动作电流或电压。 |
·动作电流或电压: | 衔铁被认为已完全处于动作状态而停靠于线圈铁芯上那个时刻的电流或电压。 |
·不动作电流或电压: | 使继电器保持在去激励状态的最大线圈电流或电压。 |
·断开时间: | 断开时间是当继电器循环时,其动触点与二个静触点均不闭合的时间间隔,以整个周期时
间的百分数表示,在电报继电器中,断开时间是在从传号到间隔和从间隔到传号的转换过程中
的触点断开时间。触点断开的时间通常以整个周期时间的百分数表示。
接触效率(触点导电时间的百分数)等于100%减去断开时间的百分数。所有这些时间决
定于线圈电流、电源电压及波形。 |
·动作时间: | 从一阶跃函数输入信号施加开始至所有常开触点闭合为止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包括回跳
时间。
动作时间 从线圈激励开始至最后一个触点完成其功能之间的时间间隔。若无其它规定,
动作时间不包括回跳时间。 |
·释放时间: | 从一阶跃函数输入信号的后沿开始至所有常闭触点闭合为止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包括回
跳时间。
释放时间 从线圈去激励开始至最后一个触点完成其功能之间的时间间隔,若无其它规
定,释放时间不包括回跳时间。 |
·转换时间: | 在一组先断后合转换触点组中,从闭合触点的断开开始至断开触点的闭合为止(反之亦
然)之间的时间间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