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测距仪: | 利用微波作载波的相位式精密测距仪器。它包括主台和副台,作业时主、副台分别设在待
测距离的两端,距离测量与显示在主台完成,副台仅起有源反射器的作用。为了提高测量精度,
避免粗差,多数微波测距仪采用主副台合一的结构,通过选台开关使测线两端点的仪器互为主
副台交替测距。 |
·光电测距仪: | 利用光波运载测距仪信号进行测距的仪器,它因使用的光源不同而又分普通光源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和红外测距仪。 |
·普通光源测距仪: | 利用白炽灯、氙灯、高压水银灯等普通光源的可见多色光波为载波的相位式精密测距仪
器。 |
·激光测距仪: | 利用连续波激光为载波的相位式精密测距仪器。 |
·红外测距仪: | 亦称红外光电测距仪。它是利用半导体红外光源的相位式(或脉冲式)精密测距仪器。 |
·全站式电子速测仪: | 亦称电子速测仪。同时具备自动测角、测距和自动显示、记录并能根据给定的已知数据自
动计算出被测目标的坐标和高程的测量仪器。 |
·空盒气压表: | 亦称空盒气压计。根据金属空盒随气压高低的变化而压缩或膨胀的现象以测定大气压强
的仪器。 |
·通风干湿温度表: | 亦称通风干湿计。由阿斯曼所创,故又称阿斯曼通风干湿表。是带有通风装置的测定空气
温度和湿度的仪器。 |
·标称值: | 仪器出厂时给出的标准数值或法定的标准数值。如测距仪的精度指标、测程指标、标准测
距频率、基准折射率等。 |
·固定误差: | 与所测距离的长短无关的误差。测距仪的固定误差包括仪器常数误差和测相误差等。 |
·比例误差: | 与所测距离成比例变化的误差。比例误差包括光速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和频率误差等。 |
·周期误差: | 系指依一定的距离成周期出现的误差。是测距仪内部的光电信号串扰而产生的。 |
·相位不均匀误差: | 亦称照准误差。系指发射光斑在同一截面上相位不一致所产生的测距误差。 |
·加常数: | 亦称仪器常数,对于微波测距仪习惯称为零点差。加常数含仪器常数和反光镜常数,是测
距仪的等效工作面(包括反光棱镜)相对于仪器机械对中点的偏移量。 |
·乘常数: | 亦称比例改正系数。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测距频率的漂移及气象改正中的代表误差所引
起的系统误差。 |
·测距频率: | 亦称调制频率。测距仪的调制波长即为测距时推算距离的尺子。测距频率的准确度与稳
定度与测距精度密切相关。 |
·与测距精度密
减光板: | 亦称可变灰楔、灰楔。是测距仪器上一种透光率连续可调的光学元件。其作用是控制进入
光电倍增管阴极的入射光,使之保持适当的强度。 |
·外光路: | 亦称镜路。是仪器的调制光在测距仪与反光镜间往返的路径。 |
·内光路: | 亦称光路、校准光路、零光路。是测距仪器的调制光藉助棱镜由仪器内部直接进入接收系
统的路径。 |
·载波位置: | 全称为载波频率位置,亦称腔位。即谐振腔机械调谐装置所指示的位置。每一位置代表一
个腔位,都有一个载波频率与之相对应。 |
·测边网: | 水平控制网的一种。这种控制网不需要观测角度,只需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控制网备边
的长度。 |
·测边测角网: | 水平控制网的一种。这种控制网可根据布网的优化理论和实际需要,观测网内的全部或部
分角度,并观测全部或部分边长。 |
·标准基线: | 建立在野外的国家大地测量长度计量标准,属国家线纹量值传递系统中的一等标准量具。
其长度为所用铟瓦基线尺长的整倍数如432m、576m。一般采用光波干涉仪直接测量,其测量
精确度以极限误差(相当于2.5~3.0倍中误差)表示为δ≤±5×10-7D。 |
·检定基线: | 野外高精度基线。属国家线纹量值传递系统中的三等标准量具。其长度从几百米到二十
公里左右。基线线路(或折线段)中一般设置若干固定标石,将全线分成若干长度不等的测段,
每一测段均分别采用线状铟瓦基尺和高精度短程电磁波测距仪测量。根据不同需要,检定基线
又分为一级、二级。一级检定基线,其测量误差以极限误差表示为δ≤±3×10-6D,它适用于
检定测量一、二等三角锁(网)起始边及以下各等级边长的测距仪器。二级检定基线,其测量误
差以极限误差表示为δ≤±5×10-6D,它适用于检定测量二、三、四等三角导线边长的测距仪器。 |